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7090U - 一种灌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7090U
CN210237090U CN201921090783.1U CN201921090783U CN210237090U CN 210237090 U CN210237090 U CN 210237090U CN 201921090783 U CN201921090783 U CN 201921090783U CN 210237090 U CN210237090 U CN 210237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exhaust
needle
sleeve pipe
exhaus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07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ming Liu
刘玉明
Yong Chen
陈勇
Wei Ou
欧伟
Dayu Cai
蔡大宇
Zhenxing Zhou
周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07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7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7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7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灌针,所述灌针外周套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周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下端设有第一排气孔,内套管上端设有与第一排气孔连通的第二排气孔,所述外套管设有用于吸取所述灌针下端残留药液的抽真空接口。本实用新型具有有利于避免药液外涌和容器口部污染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灌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敞口容器的灌装可以通过传统的单灌针或者负压灌针完成,然而对于半封闭容器(口部已经进行预密封,如封有十字膜等)的灌装就会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而传统的灌针难于有效解决此种问题:灌装容器口部相对封闭,灌针需要插入口部以下才可实现灌装,灌针插入容器内时可能会直接接触口部,导致药液污染,此外灌装完成后,灌针抽出时也可能会与口部剐蹭;其次口部相对封闭,灌装过程中容器内外容易形成压差,若不平衡此压差,会产生药液外涌的现象;灌装完成后灌针上挂液滴落至容器口部,会对产品造成污染,影响后续工序的完成而产生次品或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利于避免药液外涌和容器口部污染的灌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灌针,所述灌针外周套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外周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下端设有第一排气孔,内套管上端设有与第一排气孔连通的第二排气孔,所述外套管设有用于吸取所述灌针下端残留药液的抽真空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管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内套管外壁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下方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外径,所述内套管外周套设有弹性件并于所述弹性件上方设有限位部,所述弹性件下端与所述外套管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管下端与所述灌针下端之间具有第一排气间隙,所述外套管下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具有第二排气间隙,所述内套管上设有第四排气孔,内套管上端与灌针之间具有第三排气间隙,所述第一排气间隙、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间隙、第四排气孔、第三排气间隙及第二排气孔依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环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三排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真空接口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排气间隙、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间隙与所述灌针下端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管内壁设有卡紧部,所述灌针下端与所述卡紧部紧贴,所述第一排气孔位于所述卡紧部下方,所述第四排气孔位于所述卡紧部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管下端延伸至所述灌针下端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管的外径小于容器灌装口的直径,所述外套管的外径大于等于容器灌装口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灌装容器上设有封口膜,容器灌装口开设于封口膜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灌装装置,在灌针外周套设有内套管,内套管下端设置第一排气孔,内套管上端设置第二排气孔,且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连通,灌装时,内套管、灌针下降伸入灌装容器内,药液经过灌针灌入灌装容器内,灌装容器内的气体可先后通过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排出,避免在灌装容器内外形成压差,保证灌装药液不会出现外涌的现象;内套管外周设置有外套管,外套管上设置有抽真空接口,可利用抽真空接口与真空源相连,灌装完成后,真空源启动,从而将灌针下端残留药液抽吸走,避免残留药液污染灌装容器口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灌装装置灌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灌装装置完成灌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2、灌针;13、内套管;131、第二限位环;132、限位部;133、卡紧部;2、外套管;21、第一限位环;22、抽真空接口;3、容器灌装口;41、第一排气间隙;42、第一排气孔;51、第四排气孔;52、第二排气孔;53、第三排气间隙;61、第二排气间隙;62、第三排气孔;7、弹性件;8、灌装容器;81、封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灌装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灌装装置,包括灌针12,灌针12外周套设有内套管13,内套管13外周套设有外套管2,内套管13下端设有第一排气孔42,内套管13上端设有与第一排气孔42连通的第二排气孔52,外套管2设有用于吸取灌针12下端残留药液的抽真空接口22。
该灌装装置,在灌针12外周套设有内套管13,内套管13下端设置第一排气孔42,内套管13上端设置第二排气孔52,且第二排气孔52与第一排气孔42连通,灌装时,内套管13、灌针12下降伸入灌装容器8内,药液经过灌针12灌入灌装容器8内,灌装容器8内的气体可先后通过第一排气孔42、第二排气孔52排出,避免在灌装容器8内外形成压差,保证灌装药液不会出现外涌的现象;内套管13外周设置有外套管2,外套管2上设置有抽真空接口22,可利用抽真空接口22与真空源(例如真空泵等)相连,灌装完成后,真空源启动,从而将灌针12下端残留药液抽吸走,避免残留药液污染灌装容器5口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外套管2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21,内套管13外壁于第一限位环21下方设有第二限位环131,第一限位环21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环131的外径,内套管13外周套设有弹性件7并于弹性件7上方设有限位部132,弹性件7下端与外套管2抵接,优选弹性件7下端与外套管2上第一限位环21的上侧抵靠。灌装完成后,内套管13、灌针12上升,弹性件7伸长,第二限位环131上升与第一限位环21贴紧,由于第一限位环21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环131的外径,使得第二排气孔52不再与第一排气孔42连通,便于在灌针12下端快速形成真空将残留药液吸走,同时也限制弹性件7进一步伸长,实现排气通路与真空通路的自动切换,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其中,弹性件7例如可以是常见的螺旋弹簧及其他弹性部件。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套管13下端与灌针12下端之间具有第一排气间隙41,外套管2下端与第二限位环131之间具有第二排气间隙61,内套管13上设有第四排气孔51,内套管13上端与灌针12之间具有第三排气间隙53,第一排气间隙41、第一排气孔42、第二排气间隙61、第四排气孔51、第三排气间隙53及第二排气孔52依次连通。灌装时,随着药液进入灌装容器8内,灌装容器8内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一排气间隙41、第一排气孔42、第二排气间隙61、第四排气孔51、第三排气间隙53及第二排气孔52排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环131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三排气孔62,有利于实现排气通路与真空通路的自动切换。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抽真空接口22依次经过第二排气间隙61、第一排气孔42、第一排气间隙41与灌针12下端连通。灌装完成后,灌针12下端残留的药液依次经过第一排气间隙41、第一排气孔42、第二排气间隙61、抽真空接口22被吸走。第二排气间隙61、第一排气孔42、第一排气间隙41既用于灌装时的自动排气,又用于灌装完成后抽吸残留药液,简化了灌装装置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套管13内壁设有卡紧部133,灌针12下端与卡紧部133紧贴,第一排气孔42位于卡紧部133下方,第四排气孔51位于卡紧部133上方。由于灌针12为细长件,在内套管13内壁设置卡紧部133,灌针12下端与卡紧部133紧贴,从而可以防止灌针12晃动,提高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内套管13上端与灌针12上端可采用紧定螺钉锁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套管13下端延伸至灌针12下端的下方,使得灌针12下端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且可以避免灌针12下端直接与灌装容器8口部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内套管13的外径小于容器灌装口3的直径,外套管2的外径大于等于容器灌装口3的直径,灌装时,仅内套管13和灌针12可伸入灌装容器8内,而外套管2无法伸入灌装容器8内,外套管2与灌装容器8接触后,弹性件7开始被压缩。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灌装容器8上设有封口膜81,容器灌装口3开设于封口膜81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灌装装置,包括灌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灌针(12)外周套设有内套管(13),所述内套管(13)外周套设有外套管(2),所述内套管(13)下端设有第一排气孔(42),内套管(13)上端设有与第一排气孔(42)连通的第二排气孔(52),所述外套管(2)设有用于吸取所述灌针(12)下端残留药液的抽真空接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内壁设有第一限位环(21),所述内套管(13)外壁于所述第一限位环(21)下方设有第二限位环(131),所述第一限位环(2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环(131)的外径,所述内套管(13)外周套设有弹性件(7)并于所述弹性件(7)上方设有限位部(132),所述弹性件(7)下端与所述外套管(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3)下端与所述灌针(12)下端之间具有第一排气间隙(41),所述外套管(2)下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131)之间具有第二排气间隙(61),所述内套管(13)上设有第四排气孔(51),内套管(13)上端与灌针(12)之间具有第三排气间隙(53),所述第一排气间隙(41)、第一排气孔(42)、第二排气间隙(61)、第四排气孔(51)、第三排气间隙(53)及第二排气孔(52)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环(131)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三排气孔(6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接口(22)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排气间隙(61)、第一排气孔(42)、第一排气间隙(41)与所述灌针(12)下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3)内壁设有卡紧部(133),所述灌针(12)下端与所述卡紧部(133)紧贴,所述第一排气孔(42)位于所述卡紧部(133)下方,所述第四排气孔(51)位于所述卡紧部(133)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3)下端延伸至所述灌针(12)下端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3)的外径小于容器灌装口(3)的直径,所述外套管(2)的外径大于等于容器灌装口(3)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灌装容器(8)上设有封口膜(81),容器灌装口(3)开设于封口膜(81)上。
CN201921090783.1U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灌装装置 Active CN210237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783.1U CN210237090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灌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0783.1U CN210237090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灌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7090U true CN210237090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90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0783.1U Active CN210237090U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灌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7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7932U (zh) 一种化学物品密封存放容器
CN110329573A (zh) 一种充氮装置及封口机
CN210237090U (zh) 一种灌装装置
CN205668931U (zh) 一种灌装机的压缩杆缓冲防撞装置
CN204766516U (zh) 一种套接焊接型非pvc膜软袋输液的连接管口盖
CN107311095B (zh) 一种白酒酿造灌装装置
CN206877846U (zh) 电容器封装注胶定位装置
CN209360907U (zh) 一次性使用全麻气管插管包托盘
CN212687541U (zh) 液体状药品灌装机用防漏装置
CN212490952U (zh) 一种无菌真空瓶
CN209651871U (zh)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消毒液灌装隔离装置
CN212151569U (zh) 一种定量灌装机
CN209367786U (zh) 一种灌装充气针
CN209205675U (zh) 一种防胶水倒流的气压保护装置
CN208731375U (zh) 一种切圆角立式包装机
CN203268368U (zh) 一种新型双软管密封塞充氮装置
CN208845721U (zh) 石墨电极浸渍罐密封结构
CN108455064B (zh) 一种多功能牙种植体包装瓶
CN207311870U (zh) 可排气式包装嘴
CN210873029U (zh) 一种管饲组合盖
CN205745836U (zh) 一种防倒吸油泡通气接头
CN218594620U (zh) 无菌真空灌装系统
CN204372540U (zh) 一种大型压力容器抽真空密封接头装置
CN220021560U (zh) 一种电池用注液塞
CN215708460U (zh) 一次性补充液包装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