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2342U - 新型变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变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2342U
CN219282342U CN202222782175.5U CN202222782175U CN219282342U CN 219282342 U CN219282342 U CN 219282342U CN 202222782175 U CN202222782175 U CN 202222782175U CN 219282342 U CN219282342 U CN 219282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n gear
iron core
driven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21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臣伟
左佳奇
冯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7821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2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2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2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变挡装置,属于电动车变挡机构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变挡机构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的问题。它包括动力输入轴和从动轴,动力输入轴上设有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从动轴上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一挡从动齿轮、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二挡从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二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啮合,一挡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设有单向器,从动轴上设有卡接套,卡接套的一端与一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卡接套的另一端与二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卡接套由驱动机构驱动。本实用新型仅在一挡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设置单向器,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高速行驶时电机可进行反动式操作。

Description

新型变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变挡机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变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变速器上的拨挡机构主要有平叉式、凸轮旋转式、电磁阀直拉式、螺旋推进式等多种类型,以上拨挡机构都属于硬连接卡接方式,均存在如下共同问题:通常情况下齿轮的卡接都需要同步器的配合才能较顺利的进行,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生产成本高;在没有同步器的情况下由于卡接装置与齿轮的速差问题,通常卡接比较困难,操控不方便,经常会出现打齿现象,容易造成部件损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均没有保障。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拨挡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9511102U],在从动轴上设置有一挡齿轮和二挡齿轮,虽然有效的解决了从高挡位变低挡位的难题,但由于二挡和一挡的齿圈内同时都安装有单向器,当在高速行驶时将电机动能断开后,车辆将会处于一种全超越滑行状态,车辆的前行动能不能有效实现回馈,电机无法进行反动式操作,即在紧急刹车情况下,只能靠刹车的单一制动能力,而电机不能反向旋转帮助制动进行刹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行驶时电机可进行反动式操作的新型变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型变挡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和从动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上设有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一挡从动齿轮且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二挡从动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轮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设有单向器,所述从动轴位于一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可滑动的卡接套,所述卡接套的一端与一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所述卡接套的另一端与二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所述卡接套由驱动机构驱动。
动力输入轴由电机驱动,二挡主动齿轮的外径大于一挡主动齿轮的外径,当动力输入轴转动时,二挡从动齿轮的转速大于一挡从动齿轮的转速。卡接套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具有三种状态:第一状态、卡接套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卡接,此时卡接套随一挡从动齿轮转动(即倒档工作);第二状态、卡接套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卡接,此时卡接套随二挡从动齿轮转动(即二挡工作);第三状态、卡接套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的卡接(即一挡工作)。
当需要倒档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使卡接套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卡接,将电机进行反向旋转,一挡从动齿轮内的滚柱向凸轮槽凸面的低点方向移动,滚柱与凸轮槽凸面和一挡从动齿轮的内环面三者形成分离状态,此时单向器不受力,动力由一挡从动齿轮传递给卡接套,卡接套又传给从动轴,二挡从动齿轮和卡接套又处于分离状态也不受力,即得到一个倒挡工作状态。
当需要二挡工作状态时,驱动机构使卡接套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卡接,电机正向旋转,带动动力输入轴同时旋转,通过二挡主动齿轮带动二挡从动齿轮转动,二挡从动齿轮带动卡接套转动,卡接套带动从动轴转动,即得到一个二挡工作状态。由于二挡齿轮的传动比大于一挡齿轮的传动比,二挡从动齿轮的速度也就大于一挡从动齿轮的速度,一挡从动齿轮内的滚柱向凸轮槽凸面的低点方向移动,滚柱与凸轮槽凸面和一挡从动齿轮的内环面三者形成分离状态而不受力。
需要一挡工作状态时,电机正向旋转,带动动力输入轴同时旋转,驱动机构使卡接套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的卡接,一挡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一挡从动齿轮转动,一挡从动齿轮朝凸轮槽凸面的高点方向转动,滚柱也向凸轮槽凸面的高点方向移动,此时,滚柱与凸轮槽凸面和一挡从动齿轮内环面三者形成夹紧状态,一挡从动齿轮带动单向凸轮转动,通过单向凸轮带动从动轴转动实现动力输出,同时二挡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二挡从动齿轮转动,因二挡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为活套连接而不会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轴。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从动轴平行的拨动连杆、设于拨动连杆上的拨叉、用于驱动拨动连杆轴向运动的电磁阀组件以及用于使拨动连杆复位的回位弹簧,所述拨叉远离拨动连杆的一端与卡接套连接。
电磁阀组件使拨动连杆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复位弹簧使拨动连杆处于第二状态。当拨动连杆处于第一状态时,卡接套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卡接(倒挡);当拨动连杆处于第二状态时,卡接套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卡接(二挡);当拨动连杆处于第三状态时,卡接套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的卡接(一挡)。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线圈、设于第一电磁阀线圈后方的第二电磁阀线圈、设于第一电磁阀线圈内的第一固定电磁铁芯、设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后方的第一移动电磁铁芯、以及设于第二电磁阀线圈内的第二固定电磁铁芯和设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后方的第二移动电磁铁芯,所述第一移动电磁铁芯上固连有穿设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内的第一不导磁柱,所述第一不导磁柱的前端抵靠在拨动连杆的后端,所述第二移动电磁铁芯上固连有穿设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内的第二不导磁柱,所述第二不导磁柱的前端抵靠在第一移动电磁铁芯的后端。
第一电磁阀线圈通电后,第一移动电磁铁芯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磁性相吸,使第一移动电磁铁芯向前靠拢第一固定电磁铁芯。第二电磁阀线圈通电后,第二移动电磁铁芯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磁性相吸,使第二移动电磁铁芯向前靠拢第二固定电磁铁芯。
当第二电磁阀线圈通电时,第二移动电磁铁芯向前靠拢第二固定电磁铁芯,第二不导磁柱使第一移动电磁铁芯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移动电磁铁芯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具有一段距离,第一不导磁柱使拨动连杆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此时卡接套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和二挡从动齿轮的卡接。
当第二电磁阀线圈和第一电磁阀线圈同时通电时,第二移动电磁铁芯和第一移动电磁铁芯同时向第二固定电磁铁芯和第一固定电磁铁芯方向靠拢,第二不导磁柱和第一不导磁柱同时把拨动连杆朝一挡从动齿轮端面的第一端面卡接齿方向运动,此时卡接套通过第一卡接机构的第二端面卡接齿与一挡从动齿轮端面的第一端面卡接齿卡接。
当第一电磁阀线圈与第二电磁阀线圈同时断电时,拨动连杆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移动电磁铁芯远离第一固定电磁铁芯,第二移动电磁铁芯远离第二固定电磁铁芯,此时卡接套通过第二卡接机构的第四端面卡接齿与二挡从动齿轮的第三端面卡接齿卡接。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线圈和第二电磁阀线圈装于电磁阀壳体内,所述电磁阀壳体上设有电磁铁芯定位块和导磁体,所述第一移动电磁铁芯滑动配合于电磁铁芯定位块内,所述第二移动电磁铁芯滑动配合于导磁体内。
通过电磁铁芯定位块对第一移动电磁铁芯进行导向并限位,通过导磁体对第二移动电磁铁芯进行导向并限位。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单向器包括与从动轴花键连接的单向凸轮和若干设于一挡从动齿轮的内环面与单向凸轮之间的滚柱,所述单向凸轮的外环面上具有若干与滚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凸轮槽凸面,所述凸轮槽凸面的深度沿圆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滚柱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凸轮槽凸面内。
滚柱与单向凸轮轴向平行,凸轮槽凸面的最低点至一挡从动齿轮内环面的距离大于滚柱的外径,凸轮槽凸面的最高点至一挡从动齿轮内环面的距离小于滚柱的外径。当一挡从动齿轮朝凸轮槽凸面的低点方向转动时,滚柱向凸轮槽凸面的低点方向移动,此时,滚柱与凸轮槽凸面和一挡从动齿轮内环面三者形成分离状态,一挡从动齿轮不会带动单向凸轮转动。当一挡从动齿轮朝凸轮槽凸面的高点方向转动时,滚柱向凸轮槽凸面的高点方向移动,此时,滚柱与凸轮槽凸面和一挡从动齿轮内环面三者形成夹紧状态,一挡从动齿轮带动单向凸轮转动。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设于一挡从动齿轮端面的第一端面卡接齿和设于卡接套一端的第二端面卡接齿,当第一端面卡接齿与第二端面卡接齿卡接时,所述卡接套与一挡从动齿轮能同步转动。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设于二挡从动齿轮端面的第三端面卡接齿和设于卡接套另一端的第四端面卡接齿,当第四端面卡接齿与第三端面卡接齿卡接时,所述卡接套与二挡从动齿轮能同步转动。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从动轴上花键连接有位于一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之间的内外花键套,所述卡接套花键连接在内外花键套上。
在从动轴上设置转速计数器,在转速计数器的旁边设有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变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仅在一挡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设置单向器,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高速行驶时电机可进行反动式操作;通过端面卡接齿实现卡接套与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之间的卡接,卡接容易,不会出现打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变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从动轴与拨动连杆的传动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器的平面视图。
图中,1、动力输入轴;2、从动轴;3、一挡主动齿轮;4、二挡主动齿轮;5、第一轴承;6、一挡从动齿轮;7、第二轴承;8、二挡从动齿轮;9、卡接套;10、拨动连杆;11、拨叉;12、回位弹簧;13、第一电磁阀线圈;14、第二电磁阀线圈;15、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6、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7、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8、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9、第一不导磁柱;20、第二不导磁柱;21、电磁阀壳体;22、电磁铁芯定位块;23、导磁体;24、单向凸轮;25、滚柱;26、一挡从动齿轮的内环面;27、凸轮槽凸面;28、第一端面卡接齿;29、第二端面卡接齿;30、第三端面卡接齿;31、第四端面卡接齿;32、内外花键套;33、转速计数器;34、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新型变挡装置,包括设于变挡箱内的动力输入轴1和从动轴2,动力输入轴1与从动轴2平行,动力输入轴1上同轴固连有一挡主动齿轮3和二挡主动齿轮4,一挡主动齿轮3的外径小于二挡主动齿轮4的外径。从动轴2上通过第一轴承5安装有一挡从动齿轮6且通过第二轴承7安装有二挡从动齿轮8,一挡从动齿轮6的外径大于二挡从动齿轮8的外径,第一轴承5、一挡从动齿轮6和从动轴2同轴设置,一挡从动齿轮6可单向转动,第二轴承7、二挡从动齿轮8和从动轴2同轴设置,二挡从动齿轮8可自由转动,一挡主动齿轮3与一挡从动齿轮6啮合,二挡主动齿轮4与二挡从动齿轮8啮合。
动力输入轴1由电机驱动,当动力输入轴1转动时,二挡从动齿轮8的转速大于一挡从动齿轮6的转速。
如图1和图2所示,一挡从动齿轮6与从动轴2之间设有单向器。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单向器包括与从动轴2花键连接的单向凸轮24和若干设于一挡从动齿轮6内环面26与单向凸轮24之间的滚柱25,单向凸轮24通过第一轴承5和从动轴2上的限位台阶被轴向定位在从动轴2上,单向凸轮24的外环面上具有若干与滚柱25一一对应设置的凸轮槽凸面27,凸轮槽凸面27的深度沿圆周方向逐渐增大,滚柱25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凸轮槽凸面27内。
滚柱25与单向凸轮24轴向平行,凸轮槽凸面27的最低点至一挡从动齿轮6的内环面26的距离大于滚柱25的外径,凸轮槽凸面27的最高点至一挡从动齿轮6的内环面26的距离小于滚柱25的外径。当一挡从动齿轮6朝凸轮槽凸面27的低点方向转动时,滚柱25向凸轮槽凸面27的低点方向移动,此时,滚柱25与凸轮槽凸面27和一挡从动齿轮6的内环面26三者形成分离状态,一挡从动齿轮6不会带动单向凸轮24转动。当一挡从动齿轮6朝凸轮槽凸面27的高点方向转动时,滚柱25向凸轮槽凸面27的高点方向移动,此时,滚柱25与凸轮槽凸面27和一挡从动齿轮6内环面26三者形成夹紧状态,一挡从动齿轮6带动单向凸轮24转动。
为了实现换挡,如图1和图2所示,从动轴2上的一挡从动齿轮6与二挡从动齿轮8之间设有可滑动的卡接套9,卡接套9的一端与一挡从动齿轮6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卡接套9的另一端与二挡从动齿轮8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卡接套9由驱动机构驱动。
卡接套9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具有三种状态:第一状态、卡接套9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6卡接,此时卡接套9随一挡从动齿轮6转动;第二状态、卡接套9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8卡接,此时卡接套9随二挡从动齿轮8转动;第三状态、卡接套9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6和二挡从动齿轮8的卡接。
如图2所示,第一卡接机构包括设于一挡从动齿轮6端面的第一端面卡接齿28和设于卡接套9一端的第二端面卡接齿29,当第一端面卡接齿28与第二端面卡接齿29卡接时,所述卡接套9与一挡从动齿轮6周向限位配合,即卡接套9与一挡从动齿轮6能同步转动。当第一端面卡接齿28与第二端面卡接齿29卡接时,第一端面卡接齿28伸入第二端面卡接齿29之间的齿槽内,第二端面卡接齿29伸入第一端面卡接齿28之间的齿槽内。
在上述新型变挡装置中,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设于二挡从动齿轮8端面的第三端面卡接齿30和设于卡接套9另一端的第四端面卡接齿31,当第四端面卡接齿31与第三端面卡接齿30卡接时,所述卡接套9与二挡从动齿轮8周向限位配合,即卡接套9与二挡从动齿轮8能同步转动。当第三端面卡接齿30与第四端面卡接齿31卡接时,第三端面卡接齿30伸入第四端面卡接齿31之间的齿槽内,第四端面卡接齿31伸入第三端面卡接齿30之间的齿槽内。
如图1和图2所示,从动轴2上花键连接有位于一挡从动齿轮6与二挡从动齿轮8之间的内外花键套32,内外花键套32通过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7轴向限位,卡接套9通过花键同轴连接在内外花键套32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与从动轴2平行的拨动连杆10、设于拨动连杆10上的拨叉11、用于驱动拨动连杆10轴向运动的电磁阀组件以及用于使拨动连杆10复位的回位弹簧12,拨叉11的一端与卡接套9连接。
电磁阀组件使拨动连杆10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复位弹簧使拨动连杆10处于第二状态。当拨动连杆10处于第一状态时,卡接套9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6卡接;当拨动连杆10处于第二状态时,卡接套9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8卡接;当拨动连杆10处于第三状态时,卡接套9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6和二挡从动齿轮8的卡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线圈13、设于第一电磁阀线圈13后方的第二电磁阀线圈14、设于第一电磁阀线圈13内的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设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后方的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以及设于第二电磁阀线圈14内的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和设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后方的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上固连有穿设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内的第一不导磁柱19,第一不导磁柱19的前端抵靠在拨动连杆10的后端,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上固连有穿设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内的第二不导磁柱20,第二不导磁柱20的前端抵靠在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的后端。
第一电磁阀线圈13通电后,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磁性相吸,使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向前靠拢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第二电磁阀线圈14通电后,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磁性相吸,使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向前靠拢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
当第二电磁阀线圈14和第一电磁阀线圈13同时通电时,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和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同时向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和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的方向靠拢,第二不导磁柱20和第一不导磁柱19同时推动拨动连杆10向一挡从动齿轮6的端面卡接齿28的方向运动,此时卡接套9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6卡接。
当第二电磁阀线圈14通电时,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向前靠拢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第二不导磁柱20使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向前推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具有一段距离,第一不导磁柱19使拨动连杆10向前推动一段距离,此时卡接套9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6和二挡从动齿轮8的卡接。
当第一电磁阀线圈13与第二电磁阀线圈14同时断电时,拨动连杆10在回位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远离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远离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此时卡接套9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8卡接。
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阀线圈13和第二电磁阀线圈14装于电磁阀壳体21内,电磁阀壳体21上设有电磁铁芯定位块22和导磁体23,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滑动配合于电磁铁芯定位块22内,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滑动配合于导磁体23内。通过电磁铁芯定位块22对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进行导向并限位,通过导磁体23对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进行导向并限位。
如图2所示,在从动轴2上设置转速计数器33,在转速计数器33的旁边设有传感器34。
当需要一挡工作状态时,第二电磁阀线圈14通电,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向前靠拢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第二不导磁柱20使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向前推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具有一段距离,第一不导磁柱19使拨动连杆10向前推动一段距离,卡接套9同时脱离与一挡从动齿轮6和二挡从动齿轮8的卡接。电机正向旋转,带动动力输入轴1同时旋转,一挡主动齿轮3转动带动一挡从动齿轮6转动,此时图3中的单向凸轮24朝凸轮凸面27的高点转动,滚柱25与凸轮槽凸面27和一挡从动齿轮6的内环面26三者形成夹紧状态,带动从动轴2转动实现动力输出,同时二挡主动齿轮4转动带动二挡从动齿轮8转动,二挡从动齿轮8是活套结构不会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轴2。
当需要倒档工作状态时,第二电磁阀线圈14和第一电磁阀线圈13同时通电,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和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向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和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的方向靠拢,第二不导磁柱20和第一不导磁柱19同时把拨动连杆10向一挡从动齿轮6的第一端面卡接齿28的方向推动,卡接套9通过第一卡接机构与一挡从动齿轮6卡接,将电机进行反向旋转,动力由一挡从动齿轮6传递给卡接套9,卡接套9又传给从动轴2,此时图3中的单向凸轮24朝凸轮槽凸面27的低点方向转动,滚柱25与凸轮槽凸面27和一挡从动齿轮6的内环面26三者形成分离状态,单向凸轮24不受力且不能输出动力,二挡从动齿轮8和卡接套9处于分离状态也不受力。
当需要二挡工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线圈13与第二电磁阀线圈14同时断电,拨动连杆10在回位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远离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远离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此时卡接套9通过第二卡接机构与二挡从动齿轮8卡接,电机正向旋转,带动动力输入轴1同时旋转,通过二挡主动齿轮4带动二挡从动齿轮8转动,二挡从动齿轮8带动卡接套9转动,卡接套9带动从动轴2转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变挡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1)和从动轴(2),所述动力输入轴(1)上设有一挡主动齿轮(3)和二挡主动齿轮(4),所述从动轴(2)上通过第一轴承(5)安装有一挡从动齿轮(6)且通过第二轴承(7)安装有二挡从动齿轮(8),所述一挡主动齿轮(3)与一挡从动齿轮(6)啮合,所述二挡主动齿轮(4)与二挡从动齿轮(8)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挡从动齿轮(6)与从动轴(2)之间设有单向器,所述从动轴(2)上的一挡从动齿轮(6)与二挡从动齿轮(8)之间设有可滑动的卡接套(9),所述卡接套(9)的一端与一挡从动齿轮(6)之间设有第一卡接机构,所述卡接套(9)的另一端与二挡从动齿轮(8)之间设有第二卡接机构,所述卡接套(9)由驱动机构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从动轴(2)平行的拨动连杆(10)、设于拨动连杆(10)上的拨叉(11)、用于驱动拨动连杆(10)轴向运动的电磁阀组件以及用于使拨动连杆(10)复位的回位弹簧(12),所述拨叉(11)的一端与卡接套(9)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线圈(13)、设于第一电磁阀线圈(13)后方的第二电磁阀线圈(14)、设于第一电磁阀线圈(13)内的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设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后方的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以及设于第二电磁阀线圈(14)内的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和设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后方的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所述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上固连有穿设于第一固定电磁铁芯(15)内的第一不导磁柱(19),所述第一不导磁柱(19)的前端抵靠在拨动连杆(10)的后端,所述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上固连有穿设于第二固定电磁铁芯(17)内的第二不导磁柱(20),所述第二不导磁柱(20)的前端抵靠在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线圈(13)和第二电磁阀线圈(14)装于电磁阀壳体(21)内,所述电磁阀壳体(21)上设有电磁铁芯定位块(22)和导磁体(23),所述第一移动电磁铁芯(16)滑动配合于电磁铁芯定位块(22)内,所述第二移动电磁铁芯(18)滑动配合于导磁体(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器包括与从动轴(2)花键连接的单向凸轮(24)和若干设于一挡从动齿轮(6)的内环面(26)与单向凸轮(24)之间的滚柱(25),所述单向凸轮(24)的外环面上具有若干与滚柱(25)一一对应设置的凸轮槽凸面(27),所述凸轮槽凸面(27)的深度沿圆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滚柱(25)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凸轮槽凸面(2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设于一挡从动齿轮(6)端面的第一端面卡接齿(28)和设于卡接套(9)一端的第二端面卡接齿(29),当第一端面卡接齿(28)与第二端面卡接齿(29)卡接时,所述卡接套(9)与一挡从动齿轮(6)能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设于二挡从动齿轮(8)端面的第三端面卡接齿(30)和设于卡接套(9)另一端的第四端面卡接齿(31),当第四端面卡接齿(31)与第三端面卡接齿(30)卡接时,所述卡接套(9)与二挡从动齿轮(8)能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2)上花键连接有位于一挡从动齿轮(6)与二挡从动齿轮(8)之间的内外花键套(32),所述卡接套(9)花键连接在内外花键套(32)上。
CN202222782175.5U 2022-10-21 2022-10-21 新型变挡装置 Active CN219282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2175.5U CN219282342U (zh) 2022-10-21 2022-10-21 新型变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2175.5U CN219282342U (zh) 2022-10-21 2022-10-21 新型变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2342U true CN219282342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2175.5U Active CN219282342U (zh) 2022-10-21 2022-10-21 新型变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2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9469B (zh) 一种行星轮式无动力中断两挡变速箱及其换挡控制方法
CN10407493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两挡自动变速系统
WO2013159720A1 (zh) 自动变速器
EP3910209B1 (en) Electromagnetic dog clutch
CN110131327B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的螺旋式致动器
CN114110122B (zh) 一种差速系统
CN103236775A (zh) 一种永磁滑差传动机构
CN211117250U (zh) 双级离合器装置
US9169819B2 (en) Method for engaging a starting pinion of a starting device with a ring gea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5467942A (zh) 带脱开功能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19282342U (zh) 新型变挡装置
CN102192252B (zh) 一种电磁离合器
CN112943870A (zh) 自动档变速器
CN103089941A (zh) 自动变速器
WO2018126974A1 (zh) 带无刷线控离心球臂接合装置的汽车六档自动变速器
CN203686013U (zh) 电动汽车用两挡自动变速装置
CN111577781A (zh) 一种犬齿离合器及控制装置
CN202065377U (zh) 一种电磁离合器
CN214045200U (zh) 行星齿轮式开关磁阻电动机
CN112212000B (zh) 自动档变速器
CN204985558U (zh) 连杆压紧湿式内置双离合器机构的机械自动变速器
CN114483949A (zh) 自动档变速器
CN209245217U (zh) 选换挡执行机构、变速箱及车辆
CN112610662A (zh) 自动档变速器
CN219413326U (zh) 一种牙嵌式电磁离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