CN210249194U -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9194U
CN210249194U CN201921148559.3U CN201921148559U CN210249194U CN 210249194 U CN210249194 U CN 210249194U CN 201921148559 U CN201921148559 U CN 201921148559U CN 210249194 U CN210249194 U CN 210249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flatable
opening
air chamb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85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eido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eido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eido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eidou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85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9194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2571 priority patent/WO2021012347A1/zh
Priority to DE202019105536.7U priority patent/DE202019105536U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9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9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8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 A47C27/081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of pneumatic type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包括气囊本体(1),所述气囊本体(1)上设置有充气部(2),所述充气部(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23),所述充气部(2)上设置有密封部(4),所述气囊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内储气囊,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与充气部(2)的开口部(23)固定连接;其优点为降低成本,产品内能充满气。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制品,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背景技术
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经常到附近公园或沙滩等场所进行游玩,而这些场所供休息的地方较少,因此充气沙发或充气床因其方便携带、使用方法简单、舒适性较高的优点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市场上的充气沙发或充气床为单层结构,因此需要在内表面覆上涂层以增加气密性,这也导致了充气式产品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上设置有充气部,所述充气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充气部上设置有密封部,所述气囊本体内设置有若干内储气囊,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与充气部的开口部固定连接。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面积与其储气量成正比。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气部的开口部设置有若干分隔带,所述分隔带将充气部的开口部分为若干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的数目与内储气囊的进气口数目相同,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与充气口固定连接。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隔带相互独立呈直线状,所述分隔带的延伸方向与开口部的打开方向相同。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气口的数目为3个,所述分隔带首尾相接围成四边形的区域,所述四边形的各顶点与开口部相接,所述四边形中的一条对角线平行于开口部的打开方向。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气口的数目为3个,所述分隔带首尾相接围成四边形的区域,所述四边形的两相对的顶点与开口部相接,所述四边形另外两顶点分别连接各自的辅线的一端,所述辅线的另一端与开口部相接。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囊本体内设置有若干隔离体。所述隔离体将气囊本体内部分为若干气腔,所述内储气囊位于气腔内。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离体将气囊本体分为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位于气囊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气腔位于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之间,所述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储气囊、第二内储气囊和第三内储气囊。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相通,所述第二气腔和其余气腔相隔离。
相比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内储气囊和第三内储气囊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气囊本体设置内储气囊来实现储气的功能,省去了涂层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物料成本;通过充气口的结构设置保证了气能顺畅的进入内储气囊且都能充满气,避免了气不足导致的支撑不够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开口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开口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开口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包括气囊本体1,所述气囊本体1呈四面体状。所述气囊本体1由柔性的布料制成,内部有较大的区域容纳气体。所述气囊本体1的上端面为波浪形曲面。人躺在所述气囊本体1的上端面上,所述气囊本体1的上端面的曲面形状与人体背部一侧相适应,所述气囊本体1上端面的高度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步降低,人的头部位于所述气囊本体1高的一端,脚部位于上端面低的一端。
所述气囊本体1包括若干个气腔,所述气腔内有若干内储气囊,所述内储气囊用于储藏气体以撑起整个产品。
所述气囊本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气腔相通的充气部2,所述侧面位于气囊本体1的上端面放置人体头部的一侧。所述充气部2完全展开时呈圆台状,所述充气部2的内端直径较小且与气囊本体1直接相接,所述充气部2的外端直径较大且远离气囊本体1。所述充气部2的延伸方向为气囊本体1上人体的平躺方向。所述充气部2的具体形状见图1和2。
所述充气部2远离气囊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23,气体从所述开口部23进入充气部2并进入内储气囊中。所述开口部23内设置有分隔带22,所述分隔带22为包边带制成,所述分隔带22将开口部23分为若干充气口21,所述分隔带22用于将开口部23进行分割并保证所述开口部23充分打开后各充气口21的面积。所述充气口21的数量与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的数量相同,所述充气口21的开口面积与内储气囊的储气量成正比。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与充气口21固定连接,即所述充气口21的内侧面与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外侧面通过缝纫、胶水等方式实现相对固定。更具体的,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和充气口21朝外的一端对齐,相邻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的端面对齐,两个分别对齐后伸入对应的对折长条包边带U型区域内,将该包边带两相对的布条通过缝纫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将所述充气口21与进气口3固定,对接口处进行保护,且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带22将开口部23分为3个充气口21。本实用新型关于充气部2的分隔带22设置方式提供实施例1至实施例3共3个实施例。该3个实施例分别在图3至图5中展现,图3、图4和图5的箭头方向为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
实施例1:本实施例有两条分隔带22,所述分隔带22的两端与开口部23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带22在开口部23完全打开时被拉直从而限制了开口部23的打开大小,所述分隔带2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本实施例的进气口3形状见图3。
实施例2:2条所述分隔带22的两端相互连接并在两连接点处与开口部23固定连接,同时两连接点的连线方向为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这两条分隔带22为主分隔带22。2条所述分隔带22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辅线5的一端,所述辅线5的另一端与开口部23固定连接,所述辅线5垂直于所述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所述辅线5用于将两主分隔带22拉开。所述开口部23完全打开后所述分隔带22在辅线5的作用下呈菱形,所述菱形区域为一个进气口3,所述菱形的两侧为剩余的两个进气口3。本实施例的进气口3形状见图4。
实施例3:所述分隔带22围成长方形的区域,所述分隔带22的四个顶点位于开口部23上,所述分隔带22的一条对角线延伸方向为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本实施例的进气口3示意图见图5。
下面对上述3个实施例尺寸进行计算。假定开口部23在打开后呈圆形,气囊本体1内放有3个内储气囊:第一内储气囊、第二内储气囊和第三内储气囊,各个内储气囊的储气量分别为0.8 、1.1和1.1立方米,所述第一内储气囊在中间,剩余内储气囊分别在两侧。所述进气口3的进气面积与相应的内储气囊的储气量呈正比,因此所述第一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面积占开口部23的比例为:0.8/3=26.66%,所述第二内储气囊和第三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面积占开口部23的比例为:1.1/3=36.66%。
令开口部23的直径为D,开口部23平行于打开方向的直径为第一直径,实施例1中:所述分隔带22与第一直径的距离为L,实施例2和3中分割带上的顶点与第一直径的垂直距离为L。
在实施例1的中间位置处的第一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可视为由一第一直径为长边的长方形减去4个小弧形面而形成,为方便计算,令两分隔带22以第一直径为对称线相互对称,因4小弧形面面积较小可忽略不计,只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由第一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面积:第二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面积=0.8:1.1,可得算式:
2DL:(0.5*π*(D/2)2-DL)=8/11
πD2-8DL=22DL
πD=30L
L=πD/30
实施例2与实施例3同理可得:DL:(0.5π(D/2)2-0.5DL)=8/11
22DL=2πD2-8DL
15L=πD
L=πD/15
所述充气部2上远离气囊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部4,所述密封部4用于将充气部2的开口封住以达到防止漏气的目的。所述密封部4由柔性板41、相互配合的公扣42与母扣43组成。所述柔性板41为可变形的长直板,由塑料或薄金属板组成,所述柔性板41在开口部23为闭合状态时垂直于所述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所述柔性板41有两个且通过缝纫的方式相互平行的固定于充气部2的外端外部。当柔性板41不受力时为直板,所述柔性板41将充气部2的外端拉成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从而将充气部2的开口闭合。所述公扣42与母扣43分别位于柔性板41的两端并通过绳子或者织物与柔性板41的一端相连接。当柔性板41将开口闭合后,以柔性板41为旋转轴顺时针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几圈并使得产品内的气体将产品彻底撑起,最后将一侧的公扣42插入另一侧的母扣43实现最终的密封。
所述充气部2内设置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充气部2的开口分为若干进气口3,各所述进气口3和气腔在在位置与数量上一一对应,即每个所述气腔在充气部2内都有相对应的进气口3,每个充气口21通过阻隔膜相互独立,每个所述进气口3只与相对应的气腔相连接。
在现有工艺中,外层布一般通过添加涂层的方式实现密封的效果,且在各个缝纫接口出需要添加密封材料,物料成本较高,加工复杂时间长,因此总成本很高。
为降低物料及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各所述气腔内分别设置有内储气囊,各所述内储气囊与进气口3相通。所述内储气囊由不透气的柔软塑料膜制成,所述内储气囊的形状与各气腔相对应,所述进气口3的气在内储气囊中进行储存。所述内储气囊的口端与充气部2外端的内侧固定连接,实现从进气到储气的密封,降低加工难度。所述气囊本体内设置有隔离体14将本体内部分为若干区域形成各个气腔,各所述内储气囊分别位于所述隔离体14划分的区域内。所述隔离体14为普通布料,所述隔离体14通过缝纫的方式于本体内部的上下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离体14在本实用新型中呈U形,在本体内围成第二气腔13后就自然得到两侧相通的第一气腔11与第三气腔12。
本实用新型对于内储气囊与气腔的布置提供实施例4至实施例7共4个实施例。
实施例4:所述气囊本体1内设置有3个气腔,分别为第一气腔11、第三气腔12和位于左第三气腔12之间的第二气腔13。所述第一气腔11与第三气腔12相通,整体呈U形。所述第二气腔13与两侧气腔不相通。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气腔11和第三气腔12内的内储气囊为同一个第一内储气囊15,所述第一内储气囊15呈筒状,所述第一内储气囊15的两端都为开口且分别与相对应的左右两侧进气口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腔13内设置有独立的第三内储气囊17,所述第三内储气囊17一端为开口且与中间进气口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内储气囊17的另一端封闭。本实施例的示意图见图2。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左侧、右侧、中间3个气腔彼此隔绝相互独立,充气后呈直筒状,所述气腔内分别设置有相同的第一内储气囊15。
实施例6:所述气囊本体1内设置有4个气腔,4个所述气腔呈直线排列,中间的两个气腔在端部相通整体呈U形,两侧的两个气腔在端部相通整体呈U形,两个U形相互嵌套。两个U形的气腔内分别穿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内储气囊15,且所述第一内储气囊15的两端开口共4个分别与4个独立的进气口3内侧固定连接。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为,在内侧的U形气腔的两个直筒部之间插设有独立的第三内储气囊17,因此本实施例有5个直筒状的气腔,在充气部2有相互隔绝的5个进气口3。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包括气囊本体(1),所述气囊本体(1)上设置有充气部(2),所述充气部(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23),所述充气部(2)上设置有密封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内储气囊,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与充气部(2)的开口部(23)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面积与其储气量成正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部(2)的开口部(23)设置有若干分隔带(22),所述分隔带(22)将充气部(2)的开口部(23)分为若干个充气口(21),所述充气口(21)的数目与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数目相同,所述内储气囊的进气口(3)与充气口(2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带(22)相互独立呈直线状,所述分隔带(22)的延伸方向与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21)的数目为3个,所述分隔带(22)首尾相接围成四边形的区域,所述四边形的各顶点与开口部(23)相接,所述四边形中的一条对角线平行于开口部(23)的打开方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21)的数目为3个,所述分隔带(22)首尾相接围成四边形的区域,所述四边形的两相对的顶点与开口部(23)相接,所述四边形另外两顶点分别连接各自的辅线(5)的一端,所述辅线(5)的另一端与开口部(23)相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隔离体(14),所述隔离体(14)将气囊本体(1)内部分为若干气腔,所述内储气囊位于气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14)将气囊本体(1)分为第一气腔(11)、第二气腔(13)和第三气腔(12),所述第一气腔(11)和第三气腔(12)位于气囊本体(1)的两侧,所述第二气腔(13)位于第一气腔(11)和第三气腔(12)之间,所述第一气腔(11)、第二气腔(13)和第三气腔(1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储气囊(15)、第二内储气囊(17)和第三内储气囊(1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11)和第三气腔(12)相通,所述第二气腔(13)和其余气腔相隔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储气囊(15)和第三内储气囊(16)相通。
CN201921148559.3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Active CN210249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8559.3U CN21024919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PCT/CN2019/102571 WO2021012347A1 (zh) 2019-07-22 2019-08-26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DE202019105536.7U DE202019105536U1 (de) 2019-07-22 2019-10-08 Aufblasstruktur eines aufblasbaren Produk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8559.3U CN21024919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9194U true CN210249194U (zh) 2020-04-07

Family

ID=69621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8559.3U Active CN210249194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9194U (zh)
DE (1) DE202019105536U1 (zh)
WO (1) WO20210123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78693B2 (en) * 2013-01-28 2015-03-17 Windcatcher Technology LLC Inflation valve allowing for rapid inflation and deflation of an inflatable object
AU2016226093A1 (en) * 2015-03-03 2017-08-03 Cascade Designs, Inc. Inflatable cushioning device
CN205947518U (zh) * 2016-05-31 2017-02-15 郑菊丽 便携充气躺床
GB2553282A (en) * 2016-08-22 2018-03-07 William Lee Ashworth Jason An inflatable item of furniture
CN107836910A (zh) * 2016-09-21 2018-03-27 翁文灏 一种可快速充放的自充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2347A1 (zh) 2021-01-28
DE202019105536U1 (de)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8532A (en) Self-sealing inflatable bag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an article therein
CN1156242C (zh) 具有独立空气室的可充气家具
CN100548189C (zh) 充气床垫
US4793123A (en) Rolled-up pack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10810160U (zh) 充气床垫
CN104000418A (zh) 一种充气产品及沙发组合及带有布套的充气沙发
CN204150430U (zh) 一种立体折叠式空气包装装置
CN210249194U (zh) 一种充气制品的充气结构
CN105151530A (zh) 双重保护的充气包装体
WO2015192707A1 (zh) 立体折叠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75536Y (zh) 三层膜充气垫片气阀
CA2973902A1 (en) Inflatable cushioning device
CN113148441A (zh) 一种独立式双气囊可自闭形充气袋
CN201358029Y (zh) 一种充气式包装袋
CN207191877U (zh) 一种袋中袋式充气袋
CN209739769U (zh) 一种缓冲包装袋
CN212303048U (zh) 一种乐器笙的保护袋
CN210054807U (zh) 一种充气鞋撑
CN206345231U (zh) 无充气阀的o型缓冲包装装置
CN107605714A (zh) 柔性泵、多腔联动柔性泵、引流柔性泵、多腔联动引流柔性泵及充流体制品
CN206228023U (zh) 一种气垫躺椅
CN209595287U (zh) 一种suv用充气床垫
CN214494108U (zh) 一种u型可缓冲包装气柱袋
CN210672792U (zh) 一种充气靠垫
CN200975537Y (zh) 双层膜充气垫片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