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9712U -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9712U
CN210169712U CN201920493092.XU CN201920493092U CN210169712U CN 210169712 U CN210169712 U CN 210169712U CN 201920493092 U CN201920493092 U CN 201920493092U CN 210169712 U CN210169712 U CN 210169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pot
handle
hea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30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张龙
叶云鹤
韩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30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9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9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9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Thermally Insulated Containers For Fo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属于厨房电器领域。该保温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锅体外壳、锅体内胆、保温层和把手,所述保温层填充在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锅体内胆的壁外侧面形成的封闭腔内,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锅体外壳的壁外侧面,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封闭腔内包括空腔。本申请通过将锅体内胆、保温层与锅体外壳的结构配合设置形成与把手对应的高度区域的锅体外壳内侧面形成空腔结构,不仅降低了热损失而且降低了锅体外壳内至把手的热量传导效率,从而降低了把手的温度,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框式结构的烹饪器具。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在工作中需要对锅体进行加热,使锅体内温度达到煮饭需求,通过设置保温结构,可以使锅体更快升温,并增加锅体内温度均匀性,常规的一体电饭煲的锅体设在机身内,通过机身结构即可达到对锅体的保温需求。而对于一些新品类的饭煲,锅体独立于机身,无法借助机身结构进行保温,对于这种全新开发的新型电饭煲,将锅体设计为具有保温层的结构,并可通过锅体上的把手对锅体进行移动。现有的锅体依次贴合设置锅体内胆、保温层和锅体外壳,在对锅体加热的过程中,锅体内胆的热量会传导至锅体外壳及其把手从而导致热量损失保温性差,且把手的温度会升高,既不利于提高热量利用率并且增加了用户接触把手容易烫伤的风险。对于如何降低锅体的散热率和降低电饭煲把手的温度,提高用户体验,尚无其他类似产品或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如何降低保温锅的热量损失率和降低把手温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该保温锅的锅体内胆与锅体外壳形成密封结构,并且通过锅体内胆、保温层与锅体外壳的结构配合设置在与把手对应的高度区域锅体外壳内侧面形成空腔结构,既可以降低热量损失率,又降低了锅体内胆至锅体外壳及其把手的热量传导效率,从而降低了把手的温度,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该保温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锅体外壳、锅体内胆、保温层和把手,所述保温层填充在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锅体内胆的壁外侧面形成的封闭腔内,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锅体外壳的壁外侧面,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封闭腔内包括空腔。
现有的锅体依次贴合设置锅体外壳、保温层和锅体内胆,当加热锅体内胆使其温度升高时,则锅体由内至外的锅体内胆、保温层和锅体外壳会有热传导,既有热量损失又会使置于锅体外壳的把手的温度升高,本申请通过在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封闭腔内设置空腔,由于空气的传导率低,故可以有效降低从锅体内胆散发热的传导效率,从而降低了锅体的热损失提高了保温锅的保温时间又控制把手的温度升高速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空腔至少由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面围成。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由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保温层的外侧面围成。此时,保温层贴合在锅体内胆上,增加了温度的均匀性,提高锅体内胆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空腔为大致环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环绕对称在所述锅体内胆的外围。该设置方式提高了锅体内胆内的温度的均匀性,避免了锅体内胆内的局部温度过高。
可选地,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锅体内胆的侧壁设置相对于锅体外壳向内部凹陷的缩径部分,所述保温层贴合设置在所述锅体内胆的壁外侧面。
可选地,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包括所述锅体内胆顶部开口部分,所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与所述锅体外壳抵靠。由于锅体内胆顶部开口的上部为非锅体内胆的加热区域,该部分的温度低,则传导至把手的热量少,并且锅体内胆的上边沿与所述锅体外壳抵靠,可以大大减少从锅体内胆上口的热量通过锅体内胆的上边沿与锅体外壳的缝隙传递到空腔,从而避免把热量传递到把手。
可选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的端部设置向锅体内胆顶部方向凸起的翻边,所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和其翻边通过抵靠密封垫圈与所述锅体外壳密封连接。进一地,所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沿所述锅体内胆的径向方向延伸。具体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和其翻边可与防止密封垫圈因弹性形变被挤压到空腔内,所述密封垫圈与锅体外壳和内胆上边的端部通过过盈配合被压紧,确保了锅体内的密封性。
可选地,锅体外壳与所述锅体内胆通过包括密封垫圈的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所述锅体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壁外侧面,所述上壳体与所述锅体内胆通过密封垫圈抵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设置向下延伸的下壳体翻边,所述下壳体翻边通过密封垫圈与锅体内胆的上边沿和其翻边抵接。该锅体外壳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锅体外壳与锅体内胆更好的密封连接,且拆卸方便。
可选地,所述锅体外壳底部设置相对于所述保温层外侧面向外凸起的隔热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耐热保温岩棉。所述把手包括中空把体和把体内填充的把芯,所述把芯材料的导热率低于所述把体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耐热保温岩棉选自硅酸铝纤维棉、氯酸铝纤维棉或玻璃棉。更进一步地,保温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泡沫塑料。
进一步地,把芯材料选自泡沫塑料、空气或木材等导热率低的材料;把手材料选自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等。
可选地,所述保温层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在锅体内胆外壁设置成型腔,成型腔设注入孔,向注入孔内注入全水发泡体系聚氨酯泡沫塑料。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包括至少两部分沿轴向拼合成的成型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框式结构的烹饪器具,包括承载部,与承载部相对的顶部,分别与承载部与顶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承载部、顶部与支撑部形成锅体取放空间,所述锅体取放空间可放置上述任一所述的保温锅。
可选地,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所述保温锅的支撑部对应的凹陷部分,使得保温锅更稳定的放置在承载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通过在把手后侧设置空腔结构有效降低了热损失和锅体内胆至把手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2、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通过把手结构及其材料的设置方式有效降低了热损失和锅体内胆至把手的热传导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3、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锅体内胆的上边沿与所述锅体外壳通过密封垫圈抵靠过盈配合,保持了锅体内胆的密封性,减少了锅体内胆的热损失。
4、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把锅体外壳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方便把锅体内胆与保温层的组装与锅体外壳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的锅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的锅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的锅体内胆和锅体外壳连接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的锅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框式结构的烹饪器具的立体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上壳体、2下壳体、3锅体内胆、4密封垫圈、5保温层、6空腔、7把手、8顶板、9支撑部、10底座、11隔热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考图1、图2,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该保温锅包括锅体和锅盖。该锅体包括锅体外壳,锅体内胆3,保温层5和把手7。保温层5填充在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锅体内胆3的壁外侧面形成的封闭腔内,把手7设置在锅体外壳的壁外侧面,把手7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封闭腔内包括空腔6。
参考图1,锅体外壳可为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分体设置的锅体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可拆卸的连接,例如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卡槽配合或卡扣锁紧。把手7可以设置在上壳体1或下壳体2上,优选的把手7设置在上壳体1的外壁,方便取放锅体。
保温层5可以贴合锅体内胆设置或者贴合锅体外壳设置都可以降低锅体内胆至锅体外壳的热传导效率;优选为保温层5贴合锅体内胆设置,不仅可以降低锅体热传导,并且对锅体内胆的保温效果更好。
空腔6的高度可以向把手7的底部和/或顶部方向延伸,或向把手7的水平方向延伸,只要能够保证把手7对应的锅体部分包括空腔结构即可。为了提升锅体内胆的中的温度均匀性,将空腔设置为大致环状结构,优选将空腔设置为缩径结构,保温层5贴合设置在锅体内胆的壁外侧面。
参考图3,把手7对应的高度区域包括锅体内胆顶部开口部分,由于锅体内胆的顶部开口部分以上非锅体内胆部分不进行加热可降低向把手的热传导效率,且锅体内胆的上边沿与锅体外壳的抵靠使得锅体内胆与锅体外壳之间形成密封结构,阻止热量进入腔体从而提高把手的温度。
参考图3,锅体外壳与锅体内胆3通过包括密封垫圈的密封结构密封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锅体内胆3的沿径向延伸的上边沿与上壳体3通过密封垫圈抵靠过盈配合。为了提高密封程度,进一步加强密封垫圈的过盈配合,优选的锅体内胆3的上边沿的端部设置向锅体内胆3顶部方向凸起的翻边,锅体内胆3的上边沿和翻边与锅体外壳通过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密封垫圈可选自具有弹性的任一材料,优选为橡胶或硅胶材料。
保温层可以为粉末状、纤维状,细小颗粒状或成型的结构填充在密封腔内。保温层的材料选自硅酸铝纤维棉、聚氨酯泡沫塑料、耐热保温岩棉、氯酸铝纤维棉、酚醛泡沫材料或玻璃棉的至少一种。优选保温层为成型的聚氨酯泡沫塑,为了方便安装可以将保温层分成至少两步拼接安装在锅体内胆外面。
把手7包括中空把体和把体内填充的把芯,把芯材料的导热率低于把体材料的导热率。把芯材料选自低导热率材料如泡沫材料、纤维材料、木材或空气;把体材料选自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本实施例中把芯材料为木材或空气,把体材料为酚醛塑料。通过空腔6和把手7的结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从锅体内胆3至把手热的传导效率,从而降低了把手温度,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参考图2,锅体外壳底部设置相对于所述保温层5外侧面向外凸起的隔热支撑部11。隔热支撑部11为连接在锅体外壳的底部外侧面的空腔结构体或为锅体外壳底壁向远离保温层的方向凸起的结构。优选的,为了保持锅体内部的温度均匀性,隔热支撑部11为环状结构。
参考图4,由于锅体内胆具有缩径部分,锅体的一种装配、连接方法为,首先将保温层5的对称的两部分套在锅体内胆3上,将锅体内胆3与保温层5的组装后放入上壳体1中,将密封垫圈4放置在下壳体1的外边沿后,将下壳体2与上壳体1连接锁紧,即完成锅体的装配。
参考图5,一种框式结构的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0,与底座相对的顶板8,分别与底座10与顶板8连接的支撑部9,底座10、顶板8与支撑部9形成锅体取放空间,锅体取放空间可放置保温锅。为了提高保温锅在底座10的稳定性,可在底座10上设置有与隔热支撑部11相对应的凹陷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思想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锅体外壳、锅体内胆、保温层和把手,所述保温层填充在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锅体内胆的壁外侧面形成的封闭腔内,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锅体外壳的壁外侧面,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封闭腔内包括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至少由锅体外壳的壁内侧面和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面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大致环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的锅体内胆的侧壁设置相对于锅体外壳向内部凹陷的缩径部分,所述保温层贴合设置在所述锅体内胆的壁外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底部至顶部对应的高度区域包括所述锅体内胆顶部开口部分,所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与所述锅体外壳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的端部设置向锅体内胆顶部方向凸起的翻边,所述锅体内胆的上边沿和其翻边通过抵靠密封垫圈与所述锅体外壳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外壳与所述锅体内胆通过包括密封垫圈的密封结构密封连接;
所述锅体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壁外侧面,所述上壳体与所述锅体内胆通过密封垫圈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外壳底部设置相对于所述保温层外侧面向外凸起的隔热支撑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材料选自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耐热保温岩棉;
所述把手包括中空把体和把体内填充的把芯,所述把芯材料的导热率低于所述把体材料。
10.一种框式结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与承载部相对的顶部,分别与承载部与顶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承载部、顶部与支撑部形成锅体取放空间,所述锅体取放空间可放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保温锅。
CN201920493092.XU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169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3092.XU CN210169712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3092.XU CN210169712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9712U true CN210169712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1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3092.XU Active CN210169712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9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9712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保温锅及其烹饪器具
CN105147092A (zh) 一种电水壶
CN219846151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CN208551132U (zh) 烹饪器具
CN21312917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US6963051B2 (en) Slow cooker
CN213248323U (zh) 烹饪器具
CN104248332A (zh) 炖锅
CN208610450U (zh) 一种保温杯
CN211609250U (zh) 一种保温电热水壶
CN217429757U (zh) 一种用于微波炉的压力锅
CN211432233U (zh) 一种锅体、锅具及蒸汽烹饪设备
CN216602467U (zh) 烹饪器具
CN21385000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12805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582599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408629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884277U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20937745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18738426U (zh) 一种容器盖及烹饪容器
CN213248322U (zh) 烹饪器具
CN211632857U (zh) 一种家用电器的导风罩安装结构
CN213882908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048568U (zh) 烹饪器具
CN210871152U (zh) 一种煎烤器的反辐射隔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