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1706U -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706U
CN210191706U CN201921140702.4U CN201921140702U CN210191706U CN 210191706 U CN210191706 U CN 210191706U CN 201921140702 U CN201921140702 U CN 201921140702U CN 210191706 U CN210191706 U CN 210191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plate
steering shaft
rain
su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07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en Liu
刘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407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所述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包括:主体车罩;固定透明板,所述固定透明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的一侧;可开透明板,可开透明板的一侧设置于固定透明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通过主体车罩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前面部分弧形设计不仅美观更加增强了本身的牢固性,主体车罩和可开透明板和固定透明板的组合构成了对电动车驾驶人的挡雨遮阳功能,主体车罩与可开透明板以及固定透明板与车把进行固定,主体车罩通过第三成型孔与后面的组合支撑进行固定,增加了此装置的稳固性,比市场公知的遮阳装置具有安装简单,结构轻巧,更加耐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目前2轮和3轮车行驶成本低,环保方便得以高速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一般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下雨天,酷暑天以及寒冷冬天,会使驾驶人淋雨、暴晒以及受冻的情况,为解决这些情况,开始出现相应的遮阳伞,顶蓬装置来解决极端天气带来的不便,目前电动车雨篷使用的挡板为整体结构,雨天和夜晚视野不够清晰,常规的雨篷后面没有单独支撑,行驶中以及车体转向时整体支架不够稳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解决了安装复杂,整体支架不够稳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包括:主体车罩;
固定透明板,所述固定透明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的一侧;
可开透明板,所述可开透明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固定透明板的一侧;
螺纹封堵,所述螺纹封堵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的底部的另一侧;
转向轴套,所述转向轴套设置于所述螺纹封堵的外表面;
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转向轴套的底部;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底部;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底端;
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成型孔,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成型孔,所述主体车罩的两侧设置为圆弧状边缘,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成型孔,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为空腔,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可开透明板的正面两侧均设置有第四成型孔,所述可开透明板的正面设置为压痕,所述可开透明板的两侧的底部和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耳片。
优选的,所述固定透明板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五成型孔,所述固定透明板的正面的顶部设置为缕空。
优选的,所述螺纹封堵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螺纹封堵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转向轴套的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向轴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孔腔,所述转向轴的顶端设置为球状形,所述转向轴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孔腔,所述第二孔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丝孔,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孔腔,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六成型孔,所述底座的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设置有第七成型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透明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缕空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所述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通过主体车罩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前面部分弧形设计不仅美观更加增强了本身的牢固性;主体车罩和可开透明板和固定透明板的组合构成了对电动车驾驶人的挡雨遮阳功能;主体车罩与可开透明板以及固定透明板与车把进行固定,主体车罩通过第三成型孔与后面的组合支撑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此装置的稳固性;比市场公知的遮阳装置具有安装简单,结构轻巧,更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主体车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开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螺纹封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转向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可开透明板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可开透明板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连接管、支撑杆和底座的结构组合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体车罩,11、第一成型孔,12、第二成型孔,13、圆弧状边缘,14、第三成型孔,15、空腔,16、加强筋,2、可开透明板,21、第四成型孔,22、压痕,23、固定耳片,3、固定透明板,31、第五成型孔,32、缕空,4、螺纹封堵,41、第一外螺纹,42、第二外螺纹,5、转向轴套,51、内螺纹,52、第一孔腔,6、转向轴,61、球状形,62、第二孔腔,63、丝孔,7、连接管,71、第三孔腔,8、支撑杆,9、底座,91、第六成型孔,92、凹槽,93、第七成型孔,10、限位结构,101、挡板,102、螺纹块,103、螺纹杆,10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主体车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可开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透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螺纹封堵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转向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可开透明板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的可开透明板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的连接管、支撑杆和底座的结构组合图。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包括:主体车罩1;
固定透明板3,所述固定透明板3的一侧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1的一侧;
可开透明板2,所述可开透明板2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固定透明板3的一侧;
螺纹封堵4,所述螺纹封堵4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1的底部的另一侧;
转向轴套5,所述转向轴套5设置于所述螺纹封堵4的外表面;
转向轴6,所述转向轴6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转向轴套5的底部;
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转向轴6的底部;
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连接管7的底端;
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8的底端,主体车罩1上面的第一成型孔11和可开透明板2上面的成型孔21以及固定透明板3上面的成型孔31通过螺丝连接组成;由主体车罩1可开透明板2固定透明板组成的装置前面固定于车把手.主体车罩1顶部末端第三成型孔14与螺纹封堵4、转向轴套5、转向轴6、连接管7、支撑杆8、底座9组成的后面支撑固定于车尾,主体车罩1前面中间部分制作有空腔15,主体车罩1与可开透明板2上面的第四成型孔21以及固定透明板3上面的第五成型孔31通过螺丝连接组成;主体车罩1上部制作第二成型孔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于车体;主体车罩1顶部边缘制作圆弧状边缘13方便雨水流出并加强主体车罩1本身的牢固性;主体车罩1顶部制作第三成型孔14与螺纹封堵4连接;主体车罩1顶部制作有加强筋16以增强本身的牢固性,可开透明板2制作第四成型孔21与主体车罩1上部制作第一成型孔11以及固定透明板3上面的第五成型孔31密切配合,可开透明板2位于主体车罩1与固定透明板之间3以保证可开透明板关闭时和固定透明板3一致;可开透明板2制作有压痕22,打开时通过压痕22本身应力来保持打开状态;可开透明板2制作有固定耳片23,闭合时通过固定耳片23与固定透明板3相互作用力来保持闭合状态,固定透明板3环绕第五成型孔31与主体车罩1制作的第一成型孔11以及可开透明板2上面的第四成型孔21密切配合,透明板3中间镂空32与可开透明板2上面的固定耳片23相互作用使得可开透明板2闭合状态时和固定透明板3的一致,螺纹封堵4上面的第一外螺纹41通过主体车罩1上面的第三成型孔14使用螺帽连接;螺纹封堵4通过第二外螺纹42与转向轴套5上面的内螺纹51连接,转向轴套5通过第一孔腔52与转向轴6链接;转向轴套5通过内螺纹51与螺纹封堵固定,转向轴6顶部制作球状形61可在转向轴套5第一孔腔52内旋转;转向轴6底部有第二孔腔62与连接管7通过转向轴6侧面丝孔63固定,支撑杆8固定顶部插进第三孔腔71;末端插进底座9的第六成型孔91,底座9第六成型孔91与支撑杆8通过侧面的成型孔93使用螺丝紧固连接;底座9制作凹槽92方便与车尾固定连接,主体车罩1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前面部分弧形设计不仅美观更加增强了本身的牢固性;主体车罩1和可开透明板2和固定透明板3的组合构成了对电动车驾驶人的挡雨遮阳功能;主体车罩1与可开透明板2以及固定透明板3与车把进行固定,主体车罩1通过第三成型孔14与后面的组合支撑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此装置的稳固性;比市场公知的遮阳装置具有安装简单,结构轻巧,更加耐用,可开透明板2与固定透明板3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切割雕刻以及冲压成型;可开透明板2顶部第四成型孔21与固定透明板3四周密布第五成型孔31与主体车罩1上面的第一成型孔11通过螺丝链接固定,可开透明板2置于固定透明板3与主体车罩1之间;可开透明板2上部分有压痕22,压痕22成弧形,通过压痕22本身的物理应力可以使得可开透明板保持打开状态而不需要另加任何部件;可开透明板2制作有固定耳片23,可开透明板闭合状态时通过固定耳片23与固定透明板3的中间镂空32相互作用保证和固定透明板3状态一致,螺纹封堵4一体注塑成型,经过车床加工第一外螺纹41和第二外螺纹42;螺纹封堵4通过第二外螺纹42与转向轴套5上面的内螺纹51连接固定;转向轴套5通过一体注塑成型,通过车床攻丝加工内螺纹51;转向轴6通过车床成型,转向轴6下端从转向轴套穿入,转向轴球状形61直径大于转向轴套5下端的第一孔腔52,可以使得转向轴6在转向轴套5内部360°旋转;连接管7由钢管经过折弯成型,顶部插入转向轴孔62内,通过转向轴丝孔63使用螺丝固定;支撑杆8为有韧性玻璃纤维杆截断而成顶部插到第三孔腔71,支撑杆8底部插进底座9的第六成型孔91通过底座侧面的成型孔93固定连接;底座9经过车床以及钻孔成型,底座9制作凹槽92与车尾固定连接;通过以上所述螺纹封堵4、转向轴套5、转向轴6、连接管7、支撑杆8、底座9组成整个后支撑;这个后支撑通过主体车罩1上面的第三成型孔14通过螺帽进行连接。
所述主体车罩1的正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第一成型孔11,所述主体车罩1的正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成型孔12,所述主体车罩1的两侧设置为圆弧状边缘13,所述主体车罩1的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成型孔14,所述主体车罩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为空腔15,所述主体车罩1的正面设置有加强筋16。
所述可开透明板2的正面两侧均设置有第四成型孔21,所述可开透明板2的正面设置为压痕22,所述可开透明板2的两侧的底部和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耳片23。
所述固定透明板3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五成型孔31,所述固定透明板3的正面的顶部设置为缕空32。
所述螺纹封堵4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41,所述螺纹封堵4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42。
所述转向轴套5的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51,所述转向轴套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孔腔52,所述转向轴6的顶端设置为球状形61,所述转向轴6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孔腔62,所述第二孔腔62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丝孔63,所述连接管7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孔腔71,所述底座9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六第六成型孔91,所述底座9的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92,所述底座9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设置有第七成型孔9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主体车罩1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前面部分弧形设计不仅美观更加增强了本身的牢固性;主体车罩1和可开透明板2和固定透明板3的组合构成了对电动车驾驶人的挡雨遮阳功能;主体车罩1与可开透明板2以及固定透明板3与车把进行固定,主体车罩1通过第三成型孔14与后面的组合支撑进行固定,可开透明板2与固定透明板3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切割雕刻以及冲压成型;可开透明板2顶部第四成型孔21与固定透明板3四周密布第五成型孔31与主体车罩1上面的第一成型孔11通过螺丝链接固定,可开透明板2置于固定透明板3与主体车罩1之间;可开透明板2上部分有压痕22,压痕22成弧形,通过压痕22本身的物理应力可以使得可开透明板保持打开状态而不需要另加任何部件;可开透明板2制作有固定耳片23,可开透明板闭合状态时通过固定耳片23与固定透明板3的中间镂空32相互作用保证和固定透明板3状态一致,螺纹封堵4一体注塑成型,经过车床第一外螺纹41和第二外螺纹42;螺纹封堵4通过第二外螺纹42与转向轴套5上面的内螺纹51连接固定;转向轴套5通过一体注塑成型,通过车床攻丝加工内螺纹51;转向轴6通过车床成型,转向轴6下端从转向轴套5穿入,转向轴6球状形61直径大于转向轴套5下端的第一孔腔52,可以使得转向轴6在转向轴套5内部360°旋转;连接管7由钢管经过折弯成型,顶部插入转向轴孔62内,通过转向轴丝孔63使用螺丝固定;支撑杆8为有韧性玻璃纤维杆截断而成顶部插到第三孔腔71,支撑杆8底部插进底座9的第六成型孔91通过底座侧面的成型孔93固定连接;底座9经过车床以及钻孔成型,底座9制作凹槽92与车尾固定连接;通过以上所述螺纹封堵4、转向轴套5、转向轴6、连接管7、支撑杆8、底座9组成整个后支撑;这个后支撑通过主体车罩1上面的第三成型孔14通过螺帽进行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主体车罩1为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前面部分弧形设计不仅美观更加增强了本身的牢固性;主体车罩1和可开透明板2和固定透明板3的组合构成了对电动车驾驶人的挡雨遮阳功能;主体车罩1与可开透明板2以及固定透明板3与车把进行固定,主体车罩1通过第三成型孔14与后面的组合支撑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此装置的稳固性;比市场公知的遮阳装置具有安装简单,结构轻巧,更加耐用。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2,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所述固定透明板3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缕空3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0,所述限位结构10包括挡板101,所述挡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块102,所述螺纹块1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3,所述螺纹杆103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101并延伸至所述挡板101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103延伸至所述挡板1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104,在这里设置有限位结构10,主要是通过限位结构10保证打开后的可开透明板2的稳定性,避免可开透明板2发生掉落现象,通过手动旋转螺纹杆103,使得螺纹杆103左右运动,进而带动限位板104进行运动,从而对展开的可开透明板2进行限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车罩;
固定透明板,所述固定透明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的一侧;
可开透明板,所述可开透明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固定透明板的一侧;
螺纹封堵,所述螺纹封堵设置于所述主体车罩的底部的另一侧;
转向轴套,所述转向轴套设置于所述螺纹封堵的外表面;
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转向轴套的底部;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底部;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底端;
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成型孔,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成型孔,所述主体车罩的两侧设置为圆弧状边缘,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三成型孔,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为空腔,所述主体车罩的正面设置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透明板的正面两侧均设置有第四成型孔,所述可开透明板的正面设置为压痕,所述可开透明板的两侧的底部和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耳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透明板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五成型孔,所述固定透明板的正面的顶部设置为缕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封堵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螺纹封堵的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套的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向轴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孔腔,所述转向轴的顶端设置为球状形,所述转向轴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孔腔,所述第二孔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丝孔,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三孔腔,所述底座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六成型孔,所述底座的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设置有第七成型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透明板的正面且位于所述缕空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另一侧,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所述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
CN201921140702.4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Active CN210191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0702.4U CN210191706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0702.4U CN210191706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706U true CN210191706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8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0702.4U Active CN210191706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9815U (zh) 一种消除视野盲区的汽车a柱及汽车
CN210191706U (zh) 一种电动车挡雨、遮阳、防风装置
CN104626952B (zh) 一种车载式半自动太阳能充电车衣
CN204185787U (zh) 一种自旋转式的环保交通锥
CN211209644U (zh) 助力自行车用可折叠太阳能面板
CN204526777U (zh) 一种车载式半自动太阳能充电车衣
CN212194975U (zh) 自行车驾驶舱
CN203331801U (zh) 便携式汽车防晒转帘
CN210478903U (zh) 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
CN202242913U (zh) 一种汽车自动阳伞
CN211918885U (zh) 一种电动车遮阳板
CN203586046U (zh) 汽车气氛灯装置
CN201415714Y (zh) 一种折腰转向拖拉机前置全封闭驾驶室
CN2592487Y (zh) 两轮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用车棚
CN202743019U (zh) 一种汽车内置遮阳帘结构
CN201179829Y (zh) 汽车前后玻璃防盗遮光罩
CN210502992U (zh) 一种电动车遮阳雨篷
CN203486049U (zh) 自行车的晴雨篷
CN210027713U (zh) 一种车把挡风罩
CN212163230U (zh) 一种房车用可伸缩旋转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
CN203294069U (zh) 一种汽车防雨结构
CN202703778U (zh) 自行车泥板
CN214215368U (zh) 一种沙滩车用可更换式后轮毂
CN212125385U (zh) 旋转型电动车雨篷
CN206384086U (zh) 一种电动车专用晴雨伞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