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6761U -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6761U
CN210196761U CN201920969736.8U CN201920969736U CN210196761U CN 210196761 U CN210196761 U CN 210196761U CN 201920969736 U CN201920969736 U CN 201920969736U CN 210196761 U CN210196761 U CN 210196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ing
pipeline
shock absorber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97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 Guo
郭军
Yandong Wu
吴彦东
Shilin Qiu
邱适林
Hao Liu
刘浩
Danfeng Long
龙旦风
Tiegang Zhang
张铁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97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6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6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6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减振技术领域,提供了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阻尼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器、支撑载体和用于将减振器固定于支撑载体上的固定件,支撑载体包括连接部和用于配合卡于管路上的两个卡爪,减振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内腔中填充有可随着壳体运动而流动的流动物。该阻尼减振装置设置减振器,壳体的内腔中填充流动物,管路振动时,流动物会在内腔中运动并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消耗管路振动的能量;因阻尼减振装置具有质量,可以改变管路的固有振动频率,避免产生共振,并抑制管路的振动;设置支撑载体和固定件,可以与两个管路相连,进而将减振器同时与两个管路相连,以同时对两个管路进行减振,成本低,便于布局减振器的位置。

Description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配管的设备,如空调、冰箱等设备,在运行和运输过程中,配管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应力,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管路的疲劳破坏。常用的减振方式主要包括对管路施加约束来进行固定,或者在管路上增加配重块,以期改变配管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振型。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改变振动频率,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另外,对于一些双管结构,即并排设置两个管路的结构,当前一般是对各管路分别安装配重块,导致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减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管减振时,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尼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器、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安装于管路上的支撑载体和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固定于所述支撑载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支撑载体包括支撑所述减振器的连接部和用于配合卡于管路上的两个卡爪,两个卡爪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各所述卡爪呈弧形;所述减振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内腔中填充有可随着所述壳体运动而流动的流动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所述减振器的支撑段和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段的两侧与两个所述卡爪连接的两个过渡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过渡段呈平板状,或者各所述过渡段呈弧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段具有用于定位所述减振器的定位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为V形槽、U形槽或弧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的开口侧与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朝向所述过渡段的同一侧;或者,所述定位槽的开口侧与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分别朝向所述过渡段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或者,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分别朝向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将所述减振器绑扎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束紧带,所述连接部上于所述减振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束紧带穿过的第一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减振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卡爪绑扎于相应所述管路上的锁紧带,所述连接部上邻近各所述卡爪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锁紧带穿过的第二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载体为钣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呈柱状;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端开口的主壳以及密封设置于所述开口的端盖,所述端盖的边缘凸出于所述主壳的侧面,所述主壳的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端盖沿所述连接部宽度方向伸出该连接部的对应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周侧的两端分别凸出有凸环,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凸环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中设有多个所述内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动物包括固态颗粒物、液体或者固态颗粒物和液体的混合物;所述内腔的所述流动物占该内腔的容积的50%-9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管路,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所述阻尼减振装置的两个卡爪分别与两个所述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管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该阻尼减振装置设置减振器,减振器的壳体的内腔中填充流动物,在管路振动时,带动其上的壳体振动,进而将振动能量经壳体传递至内腔中的流动物,使流动物在内腔中运动并发生碰撞和摩擦,以消耗振动的能量;同时阻尼减振装置具有质量,可以改变管路的固有振动频率,而避免阻尼减振器与管路产生共振,以有效地抑制管路的振动,进而防止管路因剧烈振动发生疲劳断裂。而设置支撑载体和固定件,可以方便将减振器安装在支撑载体上,而支撑载体上设置两个卡爪,可以方便同时与两个管路相连,进而将减振器同时与两个管路相连,则可以同时对两个管路进行减振,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便于布局减振器的位置,另外可以更好的将两个管路的减振效果期于一致,则在两个管路因振动疲劳原因而损坏时,可以使其损坏时间期于接近,便于一次性维修;将该阻尼减振装置用于空调和冰箱等制冷设备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质量,减少维护成本。而当该制冷设备为变频设备时,可以达到变频的全频段上良好减振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阻尼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阻尼减振装置中减振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阻尼减振装置中支撑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结构使用图1的阻尼减振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阻尼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阻尼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阻尼减振装置中支撑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阻尼减振装置中支撑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阻尼减振装置中支撑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减振装置的内腔中固态颗粒物不同填充比,对应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减振装置的内腔中固态颗粒物不同直径,对应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00-阻尼减振装置;10-减振器;11-壳体;110-内腔;111-主壳;112-端盖;113-凸环;12-流动物;20-支撑载体;21-卡爪;22-连接部;221-支撑段; 2211-定位槽;222-过渡段;223-第一通孔;224-第二通孔;30-束紧带;
200-管路结构;201-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减振装置100进行说明。所述阻尼减振装置100,包括减振器10、支撑载体20和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减振器10安装在支撑载体20上,支撑载体20用于将减振器10安装在管路201 上。支撑载体20包括连接部22和两个卡爪21,连接部22用于支撑减振器10,即固定件将减振器10安装在连接部22上,两个卡爪21分别设于连接部22的两端,各卡爪21呈弧形,以便安装在管路201上,使卡爪21与管路201卡接相连;而两个卡爪21与并排设置的两根管路201相连,以将减振器10同时与该两根管路201相连,安装方便,便于使用。
请参阅图2,减振器10包括具有内腔110的壳体11,壳体11的内腔110 中填充有流动物12。流动物12可以在内腔110中流动,但流动物12的种类并不局限于液体,如一些砂石状、粉末状的颗粒物也可以作为流动物12;当然颗粒物与液体的混合物也是可以作为流动物12,只要该流动物12能够随壳体11 的运动而流动的物质均能够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在壳体11运动时,其能量传递到内腔110中的流动物12,使得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发生形状、位置的改变与运动,其形状的改变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是随机性;其位置的改变也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是随机性;另外振动激励下流动物12还会产生随机变形,随机分散为多个不连续的小单元,也可随机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单元,并且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运动,往往还会与内腔110的侧壁发生随机的碰撞与不规则位置与方向的摩擦,当然,流动物12的小单元之间也会发生随机的碰撞与不规则位置与方向的摩擦,而耗散振动能量;同时使得内腔110中流动物12 振动频率更为紊乱、无序,其整体重心、位置及方向也是不断变化;因为阻尼减振器100具有质量且重心不断改变,会破坏其振动的固有频率,避免出现共振。
请参阅图1和图4,当该阻尼减振装置100安装在管路201上后,当管路 201发生振动时,该阻尼减振装置100不仅可以吸收并消耗管路201振动能量,而且因为阻尼减振器100具有质量且重心不断变化,可以改变该阻尼减振装置 100与管路201整体的固有频率,避免阻尼减振装置100与相应管路201产生共振,避免其因剧烈振动而断裂,实现较快的阻尼减振。而通过支撑载体20 与并排设置的两根管路201相连时,可以同时对两根管路201进行减振,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方便减振器10位置的布局;另外,对两根管路 201进行同时减振,可以使两根管路201的减振效果期于一致,从而在长期使用时,两管路201因振动而产生疲劳损坏时,该两管路201的损坏期限也会期于一致,从而在维修时,可以同时更换两根管路201,无需一段时间更换一根,便于维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减振装置100,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支撑载体20的两个卡爪21与并排的两根管路201相连,进而将减振器10与该两根管路201 相连;在两管路201振动时,带动其上的壳体11振动,进而将振动能量经壳体 11传递至内腔110中的流动物12,使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运动并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消耗管路201振动的能量;同时阻尼减振装置100具有质量,可以改变管路201的固有振动频率,而避免阻尼减振器100与相应管路201产生共振,以有效地抑制管路201的振动,进而防止管路201因剧烈振动发生疲劳断裂。而两个管路201中,振动幅度较大的管路201的振动能量会部分传递至另一管路201,从而使两根管路201的减振效果期于一致,在长期使用时,使两根管路201保持相近的疲劳强度与损伤,在两个管路201因振动疲劳原因而损坏时,可以使其损坏时间期于接近,便于一次性维修;将该阻尼减振装置100 用于空调和冰箱等制冷设备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质量,减少维护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动物12为固态颗粒物,即在内腔110中填充固态颗粒物。阻尼减振装置100的减振效果可以用阻尼系数来进行表征,阻尼系数越大其减振效果越好。请参阅图11,内腔110中填充固态颗粒物直径不同时,对应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中沿纵坐标的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曲线e,曲线f,曲线g,曲线h,曲线k;图中曲线e固态颗粒物直径200目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f固态颗粒物直径150目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g固态颗粒物直径100目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h固态颗粒物直径50目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k固态颗粒物直径25目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横坐标是振动源的振动速度(可理解为振动强度),纵坐标是等效阻尼。由图可知,对于使用同一种直径的固态颗粒物作为流动物12,其等效阻尼系数随着激励的振动强度增大而增大。而当激励振动强度相同,则固态颗粒物的直径越大,等效阻尼系数越大。在理论上,固态颗粒物的直径越大,阻尼减振效果会越好,但是固态颗粒物的直径越大,重量会越大,碰撞耗能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越大,所以固态颗粒物的直径不能无限大,优选地,固态颗粒物的直径取10目-200目为佳。当然,一些实施例中,固态颗粒物可以使用一种直径大小的颗粒物,也可以使用几种直径大小的颗粒物进行混合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动物12为液体,使用液体,当壳体11振动时,振动能量传导到内腔110中的液体,可以激起液体的振荡、振动与流动,而发生变形,以改变该阻尼减振器10的固有频率,并消耗能量,起到阻尼减振的效果。优选地,液体为具有粘性的液体。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流动物12为固态颗粒物和液体的混合物。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减振器10为密封结构,其壳体11需高度密封以防止内部的流动物12泄漏。特别是流动物12为液体时,更需要保证壳体11的良好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流动物12的充分流动,尽可能的耗散振动能量,该流动物12的总体积小于内腔110的容积,即该流动物12未填满内腔110,而是存在一定的空间供流动物12自由运动。以便于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形和碰撞。优选地,各内腔110的流动物12占该内腔110的容积的25%-95%。即内腔110的填充比为0.5-0.95。填充比是指内腔110内填充流动物12的总体积与内腔110容积的比,用来衡量内腔110中流动物12的填充量。由于流动物12减振耗能是以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发生摩擦、碰撞和振荡为前提,所以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必须有运动空间。当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占比较小时,其体积和重量较小,其运动对振动能量的耗散作用较弱,对于较大的振动而言,其对振动振幅的减小程度相对于原始振幅较小;当流动物12在内腔110中占比较大时,其整体的形态可变空间较小,在极限情况下接近普通的配重块,其阻尼效应较弱。优选地,内腔110的填充比为0.25-0.85,即内腔110的流动物12占该内腔110的容积的25%-85%。更优地,内腔110的填充比为0.75-0.85,即内腔110的流动物12占该内腔110的容积的75%-8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内腔110中填充固态颗粒物时,不同填充比时,对应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中曲线a为填充比为0.85 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b为填充比为0.75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c为填充比为0.5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d为填充比为0.25时的等效阻尼与振动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横坐标是振动源的振动速度(可理解为振动强度),纵坐标是等效阻尼。由图可知,在内腔110中固态颗粒物具有充足的流动与变形空间时,其等效阻尼系数随着激励的振动强度增大而增大。而当激励振动强度相同,填充比越高,等效阻尼系数越大。优选地,内腔110的填充比为0.25-0.85。更优地,内腔 110的填充比为0.75-0.8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连接部22包括支撑段221与两个过渡段222,支撑段221用于支撑减振器10,即在将减振器10与支撑载体20相连时,将减振器10固定在支撑段221上。两个过渡段222分别与支撑段221 的两侧相连,并且两个过渡段222分别与两个卡爪21相连,也就是说,各过渡段222的两侧分别连接支撑段221的对应侧与相应卡爪21。设置过渡段222,以便将支撑段221与相应卡爪21相连,并且可以通过弯曲过渡段222来调节两个卡爪21之间的距离,便于适配不同距离的两根管路201。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过渡段222呈平板状,则在折弯时,可以弯曲过渡段222与支撑段221的连接处,并且该结构在加工制作时,可以方便设计两个卡爪21之间的距离。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过渡段222设置呈弧形,这样可以方便弯曲过渡段222。
而为了便于安装固定减振器10,支撑段221上可以设置定位槽2211。而在安装减振器10时,可以将减振器10的侧面置于定位槽2211中,以将减振器 10进行定位,便于固定件将减振器10固定在支撑段221上。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载体20,定位槽2211可以呈弧形,即定位槽2211为弧形槽。请参阅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支撑载体20,定位槽2211可以呈V形,定位槽2211为V形槽。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2211也可以是U形槽等形状的槽。当然,由于减振器10是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支撑段221上,则支撑段221还可以呈平板状。请参阅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支撑载体20,连接部22整体上呈平板状,相应地,支撑段221也呈平板状,方便加工制作,而减振器10可以通过固定件直接固定在该平板状的支撑段22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支撑载体20上定位槽2211的开口侧与两个卡爪21的开口侧朝向过渡段222的同一侧,从而在安装使用时,可以将减振器10及两个管路201从支撑载体20的同一侧安装在该支撑载体2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支撑载体20上定位槽2211的开口侧与两个卡爪21的开口侧朝向过渡段222的相对两侧,从而在安装使用时,可以将减振器10及两个管路201从支撑载体20的两侧安装在该支撑载体2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支撑载体20上两个卡爪21的开口侧朝向过渡段222的相对两侧,从而在安装使用时,可以从两个方向将两个管路201 分别与支撑载体20的两个卡爪21卡接相连。这种结构,可以将支撑载体20 与两个管路201更好的相连,使两个管路201与支撑载体20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为了使卡爪21与管路201更稳定地卡接相连,卡爪21的弧度范围为225-315度,以便在将卡爪21与管路201相连时,卡爪21 更好的包裹卡在管路201上。而卡爪21的弧度较小时,会导致卡爪21与管路 201卡接不牢固;而当卡爪21的弧形过大时,则难以将卡爪21卡在管路201 上。优选地,卡爪21的弧度范围为240-27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固定件为束紧带30,连接部22上于减振器 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束紧带30穿过的第一通孔223。从而在安装减振器10 时,可以通过束紧带30将减振器10捆绑在连接部22上,安装稳固,并且组装方便。在一个实施例中,束紧带30可以是绑扎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束紧带 30可以是魔术贴。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束紧带30也可以是绳带等其它可以用于捆绑的带状结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也可以是其它紧固件,如在减振器10上设置开孔,则可以使用螺钉将减振器10固定在连接部22上;若固定件中设有腔室时,可以将固定件卡在连接部22上,并将减振器10抵压固定在连接部2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阻尼减振装置100还包括锁紧带(图未示),连接部22上邻近各卡爪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24。从而在将支撑载体20 的卡爪21卡在管路201上后,可以通过锁紧带穿过第二通孔224,将卡爪21 绑扎于该管路201上,以将支撑载体20更稳固地与管路201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锁紧带可以是绑扎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紧带可以是魔术贴。还有一些实施例中,锁紧带也可以是绳带等其它可以用于捆绑的带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卡爪21的内径相等,从而可以与外径相同的两根管路201相连。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两个根管路201外径不同时,两个卡爪 21的内径也可以作相应的调整,以适配对应管路20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卡爪21更好的固定在对应的管路201上,可以设置阻尼结构(图未示)来增大卡爪21与管路201之间的摩擦力。阻尼结构可以是设置在卡爪21内表面上的若干凸起或纹路,通过凸起或纹路来增大摩擦力。当然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结构也可以为弹性片,则在将卡爪21安装在管路201 上时,弹性片设在卡爪21与管路201之间,以增大摩擦力。还有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结构可以为设有卡爪21内表面上的缓冲层或粘接层。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撑载体20可以是钣金件。使用钣金件,不仅具有较大的强度,而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方便与减振器10和管路201相连上。进一步地,支撑载体20优选为一体成型件,如支撑载体20使用金属板体冲压或折弯形成,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强度。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载体20可以使用其它具有一定弹性的硬质塑料制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呈柱状结构。请参阅图1,壳体11呈圆柱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也可以呈棱柱状等形状。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也可以呈球状,如圆球状、椭球状、多面体状等。当然,为了将壳体11更好的固定在支撑载体20上,壳体11优选采用柱状结构。而支撑载体 20上的定位槽2211的形状,优选采用与壳体11相适配的形状,便于安装固定壳体11。
作为壳体11的一种实施例,参考图2,该壳体11包括主壳111以及端盖 112。主壳111的两端开口,端盖112为两个,分别将主壳111两端的开口密封。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11包括主壳111以及端盖112。该主壳111 的一端开口,开口端通过一端盖112密封。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11的侧面或端面开设口位,而设置盖板安装在壳体11上,并盖于口位,也可以在壳体11中形成密封的内腔110。
进一步地,端盖112的边缘凸出于主壳111的侧面,主壳111的侧面与连接部22相连,端盖112沿连接部22宽度方向伸出该连接部22的对应端。从而使用固定件将壳体11捆绑在连接部22上时,通过端盖112凸出主壳111部分的止挡作用,可以防止壳体11滑落。
进一步地,也可以在壳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凸环113,连接部22位于壳体11的侧面上介于两凸环113之间,以防减振器10脱落。优选地,主壳111 的两端分别设置端盖112,各端盖112的边缘凸出主壳111的侧面,以形成凸环113。
进一步地,两个凸环113之间的距离为L1,连接部22的宽度为L2,则L1 与L2满足公式:1mm≤(L1-L2)≤8mm。将两个凸环113之间距离设置比连接部 22的宽度大1-8mm,不仅便于安装固定减振器10,防止减振器10从连接部22 脱落;当两个凸环113之间距离过大时,会导致减振器10在连接部22上移动,而增加振动;当两个凸环113之间距离过小时,会导致减振器10较为难以安装在连接部2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11中可以设置多个内腔110,从而在填充流动物12时,可以在不同的内腔110中进行填充,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壳体11 的重量,并且可以以较佳的填充比来填充需要填充流动物12的内腔110,以更好的增高阻尼减振效果。
具体地,壳体11中的多个内腔110沿壳体11长度方向分布,即沿壳体11 长度方向,壳体11中分布有多个内腔110。当然,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的周向,壳体11中分布有多个内腔110,这种结构加工制作方便。当然,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以其它方式在壳体11中分隔出多个内腔110。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管路结构200,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管路201和阻尼减振装置100,该阻尼减振装置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减振装置100,阻尼减振装置100的两个卡爪21分别与两个管路 201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两人根管路201上设有一个阻尼减振装置100,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安装多个阻尼减振装置100。该阻尼减振装置100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管路201的走向、形状、长度和振动幅度合理的设置。该管路结构200通过在上述阻尼减振装置100与两根并排的管路201相连,可以同时对两根管路201进行减振,能够有效改变两根管路201与减振器10整体的振动频率和振幅,避免出现共振,吸收与消耗振动能量,保护管路201以免其振动过大而受损或者断裂。
上述管路结构200可以用于各种具有并排管路201的设备中,如将上述管路结构200应用在制冷设备中。该制冷设备可以是空调器,也可以是冰箱等。
当然,上述实施例的阻尼减振器10也是可以应用在一些变频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安装于管路上的支撑载体和用于将所述减振器固定于所述支撑载体上的固定件,所述支撑载体包括支撑所述减振器的连接部和用于配合卡于管路上的两个卡爪,两个卡爪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各所述卡爪呈弧形;所述减振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内腔中填充有可随着所述壳体运动而流动的流动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支撑所述减振器的支撑段和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段的两侧与两个所述卡爪连接的两个过渡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过渡段呈平板状,或者各所述过渡段呈弧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具有用于定位所述减振器的定位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V形槽、U形槽或弧形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开口侧与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朝向所述过渡段的同一侧;或者,所述定位槽的开口侧与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分别朝向所述过渡段的相对两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或者,两个所述卡爪的开口侧分别朝向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将所述减振器绑扎于所述连接部上的束紧带,所述连接部上于所述减振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束紧带穿过的第一通孔。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振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卡爪绑扎于相应所述管路上的锁紧带,所述连接部上邻近各所述卡爪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锁紧带穿过的第二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载体为钣金件。
11.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柱状;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端开口的主壳以及密封设置于所述开口的端盖,所述端盖的边缘凸出于所述主壳的侧面,所述主壳的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端盖沿所述连接部宽度方向伸出该连接部的对应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周侧的两端分别凸出有凸环,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凸环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有多个所述内腔。
14.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物包括固态颗粒物、液体或者固态颗粒物和液体的混合物;所述内腔的所述流动物占该内腔的容积的50%-95%。
15.管路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减振装置,所述阻尼减振装置的两个卡爪分别与两个所述管路相连。
16.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路结构。
CN201920969736.8U 2019-06-25 2019-06-25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10196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9736.8U CN210196761U (zh) 2019-06-25 2019-06-25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9736.8U CN210196761U (zh) 2019-06-25 2019-06-25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6761U true CN210196761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9736.8U Active CN210196761U (zh) 2019-06-25 2019-06-25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67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0722A (zh) * 2020-11-11 2021-02-12 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支撑装置、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4309653A (zh) * 2022-01-06 2022-04-12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d打印铁路扣件阻尼弹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09652A (zh) * 2022-01-06 2022-04-12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d打印铁路扣件弹条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0722A (zh) * 2020-11-11 2021-02-12 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支撑装置、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4309653A (zh) * 2022-01-06 2022-04-12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d打印铁路扣件阻尼弹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14309652A (zh) * 2022-01-06 2022-04-12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d打印铁路扣件弹条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6761U (zh)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设备
CN210196762U (zh)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钣金结构及热交换工作设备
CN108561669B (zh) 弹性背腔式管路减振消声装置
JP2014115653A (ja) 空気調和回路のための汎用減衰装置
CN214618472U (zh) 一种减振器和管路系统
US10422442B2 (en) Method for suppression of resonant vibrations in subsea pipelines
CN211259449U (zh) 阻尼减振器、管路结构、钣金结构及热交换工作设备
CN210135364U (zh) 阻尼减振器、管路结构、钣金结构及制冷制热设备
CN210196753U (zh) 阻尼减振装置、管路结构及制冷制热设备
CN204555101U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其配管、空调器
CN210565996U (zh) 阻尼减振器及空调器
CN210920340U (zh) 管道阻尼减振结构
CN210196752U (zh) 阻尼减振装置及热交换设备
CN110185871A (zh) 阻尼减振器、管路结构、钣金结构及制冷制热设备
CN210598362U (zh) 一种具有抗震性能的通讯塔
CN210135367U (zh) 减振装置、减振管路系统及热交换工作设备
CN112539299A (zh) 管道阻尼减振结构
CN210106139U (zh) 一种用于增压泵的静音结构及反渗透净水机
CN214618470U (zh) 一种新型减振器和管路系统
CN203488916U (zh) 管道约束阻尼减振结构
CN114110789A (zh) 减振装置、管道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2178231U (zh) 一种管路减振器
RU2610834C1 (ru) Гаситель низкочастотных колебаний расщепленных проводов, кабелей и тросов
CN210510217U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减速机箱体
CN105672516B (zh) 集成式调谐质量阻尼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