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0026U -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0026U
CN210180026U CN201920936293.2U CN201920936293U CN210180026U CN 210180026 U CN210180026 U CN 210180026U CN 201920936293 U CN201920936293 U CN 201920936293U CN 210180026 U CN210180026 U CN 210180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infrared
electric heating
drying
drying chamber
he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62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 Wang
王敏
Changhu Deng
邓昌沪
Zhanli Yang
杨占利
Bingchao Li
李冰超
Zhenming Chen
陈镇铭
Xianfeng Li
李献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Luneng Ji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Luneng Ji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Luneng Ji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Luneng Jia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62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0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0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0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副产品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室,干燥室的地面安装有若干地面安装机构,干燥室的顶部安装有若干顶部安装机构,地面安装机构和顶部安装机构上均安装有远红外电加热板,地面安装机构上的远红电加热板和顶部安装机构的远红外电加热板相对设置;干燥室内还安装有排湿系统,排湿系统包括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通过提高远红外辐射对产品的照射率、调节空气流通速率以保证均匀且高效干燥产品的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副产品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农产品与农副产品量最大的国家。因此,果蔬、肉类、豆类等产品干制已经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干制品比例仍比较低。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的果蔬脱水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干制加工,随着人工费用的不断增长和市场对农产品质量与卫生要求的提高,正在由自然晾晒和燃煤烘干向机械干燥的方向快速发展。
以烟草烘干为例,目前我国的烟草行业的加工水平较低,多数烟草生产方式粗放,效率低下,质量不高,推动粗放型生产科技进步,亟待引进高科技技术。烟叶供求品质等级结构矛盾突出,近年来,上中等烟,特别是中部上等烟需求逐步加大,下低等烟需求很少,烟叶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随着香烟大品牌、大企业格局逐步形成,对烟叶等级结构矛盾越发突出。同时,烟草烘干现有的燃煤三段式干燥系统除了存在烘烤参数不可控,烘烤产品品质难提高,收益难改善的问题;还存在烧煤方式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在国家推动清洁能源《煤改电》方针指导下,现有很大数量的燃煤烘烤房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236145.0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功能性食品远红外箱式干燥系统,包括:一干燥箱主体,其中,所述干燥箱主体内安装有红外干燥层,所述红外干燥层与一红外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红外干燥层具有面状红外辐射发射层。本实用新型利用远红外的共振效应干燥农产品,并通过发热体红外波长峰值与待干燥农产品红外波长峰值的“偏匹配”来有效的保留农产品的单一的营养成分,从而实现功能性食品的干燥。
上述干燥系统仅能对少量农副产品进行干燥,当待干燥产品的量较大时,该干燥系统无法使农副产品均匀干燥。采用远红外辐射来干燥产品虽能提高干燥效率,但现有的干燥系统的远红外装置的设置不合理,导致远红外辐射的热量无法被产品充分吸收。现有的远红外干燥系统也无法调节空气流通速度,导致干燥区域空气湿度大,影响产品的继续干燥。综上,现有远红外干燥系统的远红外发热源的设置不合理、无法调节空气流通速度,导致产品干燥不均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提高远红外辐射对产品的照射率、调节空气流通速率以保证均匀且高效干燥产品的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室,干燥室的地面安装有若干地面安装机构,干燥室的顶部安装有若干顶部安装机构,地面安装机构和顶部安装机构上均安装有远红外电加热板,地面安装机构上的远红电加热板和顶部安装机构的远红外电加热板相对设置;干燥室内还安装有排湿系统,排湿系统包括进风机构和排风机构。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电加热板的材料为石墨烯、碳纤维、石墨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地面安装机构包括两根竖立支架杆,竖立支架杆固定于干燥室的地面上,远红外电加热板位于两根竖立支架杆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竖立支架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电加热板与竖立支架杆之间还连接有斜跨杆。
优选地,所述顶部安装机构包括两根垂直位式支杆,垂直位式支杆固定于干燥室的顶部,远红外电加热板位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管,进风管安装于干燥室的下部墙体上,进风管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和进风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干燥室内分别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微压力变送器和若干温度传感器,进气调节阀为电动进气调节阀,湿度传感器、微压力变送器和若干温度传感器均与进气调节阀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微压力变送器、若干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风机构包括变频离心风机,变频离心风机的排风口连接有排风管,变频离心风机和排风管均安装于干燥室内,排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风喇叭口,引风喇叭口安装于干燥室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地面安装机构上的远红电加热板和顶部安装机构的远红外电加热板相对设置,则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与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分别对产品进行远红外辐射,保证产品的各面均能受到远红外辐射。底部和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能相互反射,从而远红外线能最大程度地漫射于产品表面,相应提高产品对远红外辐射的利用率。通过将底部远红外电加热板和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相对设置,提高了产品干燥的均匀性,相应地提高了产品干燥效率。在对产品进行远红外辐射的过程中,排湿系统能及时排出干燥室内过多的水分,避免水分对远红外辐射的影响,保证远红外线能充分作用于产品表面,进一步提高远红外辐射的均匀性。综上,通过增强远红外线反射和加速水分排出的方式,远红外线能充分且均匀地作用于产品表面,提高产品干燥均匀性和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由于产品发射的红外线功率可快速调整及无惯性的特点,结合PLC自动控制系统及时控制,便于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确定。保持原色:由于远红外干燥时间短,解决了传统干燥时间长、湿度大易导致产品变颜色,特别对贵重药材、中药提取物、海鲜产品等,是一种理想的干燥方法、节能环保:与常规电热加热干燥方式相比,远红外辐射干燥一般可以省点50%,设备采用的是远红外辐射传能,使介质整体加热。因空气对红外辐射吸收非常弱,故干燥过程中空气不会因加热而产生能耗,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选择性和方向性:因不同物料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谱吸收能力不同,故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红外辐射因具有直射和反射特性,干燥时方向选择性灵活。同时,相比较热风干燥设备,无噪声,红外干燥设备耐用寿命长,且占地面积少等优点。没有毒害气体和液体排放,属于环保干燥技术。
2.远红外电加热板的材料为石墨烯、碳纤维、石墨中的一种,石墨烯、碳纤维、石墨的红外波长与产品中水分吸收的红外波长相匹配,使红外辐射的能量被产品组织中水分充分吸收,并在烘烤产品内部产生热效应,形成产品内部水分温升向产品外部扩散动力学机制。远红外线即能穿透到这些被加热干燥的物体内部,并且容易被这些物质所吸收,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远红外辐射干燥的方式提高了干燥效果。
3.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位于两根竖立支架杆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竖立支架杆连接,则可以改变该远红外电加热板的角度后再用螺钉固定。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远红外电加热板达到最佳角度,提高远红外辐射效果。
4.当需要将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水平设置时,通过在远红外电加热板与竖立支架杆之间还连接有斜跨杆,可增加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的稳定性。
5.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位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连接,则可以改变该远红外电加热板的角度后再用螺钉固定。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远红外电加热板达到最佳角度,提高远红外辐射效果。
6.进风管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则随水分湿度的变化,可调节气流速度及排湿速度,保证干燥室内处于合适的湿度范围。产品干燥过程分时段,不同阶段水分浓度不同,水分浓度很大时,气流速度大,水分浓度减低时,同步自动调节气流速度。气流速度的调节,一方面起到降低红外加热负荷,降低风机功率,降低进风加热负荷等一系列节能效果;另一方面,气流度降低之后,有利产品香气物质的保留和产品香气质的转香反应。进风加热器能对进入干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干燥室对产品的加热效果。
7.湿度传感器探测干燥室内湿度,微压力变送器探测干燥室内气压,温度传感器探测干燥室内温度,则可根据湿度、气压、温度相应调节进气调节阀,严格控制干燥室内的湿度水平,降低过大湿度对远红外辐射的影响。
8.PLC控制器能分别接受并控制湿度传感器、微压力变送器、若干温度传感器,使得干燥室内的湿度、气压、温度方便监测和控制。
9.变频离心风机启动后,干燥室内含有水分的空气经变频离心风机、排风管、引风喇叭口排出干燥室,避免干燥室内湿度过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干燥系统内部主视图;
图2是地面安装机构和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主视图;
图3是地面安装机构和远红外电加热板的左视图;
图4是顶部安装机构和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主视图;
图5是顶部安装机构和远红外电加热板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系统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式原理图。
图中:1-干燥室;2-地面安装机构;3-顶部安装机构;4-远红外电加热板; 5-进风机构;6-排风机构;RH-湿度传感器;P-微压力变送器;T1~T9-温度传感器;21-竖立支架杆;22-斜跨杆;31-垂直位式支杆;51-进风管;52-进气调节阀;53-进风加热器;61-变频离心风机;62-排风管;63-引风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室1,干燥室1的地面安装有若干地面安装机构2,干燥室1的顶部安装有若干顶部安装机构3,地面安装机构2和顶部安装机构3上均安装有远红外电加热板4,地面安装机构2上的远红电加热板4和顶部安装机构3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相对设置;干燥室1内还安装有排湿系统,排湿系统包括进风机构5和排风机构 6。
地面安装机构2上的远红电加热板4和顶部安装机构3的远红外电加热板 4相对设置,则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与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分别对产品进行远红外辐射,保证产品的各面均能受到远红外辐射。底部和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能相互反射,从而远红外线能最大程度地漫射于产品表面,相应提高产品对远红外辐射的利用率。通过将底部远红外电加热板4和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相对设置,提高了产品干燥的均匀性,相应地提高了产品干燥效率。
在对产品进行远红外辐射的过程中,排湿系统能及时排出干燥室1内过多的水分,避免水分对远红外辐射的影响,保证远红外线能充分作用于产品表面,进一步提高远红外辐射的均匀性。因空气对辐射的影响小,减少了能量的分散,辐射能量可直达物料,受热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含水量高的部分,吸收的微波多,产生的热量大,反之,则越少;同时产品是内外整体加热,没有热惯性,没有热能的传递损耗,干燥速度快。远红外波长直接穿透产品,激化水分子,能尽量避免温度梯度而产生“外壳”而引起水分蒸发慢缺点。
综上,通过增强远红外线反射和加速水分排出的方式,远红外线能充分且均匀地作用于产品表面,提高产品干燥均匀性和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由于产品发射的红外线功率可快速调整及无惯性的特点,结合PLC自动控制系统及时控制,便于工艺参数的调整和确定。保持原色:由于远红外干燥时间短,解决了传统干燥时间长、湿度大易导致产品变颜色,特别对贵重药材、中药提取物、海鲜产品等,是一种理想的干燥方法、节能环保:与常规电热加热干燥方式相比,远红外辐射干燥一般可以省点50%,设备采用的是远红外辐射传能,使介质整体加热。因空气对红外辐射吸收非常弱,故干燥过程中空气不会因加热而产生能耗,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选择性和方向性:因不同物料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谱吸收能力不同,故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红外辐射因具有直射和反射特性,干燥时方向选择性灵活。同时,相比较热风干燥设备,无噪声,红外干燥设备耐用寿命长,且占地面积少等优点。没有毒害气体和液体排放,属于环保干燥技术。
所述远红外电加热板4的材料为石墨烯、碳纤维、石墨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与产品水分吸收红外波长匹配的石墨烯远红外电加热板或电加热薄膜(也可采用碳纤维、石墨等面状远红外电加热板或电加热薄膜),使红外辐射的能量被产品组织中水分充分吸收。并在烘烤产品内部产生热效应,形成产品内部水分温升向产品外部扩散动力学机制,与此同时结合浓差扩散动力机制。而且相比近红外,由于辐射线穿透物体的深度(透热深度)约等于波长,而远红外线比近红外线的波长长,所以远红外干燥比近红外干燥效果更好。尤其是远红外线的发射频率与塑料,高分子,水等物质的分子固有频率相匹配,引起这些物质分子的激烈共振。因此,远红外线即能穿透到这些被加热干燥的物体内部,并且容易被这些物质所吸收,所以远红外线干燥更有优势。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地面安装机构2包括两根竖立支架杆21,竖立支架杆21固定于干燥室1的地面上,远红外电加热板4位于两根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4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竖立支架杆21 连接。
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位于两根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4 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竖立支架杆21连接,则可以改变该远红外电加热板4的角度后再用螺钉固定。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远红外电加热板4达到最佳角度,提高远红外辐射效果。
所述远红外电加热板4与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还连接有斜跨杆22。当需要将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水平设置时,通过在远红外电加热板4与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还连接有斜跨杆22,可增加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顶部安装机构3包括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垂直位式支杆31固定于干燥室1的顶部,远红外电加热板4位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4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连接。
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位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 4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连接,则可以改变该远红外电加热板4 的角度后再用螺钉固定。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远红外电加热板4达到最佳角度,提高远红外辐射效果。
分别调整底部和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保证远红外电加热板达到最佳角度,且是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和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相对,保证远红外线在干燥室内充分地在产品上漫射,提高产品干燥均匀性和干燥效率。
如图4所示,两根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连接横式定位扁钢条,且竖立支架杆 21由弹性垫圈和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连接可靠。底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的数量12块,则干燥室内各个位置均能均匀辐射远红外线。
如图5所示,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之间连接横式定位扁钢条,且垂直位式支杆31由弹性垫圈和膨胀螺栓固定于地面,连接可靠。顶部的远红外电加热板 4的数量12块,则干燥室1内各个位置均能均匀辐射远红外线。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进风机构5包括进风管51,进风管51安装于干燥室1的下部墙体上,进风管51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52。
进风管51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52,则随水分湿度的变化,可调节气流速度及排湿速度,保证干燥室1内处于合适的湿度范围。产品干燥过程分时段,不同阶段水分浓度不同,水分浓度很大时,气流速度大,水分浓度减低时,同步自动调节气流速度。气流速度的调节,一方面起到降低红外加热负荷,降低风机功率,降低进风加热负荷等一系列节能效果;另一方面,气流度降低之后,有利产品香气物质的保留和产品香气质的转香反应。进风加热器53能对进入干燥室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干燥室1对产品的加热效果。
实施例4: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干燥室1内分别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RH、微压力变送器P和若干温度传感器T,进气调节阀52为电动进气调节阀,湿度传感器RH、微压力变送器P和若干温度传感器T均与进气调节阀52电连接。
湿度传感器RH探测干燥室内湿度,微压力变送器P探测干燥室内气压,温度传感器T探测干燥室内温度,则可根据湿度、气压、温度相应调节进气调节阀,严格控制干燥室1内的湿度水平,降低过大湿度对远红外辐射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RH、微压力变送器P、若干温度传感器T电连接。PLC控制器能分别接受并控制湿度传感器RH、微压力变送器P、若干温度传感器T,使得干燥室内的湿度、气压、温度方便监测和控制。
所述排风机构6包括变频离心风机61,变频离心风机61的排风口连接有排风管62,变频离心风机61和排风管62均安装于干燥室1内,排风管62的另一端连接有引风喇叭口63,引风喇叭口63安装于干燥室1上。变频离心风机61启动后,干燥室1内含有水分的空气经变频离心风机61、排风管62、引风喇叭口63排出干燥室,避免干燥室1内湿度过大的情况。
如图7所示,KM1为进风加热器53的交流接触器,KM2为进气调节阀52 的交流接触器,KM3为变频离心风机61的交流接触器,KM4为远红外电加热板一组(包含xy1/xy3/xy5/xz1/xz3/xz5远红外电加热板4)交流接触器,KM5 为远红外电加热板二组(其包含xy2/xy4/xy6/xz2/xz4/xz6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交流接触器,KM6为远红外电加热板三组(包含sy1/sy3/sy5/sz1/sz3/sz5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交流接触器,KM7位远红外电加热板四组(包含sy2/sy4/sy6/sz2/sz4/sz6远红外电加热板)的交流接触器。
如图8所示,以烘干烟草为例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设置6种模式:
模式一:初始态,进气调节阀52处于关闭,进风加热器53关闭,变频离心风机61处于关闭,所有温度探测点显示,启动四组远红外电加热板4。
模式二:升温第一阶段,温度升至高于环境温度初始温度10℃左右,进风加热器53开启,进气调节阀52开启,变频离心风机61开启,所有温度探测点巡回检测显示,每50s转换一个点,由T1,T2依次到T9轮流转换。且四组远红外电加热板4都处于工作状态。
模式三:升温第二阶段,温度升至设置温度48℃,进风加热器53开启,进气调节阀52开启,变频离心风机61开启,所有温度探测点巡回检测显示,每50s转换一个点,由T1,T2依次到T9轮流转换。远红外电加热板4启动轮换工作制度:xy1,xy3,xy5;sz1,sz3,sz5与xz2,xz4,xz6;sy2,sy4,sy6远红外电加热板4处于交替工作状态,交替转换时间为10min。此时如果温度持续下降,降低至预设温度43℃。即恢复远红外电加热板4全启动模式,温度复升至设置温度48℃,恢复远红外电加热板4轮换工作模式。
模式四:升温第三阶段,温度升至设置温度48℃,进风加热器53开启,进气调节阀52开启,变频离心风机61开启,所有温度探测点巡回检测显示,每50s转换一个点,由T1,T2依次到T9轮流转换。远红外电加热板4启动轮换工作制度:xy1,xy3,xy5;sz1,sz3,sz5与xz2,xz4,xz6;sy2,sy4,sy6远红外电加热板4 处于交替工作状态,交替转换时间10min。湿度探测器显示水分低于80%,降低变频离心风机61风量,每一次降频30%,进风进气调节阀52随即降低进入风量,保持微小负压。控制进气调节阀52,依据变频离心风机61风量变化,保持烤烟房内微小负压<101325Pa,>100000Pa。
模式五:升温第四阶段:温度升至设置温度48℃,进风加热器53开启,进气调节阀52开启,变频离心风机61开启,所有温度探测点巡回检测显示,每50s转换一个点,由T1,T2依次到T9轮流转换。远红外电加热板4启动轮换工作制度:xy1,xy3,xy5;sz1,sz3,sz5与xz2,xz4,xz6;sy2,sy4,sy6远红外电加热板 4处于交替工作状态,交替转换时间10min。远红外电加热板4以全启动与交替轮换启动3种工作模式,每一种模式10min轮换。湿度探测器显示水分低于30%,进一步降低变频离心风机61风量,每一次降频30%,进风进气调节阀52随即降低进入风量,保持微小负压。控制进气调节阀52,依据变频离心风机61风量变化,保持烤烟房内微小负压<101325Pa,>100000Pa。
模式六:变温变风量升温阶段: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30℃,进风加热器53开启加热温度升温小于5℃时(不能维持35℃),进气调节阀52开启度减小,变频离心风机61降速运行,降至满足管道加热器出口温度高于35℃时,所有温度探测点巡回检测显示,每50s转换一个点,由T1,T2依次到T9轮流转换。远红外电加热板4启动轮换工作制度:xy1,xy3,xy5;sz1,sz3,sz5与xz2,xz4,xz6;sy2,sy4,sy6远红外电加热板4处于交替工作状态,交替转换时间 10min。远红外电加热板4以全启动与交替轮换启动3种工作模式,每一种模式 10min轮换。湿度探测器显示水分低于30%,进一步降低变频离心风机61风量,每一次降频30%,进风进气调节阀52随即降低进入风量,保持微小负压。控制进气调节阀52,依据变频离心风机61风量变化,保持烤烟房内微小负压< 101325Pa,>100000Pa。
此系统也可根据烘干产品不同来设置相对应的烘干温度,湿度和房体内部气压。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9)

1.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1),干燥室(1)的地面安装有若干地面安装机构(2),干燥室(1)的顶部安装有若干顶部安装机构(3),地面安装机构(2)和顶部安装机构(3)上均安装有远红外电加热板(4),地面安装机构(2)上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和顶部安装机构(3)的远红外电加热板(4)相对设置;干燥室(1)内还安装有排湿系统,排湿系统包括进风机构(5)和排风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加热板(4)的材料为石墨烯、碳纤维、石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安装机构(2)包括两根竖立支架杆(21),竖立支架杆(21)固定于干燥室(1)的地面上,远红外电加热板(4)位于两根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4)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竖立支架杆(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电加热板(4)与竖立支架杆(21)之间还连接有斜跨杆(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安装机构(3)包括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垂直位式支杆(31)固定于干燥室(1)的顶部,远红外电加热板(4)位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之间,远红外电加热板(4)分别通过螺钉与两根垂直位式支杆(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构(5)包括进风管(51),进风管(51)安装于干燥室(1)的下部墙体上,进风管(51)上安装有进气调节阀(52)和进风加热器(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内分别安装有湿度传感器(RH)、微压力变送器(P)和若干温度传感器(T),进气调节阀(52)为电动进气调节阀,湿度传感器(RH)、微压力变送器(P)和若干温度传感器(T)均与进气调节阀(5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RH)、微压力变送器(P)、若干温度传感器(T)。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构(6)包括变频离心风机(61),变频离心风机(61)的排风口连接有排风管(62),变频离心风机(61)和排风管(62)均安装于干燥室(1)内,排风管(62)的另一端连接有引风喇叭口(63),引风喇叭口(63)安装于干燥室(1)上。
CN201920936293.2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Active CN210180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6293.2U CN210180026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6293.2U CN210180026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0026U true CN210180026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6293.2U Active CN210180026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00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473A (zh) * 2019-06-20 2019-08-13 衡水绿能嘉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CN111681798A (zh) * 2020-04-30 2020-09-18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小型核设施退役现场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473A (zh) * 2019-06-20 2019-08-13 衡水绿能嘉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CN111681798A (zh) * 2020-04-30 2020-09-18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小型核设施退役现场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CN111681798B (zh) * 2020-04-30 2022-09-27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小型核设施退役现场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80026U (zh)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WO2022041304A1 (zh) 一种可调节栅板式远红外干燥装置
CN109959218A (zh) 一种花椒提露、烘干方法及装置
CN110959882A (zh) 一种静电和干风相结合干燥装置
CN108967532A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自动烘干装置
CN205607029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中药颗粒干燥装置
CN208832950U (zh) 塑料颗粒热风干燥设备
CN114659342A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精准控制的褐变类中药材干燥装置及方法
CN205878793U (zh) 一种丝棉干燥装置
CN1952570A (zh) 一种热敏性物料的干燥设备
CN2884088Y (zh) 一种用于食物脱水的冷热风循环烘房
CN207300833U (zh) 一种稳态模拟和紫外老化一体式试验箱
CN209371750U (zh) 一种干燥机
CN205747722U (zh) 药用热风干燥箱
CN209085218U (zh) 一种用于烘干烟叶的热泵烘干房
CN110118473A (zh) 一种远红外变风量综合干燥系统
CN206238333U (zh) 蒸汽保温发酵池
CN113606874B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的振动床干燥实验装置
CN101878804A (zh) 一种腊味制品的节能干燥方法
CN110671897B (zh) 一种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联合红外辐射干燥的方法和装置
CN114343218A (zh) 一种新型雪茄烟晾房的供热系统及供热方法
CN206556373U (zh) 一种卫生香烘干装置
CN209263511U (zh) 一种干燥装置
CN208987684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6989671U (zh) 一种用于烟胶片生产的自动烟气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