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7395U - 电池壳 - Google Patents

电池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7395U
CN210167395U CN201920592564.7U CN201920592564U CN210167395U CN 210167395 U CN210167395 U CN 210167395U CN 201920592564 U CN201920592564 U CN 201920592564U CN 210167395 U CN210167395 U CN 210167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lange
protrusion
battery cas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25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秀梅
李娅
刘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a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25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7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7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7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的密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该电池壳,包括上壳、下壳及密封件,上壳包括凸起,下壳包括第一凹槽,将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并挤压在第一凹槽的壁与凸起之间。这样,第一凹槽的壁为密封件的密封提供了密封面,减小了密封面占用的空间,且不需要在上壳与下壳上预留出密封面,减小了上壳与下壳的体积,有利于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且,第一凹槽与凸起的配合使得该电池壳不必设置额外的锁紧件将密封面压紧,从而节省了锁紧件需要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以及轻量化。另外,由于该电池壳不需要使用锁紧件,因此,也不需要在下壳内设置预制螺母或压铆结构,从而简化下壳的结构,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的密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工业电子及消费型电子等技术领域,都需要电池包,而电池包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电池包的安全性。
现有的电池包的密封装置包括上盖及下盖,上盖与下盖需要预留密封面,以在上盖与下盖之间装配硅胶垫或者密封胶,硅胶垫或者密封胶被压缩实现密封。
传统的密封胶被压缩是利用螺钉等锁紧件将上盖与下盖锁紧。这种锁紧结构会占用空间,不利于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以及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密封结构不利于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以及轻量化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池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包括上壳、下壳及密封件,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空腔,所述上壳包括第一本体及凸起,所述凸起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下壳包括第二本体及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以使所述凸起的部分机构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密封件挤压所述第一凹槽的壁与所述凸起之间。
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呈U型,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第三部分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弯折结构上形成有插孔,所述上壳还包括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连接在所述凸起上,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孔配合。
可选地,所述插孔的轴线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平行。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连接面与导向面,所述连接面用于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抵接,所述导向面由所述连接面沿参考方向延伸,所述参考方向与所述上壳到所述下壳的方向一致,在所述参考方向上,所述导向面到所述上壳的轴线的距离逐渐缩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内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本体内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凸起包括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第一本体的边缘向外弯折,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上且向背离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弯折结构包括第三翻边及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及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四翻边背离所述第三翻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凸起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弯折结构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壳,包括上壳、下壳及密封件,上壳包括凸起,下壳包括第一凹槽,将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凹槽内并挤压在第一凹槽的壁与凸起之间。这样,第一凹槽的壁为密封件的密封提供了密封面,减小了密封面占用的空间,且不需要在上壳与下壳上预留出密封面,减小了上壳与下壳的体积,有利于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且,第一凹槽与凸起的配合使得该电池壳不必设置额外的锁紧件将密封面压紧,从而节省了锁紧件需要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以及轻量化。另外,由于该电池壳不需要使用锁紧件,因此,也不需要在下壳内设置预制螺母或压铆结构,从而简化了下壳的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壳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上壳;11、第一本体;111、第二凹槽;12、凸起;121、第一翻边;122、第二翻边;13、插接部;131、连接面;132、导向面;
2、下壳;21、第二本体;211、第三凹槽;22、弯折结构;221、第三翻边;222、第四翻边;223、插孔;23、第一凹槽;
3、密封件;31、第一部分;32、第二部分;33、第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包括上壳1与所述下壳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空腔,所述上壳1包括第一本体11及凸起12,所述凸起12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11上,所述下壳2包括第二本体21及弯折结构22,所述弯折结构22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21上且与所述第二本体2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3,所述凸起12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3内,所述密封件3挤压所述第一凹槽23的壁与所述凸起12之间。
该电池壳,所述第一凹槽23的壁为所述密封件3的密封提供了密封面,且占用的空间较小,不需要在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上预留出密封面,减小了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的体积,有利于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且所述第一凹槽23与所述凸起12的配合使得该电池壳不必设置额外的锁紧件将密封面压紧,从而节省了锁紧件需要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以及轻量化。另外,由于该电池壳不需要使用锁紧件,因此,也不需要在所述下壳2内设置预制螺母或压铆结构,从而简化了所述下壳2的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3呈U型,所述密封件3包括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及第三部分33,所述第二部分32及所述第三部分3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31的两端,所述第一部分31与所述第一凹槽23的底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32及所述第三部分33与所述第一凹槽23的侧壁接触。这样,使得所述密封件3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与所述凸起12的接触面积,优化了密封效果。较传统的密封面而言,该密封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所述弯折结构22上形成有插孔223,所述上壳1还包括插接部13,所述插接部13连接在所述凸起12上,所述插接部13与所述插孔223配合。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为密封胶。装配时,将密封胶涂在所述第一凹槽23的底壁上,当将所述凸起12插入所述第一凹槽23内时,密封胶受所述凸起12的挤压而形成U型,从而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23的壁与凸起12之间。由于密封胶在风干之前的密封效果差,所述插孔223及所述插接部13的设置能够为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之间的连接提供一定的固定作用。由于所述插接部13与所述插孔223配合能够实现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的连接以压紧所述密封件3,因此,也不需要设置锁紧件,也不需要在所述下壳2内设置预制螺母或压铆结构,从而简化了下壳2的结构,减少了生产成本。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3还可以是硅胶垫等其他材质的密封件3。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22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凹槽23的底壁平行。这样,所述插孔223与插接部13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一凹槽23与凸起12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在不同方向上的连接,进而使得所述上壳1与所述上壳2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也使得所述密封件3能够稳定地压紧在所述上壳1的凸起12与所述下壳2的所述第一凹槽23的壁之间,增加该电池壳的密封可靠性。
更为具体地,所述插接部13包括连接面131与导向面132,所述连接面131用于与所述插孔223的内壁抵接,所述导向面132由所述连接面131沿参考方向延伸,所述参考方向与所述上壳1到所述下壳2的方向一致,在所述参考方向上,所述导向面132到所述上壳1的轴线的距离逐渐缩小。这样,在将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连接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面132的设置有利于所述插接部13更加容易地进入所述插孔223内,直至所述连接面131与所述插孔223的内壁抵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一本体11内形成有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本体21内形成有第三凹槽211,所述第二凹槽111与所述第三凹槽211相对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1为板状,所述凸起12直接与所述第一本体11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凸起12包括第一翻边121及第二翻边122,所述第一翻边121由所述第一本体11的边缘向外弯折,所述第二翻边122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121上且向背离所述第二凹槽111的底壁的方向延伸。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121还可以省略,所述第二翻边122直接与所述第一本体1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结构22包括第三翻边221及第四翻边222,所述第三翻边221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21的外壁上,所述第四翻边222与所述第三翻边221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21的外壁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翻边222、所述第三翻边221及所述第二本体21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23。
所述插接部13与所述第二翻边122连接,且由所述第二翻边122向外弯折,所述插孔223形成在所述第四翻边222上。当所述凸起12与所述第一凹槽23配合时,所述第四翻边222背离所述第三翻边2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121抵接,增加结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插孔223还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21的与所述第四翻边222相对设置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11、所述凸起12及所述插接部1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21与所述弯折结构22一体成型。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下壳及密封件,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的空腔,所述上壳包括第一本体及凸起,所述凸起连接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下壳包括第二本体及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以使所述凸起的部分机构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密封件挤压所述第一凹槽的壁与所述凸起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呈U型,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第三部分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及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上形成有插孔,所述上壳还包括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连接在所述凸起上,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轴线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连接面与导向面,所述连接面用于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抵接,所述导向面由所述连接面沿参考方向延伸,所述参考方向与所述上壳到所述下壳的方向一致,在所述参考方向上,所述导向面到所述上壳的轴线的距离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内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本体内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第一本体的边缘向外弯折,所述第二翻边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边上且向背离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包括第三翻边及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四翻边与所述第三翻边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及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翻边背离所述第三翻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凸起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弯折结构一体成型。
CN201920592564.7U 2019-04-26 2019-04-26 电池壳 Active CN210167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2564.7U CN210167395U (zh) 2019-04-26 2019-04-26 电池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2564.7U CN210167395U (zh) 2019-04-26 2019-04-26 电池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7395U true CN210167395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1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2564.7U Active CN210167395U (zh) 2019-04-26 2019-04-26 电池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73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5828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电动汽车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23116733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箱的下箱体、电池箱、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733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箱的下箱体、电池箱、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4335828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电动汽车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67395U (zh) 电池壳
WO2012147150A1 (ja) 組電池および単電池
CN108963122B (zh)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216054952U (zh)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KR20160117431A (ko) 축전 디바이스
CN114335828A (zh) 电池、电动汽车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EP4095992A1 (en) Button battery, battery sealing structure, and pre-assembly unit
CN109755422A (zh) 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11789135U (zh) 电池组
CN211404535U (zh) 纽扣电池、电池的密封结构及预装配单元
CN213242680U (zh) 电池封口结构及纽扣电池
WO2019148627A1 (zh) 电池模组
CN212231841U (zh) 一种防止u盘盖丢失的u盘
EP3654459B1 (en) Battery product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10403776U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CN211376782U (zh) 电池连接器、电池上盖组件以及电池
CN220233561U (zh) 模块的电连接插接组件、电源模块和储能电源
CN219739129U (zh) 电池包防水结构
CN220022720U (zh) 光伏组件边框结构
CN220830033U (zh) 一种电池包外壳及电池包
CN215008712U (zh) 一种电池接口的密封结构
CN219304355U (zh) 一种电缆卡扣及具有其的光电传感器
CN210120157U (zh) 电池、锁和车辆
CN219801073U (zh) 盖板及电池
CN218119587U (zh) 一种户外供电装置及户外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