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2042U -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2042U
CN210212042U CN201920849166.9U CN201920849166U CN210212042U CN 210212042 U CN210212042 U CN 210212042U CN 201920849166 U CN201920849166 U CN 201920849166U CN 210212042 U CN210212042 U CN 210212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gear
output
pow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91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ng Shan
单翔
Weiyou Qiu
仇维佑
Xiaobo Xi
奚小波
Yifu Zhang
张翼夫
Yifu Jin
金亦富
Ruihong Zhang
张瑞宏
Jianfeng Zhang
张剑峰
Qi Zhang
张琦
Li Zeng
曾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8491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2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2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2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包括箱体,箱体上连接有前动力输入轴,前动力输入轴上连接有输入套筒,输入套筒上连接有前动力输出轴,前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入压盘,输入压盘和前动力输入轴之间的输入套筒上连接有衔铁线圈一,输入套筒和输入压盘之间的输入套筒上连接有摩擦片一,前动力输入轴另一端设有前动力输入轴齿轮,箱体内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轴一,中间轴一上连接有输入齿轮和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前动力输入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输入压盘上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与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啮合,输入压盘上连接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可加大前轮的线速度,减小拖拉机的转弯半径。

Description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农田地块面积的限制,拖拉机行走到农田尽头时需要转弯或者掉头,以便对相邻区域的土地进行耕作。拖拉机转弯时会产生漏耕,拖拉机的转弯半径越大,则漏耕的面积越大,因此,如何缩小拖拉机的转弯半径,缩短转弯时间,是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拖拉机转弯时,前路走过的路程比后轮长,要求前轮的线速度大于后轮的线速度,但由于现有拖拉机结构的限制,前轮和后轮的线速度基本相同,造成拖拉机转弯时的转弯半径大,前轮挖地、推土等现象,因此,需要获得较小的转弯半径,需要让拖拉机转向时前轮的线速度大于后轮的线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前桥倍速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拖拉机转弯半径大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加大前轮的线速度,减小拖拉机的转弯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前动力输入轴,所述箱体上具有两个连通的容纳腔一和容纳腔二,所述前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伸进容纳腔一内,前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入套筒,输入套筒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前动力输出轴,所述前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入压盘,输入压盘和前动力输入轴之间的输入套筒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的衔铁线圈一,输入套筒和输入压盘之间的输入套筒上连接有摩擦片一,摩擦片一可抵触在输入压盘一端,衔铁线圈一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抵触在衔铁线圈一上,摩擦片一和衔铁线圈一之间的输入套筒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一,复位弹簧一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片一上,衔铁线圈一的另一端抵触在摩擦片一上,所述前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设有前动力输入轴齿轮,容纳腔一对应的箱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轴一,中间轴一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输入齿轮,前动力输入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中间轴一上还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输入压盘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与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啮合,输入压盘上连接有电磁铁一,前动力输出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前动力输出从动齿轮的齿数。
本实用新型中,由拖拉机上的传动装置驱动前动力输入轴转动,衔铁线圈一经花键与前动力输入轴齿轮连接,输入套筒经花键与衔铁线圈一连接,衔铁线圈一可沿着输入套筒轴向移动,输入套筒与前动力输入轴间隙配合;不需要变速时,电磁铁不通电,前动力输入轴齿轮与衔铁线圈一连接在一起, 前动力输入轴带动前动力输入轴齿轮的转动和衔铁线圈一,前动力输入轴齿轮带动输入齿轮转动,中间轴一、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和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空转,衔铁线圈一的转动带动输入套筒的转动,输入套筒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出轴的转动,前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与前动力输入轴的转速相同;需要加速时,电磁铁通电,衔铁线圈在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作用下往输入压盘所在方向移动,衔铁线圈将摩擦片一紧紧压在摩擦片上,摩擦片一压紧输入压盘,前动力输入轴带动输入齿轮的转动,输入齿轮的转动带动中间轴一的转动,中间轴一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的转动,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的转动,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输入压盘的转动,输入压盘的转动带动摩擦片一的转动,摩擦片一的转动带动输入套筒的转动,输入套筒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出轴的转动,前动力输出轴的转速被加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靠,实现倍速;可应用于拖拉机前桥的传动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增大动力输出,伸出容纳腔一外的前动力输出轴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入轴,伸进容纳腔二的后动力输入轴上设有后动力输入轴齿轮,容纳腔二对应的箱体上连接有可转动的中间轴二,中间轴二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中间轴二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后动力输入轴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后动力输入轴远离前动力输出轴所在一端连接有输出套筒,输出套筒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的衔铁线圈二,衔铁线圈二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二,输出套筒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二,复位弹簧二的一端抵触在衔铁线圈二上,复位弹簧二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片二上,输出套筒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轴,后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出压盘,输出压盘上连接有电磁铁二,输出压盘和衔铁线圈二之间的输出套筒上连接有摩擦片二,衔铁线圈二可抵触在摩擦片二的一端,摩擦片二的另一端可抵触在输出压盘上,输出压盘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与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啮合。
为了防止输入压盘的轴向串动,所述前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防止输入压盘一轴向串动的卡簧一。
为了防止输出压盘的轴向串动,所述后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防止输出压盘轴向串动的卡簧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输入套筒,2前动力输入轴,3衔铁线圈一,4前动力输入轴齿轮,5中间轴一,6输入齿轮,7容纳腔一,8固定片一,9摩擦片一,10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1后动力输出轴齿轮,12箱体,13输出齿轮,14容纳腔二,15中间轴二,16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7输出套筒,18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9后动力输出轴,20卡簧二,21输出压盘,22摩擦片二,23固定片二,24复位弹簧二,25后动力输入轴,26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7卡簧一,28前动力输出轴,29输入压盘,30复位弹簧一,31衔铁线圈二,32电磁铁二,33电磁铁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包括箱体12,所述箱体12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前动力输入轴2,所述箱体12上具有两个连通的容纳腔一7和容纳腔二14,所述前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伸进容纳腔一7内,前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入套筒1,输入套筒1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前动力输出轴28,所述前动力输出轴28上连接有输入压盘29,输入压盘29和前动力输入轴2之间的输入套筒1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的衔铁线圈一3,输入套筒1和输入压盘29之间的输入套筒1上连接有摩擦片一9,摩擦片一9可抵触在输入压盘29一端,衔铁线圈一3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一30,复位弹簧一30的一端抵触在衔铁线圈一3上,摩擦片一9和衔铁线圈一3之间的输入套筒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一8,复位弹簧一30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片一8上,衔铁线圈一3的另一端抵触在摩擦片一9上,所述前动力输入轴2的另一端设有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容纳腔一7对应的箱体12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轴一5,中间轴一5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输入齿轮6,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与输入齿轮6啮合,中间轴一5上还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0,输入压盘29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6,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0与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6啮合,输入压盘29上连接有电磁铁一33,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0的齿数大于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6的齿数。
为了进一步增大动力输出,伸出容纳腔一7外的前动力输出轴28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入轴25,伸进容纳腔二14的后动力输入轴25上设有后动力输入轴25齿轮,容纳腔二14对应的箱体12上连接有可转动的中间轴二15,中间轴二1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输出齿轮13,所述中间轴二15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6,后动力输入轴25齿轮与输出齿轮13啮合;后动力输入轴25远离前动力输出轴28所在一端连接有输出套筒17,输出套筒17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的衔铁线圈二31,衔铁线圈二31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二24,输出套筒17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二23,复位弹簧二24的一端抵触在衔铁线圈二31上,复位弹簧二24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片二23上,输出套筒17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轴19,后动力输出轴19上连接有输出压盘21,输出压盘21上连接有电磁铁二32,输出压盘21和衔铁线圈二31之间的输出套筒17上连接有摩擦片二22,衔铁线圈二31可抵触在摩擦片二22的一端,摩擦片二22的另一端可抵触在输出压盘21上,输出压盘21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8,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6与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8啮合;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6与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8的传动比小于1。
为了防止输入压盘29和输出压盘21的轴向串动,所述前动力输出轴28上连接有防止输入压盘轴向串动的卡簧一27;后动力输出轴19上连接有防止输出压盘21轴向串动的卡簧二20。
本实用新型中,由拖拉机上的传动装置驱动前动力输入轴2转动,衔铁线圈一3经花键与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连接,输入套筒1经花键与衔铁线圈一3连接,衔铁线圈二31经花键与后动力输出轴齿轮11连接,输出套筒17经花键与衔铁线圈二31连接,衔铁线圈一3可沿着输入套筒1轴向移动,输入套筒1与前动力输入轴2间隙配合,衔铁线圈二31可沿着输出套筒17轴向移动,输出套筒17与后动力输入轴25间隙配合,摩擦片由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组成;不需要变速时,电磁铁一33和电磁铁二32不通电,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与衔铁线圈一3连接在一起, 后动力输入轴25齿轮与衔铁线圈二31连接在一起,前动力输入轴2带动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的转动和衔铁线圈一3,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带动输入齿轮6转动,中间轴一5、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0和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6空转,衔铁线圈一3的转动带动输入套筒1的转动,输入套筒1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动,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速与前动力输入轴2的转速相同;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动带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动带动后动力输入轴25齿轮的转动,后动力输入轴25齿轮的转动带动输出齿轮13的转动,输出齿轮13、中间轴二15、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6和输出压盘21空转,后动力输入轴25的转动带动衔铁线圈二31的转动,衔铁线圈二31的转动带动输出套筒17的转动,输出套筒17的转动带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速与前动力输入轴2的转速相同;需要一级加速时,电磁铁一33通电,电磁铁二32不通电,衔铁线圈一3在电磁铁一33的磁力吸引作用下往输入压盘29所在方向移动,衔铁线圈一3与前动力输入轴齿轮4分离,衔铁线圈一3将摩擦片一9紧紧压在摩擦片一9上,摩擦片一9压紧输入压盘29,前动力输入轴2带动输入齿轮6的转动,输入齿轮6的转动带动中间轴一5的转动,中间轴一5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0的转动,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10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6的转动,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26的转动带动输入压盘29的转动,输入压盘29的转动带动摩擦片一9的转动,摩擦片一9的转动带动输入套筒1的转动,输入套筒1的转动带动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动,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速被加大,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动带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动(此过程已经在上面叙述过,在此不再赘述),前动力输出轴28的转速与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速相同;需要二级加速时,电磁铁一33不通电,电磁铁二32通电,前动力输入轴2带动后动力输入轴25的转动,后动力输入轴25与前动力输入轴2的转速相同,衔铁线圈二31在电磁铁磁力的吸引作用下与后动力输入轴25齿轮分离,衔铁线圈二31将摩擦片二22紧紧压在输出压盘21上,后动力输入轴25的转动带动输出齿轮13的转动,输出齿轮13的转动带动中间轴二15的转动,中间轴二15的转动带动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6的转动,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6带动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8的转动,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8的转动带动输出压盘21的转动,输出压盘21的转动带动摩擦片二22的转动,摩擦片二22的转动带动输出套筒17的转动,输出套筒17的转动带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动,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速被加大;需要四极加速时,电磁铁一33和电磁铁二32均通电,后动力输入轴25的转速大于前动力输入轴2的转速,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速大于后动力输入轴25的转速,后动力输出轴19的转速被进一步加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靠,可实现四种不同的输出速度,使拖拉机转向时前轮的线速度大于后轮的线速度,减小拖拉机的转弯半径;可应用于拖拉机前桥的传动工作中。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前动力输入轴,所述箱体上具有两个连通的容纳腔一和容纳腔二,所述前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伸进容纳腔一内,前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入套筒,输入套筒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前动力输出轴,所述前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入压盘,输入压盘和前动力输入轴之间的输入套筒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的衔铁线圈一,输入套筒和输入压盘之间的输入套筒上连接有摩擦片一,摩擦片一可抵触在输入压盘一端,衔铁线圈一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抵触在衔铁线圈一上,摩擦片一和衔铁线圈一之间的输入套筒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一,复位弹簧一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片一上,衔铁线圈一的另一端抵触在摩擦片一上,所述前动力输入轴的另一端设有前动力输入轴齿轮,容纳腔一对应的箱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中间轴一,中间轴一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输入齿轮,前动力输入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中间轴一上还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输入压盘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前动力输入主动齿轮与前动力输入从动齿轮啮合,输入压盘上连接有电磁铁一,前动力输出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前动力输出从动齿轮的齿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伸出容纳腔一外的前动力输出轴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入轴,伸进容纳腔二的后动力输入轴上设有后动力输入轴齿轮,容纳腔二对应的箱体上连接有可转动的中间轴二,中间轴二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中间轴二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后动力输入轴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后动力输入轴远离前动力输出轴所在一端连接有输出套筒,输出套筒上连接有可转动且可轴向移动的衔铁线圈二,衔铁线圈二内安装有复位弹簧二,输出套筒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二,复位弹簧二的一端抵触在衔铁线圈二上,复位弹簧二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片二上,输出套筒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轴,后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输出压盘,输出压盘上连接有电磁铁二,输出压盘和衔铁线圈二之间的输出套筒上连接有摩擦片二,衔铁线圈二可抵触在摩擦片二的一端,摩擦片二的另一端可抵触在输出压盘上,输出压盘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后动力输出主动齿轮与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防止输入压盘轴向串动的卡簧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桥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动力输出轴上连接有防止输出压盘轴向串动的卡簧二。
CN201920849166.9U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Active CN210212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9166.9U CN210212042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9166.9U CN210212042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2042U true CN210212042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3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9166.9U Active CN210212042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2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15337B1 (ko) 두회전축사이의토크전달장치
CN2931919Y (zh) 一种棘轮棘爪式超越离合器
BG106973A (en) Transmission devices for ground vehicles and more particularly for motor-cars
ES2187337A1 (es) Transmision continuamente variable para vehiculos de motor
EP1002686A3 (en) Vehicle with auxiliary traveling device
SE8305837L (sv) Positioneringsdrivanordning
SE0102270D0 (sv) Electromagnetic spring clutches
CN210212042U (zh) 一种前桥倍速机构
CN103782061A (zh) 车辆用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汽车
JP2005195090A (ja) 差動制限装置
TW336205B (en) A bicycle forw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104500691A (zh) 一种永磁齿轮变速箱
CN205226159U (zh) 螺旋双向超越离合器结构、变速轴及自动变速系统
PL1918176T3 (pl) Zespół osi i pojazd
CN210867413U (zh) 一种高集成化电机
JPS5586951A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tilizing magnet
CN205298129U (zh) 带传递轴弹性压扭联轴器型半桥式2d电液比例换向阀
CN207814354U (zh) 一种电动工具齿轮箱速度切换装置
KR20220164342A (ko) 후륜 조향 시스템
EP0610375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U6186699A (en) Drive device, especially for moving and turning the slats of a blind in a runner
CN201386768Y (zh) 可自锁无间隙圆柱齿轮传动机构
CN219282342U (zh) 新型变挡装置
CN106438907B (zh) 密集架多功能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SU1104331A1 (ru) Механическа импульсна регулируема передач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