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8912U -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8912U
CN210218912U CN201920993046.6U CN201920993046U CN210218912U CN 210218912 U CN210218912 U CN 210218912U CN 201920993046 U CN201920993046 U CN 201920993046U CN 210218912 U CN210218912 U CN 210218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ings
pipe clamp
semi
clamping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30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nhong Wang
王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orui Xiangyu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Chengguan Jinli Hardware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Chengguan Jinli Hardware Factory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Chengguan Jinli Hardware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9209930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8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8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8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包括基体、以及通过支撑组件固定的两夹持半环;此两所述夹持半环对称布置,二者间形成夹持腔;在每一夹持半环顶端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弧状部;所述夹持半环包括下部的形变调整部以及形变调整部上端的夹持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应形变调整部设置的辅助支撑结构、以及对应夹持部设置的主支撑结构,且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辅助支撑结构对称布置,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主支撑结构对称布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所提供的管夹可以根据管件或线束的外径尺寸自适应调节涨开幅度,通用性好,且固定操作简便,固定后管件结构稳定,管件本身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久。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五金零件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背景技术
常见的管夹大多采用了螺钉或卡扣等连接结构进行管件或线束的夹紧,如专利号CN201721788573公开的一种线束管夹,其通过拉杆、弹簧等诸多结构进行卡紧固定。另有专利CN201820735027公开了一种U型管夹,其技术方案中是通过螺杆、固定板等结构进行管件固定。
现有的鞍型管夹为保证强度,通常都设计为较大壁厚的形式,产品的拐角处壁厚相当大,不仅外观品相差,且产品重量大、制作成本高,同时,没有自适应调整的能力,一旦受力不当造成形变,极易造成损坏。但是,通常情况下,针对受力情况并不复杂,且受力较小的管件或线束固定时,无需采用过多的连接和压紧结构,仅需保持住管件固定状态即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以解决现有的管夹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包括基体、以及通过支撑组件固定的两夹持半环;此两所述夹持半环对称布置,二者间形成夹持腔;在每一夹持半环顶端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弧状部;
所述夹持半环包括下部的形变调整部以及形变调整部上端的夹持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应形变调整部设置的辅助支撑结构、以及对应夹持部设置的主支撑结构,且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辅助支撑结构对称布置,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主支撑结构对称布置;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竖直部分和斜向的过渡部分,竖直部分下端固定于基体,过渡部分上端固定于形变调整部;所述主支撑结构上部连接相应的夹持半环,下部固定于基体。
进一步,所述主支撑结构的横截面,从靠近基体的一侧向靠近夹持半环的一侧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主支撑结构呈弧状结构,其弧心处在两夹持半环的对称中心线上。
进一步,两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之间设有防止变形过大导致二者间距过大的过渡结构。
进一步,所述过渡结构呈弧形的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结构采用橡胶材料制作。
进一步,所述基体以及主支撑结构均采用尼龙材质。
进一步,所述夹持半环采用尼龙或橡胶材料制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管夹可以根据管件或线束的外径尺寸自适应调节涨开幅度,通用性好,且固定操作简便,固定后管件结构稳定,管件本身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设有连接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2-夹持半环;3-夹持腔;4-弧状部;5-形变调整部;6-夹持部;7-辅助支撑结构;8-主支撑结构;9-竖直部分;10-过渡部分;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如图1至3所示,包括基体1、以及通过支撑组件固定的两夹持半环2;此两所述夹持半环对称布置,二者间形成夹持腔3;在每一夹持半环顶端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弧状部4;
所述夹持半环包括下部的形变调整部5以及形变调整部上端的夹持部6,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应形变调整部设置的辅助支撑结构7、以及对应夹持部设置的主支撑结构8,且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辅助支撑结构对称布置,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主支撑结构对称布置;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竖直部分9和斜向的过渡部分10,竖直部分下端固定于基体,过渡部分上端固定于形变调整部;所述主支撑结构上部连接相应的夹持半环,下部固定于基体。
夹持半环顶端的弧状部起到引导管件“压入”至夹持腔的作用,弧状部的弧心处于夹持半环圆心的异侧,待固定的管件只需对应两弧状部之间部分,然后向下压入至两夹持半环间的夹持腔即可,在压入的过程中,弧状部起到扩口的作用,随着下压过程的进行,两侧夹持半环上的弧状部受力向外侧涨开,并借助弧状部的导向作用,管件更易进入夹持腔。
在管件挤压入夹持腔的过程中,夹持半环的上半部分的上形变部受挤压变形(向外侧扩张),使得两夹持半环间的开口增大。当管件(或线束)被压至夹持腔内后,形变调整部会受到挤压,连同辅助支撑装置一起产生形变,可根据管件外径自适应调整。借助辅助支撑装置的支撑作用,可以将管件稳定的夹持固定。
上述主支撑结构的横截面,从靠近基体的一侧向靠近夹持半环的一侧逐渐减小,这样的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与集体连接部分的主支撑结构强度(硬度)更大,而越靠近夹持半环部分的主支撑结构强度越小,允许靠近夹持半环部分的主支撑结构产生一定的形变以最大限度满足管件形变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主支撑结构一般呈弧状结构设计,其弧心处在两夹持半环的对称中心线上。尽量较小了形变量的产生,主支撑结构更多起到的是支撑固定夹持半环的作用,保证了夹持半环结构稳定。
其中,两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之间设有防止变形过大导致二者间距过大的过渡结构。若管件直径过大,则在管件压入夹持腔的过程中,过渡结构即被拉直,两侧的夹持半环不易再扩张,管件无法顺利挤压进管夹的有效控制范围,此时,操作者可以直观的得到反馈,需要更换更大规格的管夹,避免强硬操作,导致管夹损坏,失去固定效果。
上述过渡结构呈弧形的连接板11,在两侧的辅助支撑结构被左右涨开时,连接板被拉直,起到拉拽两侧辅助支撑结构,防止变形量过大造成不可逆形变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辅助支撑结构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上述基体以及主支撑结构均采用尼龙材质。上述夹持半环采用尼龙或橡胶材料制作。这样的材料选择并非对管夹材质的唯一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辅助支撑结构、夹持半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具有较好的韧性即可。优选的,主支撑结构形变能力稍弱于辅助支撑结构,起到稳定的支撑(给夹持半环反作用力,即稳定夹持住管件)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夹持半环与其顶部的弧状部通常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辅助支撑结构一体式结构设计。结构稳定性好,强度高。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夹持半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结构,与支撑结构配合发挥作用,可以根据管件或线束的外径尺寸自适应调节涨开幅度,通用性好,且固定操作简便,固定后管件结构稳定,管件本身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以及通过支撑组件固定的两夹持半环;此两所述夹持半环对称布置,二者间形成夹持腔;在每一夹持半环顶端均设有向外弯折的弧状部;
所述夹持半环包括下部的形变调整部以及形变调整部上端的夹持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对应形变调整部设置的辅助支撑结构、以及对应夹持部设置的主支撑结构,且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辅助支撑结构对称布置,两侧夹持半环对应的主支撑结构对称布置;
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竖直部分和斜向的过渡部分,竖直部分下端固定于基体,过渡部分上端固定于形变调整部;所述主支撑结构上部连接相应的夹持半环,下部固定于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结构的横截面,从靠近基体的一侧向靠近夹持半环的一侧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结构呈弧状结构,其弧心处在两夹持半环的对称中心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辅助支撑结构之间设有防止变形过大导致二者间距过大的过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结构呈弧形的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采用橡胶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以及主支撑结构均采用尼龙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半环采用尼龙或橡胶材料制作。
CN201920993046.6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Active CN210218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3046.6U CN210218912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3046.6U CN210218912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8912U true CN210218912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3046.6U Active CN210218912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89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5186A (zh) * 2021-02-26 2021-06-18 邢美华 一种节能环保省煤器制作焊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5186A (zh) * 2021-02-26 2021-06-18 邢美华 一种节能环保省煤器制作焊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8912U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管夹
US20220057036A1 (en) Connecting joint
CN102361299A (zh) J形并沟线夹
JP2002238134A (ja) 管等の保持具
CN217070211U (zh) 一种挤压模具与模垫配合结构
CN212366744U (zh) 一种可调适应线缆变径的夹持卡具
CN214788831U (zh) 钢丝绳挂件
CN219570531U (zh) 一种温室大棚纵管与拱管的连接结构
CN111817234A (zh) 一种可调适应线缆变径的夹持卡具
KR101385643B1 (ko) 침실용 휴대기기 거치대
CN215519508U (zh) 一种钢筋网片的固定装置
CN209949350U (zh) 钢丝夹及麦克风夹子
CN217983997U (zh) 一种可兼容不同长度的接线插头的固定结构
CN220368776U (zh) 支撑载具
CN209800339U (zh) 用于车辆的水泵总成和车辆
CN210890957U (zh) 一种吊座
CN214662562U (zh) 一种可减少位移应力的弹簧支吊架
CN214738836U (zh) 一种组合式槽钢连接配件
CN220935299U (zh) 一种麦克风限位装置
CN2138177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通讯信号接收器底座
CN210160211U (zh) 一种新型空调绕管夹模
CN217904593U (zh) 一种喇叭罩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4379913U (zh) 一体化压力自锁变径卡具
CN219469310U (zh) 一种线材夹
CN212571253U (zh) 电池箱及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9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2-1-301, East Gate of Longhu Jingling Tianxu, Intersection of Fengcheng 7th Road and Kaiyuan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Borui Xiangyu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Building 2, No. 49, Yulin Road, Yulin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chang Chengguan Jinli Hardware Factor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