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7288U -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7288U
CN210177288U CN201920765068.7U CN201920765068U CN210177288U CN 210177288 U CN210177288 U CN 210177288U CN 201920765068 U CN201920765068 U CN 201920765068U CN 210177288 U CN210177288 U CN 210177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track
separating
guid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50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 Liu
刘伟
Hao Wang
王浩
Peng Wan
万鹏
Shihao Sun
孙世豪
Kunfeng Yao
姚坤锋
Dandan Luo
罗丹丹
Dongmei Geng
耿冬梅
Lian Hu
胡莲
Hongjiang Wang
汪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50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7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7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7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包括多个车架本体,车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压紧装置和第二压紧装置,使用时,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时刻压紧轨道,为走行轮的行走起到导向作用,若出现轨道变形、松动的现象,可通过第一弹簧的自由伸缩,改变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善轮轨关系,避免小车出现偏斜、爬行等状况,确保分枕车平稳行进,无需重新校对轨道,增加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分枕平台包括轨道和分枕车,可通过楔形板调整轨道参数,并通过锁紧装置限制轨道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调节,同时确保轨道的直线度、平行度、轨距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轨道组成,轨道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由轨撑、扣件、压轨器、道夹板、弹条、铁路道钉等铁路配件紧固。
铁路轨道施工主要包括直铺法、换铺法和轨排法。其中轨排法最为常用,轨排法施工中主要用到的施工设备为分枕平台,分枕平台包括分枕平台主梁、分枕小车和分枕系统,分枕平台主梁上设有轨道,分枕小车为多个,依次连接设置在轨道上。施工前,利用人工配合轨枕吊具将轨枕安装在各个分枕小车上,安装完毕后,分枕系统控制分枕小车在轨道上行走,调整各个分枕小车的间距,以此将放置在轨枕小车上的轨枕移动到目标位置,完成分枕工作,之后将轨排安装在轨枕上,再通过专用吊具将轨排和轨枕吊装到工作位,具有工作效率高,定位准确的优点。
现有技术中分枕平台的分轨小车多数通过轨道轮在轨道上行走,但是这种行走方式中轨道轮定位较差,容易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因此,可在分轨小车的底部侧面设置辅助轮,通过辅助轮为轨枕小车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但是,这种分枕平台的设置方式还存在以下缺陷:
(1)分枕小车的两个辅助轮之间的距离固定,倘若轨道在平行度或直线度出现偏差,容易出现卡死、爬行等现象,导致无法完成分枕过程;
(2)由于分枕平台随着铺轨进度转运,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轨道变形、松动,再次使用时需对轨道重新校准,否则辅助轮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分枕的工作效率;
(3)轨道安装时直线度、平行度差,无法保证分枕间距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在轨道上行走的走行轮,所述车架本体上还设有:
第一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底部的第一导向套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在一侧轨道的侧面行走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力将所述第一导向轮压向轨道的所述侧面;
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用于在另一侧轨道的侧面行走的第二导向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套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导向套的端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导向轮压向轨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导向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使得所述第一导向轮压向轨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为螺母,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段。
可选的,所述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可选的,所述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套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套内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将所述第二导向轮压向轨道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轮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导向轮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车架本体上设有用于限制轨枕放置位置的轨枕定位机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包括设置在分枕平台主梁上的两条并列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多个如上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相邻的两个所述车架本体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其间距的调节装置。
可选的,所述轨道上设有:
精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底部用于调节所述轨道参数的楔形板;
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两侧的压轨板,所述压轨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分枕平台主梁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包括多个车架本体,车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压紧装置和第二压紧装置,使用时,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时刻压紧轨道,为走行轮的行走起到导向作用,若出现轨道变形、松动的现象,可通过第一弹簧的自由伸缩,改变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善轮轨关系,避免小车出现偏斜、爬行等状况,确保分枕车平稳行进,无需重新校对轨道,增加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分枕平台包括轨道和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可通过楔形板调整轨道参数,并通过锁紧装置限制轨道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调节,同时确保轨道的直线度、平行度、轨距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枕车设置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架本体;11、走行轮;12、第一导向套;13、限位板;14、挡板;2、第一压紧装置;21、第一导向杆;22、第一导向轮;23、第一支撑座;24、第一弹簧;3、第二压紧装置;31、第二导向轮;32、安装支架;4、调节装置;41、驱动装置;42、调节杆;43、支撑架;5、轨道;6、楔形板;7、压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在轨道5上行走的走行轮11,车架本体1上还设有第一压紧装置2和第二压紧装置3。
如图3所示,第一压紧装置2包括设置在车架本体1底部的第一导向套12以及穿设在第一导向套12内的第一导向杆21,第一导向杆21的端部设有用于在一侧轨道5的侧面行走的第一导向轮22,第一导向杆21上设有第一支撑座23,第一支撑座23与第一导向套1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4,第一弹簧24的作用力将第一导向轮22压向轨道5的侧面;第二压紧装置3包括用于在另一侧轨道5的侧面行走的第二导向轮31。
本申请中,第一弹簧24的作用力可以为弹力也可以为拉力。
第一弹簧24的作用力为弹力时,将第一支撑座23设置在第一导向套12与第一导向轮22之间,第一弹簧24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支撑座23和第一导向套12的端面,第一弹簧24的弹力使得第一导向轮22压向轨道5。具体地,安装时,第一弹簧24的一端支撑在第一导向套12上,压缩第一弹簧24,使其达到设定的弹力后,安装第一支撑座23,使第一弹簧24保持压缩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弹簧24的一端与第一导向套12的侧面接触,且第一导向套12设置在车架本体1的底部,因此第一弹簧24给予车架本体1朝向第二压紧装置3方向的弹力,但由于第二导向轮31支撑在轨道5的侧面,使得车架本体1的位置不发生改变,且第一弹簧24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支撑座23的侧面,因此在反向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24将第一导向轮22与轨道5的侧面压紧。
第一弹簧24的作用力为拉力时,第一导向套12设置在第一支撑座23与第一导向轮22之间,第一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座23和第一导向套12连接,第一弹簧24的拉力使得第一导向轮22压向轨道5。具体地,安装时,将第一弹簧24的一端与第一导向套12连接,拉伸第一弹簧24,使其达到设定的拉力后,与安装在第一导向杆21上的第一支撑座23连接,使第一弹簧24时刻保持拉伸状态,由于第一弹簧24的一端与第一导向套12的侧面连接,且第一导向套12设置在车架本体1的底部,因此第一弹簧24给予车架本体1朝向第二压紧装置3方向的拉力,但由于第二导向轮31支撑在轨道5的侧面,使得车架本体1的位置不发生改变,且第一弹簧2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座23的侧面,因此在反向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24拉动第一支撑座23,通过第一导向杆21将第一导向轮22与轨道5的侧面压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弹簧24弹力或者拉力的调节,可将第一支撑座23采用可调节的设置方式,即通过调节第一支撑座23在第一导向杆21上的位置,改变第一弹簧24的压缩或者拉伸长度。
具体地,可在第一支撑座23上设置第一通孔,在第一导向杆21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通孔,通过销轴穿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此限制第一支撑座23的位置。该种设计方式,调节时,移动第一支撑座23,使第一通孔与不同的第二通孔对位,穿入销轴,以此改变第一支撑座23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弹簧24的弹力或者拉力,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但是该种设计方式的调节精度较差。
也可将第一支撑座23设置为螺母,第一导向杆21上设有与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段。通过螺母的正向或反向旋转改变自身位置,进而调节了第一弹簧24的弹力或者拉力,具有操作便捷,调节精度高的优点。该种设计方式,当第一弹簧24设置成压缩状态时,由于第一弹簧24的端部支撑在螺母的一端,因此,在螺母的转动下即可推动第一弹簧24继续压缩或者第一弹簧24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而当第一弹簧24设置成拉伸状态时,由于第一弹簧24的两端均产生拉力,因此,需要将第一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螺母和第一导向套12连接,而当螺母转动时,无疑会带动第一弹簧24的一端转动,为了避免该现象发生,可在螺母的端部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相对转动,将第一弹簧24的一端设置在连接件上。具体地,连接件可为转盘,即在螺母的端面设置套筒,转盘转动设置在套筒的外周(可通过轴承连接),并将第一弹簧24的一端与转盘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车架本体1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32,第二导向轮31设置在安装支架32上。具体地,第二导向轮31与安装支架32焊接为一体,安装时,调整安装支架32的位置,使得第二导向轮31与轨道5的侧面压紧,再通过螺栓将安装支架32与车架本体1法兰连接。该种设计方式,通过安装支架32限制第二导向轮31的位置,同时,避免了车架本体1在第一弹簧24的作用下朝向第二压紧装置3的方向移动,使车架本体1结构更加稳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车架本体1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套以及穿设在第二导向套内的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轮31设置在第二导向杆的端部,第二导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与第二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将第二导向轮31压向轨道5的侧面。该处实施例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压紧装置2的设计原理相同,设置在车架本体1底部的第一导向轮22、第二导向轮31可分别在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时刻保持压紧轨道5的状态,该种设计方式,需要确保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相同,且其拉伸量或压缩量也相同,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车架本体1偏离轨道5,而当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第一弹簧24或第二弹簧的弹簧系数出现变化,可进行更换。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第一压压紧装置和第二压紧装置3也可设置在轨道5的外侧,只要能够确保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31时刻压紧轨道5即可。
本申请的第一导向轮22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导向轮31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在安装时,确保至少其中一侧轨道5上的导向轮为多个,当另一侧轨道5上的导向轮为一个时,两侧轨道5上的导向轮之间可组成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定性,而当轨道5侧面的导向轮均为多个时,组成四边形结构,也可有效增加分枕车行走的平稳性。
本申请提供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在使用时,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31时刻压紧轨道5,为走行轮11的行走起到导向作用,若出现轨道5变形、松动的现象,可通过第一弹簧24的自由伸缩,改变第一导向轮22和第二导向轮31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善轮轨关系,避免小车出现偏斜、爬行等状况,确保分枕车平稳行进,无需重新校对轨道5,增加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走行轮11设置在走行轮支架上,且车架本体1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走行轮支架的安装孔组。其中,安装孔组内的安装孔数目与走行轮支架上的安装孔数目相同,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优化地,安装孔组沿着车架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该种设计方式,通过走行轮支架与不同的安装孔组相连接,以此改变车架本体1上两个走行轮11之间的距离,以此适应不同规格的轨道5,调节方便,能够使用在多种规格的轨道5上,增加使用范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架本体1上设有用于限制轨枕放置位置的轨枕定位机构。轨枕定位机构可用于限制轨枕的位置,增加定位的准确性。具体地,轨枕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位机构为两个,设置在车架本体1的两端顶部,每个第一定位机构均包括沿着轨道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13,用于限制轨枕沿轨道5方向上的位置,其中,为了便于将轨枕放置在两个限位板13之间,两个限位板13的顶部均向外倾斜,安装时,轨枕的底边可先与限位板13的倾斜面接触,再滑落到两个限位板13之间,增加装放效率。
第二定位机构为两个,间隔设置在两个车架本体1的顶部,每个第二定位机构均包括竖直设置的挡板14,轨枕的端部支撑在挡板14上,用于限制轨枕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同理,为了便于装放轨枕,可将挡板14的顶部向外倾斜,同时,可在挡板14的外侧设置支撑板,增加挡板14的牢固性。
本申请,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实现对于轨枕的定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有效限制轨枕的位置。
结合图1至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包括设置在分枕平台主梁上的两条并列设置的轨道5,轨道5上设有多个如上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相邻的两个车架本体1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其间距的调节装置4。
调节装置4包括设置在车架本体1底部的驱动装置41以及与驱动装置41连接的调节杆42,调节杆42的自由端设置在与其相邻的车架本体1上。通过驱动装置41驱动调节杆42的伸出或缩回,以此改变相邻车架本体1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了轨枕的间距,增加轨枕车的使用范围。
其中,本申请的驱动装置41可为气缸,而调节杆42则为缸杆,将气缸设置在其中一个车架本体1的底部,缸杆的端部设置在与该车架本体1相邻的另一个车架本体1上,通过气缸驱动缸杆的伸缩以此改变两个车架本体1之间的距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申请的驱动装置41也可采用驱动电机,调节杆42采用折叠杆的设置方式,将驱动电机设置在其中一个车架本体1的底部,折叠杆的端部设置在与该车架本体1相邻的另一个车架本体1上。具体地,折叠杆包括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主动杆以及与主动杆铰接的从动杆,将从动杆的端部设置在车架本体1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杆所在水平面垂直,当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主动杆转动,进而改变主动杆与从动杆之间的距离,达到改变两个相邻车架本体1之间的距离的效果。
本申请的调节装置4也可采用电动推杆结构,即驱动装置41为驱动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车架本体1上,调节杆42则为电动推杆的杆件,杆件的端部设置在与该车架本体1相邻的另一个车架本体1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杆件的伸缩,达到改变两个相邻车架本体1之间的距离的效果。
由此可见,本申请的调节装置4的设计方式不受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在其作用下,能够达到改变两个相邻车架本体1之间距离的效果即可。
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架本体1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41的支撑架43。具体地,安装架设置在车架本体1的底部,以此节省占用空间,进而缩小整个分枕车的体积,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轨道5上设有精调装置和锁紧装置。其中,精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5底部用于调节轨道5参数的楔形板6;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5两侧的压轨板7,压轨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分枕平台主梁上。
当分枕平台主梁结构的直线度、平行度或者平面度存在误差时,可通过楔形板6调整轨道5参数,并通过锁紧装置限制轨道5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调节,同时确保轨道5的直线度、平行度、轨距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具体地,当分枕平台主梁结构在某个位置存在切斜、凹坑等现象,可将楔形板6垫在轨道5的底部,并根据该处的实际情况调整楔形板6伸入轨道5底部的长度,进而改变轨道5的直线度,再通过锁紧装置将轨道5固定住。在轨道5使用过程中,需要做进一步调整时,可反向旋拧螺栓,较少压轨板7的锁紧效果,此时,可通过人工改变楔形板6的位置,进而调整轨道5的直线度和平行度,再次拧紧压轨板7,操作便利。
进一步优化地,压轨板7与螺栓的压紧面设有垫片,垫片可有效增加螺栓的旋拧效果,增加压轨板7的牢固性,避免轨道5晃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在轨道上行走的走行轮,所述车架本体上还设有:
第一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底部的第一导向套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在一侧轨道的侧面行走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作用力将所述第一导向轮压向轨道的所述侧面;
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用于在另一侧轨道的侧面行走的第二导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套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导向套的端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导向轮压向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导向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使得所述第一导向轮压向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为螺母,所述第一导向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螺纹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套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二导向套内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二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力将所述第二导向轮压向轨道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轮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二导向轮为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上设有用于限制轨枕放置位置的轨枕定位机构。
9.一种自动分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分枕平台主梁上的两条并列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的分枕车,相邻的两个所述车架本体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其间距的调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分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设有:
精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底部用于调节所述轨道参数的楔形板;
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轨道两侧的压轨板,所述压轨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分枕平台主梁上。
CN201920765068.7U 2019-05-24 2019-05-24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Active CN210177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5068.7U CN210177288U (zh) 2019-05-24 2019-05-24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5068.7U CN210177288U (zh) 2019-05-24 2019-05-24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7288U true CN210177288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5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5068.7U Active CN210177288U (zh) 2019-05-24 2019-05-24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72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5383A (zh) * 2020-07-29 2020-11-10 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轮组件、轨道夹持装置和轨道设备
CN112127278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箱梁表面处理施工装置
CN114474306A (zh) * 2022-03-14 2022-05-13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工振捣的大型预制构件整体式振动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5383A (zh) * 2020-07-29 2020-11-10 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轮组件、轨道夹持装置和轨道设备
CN112127278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现浇箱梁表面处理施工装置
CN114474306A (zh) * 2022-03-14 2022-05-13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工振捣的大型预制构件整体式振动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7288U (zh) 自动分枕平台及其分枕车
CN1045437A (zh) 装有横移式捣固装置的轨枕捣固抄平拨道机
CN110939028A (zh) 一种磁浮轨道的可调支座
CN220266332U (zh) 钢箱梁顶推机构
CN1016197B (zh) 侧向移动由钢轨和横铺轨枕组成的线路用的机械及其作业方法
CN210177287U (zh) 一种自动分枕平台
CN111979857A (zh) 一种自动分枕平台
CN111504668A (zh) 轨道碰撞台车
CN103835194A (zh) 压力分配装置及使用其对铁轨施压以保持轨面标高的方法
CN105835843A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CN211057520U (zh) 自动式分枕设备
CN215481979U (zh) 一种可调式轨道固定器及可调式轨道
CN213331130U (zh) 一种简易快速拱架安装设备
CN113022812B (zh) 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
CN108842537A (zh) 铁路枕木铺设车
CN210394994U (zh)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导轨精准调距装置
CN211438659U (zh) 锂电池激光焊接夹具顶升机构
CN1022472C (zh) 使机具架在轨道上就位的装置
JP2022081909A (ja) コンクリート枕木の設置装置
CN108842539B (zh) 一种铁路枕木铺设装置
CN214723990U (zh) 一种用于紧固汽车发动机机架的结构
CN219041688U (zh) 一种收纳结构的光伏支架
CN217716844U (zh) 一种小阻力扣件竖向刚度原位测试工装
CN216993976U (zh) 一种铁路接触网支柱更换过渡用设备
CN219408134U (zh) 一种可自动行走的胶带沟槽清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