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8863U -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8863U
CN210238863U CN201920549077.2U CN201920549077U CN210238863U CN 210238863 U CN210238863 U CN 210238863U CN 201920549077 U CN201920549077 U CN 201920549077U CN 210238863 U CN210238863 U CN 210238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r
partition wall
supporting
sets
suppor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90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en Dong
董玉臣
Wei Shi
施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490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8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8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88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包括模块化骨架,所述模块化骨架包括两组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起支撑连接作用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第一支撑部与两组第一支撑部形成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简单,通过模块化的单元骨架相互拼装连接形成隔墙墙体,模块化的面板形成墙面,拼装组合简单,能够大幅度提高隔墙的施工效率,且模块化单元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结构和空间,无需专业设计和专业安装,模块化单元件能够反复重新利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内隔墙通常使用混凝土砌块组成,但混凝土砌块施工后,常常出现抹面层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而且,混凝土砌块的砌作效率低,需要的人力成本高,浪费水资源,并且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及粉尘,造成环境污染。另外,随着房价高涨以及个性化追求的提升,人们期望能够根据需求和喜好自由DIY居住/工作空间,实现多功能应用。但混凝土砌块隔墙一旦做出,难以拆装或移动,且材料也不可重复利用。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整装内隔墙,能简化现场装配。如专利号为“CN201510752205”的名为“一种模块化内隔墙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模块化隔墙结构,该墙板沿着内隔墙板从外向内的方向依次包括外侧玻镁板、外侧铁丝网、主体框架、发泡混凝土板、内侧铁丝网及内侧玻镁板,通过对这些结构进行依次拼装形成隔墙结构,这种结构拼装简单,但是仅仅是对墙板结构进行分块制备,这种内隔墙板运输困难,尺寸规模需要根据室内情况进行定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模块化结构,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实现重复利用,不方便拆装和移动。
再比如专利号为“CN201210446507”的名为“轻质隔墙”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隔墙结构,该墙体包括单元砌体、扣件螺帽、扣件螺栓、组合扣件体、工字型金属框架,组合扣件体为T形结构件,组合扣件体上设置有孔,扣件螺帽自带内丝,扣件螺帽与扣件螺栓配合将组合扣件体固定于工字型金属框架上,构成若干个可单独容纳单元砌体的空间,若干个单元砌体填充入空间组合成轻质隔墙。这种扣件安装结构的隔墙结构简单,安装也比较方便。但其实是以钢制龙骨结构为基础,必须根据房间尺寸定制支撑框架,现场需专业人士施工,同样存在难以重复利用、不方便拆装和移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需要根据室内情况进行定制、且难以重复利用、不便于拆装和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骨架,所述模块化骨架包括两组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起支撑连接作用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第一支撑部与两组第一支撑部形成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组第一支撑部间距的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开设有对应螺杆的螺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螺旋连接于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多根长度可调节的拉杆,所述拉杆倾斜布置,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一支撑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多根第一支撑杆首尾相邻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的直线段杆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多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首尾相邻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的直线段杆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为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的弯折段杆状结构。
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模块化骨架拼装而成的墙体骨架以及装配在模块化骨架正面和背面的由多块模块化面板形成的墙体墙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墙中至少有一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模块化骨架带有调节结构。
一种墙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面、侧墙和下屋面上安装连接板,依次拼装模块化骨架,将模块化骨架与连接板和与之相邻的模块化骨架固定连接,模块化骨架拼装完成后,于模块化骨架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模块化面板,完成墙体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依次拼装模块化骨架的方法为:按照由下至上、由侧墙至中心的顺序依次拼装模块化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模块化构件材料可直接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2、无需根据现场尺寸进行订制加工,产品化后用户可根据情况直接购买需要的模块进行组装,降低施工周期;
3、安装后可立刻投入使用,且因无放置养护和有机物挥发周期,可增加建筑物实际使用时间;
4、无须专业人员安装,用户可根据说明书,使用日常工具进行安装,降低用户的施工成本;
5、安装过程基本没有噪声、化学挥发物等污染,相对现有技术更加环保;
6、实现墙体空间的利用,可在在墙体中嵌入各种功能,比如显示屏,音响,制热,透明窗等各种功能;
7、实现各种功能的可移动和可扩展性。各个模块可随时移动、增减,大大增加墙体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隔墙结构简单,通过模块化的单元骨架相互拼装连接形成隔墙墙体,模块化的面板形成墙面,拼装组合简单,能够大幅度提高隔墙的施工效率,且模块化单元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结构和空间,无需专业设计和专业安装,模块化单元件能够反复重新利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骨架拼装结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骨架拼装结构轴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带有调节结构的模块化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侧墙拐角的模块化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带有调节结构并可适应侧墙拐角的模块化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块模块化面板对应一块模块化骨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块模块化面板对应多块模块化骨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由模块化骨架形成的房间结构示意图(不带拐角变化的结构);
图10:本实用新型的由模块化骨架形成的房间结构示意图(带拐角变化的结构);
其中:1—模块化骨架;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螺杆;1.4—锁止螺母;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拉杆;1.8—立柱;1.9—第三通孔;2—模块化面板;2.1—销钉;3—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9,本实施例的隔墙由模块化骨架1和模块化面板2组成。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化骨架1包括两组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起支撑连接作用的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第一支撑部与两组第一支撑部形成框架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为四根第一支撑杆1.1首尾相连形成的方形框架结构,第二支撑部为四根立柱1.8,立柱1.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第一支撑杆1.1的交界处,起支撑连接的作用。实际上,第一支撑杆1.1和立柱1.8可以是角钢或是方形管状结构或是实心的柱状结构,第一支撑杆1.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通孔1.5,用于同其他结构进行连接,立柱1.8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1.9,同样用于同其他结构进行连接固定。
第一支撑杆1.1形成的方形框架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第一支撑杆1.1与立柱1.8形成的框架结构可以是立方体也可以是长方体,第一支撑杆1.1与立柱1.8的长度和规格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调整,通常长度为30cm的整数倍。
模块化面板2如图7~8所示,为平直的方形板状结构,模块化面板2的功能是隔音、隔热、防火和遮光,模块化面板2背面固定有销钉2.1或卡爪,通过销钉2.1或是卡爪固定在模块化骨架1上形成墙面结构。本实施例的模块化面板2固定在模块化骨架1上,可以是一块模块化面板2对应一个模块化骨架1,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一块模块化面板2对应多块模块化骨架1,如图8所示。另外,也可以通过模块化骨架1拼装形成房间结构,如图9所示。
安装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划线:根据设计,在地面、墙面及下屋面处划线,为保证上下面对齐,划线时应使用铅垂;
2、铺设地面连接板:根据设计尺寸选择对应一块或多块地面连接板,选择膨胀螺栓/钢钉(适用于未铺装或水泥地面)或工业用双面胶带(用于木地板或瓷砖等铺装地面)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3、铺设侧墙连接板:将侧墙连接板粘接在侧墙,使用膨胀螺栓固定;
4、铺设下屋面连接板:将下屋面连接板粘接在屋面指定位置,在指定位置(每块板2个)用膨胀螺栓固定;
5、按自下而上、由侧墙向中部的顺序,铺设模块化骨架1,并逐个使用配套的紧固件将其与底面和相邻侧面的连接板或模块化骨架1连接;
6、模块化骨架1拼装完成后,根据设计,按自下而上、自侧墙向中心的顺序安装模块化骨架1正面和背面的模块化面板2,完成侧墙施工。
实际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面板与侧墙、上屋面之间留有间隙的情况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间隙位置安装裙边,本实施例的裙边指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连接板上并与相邻的模块化面板2对齐,使侧墙与隔墙紧密衔接无间隙,提高了隔墙整体隔音效果。
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1.5和第三通孔1.9既可以作为相邻模块化骨架的连接通孔,又可以作为模块化面板2的固定孔。
实施例2:实施例1提供的隔墙结构对应的是隔墙高度空间刚好能够容纳整数个的模块化骨架1,但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最后剩下的空间无法容纳单个模块化骨架1,针对这种情况,本实施例2提出了另外一种模块化骨架1。本实施例的隔墙结构对模块化骨架做出了调整,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支撑部结构相同,对第二支撑部进行结构调整,在第二支撑部上增加了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螺杆1.3,每根立柱1.8上设置有一根螺杆1.3,螺杆1.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1上,立柱1.8上开设有对应螺杆1.3的螺孔,螺杆1.3的另一端螺旋连接于螺孔。另外在螺杆1.3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1上设置有锁止螺母1.4,锁止螺母1.4套接在螺杆1.3上与螺杆1.3螺旋连接,通过旋拧锁止螺母1.4对螺杆1.3进行固定。旋拧螺杆1.3即可调节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的间距,以此适应与屋面或是侧墙之间的间隙。螺杆1.3调节的长度为0~15cm。
为了避免在调节完成后与螺杆1.3连接的第一支撑部会产生垂直螺杆1.3轴向方向的移动,本实施例在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多根长度可调节的拉杆1.7,每两根拉杆1.7交叉布置形成一组支撑结构,拉杆1.7倾斜布置,在垂直第一支撑部的平面上的投影与螺杆1.3交叉。螺杆1.7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支撑杆1.1的第一通孔1.5内,长度调节完成后的拉杆1.7支撑两组第一支撑部,避免产生垂直螺杆1.3轴向方向的位移。
本实施例的隔墙施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划线:根据设计,在地面、墙面及下屋面处划线,为保证上下面对齐,划线时应使用铅垂;
2、铺设地面连接板:根据设计尺寸选择对应一块或多块地面连接板,选择膨胀螺栓/钢钉(适用于未铺装或水泥地面)或工业用双面胶带(用于木地板或瓷砖等铺装地面)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3、铺设侧墙连接板:将侧墙连接板粘接在侧墙,使用膨胀螺栓固定;
4、铺设下屋面连接板:将下屋面连接板粘接在屋面指定位置,在指定位置(每块板2个)用膨胀螺栓固定;
5、按自下而上、由侧墙向中部的顺序,铺设模块化骨架1,并逐个使用配套的紧固件将其与底面和相邻侧面的连接板或模块化骨架1连接;
6、完成最顶部一层模块化骨架1后,在顶部与下屋面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模块化骨架,旋拧螺杆1.3调节整个模块化骨架1的整体高度使其适应屋面空间,模块化骨架高度调至充满上下空隙的程度后,将各内部螺栓锁紧,并将该模块化骨架1与顶部下屋面连接板用螺栓拧紧固定;
7、模块化骨架1拼装完成后,根据设计,按自下而上、自侧墙向中心的顺序安装模块化骨架1正面和背面的模块化面板2,完成侧墙施工。
本实施例的模块化面板2固定在模块化骨架1上,可以是一块模块化面板2对应一个模块化骨架1,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一块模块化面板2对应多块模块化骨架1,如图8所示。另外,也可以通过模块化骨架1拼装形成房间结构,如图9所示。
对存在间隙的位置安装裙边,本实施例的裙边指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连接板上并与相邻的模块化面板2对齐,使侧墙与隔墙紧密衔接无间隙,提高了隔墙整体隔音效果。
另外,对于某些水平方向的模块化骨架1与侧墙之间可能也存在无法通过整数倍模块化骨架1进行拼装的情况,本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骨架也可以用在侧墙处,将具有调节功能的模块化骨架1旋转之后即可用在侧墙处。
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1.5和第三通孔1.9既可以作为相邻模块化骨架的连接通孔,又可以作为模块化面板2的固定孔。
实施例3:实施例1和2针对的是侧墙以及下屋面都是规则端面的隔墙施工,但实际应用情况中可能会出现侧墙与下屋面存在台阶面或是拐角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适应拐角处或是台阶面的模块化骨架结构。本实施例的隔墙结构对模块化骨架做出了调整,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部为四根第一支撑杆1.1和一根第二支撑杆1.2首尾相邻形成的框架结构,第一支撑杆1.1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5的直线段杆状结构,第二支撑杆1.2为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6的弯折段杆状结构。第二支撑杆1.2是弯针为90°的杆状结构,弯折部分刚好可以适应拐角位置的变化,与拐角位置进行紧密贴合。
针对本实施例这种弯折的第二支撑杆1.2,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部进行了调整,第二支撑部为六根立柱1.8,六根立柱1.8分别对应第一支撑部上每一个90°拐角处,如图5所示。
另外,侧墙和下屋面连接处还需要一具有能调节高度、适应拐角变化的模块化骨架,如图6所示,针对这种情况,本实施例在六根立柱1.8的每根立柱1.8上端设置一根螺杆1.3,螺杆1.3下端螺旋连接于立柱1.8上对应的螺孔,上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上每一个90°拐角处,旋拧螺杆1.3即可调节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的间距,以此来适应侧墙与下屋面连接处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隔墙施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划线:根据设计,在地面、墙面及下屋面处划线,为保证上下面对齐,划线时应使用铅垂;
2、铺设地面连接板:根据设计尺寸选择对应一块或多块地面连接板,选择膨胀螺栓/钢钉(适用于未铺装或水泥地面)或工业用双面胶带(用于木地板或瓷砖等铺装地面)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3、铺设侧墙连接板:将侧墙连接板粘接在侧墙,使用膨胀螺栓固定;
4、铺设下屋面连接板:将下屋面连接板粘接在屋面指定位置,在指定位置(每块板2个)用膨胀螺栓固定;
5、安装墙角模块:根据设计,自下而上安装带有弯折第二支撑杆1.1的模块化骨架,相邻模块化骨架间用紧固件连接,安装至最顶部的墙角模块化骨架时,旋拧最上层模块化骨架中的螺杆1.3对其进行高度调节,使其适应下屋面,然后将每个螺栓扭紧至指定力矩,以保证足够的应力;
6、按自下而上、由侧墙向中部的顺序,铺设模块化骨架1,并逐个使用配套的紧固件将其与底面和相邻侧面的连接板或模块化骨架1连接;
7、完成最顶部一层模块化骨架1后,在顶部与下屋面安装高度可调节的模块化骨架,旋拧螺杆1.3调节整个模块化骨架1的整体高度使其适应屋面空间,模块化骨架高度调至充满上下空隙的程度后,将各内部螺栓锁紧,并将该模块化骨架1与顶部下屋面连接板用螺栓拧紧固定;
8、模块化骨架1拼装完成后,根据设计,按自下而上、自侧墙向中心的顺序安装模块化骨架1正面和背面的模块化面板2,完成侧墙施工。
本实施例的模块化面板2固定在模块化骨架1上,可以是一块模块化面板2对应一个模块化骨架1,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一块模块化面板2对应多块模块化骨架1,如图8所示。
对存在间隙的位置安装裙边,本实施例的裙边指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固定在连接板上并与相邻的模块化面板2对齐,使侧墙与隔墙紧密衔接无间隙,提高了隔墙整体隔音效果。
另外,对于某些水平方向的模块化骨架1与侧墙之间可能也存在无法通过整数倍模块化骨架1进行拼装的情况,本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模块化骨架也可以用在侧墙处,将具有调节功能的模块化骨架1旋转之后即可用在侧墙处。
有些下屋面可能会存在台阶面结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带有第二支撑杆1.2的模块化骨架安装至对应位置,使该模块化骨架的拐角处对应台阶面的变化。
本实施例的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和第三通孔1.9既可以作为相邻模块化骨架的连接通孔,又可以作为模块化面板2的固定孔。
另外本实施例的墙体结构不限于平面墙体,也可以是如图10所示的由多块平面墙体以及衔接相邻平面墙体的带有拐角的模块骨架组成的房间结构,总之只要能够满足通过平面墙体分割出来的空间结构都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三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三种应用情况,但只要满足以上实施例或是以上实施例的组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根据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在具体的实际应用情况下,可以增加用于构建门框、或门体收纳(用于隐形门)的专用单元模块,如图1~2中的门框3;用于插座等专用功能的特殊模数的骨架模块;实现特定功能的模块,如电子显示屏、扬声器、制热单元、透明/不透明切换单元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骨架(1),所述模块化骨架(1)包括两组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部,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起支撑连接作用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组第一支撑部与两组第一支撑部形成框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组第一支撑部间距的调节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螺杆(1.3),所述螺杆(1.3)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铰接连接于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开设有对应螺杆(1.3)的螺孔,所述螺杆(1.3)的另一端螺旋连接于螺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多根长度可调节的拉杆(1.7),所述拉杆(1.7)倾斜布置,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组第一支撑部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多根第一支撑杆(1.1)首尾相邻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5)的直线段杆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为多根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首尾相邻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为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5)的直线段杆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1.2)为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6)的弯折段杆状结构。
7.一种带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模块化骨架(1)拼装而成的墙体骨架以及装配在模块化骨架(1)正面和背面的由多块模块化面板(2)形成的墙体墙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中至少有一组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模块化骨架(1)带有调节结构。
CN201920549077.2U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38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9077.2U CN210238863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9077.2U CN210238863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8863U true CN210238863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6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90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38863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8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104A (zh) * 2019-04-22 2019-07-26 董玉臣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墙体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6104A (zh) * 2019-04-22 2019-07-26 董玉臣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墙体及施工方法
CN110056104B (zh) * 2019-04-22 2024-03-08 董玉臣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墙体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80181B1 (en)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US3564786A (en) Mass production housing
CN110056104B (zh)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墙体及施工方法
CN210238863U (zh) 一种模块化室内隔墙的构件和墙体
CN201024724Y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围墙单元
GB2199599A (en) Base structures for structure to be added to buildings
CN210507764U (zh) 具有全生命周期的房屋
JPH09242291A (ja) デザイン可変手摺装置
RU138684U1 (ru) Узел крепления на строительной конструкции соединяемых между собой облицовочных панелей
GB2405879A (en) Prefabricated adaptable modular building
JP2004116154A (ja) 小規模事業用建物及びその建築工法
CN217151545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围挡装置
CN220666492U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房屋
AU2009100918A4 (en) Frame for Concrete Panels
JP4981884B2 (ja) 組立て式展示ブース、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JP2975365B1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における屋根パネルの施工方法
JP2559366Y2 (ja) 建築物の組立構造
JP2007056643A (ja) 建物の室補強枠とそれを使用した建物の室補強構造
CN112554461A (zh) 一种墙板固定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2003313946A (ja) 鉄骨造り建築工法
JP2787239B2 (ja) 屋根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屋根葺材取付用足場の形成方法
KR200229303Y1 (ko) 경량벽체 조립용 코너형 수직유닛
JPH0734973Y2 (ja) 曲面カーテンウォール用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3161986B2 (ja) 門柱及びその施工法
JP2008007970A (ja) 組立式建屋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