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7867U -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7867U
CN210167867U CN201921393502.XU CN201921393502U CN210167867U CN 210167867 U CN210167867 U CN 210167867U CN 201921393502 U CN201921393502 U CN 201921393502U CN 210167867 U CN210167867 U CN 210167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equa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35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金
邱小华
赵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35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7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7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7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多个齿部,设置在定子铁芯的内壁上,多个齿部沿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相邻齿部之间限定出定子槽,多个齿部背离定子铁芯的一侧合围出定子孔;其中,多个定子槽的内壁面的面积之和为S,定子铁芯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1,定子孔的直径为D2,D2与D1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52,S与D2的比值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48。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大电机的线负荷使电机功率密度提高,避免由于定子槽面积过大导致的磁密过高,铁损过大的问题,实现了保证电机运行功率的同时减低了电机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一种电机、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永磁电机技术的发展,用更少的材料达到相同的电机效率是家用空调行业一直关注的课题。为了实现相同的功率输出,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是减少直材消耗的主要途径。在相关技术中,提高功率密度的途径是提高电机的气隙磁密,但气隙磁密的增加会使电机电磁噪声随之增加,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的静音性和舒适度,因此如何在减少直材消耗的同时避免气隙磁密增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多个齿部,设置在定子铁芯的内壁上,多个齿部沿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相邻齿部之间限定出定子槽,多个齿部背离定子铁芯的一侧合围出定子孔;其中,多个定子槽的内壁面的面积之和为S,定子铁芯的外周壁的直径为 D1,定子孔的直径为D2,D2与D1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52, S与D2的比值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48。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齿部,多个齿部沿着定子铁芯的内壁面周向设置,且相邻齿部之间以形成定子槽,多个齿部背离定子铁芯的一端形成定子孔,通过对定子孔和直径和定子铁芯的外周壁的直径的比值进行限定,保证形成的足够大的定子槽,并且对定子槽内壁面的面积S与定子孔的直径D2也进行了限定,通过提高定子槽内壁面的总面积与定子孔直径的比值实现了增大电机的线负荷使电机功率密度得到提高,避免由于定子槽面积过大导致的磁密过高,铁损过大的问题,进而使电机的电磁噪声不会增大,实现了保证电机运行功率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减低降低了电机制造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定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定子包括:绕组,绕设在齿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还包括绕组,绕组饶设在齿部上,在绕组通电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磁场。
进一步地,多个齿部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地分布,进而使得绕组产生均匀的磁场,以使转子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存在质心偏离旋转轴心的情况,以维持电机的动平衡,减少支撑结构的局部磨损加剧的现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绕组为集中式绕组;和/或齿部的数量为9个或12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绕组设置为集中式绕组,并且对定子的齿部数量进行了具体限定,定子的齿部数量为9个或者12个,则相对应的转子的安装槽的个数分别对应6和8。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定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电机还包括:转子,设置在定子孔内,沿转子的径向方向,转子与定子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子设置在定子孔内,并且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设置有空气间隙,保证转子可以在定子内部自由旋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沿转子铁芯的周向设置;永磁体,设置在安装槽内以形成磁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将永磁体设置在转子铁芯的安装槽内形成磁极,使永磁体可以收到定子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影响,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进行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合围成V形结构;其中,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形状均为长方体,第一永磁体上的棱角和第二永磁体上的棱角均设有倒角或圆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合围形成V形结构,V形永磁体形成的V形磁极产生的聚磁效果有利于提升电机反电势,进而有利于提升压缩的低频能效,可以理解的是,永磁体也可以为满足要求的其他形状的永磁体。实现在转子外径减小的同时,保证转子永磁励磁不降低,在增大电机线负荷的同时,确保了电机磁负荷的维持,进而使电机功率密度增大,材料利用率提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的最小值之比大于等于3。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的最小值的比值进行了限定,在保证转子在定子内可以自由旋转不会使电机电磁噪声增大,同时保证了气隙磁势的大小,使得气隙磁密不会降低,保证了电动机运行的性能良好。
具体地,对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的最小值的比值限定在大于等于3,实现了在避免电机的转子在电机运行时发生扫膛的情况发生,同时还保证气隙磁密不会降低使电动机在运行时的性能良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1.6mm且小于等于 2.4mm;和/或空气间隙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0.8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以及空气间隙进行了具体限定,其中,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的范围为1.6mm-2.4mm,空气间隙的取值范围为0.4mm-0.8mm。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以及空气间隙在设定范围内取值的同时,还需要控制永磁体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的最小值之比大于等于3,从而实现保证气隙磁势的大小使气隙磁密不会降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择地,永磁体为钕铁硼永磁体;和/或永磁体的剩余磁化强度大于等于1.3T;和/或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大于等于 1500KA/m;和/或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大于等于300KJ/m3
在该技术方案中,永磁体选用钕铁硼永磁体,选用的永磁体的剩余磁化强度大于等于1.3T、内禀矫顽力大于等于1500KA/m、最大磁能积大于等于300KJ/m3,通过对永磁体的合理选用实现了保证电机的气隙磁密,进一步实现了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定子,或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发电装置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或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具有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定子或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机或第三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压缩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发电装置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或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电机或第三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压缩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定子,12定子铁芯,14齿部,16定子槽,18定子孔,20空气间隙, 30转子,32转子铁芯,34安装槽,36永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定子10、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子 10,包括:定子铁芯12和多个齿部14。
其中,定子10包括定子铁芯12和多个齿部14,多个齿部14设置在定子铁芯12的内壁上,多个齿部14沿定子铁芯12的周向设置,相邻齿部 14之间限定出定子槽16,多个齿部14背离定子铁芯12的一侧合围出定子孔18;其中,多个定子槽16的内壁面的面积之和为S,定子铁芯12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1,定子孔18的直径为D2,D2与D1的比值大于等于0.5 且小于等于0.52,S与D2的比值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48。
在该实施例中,定子10包括定子铁芯12和齿部14,多个齿部14沿着定子铁芯12的周向设置在定子铁芯12的内壁上,多个齿部14沿着定子铁芯12的内壁面周向设置,且相邻齿部14之间以形成定子槽16,多个齿部14背离定子铁芯12的一端形成定子孔18,通过对定子铁芯12的外周壁直径D1与定子孔18的直径D2的比值进行限定,具体为0.5≤D1/D2≤0.52,使定子槽16的面积提供了足够的设置空间,可以保证定子槽16的面积足够大,并且对定子槽16内壁面的面积S与定子孔18的直径D2也进行了限定,具体为45≤S/D2≤48,保证了在将设置定子槽16面积增大,实现提高了定子槽16内壁面的总面积S与定子孔18直径D2的比值,增大电机的线负荷使电机功率密度得到提高,同时还保证了定子铁芯12未设置定子槽16部分的面积,避免由于定子槽16面积过大导致的磁密过高,铁损过大的问题,进而使电机的电磁噪声不会增大,实现了保证电机运行功率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的同时降低了电机制造成本。
具体地,S为所有定子槽16的面积之和。
可选择地,定子10还包括:绕组,绕设在述齿部14上。
可选择地,绕组为集中式绕组;和/或齿部14的数量为9个或12个。
进一步地,多个齿部14沿定子铁芯12的周向均匀地分布,进而使得绕组产生均匀的磁场,以使转子3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存在质心偏离旋转轴心的情况,以维持电机的动平衡,减少支撑结构的局部磨损加剧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将绕组设置为集中式绕组,并且绕组绕设在齿部14上,实现在对绕组进行通电时可以产生磁场,同时对定子10的齿部14的数量进行了限定,具体数值为9个或12个,则相对应的转子30的安装槽34的个数分别对应6和8。
可以理解的是,在定子10应用在电动机时,绕组设置为集中式绕组使相邻的两组绕组的极性的相同的,正是由于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定子绕组形成的磁场经相邻的凸极返回构成闭合磁路。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可以将绕组的数量设置为9个或12个。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择地,电机还包括:转子30,设置在定子孔18内,沿转子30的径向方向,转子30与定子10之间具有空气间隙20。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子30设置在定子孔18内,并且在定子10和转子 30之间设置有空气间隙20,保证转子30在收到定子1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时,转子30可以在定子10内部自由旋转,避免电机的转子30在电机运行时发生扫膛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择地,转子30包括:转子铁芯32,转子铁芯32设置有多个安装槽34,多个安装槽34沿转子铁芯32的周向设置;永磁体36,设置在安装槽34内以形成磁极。
在该实施例中,转子30包括转子铁芯32和永磁体36,将永磁体36设置在转子铁芯32的安装槽34内形成磁极,使永磁体36可以受到定子10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影响,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进行运动,从而带动转子30转动实现电机的输出。
进一步地,相邻安装槽34之间设置有紧固孔,紧固孔沿转子铁芯32的旋转轴线方向贯穿转子铁芯32;其中,转子30还包括连接件,转子铁芯32包括多个冲片,多个冲片沿转子铁芯32的旋转轴线方向层叠设置,连接件穿过紧固孔以使多个冲片相连接。
具体地,紧固孔为铆钉孔。
具体地,转子铁芯32包括相堆叠的多个冲片,具体地,转子铁芯32 由一定数量、按规定形状的多个冲片堆叠而构成,安装槽34设于转子铁芯 32的内部并沿转子铁芯32的周向分布,通过多个永磁体36插入安装槽中进而形成2P个周向上极性交替变化的磁极。优选地,冲片为硅钢片。
优选地,转子铁芯32上设置有通流孔,通流孔位于安装槽34朝向转子的旋转轴线的一侧。通流孔设置成沿转子30的轴孔周向排布的结构,该通流孔的设置不但不会影响电机运行的效率,而且有效地增加的压缩机的通流面积。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择地,永磁体36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合围成V形结构;其中,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形状均为长方体,第一永磁体上的棱角和第二永磁体上的棱角均设有倒角或圆角。
在该实施例中,永磁体36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任意一个安装槽34内均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其中,永磁体36大致呈V 形结构,V形永磁体36形成的V形磁极产生的聚磁效果有利于提升电机反电势,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机的低频能效。
具体地,安装槽34呈V形结构,每极安装槽34可设置为沿转子铁芯 32周向排布,且具有相同间隔角度,每个V形安装槽之间必须设置一定的间隔从而保证电机在运转的过程中有足够的结构强度,V形安装槽在设置过程中同样也要保证隔磁桥的厚度,在满足一定漏磁的基础上同时也应满足电机运行的结构强度。同时,V形安装槽可在转子30外径减小的同时,保证转子侧永磁励磁不降低,即在增大电机线负荷的同时,确保了电机磁负荷的维持,进而使电机功率密度增大,材料利用率提高。
可选择地,进一步地,永磁体36还可以设置为U型结构。
具体地,永磁体36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设置定子铁芯12上可以设置 U形安装槽,U形永磁体形成的U形磁极也能产生的聚磁效果有利于提升电机反电势,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机的低频能效。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择地,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20的最小值之比大于等于3。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空气间隙的大小对电机的性能以及运行可靠性的影响较大,空气间隙过大会导致电机的功率因数下降,导致电机的性能下降。如果空气间隙过小会导致电机杂散损耗和噪声的增加,使最大转矩和启动转矩都减小,并且还存在转子扫膛的情况发生。对永磁体36朝向转子 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20的最小值的比值进行了限定,在保证转子30在定子10内可以自由旋转,且保证转子30不会扫膛,同时保证了气隙磁势的大小,使得气隙磁密不会降低,保证了电动机运行的性能良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择地,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1.6mm且小于等于2.4mm;和/或空气间隙20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0.8mm。
对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以及空气间隙20进行了具体限定,其中,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的范围为1.6mm-2.4mm,空气间隙20的取值范围为0.4mm-0.8mm。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以及空气间隙20在设定范围内取值的同时,还需要控制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 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空气间隙20的最小值之比大于等于3,从而实现保证气隙磁势的大小使气隙磁密不会降低。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选择地,永磁体36为钕铁硼永磁体36;和/或永磁体36的剩余磁化强度大于等于1.3T;和/或永磁体36的内禀矫顽力大于等于1500KA/m;和/或永磁体36的最大磁能积大于等于0KJ/m3
在该实施例中,永磁体36选用性能较强的钕铁硼永磁体36,选用的永磁体36具有高剩磁的特性,其剩余磁化强度大于等于1.3T,还具有高矫顽性,其内禀矫顽力大于等于1500KA/m,还具有高磁能积的特性,其最大磁能积大于等于0KJ/m3,通过对永磁体36的合理选用实现了保证电机的气隙磁密,进一步实现了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的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铁芯12,定子铁芯12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1,中间设置有定子孔18,定子孔18的直径为D2,沿定子孔18的外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齿部14,两个相邻的齿部14间隔有定子槽16,定子槽16的内壁面的面积之和为S,则0.5≤Di1/D1≤0.52且45≤S/Di1≤48;绕组(未示出),绕组绕设在定子槽16内;转子30,设置在定子孔18内;定子铁芯12和转子30之间存在空气间隙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通过限定定子孔18的直径和定子铁芯12的周壁的直径的比值,给定子槽16的内壁面的面积留下足够的挖掘空间,另外通过约束定子槽16的内壁面的总面积和定子孔18的直径的比值,保证在尽可能增大定子槽16面积的同时,确保定子铁芯12保留的导磁区域面积,避免出现磁密过高、铁损过大的情况。且提高了电机定子槽16的总面积和定子孔18的直径的比值,即增大了电机的线负荷,提高了电机功率密度,可实现降低电机制造成本。
优选地,如图1所示,转子30上设置有安装槽34,安装槽34内放置有永磁体36,一个安装槽34内放置有两块永磁体36,两块永磁体36之间大致呈V形结构,永磁体36的形状为大致矩形,其边角位置有圆角或倒角结构。
优选地,安装槽34呈V形结构,可在转子30外径减小的同时,保证转子30侧永磁励磁不降低,即在增大电机线负荷的同时,确保了电机磁负荷的维持,进而使电机功率密度增大,材料利用率提高。
优选地,永磁体36厚度为H,空气间隙20的最小径向宽度为δ,且 H/δ≥3,1.6mm≤H≤2.4mm,0.4mm≤δ≤0.8mm,约束了永磁体36的厚度和空气间隙20最小宽度的比值,即是确保了空气间隙20磁势的大小,进而保证了气隙磁密的不降低。
优选地,定子槽16的个数分别对应9和12,则相对应的转子30的安装槽34分别对应6和8。
优选地,永磁体36为钕铁硼材料制成,永磁体36的剩磁Br≥1.3T,永磁体36的内禀矫顽力Hcj≥1500KA/m,永磁体36的最大磁能积(BH) max≥300KJ/m3,通过选用合适的永磁体36以确保电机气隙磁密,提高功率密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通过限定定子铁芯12上的尺寸约束,同时把对应的转子结构进行限定,使电机在达到相同效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
其中,如表1所示,提供了定子铁芯12的外周壁直径D1、定子孔18 的直径D2以及定子槽16的内壁面的面积之和为S的具体实施例。
表1
数据组别 S D2 D1 S/D2 D1/D2
1 2361.4 51.5 101.15 45.85 0.509
2 2406.9 51.5 101.15 46.74 0.509
如表2所示,提供了永磁体36朝向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转子30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H和空气间隙20的径向宽度δ的具体实施例。
表2
数据组别 δ H H/δ
1 0.5 1.9 3.8
2 0.55 1.8 3.2723
3 0.5 1.8 3.6
4 0.6 1.8 3
5 0.75 2.4 3.2
6 0.8 2.6 3.25
7 0.6 2 3.33333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发电装置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图中未示出),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或第三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发电装置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定子10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机或第三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
多个齿部,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壁上,多个所述齿部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设置,相邻所述齿部之间限定出定子槽,多个所述齿部背离所述定子铁芯的一侧合围出定子孔;
其中,多个所述定子槽的内壁面的面积之和为S,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壁的直径为D1,所述定子孔的直径为D2,D2与D1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52,S与D2的比值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绕组,绕设在所述齿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为集中式绕组;和/或
所述齿部的数量为9个或12个。
4.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孔内,沿所述转子的径向方向,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
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设置;
永磁体,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形成磁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合围成V形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上的棱角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上的棱角均设有倒角或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体朝向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与所述空气间隙的最小值之比大于等于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体朝向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与背离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的壁面之间的厚度大于等于1.6mm且小于等于2.4mm;和/或
所述空气间隙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体为钕铁硼永磁体;和/或
所述永磁体的剩余磁化强度大于等于1.3T;和/或
所述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大于等于1500KA/m;和/或
所述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大于等于300KJ/m3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或
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或
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或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
CN201921393502.XU 2019-08-26 2019-08-26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10167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3502.XU CN210167867U (zh) 2019-08-26 2019-08-26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3502.XU CN210167867U (zh) 2019-08-26 2019-08-26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7867U true CN210167867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3502.XU Active CN210167867U (zh) 2019-08-26 2019-08-26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786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477A (zh) * 2020-05-26 2020-08-1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1555481A (zh) * 2020-05-26 2020-08-1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WO2021237873A1 (zh) * 2020-05-26 2021-12-02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477A (zh) * 2020-05-26 2020-08-1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1555481A (zh) * 2020-05-26 2020-08-1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1555477B (zh) * 2020-05-26 2021-09-28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WO2021237873A1 (zh) * 2020-05-26 2021-12-02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EP3965265A4 (en) * 2020-05-26 2022-09-14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7867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03747605U (zh) 永久磁铁嵌入型电动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JP5208084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モータの回転子及び送風機及び圧縮機
CN111555481A (zh)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US7994681B2 (en) Motor having end-turn extension plates
CN202550841U (zh) 无转子铁轭和定子铁轭的盘式电机
CN111555492B (zh) 一种平行充磁的少稀土组合局部Halbach阵列高速永磁电机
CN210120439U (zh) 电机、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2513694U (zh) 永磁电机
JP2005051929A (ja) 電動機
CN217882984U (zh) 一种磁通反向横向磁通永磁电机
JP2012223009A (ja) 磁石埋め込み型回転機用ロータ
CN214412555U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110620452A (zh) 转子、电机和压缩机
CN210167872U (zh)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9709789U (zh)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车辆
CN113824226A (zh) 一种交替极局部halbach结构少稀土混合永磁电机
EP3783773B1 (en) Rotor, motor and compressor
US9608483B2 (en)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magnetic flux intensifier
CN112615509A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CN217469586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JP2001268873A (ja) 圧縮機用モータ及びその応用機器
CN112003399A (zh)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车辆
CN115001179B (zh) 一种永磁分块式谐波记忆电机
CN112003401A (zh) 转子、电机、压缩机及空调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