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4688U -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4688U
CN210194688U CN201920918369.9U CN201920918369U CN210194688U CN 210194688 U CN210194688 U CN 210194688U CN 201920918369 U CN201920918369 U CN 201920918369U CN 210194688 U CN210194688 U CN 210194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well lid
lock core
connecting rod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83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ngfeng Wei
魏香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183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4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4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4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它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它包含井盖主体和锁附机构,所述锁附机构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的背面,锁附机构包含锁芯组件和若干个锁柱,所述锁芯组件包含锁芯压板、锁芯和连杆板,所述锁芯压板设置在井盖主体底部的中心处,所述锁芯与锁芯压板转动连接,锁芯的外侧设置有连杆板,所述若干锁柱通过锁柱支架活动安装在井盖主体底部的边沿处,锁柱可沿井盖主体的径向滑动从井盖主体的外沿突出,所述若干锁柱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连杆板连接,所述井盖主体上设置有提手窄槽。它设计合理,通过锁附机构能够将井盖锁附于井口,能够有效避免井盖被偷以及避免井盖被非法打开,通过离合机构与锁芯的双重防盗,有效提高了井盖的防盗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在马路、小区等地面设有很多井,包括电力网井、通信网井、供排水管网井等。这些井都配有井盖,但是现有的井盖都不带锁附机构,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井盖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偷走,如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安全隐患;2、井盖能够被轻易打开,容易造成井内的设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锁附机构能够将井盖锁附于井口,能够有效避免井盖被偷以及避免井盖被非法打开,通过离合机构与锁芯的双重防盗,有效提高了井盖的防盗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井盖主体和锁附机构,所述锁附机构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的背面,锁附机构包含锁芯组件和若干个锁柱,所述锁芯组件包含锁芯压板、锁芯和连杆板,所述锁芯压板设置在井盖主体底部的中心处,所述锁芯与锁芯压板转动连接,锁芯的外侧设置有连杆板,所述若干锁柱通过锁柱支架活动安装在井盖主体底部的边沿处,锁柱可沿井盖主体的径向滑动从井盖主体的外沿突出,所述若干锁柱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连杆板连接,所述井盖主体上设置有提手窄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芯组件还包含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含套筒、活动杆、复位弹簧、控制元件,所述套筒活动设置在锁芯的外周并与所述连杆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一个侧壁且外端伸出所述套筒的侧壁,活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锁芯与活动杆对应的位置设置连接腔,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活动杆的外端处用于驱动活动杆运动使活动杆的内端进入所述锁芯的连接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所述锁芯压板上的转动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元件包含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安装在连杆板上,控制盒内设置有驱动凸轮转动的马达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天线盒通信连接,所述天线盒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背面提手窄槽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内的马达及控制电路通过电池盒提供电源,所述电池盒安装在连杆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井盖本体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锁芯顶盖,所述锁芯顶盖上设置有与锁芯连接的锁芯孔,锁芯顶盖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池盒电性连接的充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锁芯压板和连杆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井盖放置在井口,马达带动凸轮转动,使得活动杆内端进入锁芯的连接腔内,钥匙通过锁芯孔转动锁芯,从而带动锁芯、离合机构及连杆板相对于锁芯压板转动,使得连杆驱动锁柱沿井盖主体的径向滑动从井盖主体的外沿突出,突出的锁柱与井口卡合从而将井盖锁附在井口无法打开;需打开井盖时,离合机构的马达带动凸轮转动,使得活动杆内端进入锁芯的连接腔内,通过钥匙反向转动锁芯,从而带动锁芯、离合机构及连杆板相对于锁芯压板转动,通过连杆板、连杆驱动锁柱缩回,解除与井口的卡合;通过离合机构及锁芯的配合使用,锁附机构可以将井盖锁附于井口,有效的提高了井盖的防盗能力,能够有效避免井盖被偷以及避免井盖被非法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锁附机构能够将井盖锁附于井口,能够有效避免井盖被偷以及避免井盖被非法打开,通过离合机构与锁芯的双重防盗,有效提高了井盖的防盗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芯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芯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井盖主体1、锁芯组件2、锁柱3、锁柱支架4、连杆5、提手窄槽6、控制盒7、天线盒8、电池盒9、锁芯顶盖10、锁芯压板21、锁芯22、连杆板23、套筒24、活动杆25、复位弹簧26、凸轮27、弹簧撑组件28、提手工具61、天线71、转动槽211、转动柱24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井盖主体1和锁附机构,所述锁附机构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1的背面,锁附机构包含锁芯组件2和三个锁柱3,所述锁芯组件2包含锁芯压板21、锁芯22和连杆板23,所述锁芯压板21设置在井盖主体1底部的中心处,所述锁芯22与锁芯压板21转动连接,锁芯22的外侧设置有连杆板23,所述三个锁柱3通过锁柱支架4活动安装在井盖主体1底部的边沿处,锁柱3可沿井盖主体1的径向滑动从井盖主体1的外沿突出,所述三个锁柱3分别通过连杆5与所述连杆板23连接,所述井盖主体1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提手窄槽6,提手窄槽6配合提手工具61的使用方便井盖主体1的提起和放置,同时两组提手窄槽6有利于电子信号的穿透。
所述锁芯组件2还包含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含套筒24、活动杆25、复位弹簧26、控制元件,所述套筒24活动设置在锁芯22的外周并与所述连杆板2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25设置在所述套筒24的一个侧壁且外端伸出所述套筒24的侧壁,活动杆25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6,所述锁芯22与活动杆25对应的位置设置连接腔,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活动杆25的外端处用于驱动活动杆25运动使活动杆25的内端进入所述锁芯22的连接腔内。通过上述离合机构,非法开启时锁芯22与套筒24分离,锁芯22空转,井盖主体1不会被打开,锁芯22也不会被损坏。
所述套筒24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柱241,所述转动柱241与所述锁芯压板21上的转动槽211活动连接,套筒24上端的转动柱241与锁芯压板21上的转动槽211配合转动,实现开锁和关锁动作。
所述控制元件包含凸轮27,所述凸轮27设置在控制盒7内,所述控制盒7安装在连杆板23上,控制盒7内设置有驱动凸轮27转动的马达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天线盒8通过设置在控制盒7上的天线71通信连接,所述天线盒8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1背面提手窄槽6处。所述控制盒7内的马达及控制电路通过电池盒9提供电源,所述电池盒9安装在连杆板23上。所述井盖本体1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锁芯顶盖10,所述锁芯顶盖10上设置有与锁芯22连接的锁芯孔,锁芯顶盖10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池盒9电性连接的充电口。具体的,天线盒8内采用蓝牙模块或NB天线进行通信,使得控制盒7内的控制元件能够通过钥匙或者感应器件对离合装置进行唤醒,使得控制盒7内的马达动作,通过离合击鼓和钥匙的双重验证,有效的提高了锁附机构的安全性,具体天线盒8及控制元件的结构及唤醒方式类似家用门禁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锁芯压板21和连杆板23之间连接有弹簧撑组件28,通过弹簧撑组件28能够确保开锁到位。
具体实施时,将井盖放置在井口,马达带动凸轮27转动,使得活动杆25内端进入锁芯22的连接腔内,钥匙通过锁芯孔转动锁芯22,从而带动锁芯22、离合机构及连杆板23相对于锁芯压板21转动,使得连杆5驱动锁柱3沿井盖主体1的径向滑动从井盖主体1的外沿突出,突出的锁柱3与井口卡合从而将井盖锁附在井口无法打开;需打开井盖时,离合机构的马达带动凸轮27转动,使得活动杆25内端进入锁芯22的连接腔内,通过钥匙反向转动锁芯22,从而带动锁芯22、离合机构及连杆板23相对于锁芯压板21转动,通过连杆板23、连杆5驱动锁柱3缩回,解除与井口的卡合;通过离合机构及锁芯22的配合使用,锁附机构可以将井盖锁附于井口,有效的提高了井盖的防盗能力,能够有效避免井盖被偷以及避免井盖被非法打开。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井盖主体和锁附机构,所述锁附机构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的背面,锁附机构包含锁芯组件和若干个锁柱,所述锁芯组件包含锁芯压板、锁芯和连杆板,所述锁芯压板设置在井盖主体底部的中心处,所述锁芯与锁芯压板转动连接,锁芯的外侧设置有连杆板,所述若干锁柱通过锁柱支架活动安装在井盖主体底部的边沿处,锁柱可沿井盖主体的径向滑动从井盖主体的外沿突出,所述若干锁柱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连杆板连接,所述井盖主体上设置有提手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组件还包含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含套筒、活动杆、复位弹簧、控制元件,所述套筒活动设置在锁芯的外周并与所述连杆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一个侧壁且外端伸出所述套筒的侧壁,活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锁芯与活动杆对应的位置设置连接腔,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活动杆的外端处用于驱动活动杆运动使活动杆的内端进入所述锁芯的连接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所述锁芯压板上的转动槽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包含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安装在连杆板上,控制盒内设置有驱动凸轮转动的马达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天线盒通信连接,所述天线盒设置在所述井盖主体背面提手窄槽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的马达及控制电路通过电池盒提供电源,所述电池盒安装在连杆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的正面中心处设置有锁芯顶盖,所述锁芯顶盖上设置有与锁芯连接的锁芯孔,锁芯顶盖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盒电性连接的充电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压板和连杆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撑组件。
CN201920918369.9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Active CN210194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8369.9U CN210194688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8369.9U CN210194688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4688U true CN210194688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1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8369.9U Active CN210194688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4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816A (zh) * 2022-01-24 2022-04-29 江苏翰林正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的智能井盖锁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816A (zh) * 2022-01-24 2022-04-29 江苏翰林正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的智能井盖锁具
CN114411816B (zh) * 2022-01-24 2023-09-15 江苏翰林正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的智能井盖锁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4688U (zh) 一种带锁附机构的防盗井盖
CN210315674U (zh) 一种市政防盗井盖
CN208428985U (zh) 一种电单车室外防护式安全充电设备
CN108928251A (zh) 电单车室外防护式安全充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90940U (zh) 一种车辆
CN210766892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gprs移动报警装置
CN203428210U (zh) 一种酒瓶防盗扣
CN216130184U (zh) 一种防盗智能井盖
CN201235869Y (zh) 电动车电池盒防盗右侧锁板
CN206448351U (zh) 一种带警示锥的井盖
CN206737580U (zh) 一种锁的联动执行机构
CN210970713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防盗报警器
CN204266246U (zh) 一种防盗电缆井井盖
CN2625244Y (zh) 车位锁
CN220553163U (zh) 一种带手机充电功能的智能门锁
CN219138709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防盗锁
CN219219116U (zh) 一种可实现自动报警功能的井盖
CN201092775Y (zh) 箱包电子锁
CN211342204U (zh) 一种家庭用的全自动智能锁
CN201235870Y (zh) 电动车电池盒防盗左侧锁板
CN208781299U (zh) 便于使用的腕带式安全钥匙
CN208010091U (zh) 一种基于wifi及语音控制的门锁
CN201089944Y (zh) 安全井盖
CN212612640U (zh) 一种市政下水道用井盖
CN212032238U (zh) 一种多功能虹膜识别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