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1049U -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1049U
CN210201049U CN201921536172.5U CN201921536172U CN210201049U CN 210201049 U CN210201049 U CN 210201049U CN 201921536172 U CN201921536172 U CN 201921536172U CN 210201049 U CN210201049 U CN 210201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
conductive
termin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61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ngfei Zhang
张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9215361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1049U/zh
Priority to TW108215716U priority patent/TWM600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1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1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该第一磁性连接器包括一基座以及固定在该基座上的一磁铁、至少两导磁片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该至少两导磁片分别贴设在该磁铁的两侧面,并在该磁铁的每一侧均突出形成多个磁吸部,该多个磁吸部沿着该磁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第一导电端子设置在相邻两个磁吸部之间的间隔内。该第二磁性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固定在该座体上的一磁吸片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该磁吸片包括一本体及从该本体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吸附部;每一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相邻的两吸附部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可靠的电连接,并利于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Description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良好的电连接,且便于电子设备微型化的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由两者构成的磁性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546394A公开一种连接器,是与对象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具备有:板状的壳体;配设于所述壳体的导电性接头;以及多个保持构件,这些保持构件由配设于所述壳体的磁性体或磁铁构成,当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对象连接器嵌合时,这些保持构件与所述对象连接器所具有的磁铁相互吸引而保持嵌合状态,所述壳体由具有弯曲性的绝缘体构成,所述多个保持构件在与所述壳体的一方的板面平行的预定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设。该对象连接器具备有:对象壳体;外壳;设在对象壳体的导电性对象接头;及由设在于对象壳体的磁铁所构成的对象保持构件。当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嵌合时,接头与对象接头接触,并且连接器的保持构件与对象连接器的对象保持构件藉由磁力相互吸引而保持嵌合状态。
该方案中,连接器的接头设置在这些保持构件的两外侧,同样地在该对象连接器中,对象接头是设置在对象保持构件的两侧,这样的排布方式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连接器和对象连接器的体积较大,并且该保持构件与该对象保持构件的磁性吸引能保证壳体的中部与对象壳体的中部的嵌合,但不能保证所有的接头与对象接头都能在对接时结合紧密,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实现良好的电连接,且便于电子设备微型化的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第一磁性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一磁铁收容槽及多个端子收容孔,该多个端子收容孔分列在该磁铁收容槽的两侧;一磁铁,其对应收容在该基座的磁铁收容槽中,具有一顶面以及与该顶面相连的两相对的第一侧面,其中该两第一侧面沿该磁铁的长度方向延伸;该磁铁的顶面低于该基座的对接面;至少两导磁片,其向上暴露于该基座的对接面;该至少两导磁片分别贴设在该磁铁的两第一侧面,并在该磁铁的每一侧均突出形成多个磁吸部,该多个磁吸部沿着该磁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端子收容孔设置在相邻两个磁吸部之间的间隔内;及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其对应收容在该多个端子收容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第二磁性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其由绝缘材料制成;一磁吸片,其固定在该座体上;该磁吸片包括一本体及从该本体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吸附部;及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座体上,并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吸附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磁性连接器组合,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和如上所述的第二磁性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磁性连接器的导磁片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的磁吸片磁性吸合在一起,从而维持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性连接器中,通过至少两个导磁片将该磁铁的磁力线聚拢并引导至该导磁片的顶面,由该导磁片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的磁吸片磁性吸附,从而维持该第一磁性连接器和该第二磁性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每一第一导电端子收容在该导磁片的相邻两个磁吸部之间的间隔内,有利于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同时,这种结构的排布紧凑,可以节约空间,使该第一磁性连接器更为小巧紧凑。另外,磁铁的顶面低于该基座的对接面,可以保护磁铁免受外界碰击,从而防止因外界冲击力导致磁铁的磁性丧失。
该第二磁性连接器中,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位于该磁吸片的相邻两个吸附部之间的间隔内,从而可以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同时,结构排布紧凑,可以节约空间,使该第二磁性连接器更为小巧紧凑,便于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性连接器组合的第一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和图6是图1中第一磁性连接器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7和图8是图1中第二磁性连接器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9和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性连接器组合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图。
图11和图12是图9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13和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性连接器组合的第三实施例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图。
图15和图16是图13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磁性连接器组合;
11、第一磁性连接器;111、基座;1111、外框;1112、第一端子柱;1113、对接壁;1116、端子收容孔;1117、磁铁收容槽;1118、导磁片收容孔;1119、对接面;112、磁铁;1121、顶面;1122、底面;1123、第一侧面;1124、第二侧面;113、导磁片;1131、连结部;1132、磁吸部;1133、第一端子收容部;114、第一导电端子;1141、针座;1142、弹簧;1143、顶针;1145、容置腔;
12、第二磁性连接器;121、座体;1211、底板;1212、第二端子柱;122、磁吸片;1220、本体;1221、吸附部;1223、第二端子收容部;123、第二导电端子;
200、磁性连接器组合;
21、第一磁性连接器;211、基座;2111、外框;2112、第一端子柱;2113、对接壁;212、磁铁;2123、第一侧面;213、导磁片;2132、磁吸部;2133、第一端子收容部;214、第一导电端子;
22、第二磁性连接器;221、座体;222、磁吸片;2221、吸附部;2223、第二端子收容部;223、第二导电端子;
300、磁性连接器组合;
31、第一磁性连接器;311、基座;3112、第一端子柱;312、磁铁;3123、第一侧面;313、导磁片;3132、磁吸部;3135、固定突部;314、第一导电端子;
32、第二磁性连接器;321、座体;322、磁吸片;3221、吸附部;323、第二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磁性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一第一磁性连接器11和与其对接的一第二磁性连接器12。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较佳用于装设在线缆端,例如充电器中。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较佳用于装设在设备端,并较佳应用在小型电子设备中,例如助听器、蓝牙耳机等。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包括一基座111,以及固定在该基座111上的一磁铁112、两导磁片113和六个第一导电端子114。该基座111较佳是与该两个导磁片113通过插件成型结合在一起。该磁铁112和该第一导电端子114较佳是插入装设在该基座111中。
参阅图5和图6,该基座111包括呈矩形的一外框1111、从该外框1111的内壁向内突伸出的六个第一端子柱1112和一对接壁1113。
该六个第一端子柱1112分为两排,分别从该外框1111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内侧壁向内突伸出来,每一排的三个第一端子柱1112沿着该外框111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一第一端子柱1112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一端子收容孔1116。
该对接壁1113连接在该外框1111的另外一对侧壁之间,该对接壁1113的顶面与该外框1111的顶面平齐,该对接壁1113的顶面构成用于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对接的对接面1119。
该对接壁1113位于该外框1111宽度方向的中央,与该第一端子柱1112之间具有横向间隔。该外框1111在该对接壁1113的下方形成用于收容该磁铁112的一磁铁收容槽1117,该磁铁收容槽1117贯通至该基座111的底面,该磁铁收容槽1117长度方向的两端与该对接壁1113所连接的外框1111侧壁相接。该磁铁收容槽1117的两侧与该第一端子柱1112之间具有间隔。
该磁铁收容槽1117的两侧与该第一端子柱1112所连接的外框1111侧壁之间各形成一个导磁片收容孔1118,该两个导磁片收容孔1118贯通该外框1111的上下表面。该磁铁收容槽1117的两侧分别与该两个导磁片收容孔1118相通。
参阅图5,每一导磁片113包括长条状的一连结部1131和突出于该连结部1131的一侧的四个磁吸部1132。该连结部1131沿着该基座111的长度方向延伸。该四个磁吸部1132沿着该连结部11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磁吸部1132之间的间隔内均形成一个呈半拱形的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
结合图1至图4,两个导磁片113分别对应地嵌入于该基座111的两个导磁片收容孔1118中,该导磁片113的顶面与该基座111的顶面平齐,该导磁片113的底面与该基座111的底面平齐。两个导磁片113的连结部1131相向而设,而两个导磁片113的磁吸部1132则相背远离,也即两个导磁片113的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的半拱形开口相背离。各个磁吸部1132对应地嵌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柱1112之间的间隔内,或者是嵌入该第一端子柱1112与该外框1111侧壁之间的间隔内,而该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则相应地将一个第一端子柱1112包围于其内。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内对应设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14,然而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一个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内也可以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图未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较佳实施例中导磁片113的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的一侧开放具有开口,但是在某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收容部1133也可以是封闭不具有开口的。
参阅图5和图6,该磁铁112呈矩形块状,具有一顶面1121、与该顶面1121相对的一底面1122、垂直连接在该顶面1121与该底面1122之间的两第一侧面1123和两第二侧面1124。两个第一侧面1123相对,沿该磁铁1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二侧面1124相对,沿该磁铁112的宽度方向延伸。本较佳实施例中,该两个第一侧面1123为该磁铁112的磁极面,即两个第一侧面1123分别为该磁铁112的N极和S极。
结合图4,该磁铁112收容在该基座111的磁铁收容槽1117中。该磁铁112的顶面1121朝向该基座111的对接面1119;两个第一侧面1123分别对应面向两个导磁片113,并与该导磁片113贴接在一起;两个第二侧面1124分别对应该磁铁收容槽1117的两端;该磁铁112的底面1122暴露于该基座111的底面。
较佳地,该第一侧面1123的面积大于该磁铁112的顶面1121面积。本实施例中,通过该导磁片113将该磁铁112的磁力线引导至该导磁片113的顶面而提供吸合力,该磁铁112的两磁极面的面积能够全部利用起来提供磁吸力。而在传统磁性连接器中,一般仅能利用磁铁的对接面提供磁吸力,即相当于仅有本实施例中该磁铁112的顶面1121提供磁吸力。相较于传统设计,本实施例中的该磁铁112的两个第一侧面1123(磁极面)的磁力线均通过导磁片113聚拢并引导到导磁片113的顶面,其所能实际提供的磁吸力可以远大于传统设计。
该六个第一导电端子114一一对应收容在该基座111的端子收容孔1116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端子114为Pogo Pin,包括一针座1141、一弹簧1142以及可以在针座1141内上下弹性活动的一顶针1143,该针座1141的上端设有容置该弹簧1142的一容置腔1145,该顶针1143的下部安装于该容置腔1145内并与该弹簧1142抵接。通过该弹簧1142的弹性,使得该顶针1143能相对于该针座1141上下活动。该针座1141固定安装在该基座111的端子收容孔1116中,该针座1141的下端向下超出该基座111,该顶针1143向上伸出该基座111。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导电端子114的数量并不要求限定为六个,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相应地,该导磁片113上的磁吸部1132的数量以及该基座111上的第一端子柱1112的数量可进行适应性调整。
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中,通过该两个导磁片113将该磁铁112的磁力线引导至该基座111的对接面1119,由该导磁片113的磁吸部1132与相对接的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磁性吸附在一起。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14沿着该磁铁112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14收容在该导磁片113的相邻两个磁吸部1132之间的间隔内,在该磁吸部1132所提供的磁吸力作用下,可以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同时,这样设置的结构排布紧凑,可以节约空间,使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更为小巧紧凑。另外,该磁铁112较佳是至少部分隐藏地装设在该对接壁1113的下方,从而该磁铁112可以被该对接壁1113挡止,防止其向上脱出。如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磁铁112是完全不外露于连接器的对接面1119,这样可以保护磁铁112免受外界碰击及玷污,从而防止因外界冲击力导致磁铁112的磁性丧失。而在某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该磁铁112的顶面1121也可以是完全暴露于对接面1119,只要该磁铁112的顶面1121低于对接面1119,也可以达到在连接器对接时防止发生碰击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两个导磁片113将该磁铁112的N极和S极的磁力线全部引导至对接面,将磁铁112的两个磁极均充分利用起来,可以提供更大的吸力。在提供同等吸力大小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磁铁112的体积,从而有助于减小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的体积。
参阅图1至图4、图7和图8,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包括一座体121、一磁吸片122及六个第二导电端子123。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座体121、该磁吸片122及这些第二导电端子123通过插件成型结合为一体结构。
该座体121是由绝缘塑胶制成,其包括一底板1211和向上突出于该底板1211的六个第二端子柱1212。该底板1211呈矩形,该六个第二端子柱1212沿着该底板1211的两长边设置,每一侧的三个第二端子柱1212沿着该底板121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布置。
该磁吸片122包括呈长条形的一本体1220及从该本体1220的两侧各自向外突出的四个吸附部1221,每一侧的四个吸附部1221沿着该磁吸片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吸附部1221之间的间隔形成一第二端子收容部1223。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端子收容部1223呈半拱形,开口朝向该磁吸片122的外侧。而在某些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端子收容部1223也可以是不具有开口的封闭结构。
该磁吸片122固定在该座体121的底板1211上,填充在两排第二端子柱1212之间。每一第二端子收容部1223将一个第二端子柱1212包围在其内,而位于中间的两个吸附部1221则相应嵌入相邻两个第二端子柱1212的间隔内。
该磁吸片122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端子柱1212的高度,从而该磁吸片122的顶面向上超出该第二端子柱1212的顶面。该磁吸片122采用可被磁性吸附的铁磁性材料制成,如软铁、硅钢等。
该第二导电端子123为导电金属柱,该第二导电端子123的上端超出该第二端子柱1212,该第二导电端子123的顶面与该磁吸片122的顶面基本平齐,以用于与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的第一导电端子114对接。该第二导电端子123的下端略向下超出该座体121的底板1211,用于与电子设备中的相关电气件(例如焊垫,图未示)连接。该第二导电端子123的数量同样可以灵活设计,并且与该第一导电端子114对应。
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中,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123沿该磁吸片122的长度方向排列,并位于该磁吸片122的相邻两个吸附部1221之间的间隔内,从而可以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同时,这样设置的结构排布紧凑,可以节约空间,使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更为小巧紧凑,便于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和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对接时,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的该导磁片113的磁吸部1132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的该磁吸片122的吸附部1221磁性吸合在一起,该第一导电端子114与该第二导电端子123一一对应电性连接;通过该导磁片113提供吸附力,维持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和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的可靠对接。本实施例这种在每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14的两侧都各设有一个磁吸部1132的设计有利于克服该弹簧1142的弹性回复力,保证每一个顶针1143都能够与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123紧密地对接,从而实现良好的电连接。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9至图12,本实施例的磁性连接器组合200包括相互对接的一第一磁性连接器21和一第二磁性连接器22。
该第一磁性连接器2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性连接器11的结构大致相同,包括一基座211、一磁铁212、两导磁片213以及六个第一导电端子214。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两导磁片213的磁吸部2132呈相对设置,该磁吸部2132与该磁铁212的第一侧面2123贴接,也即,两导磁片213的第一端子收容部2133的开口朝向该磁铁212。对应地,相比于第一实施例中两排第一导电端子114之间的间隔,本第二实施例中的两排第一导电端子214之间将具有较小的间隔,而该基座211的第一端子柱2112是与该对接壁2113连接在一起,而不直接与该外框2111连接。
该第二磁性连接器2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连接器21的结构也大致相同,包括一座体221、一磁吸片222以及六个第二导电端子223。主要区别在于: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中两排第二导电端子123之间的间隔,本第二实施例中两排第二导电端子223之间也具有更小的间隔,以对应于该第一磁性连接器21中第一导电端子214的布置方式。本实施例中,该磁吸片222中具有更大的第二端子收容部2223,即具有更大的中空区域,因此,该磁吸片222的重量将小于第一实施例中磁吸片122的重量,有助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22的轻量化。
第三实施例:
参阅图13至图16,本实施例的磁性连接器组合300包括相互对接的一第一磁性连接器31和一第二磁性连接器32。
该第一磁性连接器31包括一基座311、一磁铁312、四个导磁片313以及两个第一导电端子314。本实施例中,四个导磁片313两两为一组,分列在该磁铁312的两侧,并分别与该磁铁312的两个第一侧面3123贴接。每一导磁片313均形成一个磁吸部3132,位于该磁铁312同一侧的两个导磁片313沿着该磁铁3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基座311对应该两个第一导电端子314设有两个第一端子柱3112,每一第一端子柱3112位于同侧的两个导磁片313之间的间隔内。
本实施例中,该导磁片313的结构更为简单。较佳地,该导磁片313的底部设有侧向突伸出的一固定突部3135,该导磁片313向下超出该基座311,该固定突部3135抵接在该基座311的底面,从而可以防止该导磁片313在对接吸力的作用下向上脱出该基座311。
该第二磁性连接器3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连接器12的结构也大致相同,包括一座体321、一磁吸片322以及两个第二导电端子323。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端子323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该磁吸片322的每一侧设置两个吸附部3221,该第二导电端子323位于该两个吸附部3221之间的间隔内。
根据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性连接器11/21/31中,通过至少两个导磁片113/213/313将该磁铁112/212/312的磁力线引导至该导磁片113/213/313的顶面,由该导磁片113/213/313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22/32中的磁吸片122/212/312磁性吸合在一起,从而维持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21/31的第一导电端子114/214/314和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22/32的第二导电端子123/223/323之间的电连接。每一第一导电端子114/214/314收容在该导磁片113/213/313的相邻两个磁吸部1132/2132/3132之间的间隔内,有利于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同时,这样设置的结构排布紧凑,可以节约空间,使该第一磁性连接器11/21/31更为小巧紧凑。另外,磁铁112/212/312的顶面低于该基座111/211/311的对接面,可以在连接器对接时保护磁铁112/212/312免受外界碰击,从而防止因外界冲击力导致磁铁112/212/312的磁性丧失。
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22/32中,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123/223/323分别位于该磁吸片122/212/312的相邻两个吸附部1221/2221/3221之间的间隔内,从而可以实现更可靠的电连接,同时,结构排布紧凑,可以节约空间,使该第二磁性连接器12/22/32更为小巧紧凑,便于电子设备的微型化。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第一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其上设有一磁铁收容槽及多个端子收容孔,该多个端子收容孔分列在该磁铁收容槽的两侧;
一磁铁,其对应收容在该基座的磁铁收容槽中,具有一顶面以及与该顶面相连的两相对的第一侧面,其中该两第一侧面沿该磁铁的长度方向延伸;该磁铁的顶面低于该基座的对接面;
至少两导磁片,其向上暴露于该基座的对接面;该至少两导磁片分别贴设在该磁铁的两第一侧面,并在该磁铁的每一侧均突出形成多个磁吸部,该多个磁吸部沿着该磁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端子收容孔设置在相邻两个磁吸部之间的间隔内;及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其对应收容在该多个端子收容孔中。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第一侧面为该磁铁的两磁极面,其中该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该磁铁的顶面面积。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磁片包括一连结部和突出于该连结部一侧的所述多个磁吸部,每相邻的两所述磁吸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端子收容部。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收容部具有一开口,该端子收容孔位于该第一端子收容部内,其中该开口是朝向该磁铁或者背离该磁铁。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导磁片总共有四个,并两两相对地分别设置于该磁铁的两侧,该第一导电端子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两导磁片之间。
6.依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一针座、一弹簧以及可以在该针座内上下弹性活动的一顶针,该顶针向上突伸出该基座的对接面;该基座在该磁铁收容槽的上方形成有一对接壁,该磁铁的顶面至少部分隐藏在该对接壁的下方。
7.一种第二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其由绝缘材料制成;
一磁吸片,其固定在该座体上;该磁吸片包括一本体及从该本体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吸附部;及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其固定在该座体上,并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吸附部之间。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该磁吸片及这些第二导电端子通过插件成型结合为一体。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磁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磁吸片向上超出该座体的顶面,两相邻的所述吸附部之间形成有呈半拱形的一第二端子收容部;这些第二导电端子是金属柱,位于该第二端子收容部内。
10.一种磁性连接器组合,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器和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磁性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磁性连接器的导磁片与该第二磁性连接器的磁吸片磁性吸合在一起,从而维持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电性连接。
CN201921536172.5U 2019-09-16 2019-09-16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Active CN210201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6172.5U CN210201049U (zh) 2019-09-16 2019-09-16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TW108215716U TWM600962U (zh) 2019-09-16 2019-11-27 第一磁性連接器、第二磁性連接器及磁性連接器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6172.5U CN210201049U (zh) 2019-09-16 2019-09-16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1049U true CN210201049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5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6172.5U Active CN210201049U (zh) 2019-09-16 2019-09-16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1049U (zh)
TW (1) TWM60096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505A (zh) * 2021-03-26 2021-07-06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数据线及其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0962U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5688B1 (ko) 비삽입형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지는 포터블 전자기기용 케이스
CN201266733Y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2009011778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gnetic retention device
CN10739449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0517181U (zh)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CN210201049U (zh) 第一磁性连接器、第二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KR20180001043U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6700282U (zh) 一种充电盒
CN111403948B (zh) 第一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2271495B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JP4100357B2 (ja) マグネット式コンセントアダプタ
CN211456051U (zh) 一种磁吸式连接器
CN212485668U (zh) 第一磁性连接器及磁性连接器组合
CN214744563U (zh) 支架
TW201830780A (zh) 磁吸式連接器組合
CN210838361U (zh) 一种磁吸连接器及磁吸电源适配器
CN110753872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KR100418118B1 (ko) 배터리 사용 기기용 리셉터클
CN214901268U (zh) 可适应正反插连接的耳机
CN107172837B (zh) 电子器件安装座、电子器件安装座组件、电器座及电器盒组件
CN220586609U (zh) 美容仪
CN210607844U (zh) 一种排针组件及转接装置
CN220382397U (zh) 公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电子产品及玩具
CN217158720U (zh) 触点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21102493U (zh) 一种购物车穿插充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