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6588U -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6588U
CN210176588U CN201920199169.2U CN201920199169U CN210176588U CN 210176588 U CN210176588 U CN 210176588U CN 201920199169 U CN201920199169 U CN 201920199169U CN 210176588 U CN210176588 U CN 210176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tube
filter core
element assembl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91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echun Zhu
朱泽春
Dezhi Zhang
张德知
Zongyin Liu
刘宗印
Yingfeng Yao
姚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91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6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6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6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呈中空棒状,所述第一滤芯的中空处设置分隔管,所述第二滤芯呈颗粒状且设置于分隔管内,所述分隔管内外侧相通。本文涉及净水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可解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其多层环绕复合,明显减小了滤芯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净水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净水市场异常火爆,净水器也逐渐开始普及,成为家电领域最具潜力的产品。同时,伴随着产品更新换代节奏的加快,以及行业技术不断的提升。另外,由于净水器上的滤芯属于消耗品,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滤芯寿命和换芯成本成为消费者与厂家共同的痛点。
随着大通量净水器时代的到来,复合滤芯,长效滤芯应运而生,但未从根本上解决痛点,只是单纯的将传统的两到三级滤芯安装在一起,从而体积明显加大,占用大量空间。或者在净水器前端增加一个前置过滤器(即不锈钢网的经过滤器),但是其冲洗时,只能由用户手动去冲洗,很是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可解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其多层环绕复合,明显减小了滤芯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为了达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呈中空棒状,所述第一滤芯的中空处设置分隔管,所述第二滤芯呈颗粒状且设置于分隔管内,所述分隔管内外侧相通。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分隔管的侧壁设置有过水孔。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滤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第一滤芯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密封配合。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上端盖设置有开口,所述分隔管的下端为封口端,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上端盖的开口相通。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分隔管在所述开口端设置有透水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上端盖相抵,所述顶盖与所述上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滤芯外包覆有不锈钢网,所述分隔管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中心管,所述第二滤芯位于所述分隔管和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中心管的下端与不锈钢网外侧的原水侧相通。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分隔管的下端和所述下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以所述中心管贯穿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管,所述不锈钢网固定在所述支撑管外侧,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开放口,所述上端盖盖设在所述开放口处,且与所述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分隔管在所述封口端设置有封闭其的底板;或所述分隔管的封口端设有开口,且与所述下端盖密封配合。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分隔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漏层,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滤芯散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前置过滤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 该复合滤芯组件内的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环绕设置,复合为一体,其明显减小了复合滤芯组件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
2. 第一滤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粘接密封,粘接为一体,方便拆卸和更换。
3. 中心管贯穿分隔管和下端盖,且密封配合,可防止过滤后的水由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底部流入到中心管内排出。
4. 顶盖与上端盖相抵,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避免泄露,保证水流只能依次通过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流出。
5. 分隔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漏层,防漏层采用无纺布,其包裹分隔管外表面,可防止颗粒状的第二滤芯散漏出分隔管。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复合滤芯组件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复合滤芯组件竖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复合滤芯组件拆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装配有滤芯接座的复合滤芯组件第一横向截面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装配有滤芯接座的复合滤芯组件第二横向截面意图;
图8为图6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复合滤芯组件拆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复合滤芯组件竖向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10的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的复合滤芯组件竖向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四的复合滤芯组件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四的复合滤芯组件竖向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G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第一滤芯、3-中心管、4-分隔管、5-壳体、6-接头、7-上端盖、8-下端盖、9-定位筋、10-滤芯接座、11-原水口、12-净水口、13-冲洗口、14-原水通道、15-净水通道、16-冲洗通道、17-过水孔、18-顶盖、19-密封垫、20-延长管、21-连接管、22-第五密封圈、23-第六密封圈、24-第七密封圈、25-第八密封圈、26-第一密封圈、27-第九密封圈、28-卡扣、29-环形筋、30-第六密封圈、31-第一固定孔、32-第二固定孔、33-第二密封圈、34-第三密封圈、35-腔体、36-支撑管、37-不锈钢网、38-第十密封圈、39-第四密封圈、40-第二滤芯、41-开口端、42-封口端、43-导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8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该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1,特别地,其外壳1内设置有第一滤芯2和第二滤芯40,其中,第一滤芯2呈中空棒状,而第一滤芯2的中空处设置分隔管4,第二滤芯40呈颗粒状且设置于分隔管4内,且分隔管4内外侧相通。由此,形成第一滤芯2环绕第二滤芯40,明显减小了复合滤芯组件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并且连接密封结构简单可靠,避免未经过滤的水进入下一级滤芯。而在过滤时,外壳1内的水需依次通过第一滤芯2和第二滤芯40,在过滤后,可去除泥沙、铁锈等杂质,还可去除异味。
具体地,该第一滤芯2为PP棉滤芯,其也可为活性炭滤芯或PP棉与活性炭的复合滤芯,其制成空心棒状,可去除水中的余氯、异味和异色。上述分隔管4的侧壁均匀布置有过水孔17,形成镂空结构,该过水孔17为长条孔,可连通第一滤芯2和第二滤芯40。该第二滤芯40为活性炭颗粒,其也可为阻垢滤材,如硅磷晶颗粒,其填充在分隔管内,可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防止形成水垢,还能够对后端的反渗透膜进行保护,提升其寿命,或者还可防止烧水壶结垢等。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一滤芯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7和下端盖8,而且第一滤芯2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端盖7和下端盖8点胶连接,配合密封。同时,上端盖7和下端盖8将第一滤芯2和第二滤芯40在夹在中间,形成一个整体。又如图3和图4所示,该分隔管4的下端为封口端42,其上端为开口端41,相对应地,上述上端盖7设置有开口,且开口端41与上端盖7的开口相通。同时,分隔管4在开口端41设置有透水的顶盖18,该顶盖18与上端盖7的下端面相抵。为了防止顶盖18与上端盖7之间的间隙漏水,该顶盖18与上端盖7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6。另外,为了防止第二滤芯40由分隔管4上的过水孔17和顶盖18漏出分隔管4,该分隔管4的外侧和顶盖18的上端附着有防漏层,该防漏层选用无纺布。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外壳1包括上下设置的接头6和壳体5,壳体5的上端开口,该接头6的下端与壳体5采用旋熔工艺焊接且确保连接处的密封。该壳体5在下端盖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筋9,可定位安装和支撑该下端盖8。
又如图6至图8所示,该复合滤芯组件可设置滤芯接座10,构成过滤器,并且还可设置中心管3,达到自冲洗目的。具体地,该滤芯接座10设置有贯通至其下端的净水口12、原水口11和冲洗口13,其中,净水口12可通过水管与水龙头连接,为水龙头提供过滤后的水,而冲洗口13上设置有阀门,其与下水管连接,排出用于冲洗的废水。上述接头6可与滤芯接座10连接,而为了形成水路,该复合滤芯组件内还设置有延长管20和连接管21;上述中心管3贯穿第二滤芯,且上下两端都伸出分隔管4。该上端盖7上设置有开口,且与连接管21的下端连通,并通过第七密封圈24密封连接;该中心管3的上端与延长管20的的下端连通,并通过第八密封圈25密封连接。该滤芯接座10的底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腔体35,其腔体35的截面呈圆形且与上述连接管21同心设置,上述净水口12和冲洗口13分别与该腔体35连通;同时,延长管20的上端连通至冲洗口13,封堵了冲洗口13与腔体35之间的连通;另外,该连接管21的上端与腔体35下端连接。值得注意地,该延长管20与冲洗口13通过第五密封圈22密封连接,该连接管21与腔体35通过第六密封圈23密封连接,保证节约用户和用水的安全性;延长管20和连接管21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筋33,用以防止延长管20倾斜。另外,原水口11竖直设置,其与供水源头连接,其下端设置在第一滤芯2的外周。由此,在外壳1与第一滤芯2之间形成了原水通道14,原水通道14与原水口11连通,在连接管21内形成了净水通道15,净水通道15与净水口12连通,在中心管3内形成了冲洗通道16,冲洗通道16与冲洗口13连通。
值得注意地,如图2和图5所示,该中心管3的下端伸至第分隔管4外的原水侧,即原水通道14内,中心管3的下端与壳体5的内壁间隔设置,保证中心管3进水充足。具体地,分隔管4在封口端42设置有封闭其的底板30,该底板30和下端盖8上分别设置有用以中心管3贯穿的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32,该中心管3与第一固定孔3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3,中心管3与第二固定孔32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4。另外,该下端盖8与底板30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垫19,其可使分隔管4上端的顶盖抵紧上端盖8。
为了方便外壳1与滤芯接座10的连接,该接头6的上端设置有两个侧向突出的卡扣28,两个卡扣28设置在接头6的两侧,相对应地,该滤芯接座10的下端设置有扣位。在连接外壳1和滤芯接座10时,需要将卡扣28和扣位交错设置,并将接头6的上端插入到滤芯接座10内,在接头6的上端与滤芯接座10相抵后,旋转外壳1,卡扣28和扣位对应,形成卡扣连接,锁定外壳1和滤芯接座10。同时,该接头6和滤芯接座10之间设置有第九密封圈27,保证密封。
如图6和图7所示,且由上述可知,在冲洗口13关闭且净水口12开启时,其处于过滤状态,原水会经原水口11进入外壳1内部,此时,水流经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过滤后进入净水通道5内,随后经净水口12流出实现过滤。在冲洗口13开启且净水口12关闭时,原水会经原水口11进入外壳1内部,后经外壳1底部进入中心管3,随后经冲洗口13流出,原水对第一滤芯进行侧面冲洗,形成侧面剪切力提升冲刷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9至图13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实施例二。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滤芯外侧还设置有不锈钢网。
具体地,如图9至图13所示,该第一滤芯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管36,而支撑管36的外侧又覆盖有不锈钢网37。其中,支撑管36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可容水流通过,而不锈钢网15则套设在支撑管36外侧,起到过滤作用。具体就支撑管36而言,其上端设置有开放口,上述上端盖7盖设在开放口处,且与支撑管36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39,保证两者连接密封,防止过滤后的水误流入原水通道14内。同时,支撑管36和不锈钢网37之间还设置有第十密封圈38,可避免支撑管361和不锈钢网37之间的水流影响过滤。
过滤状态时,原水会经原水口11进入外壳1内部,此时,水流经不锈钢网、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过滤后进入净水通道5内,随后经净水口12流出实现过滤。在冲洗口13开启且净水口12关闭时,原水会经原水口11进入外壳1内部,后经外壳1底部进入中心管3,随后经冲洗口13流出,原水对不锈钢网进行侧面冲洗,形成侧面剪切力提升冲刷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4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实施例三。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分隔管的封口端开口。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分隔管4的封口端开口,未设置底板30,隔管4的下端与下端盖8相抵。同时,中心管3仅需贯穿下端盖8的第二固定孔32即可,仅需在第二固定孔32出设置第三密封圈34即可。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二,减少了零件数量,方便装配。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5至图17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实施例四。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二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滤芯中未设置中心管。
具体地,如图15至图17所示,第二滤芯40填满了整个分隔管4,即未设置贯穿其的中心管。该分隔管4和下端盖8的底部都无需开孔,相对应地,该滤芯接座10上仅设置原水口11和净水口12,而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冲洗口13。
在冲洗口13开启且净水口12关闭时,原水会经原水口11进入外壳1内部,原水对不锈钢网进行侧面冲洗,后经外壳1底部的冲洗口13流出。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组件内的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环绕设置,复合为一体,其明显减小了复合滤芯组件的体积,减少其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滤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粘接密封,粘接为一体,方便拆卸和更换。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管贯穿分隔管和下端盖,且密封配合,可防止过滤后的水由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的底部流入到中心管内排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上端盖相抵,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避免泄露,保证水流只能依次通过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流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漏层,防漏层采用无纺布,其包裹分隔管外表面,可防止颗粒状的第二滤芯散漏出分隔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呈中空棒状,所述第一滤芯的中空处设置分隔管,所述第二滤芯呈颗粒状且设置于分隔管内,所述分隔管内外侧相通,所述分隔管的外侧设置有防漏层,用以防止所述第二滤芯散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管的侧壁设置有过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第一滤芯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设置有开口,所述分隔管的下端为封口端,上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与上端盖的开口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管在所述开口端设置有透水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上端盖相抵,所述顶盖与所述上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外包覆有不锈钢网,所述分隔管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中心管,所述第二滤芯位于所述分隔管和所述中心管之间,所述中心管的下端与不锈钢网外侧的原水侧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管的下端和所述下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以所述中心管贯穿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中心管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管,所述不锈钢网固定在所述支撑管外侧,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开放口,所述上端盖盖设在所述开放口处,且与所述支撑管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管在所述封口端设置有封闭其的底板;或所述分隔管的封口端设有开口,且与所述下端盖密封配合。
CN201920199169.2U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Active CN210176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9169.2U CN210176588U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9169.2U CN210176588U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6588U true CN210176588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8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9169.2U Active CN210176588U (zh) 2019-02-13 2019-02-13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6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0017A (zh) 净水盒、具备净水盒的净水装置及具备净水装置的洗涤槽
CN210176588U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
CN101991987A (zh) 净水机内置组合滤腔的滤胆清洗方法
CN217365692U (zh) 水箱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09865444U (zh) 一种可自冲洗的前置过滤器
KR100822344B1 (ko) 산업용 유체 여과장치
CN210313578U (zh) 一种多级复合滤芯组件
CN111186921B (zh) 一种自冲洗式多级过滤滤芯组件
CN213192830U (zh) 一种污水过滤池
CN210313759U (zh) 一种滤芯组件
CN210559445U (zh) 一种自冲洗式多级过滤滤芯
CN210521997U (zh) 一种可更换快速滤料的gac滤芯
CN114405132A (zh) 滤芯组件及净水装置
CN209934162U (zh) 一种渗透式饮用水净化装置
CN211435302U (zh) 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CN211435303U (zh) 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CN210313579U (zh) 一种前置过滤滤芯
CN211445256U (zh) 一种净水装置
CN217449166U (zh) 新型免拆自清洁前置过滤装置
CN110015769B (zh) 一种一体式滤芯
CN209865480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
CN210313757U (zh) 一种滤网嵌套的滤芯组件
CN215387799U (zh) 蓄水用的双前置滤芯
CN212104338U (zh) 一种自滤式贮水箱
CN210559446U (zh) 一种复合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