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8667U -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8667U
CN210158667U CN201920520728.5U CN201920520728U CN210158667U CN 210158667 U CN210158667 U CN 210158667U CN 201920520728 U CN201920520728 U CN 201920520728U CN 210158667 U CN210158667 U CN 210158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alloon
chamber
cyst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07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海平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207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8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8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86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包括囊腔A和囊腔B,所述囊腔A的内腔连通有导管A的一端,所述导管A的另一端穿过囊腔B的内腔连接有单向阀A,所述囊腔B的内腔连通有导管B的一端,所述导管B的另一端连接有单向阀B。能对鞍底、蝶窦等术腔进行支撑、压迫,以及对鼻腔黏膜的表面机械压迫止血,在内镜可视下置入术区及鼻腔后,向球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拔除时,先将止血囊腔A和囊腔B内液体抽出,使其外形收缩减小,其与术腔及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避免造成二次创伤。

Description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背景技术
随着显微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术后恢复时间也成为神经外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基于外科安全、有效、微创的理念,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 - 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成为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目前,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最主要入路方法,已经成为垂体瘤外科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
此手术在进行颅底重建结束后,需要通过蝶窦和鼻腔填塞物进行对颅底重建的支撑和鼻腔粘膜出血的压迫止血。目前,业内均使用较较多的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碘伏纱布或者膨胀海绵,将其塞入患者鼻腔,待止血后取出,根据患者术中有无脑脊液漏决定取出时间,一般3天后取出。
但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碘伏纱布、膨胀海绵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点。
1、纱条及海绵表面粗糙,填塞时鼻腔粘膜二次损伤,填塞操作费时,易致鼻腔粘膜水肿,填塞致术后呼吸不畅、张口呼吸,术后舒适度下降,各副鼻窦的鼻腔引流口关闭,例如上颌窦、蝶窦等引流不畅,术后长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发生。
2、拔除纱条时,患者不适感很强,有时需去手术室拔除,并需要逐一清点,避免遗落。
3、纱布条对颅底重建物支撑和鼻腔压迫着力点不均匀,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能够对鼻腔黏膜的表面物理压迫达到止血,在球囊空虚状态下经内镜可视下放置后再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或)拔出时,先将止血囊腔A和囊腔B内液体抽出,使其外形收缩减小,其与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避免造成二次创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囊腔A和囊腔B,所述囊腔A的内腔连通有导管A的一端,所述导管A的另一端穿过囊腔B的内腔连接有单向阀A,所述囊腔B的内腔连通有导管B的一端,所述导管B的另一端连接有单向阀B。
所述单向阀A与导管A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A,所述单向阀B与导管B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B。
所述囊腔A、囊腔B、导管A和导管B之间相互连接处均一体成型。
所述导管A和导管B均采用不易被挤压变形的硬质材料制作,且均有刻度标识。
所述囊腔A的外形呈类圆形,使其与蝶窦及术腔的外形契合,注入液体后球囊沿术腔形状自动成形,所述囊腔B的外形呈扁平囊状结构,使其与鼻腔契合,注入液体后球囊沿术腔形状自动成形。所述囊腔A和囊腔B采用乳胶材料制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囊腔A和囊腔B外形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特性,利用了注水后囊腔A和囊腔B的扩张、支撑、固定、压迫止血,且液体在水囊囊腔压力的作用下,力点压迫均匀,能够使囊腔更好的贴附于鞍底、蝶窦等术腔及鼻腔内,这个是采用气囊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能对鼻腔黏膜的表面机械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拔除此装置时,术后24-48h可以抽出囊腔A液体,此时鼻腔可以恢复自由通气并可以排除鼻腔分泌物,如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囊腔B可以3-7d拔除,如术中发生脑脊液漏并修补,囊腔B可以7-10d后拔除,拔除时,均需先将止血囊腔A和囊腔B内液体抽出,使其外形收缩减小,其与术腔及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避免造成二次创伤,且单向阀能够防止注入的液体发生倒流现象,对医务人员而言:易于医生在内镜下放置,能准确地判断术腔大小,使球囊更好地贴合术区及鼻腔,操作简单,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一次性压迫器易于消毒、方便拔除,避免纱条遗落,减少感染几率;对患者而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水肿,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对医院而言: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并发症带来的医疗纠纷;纱条使用后无法收费,造成医院成本增加,而一次性鼻蝶压迫器作为术中使用耗材,可以申请合理收费。
2、通过指示球囊检测囊腔充起或按压后复张程度及速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判断止血囊腔压力大小,是否发生液体泄漏。
3、通过一体成型使其密封性更好,防止有泄漏。
4、通过不易被挤压变形的硬质材料,使导管不易被压扁,保证导管通畅,且刻度标识便于确认导管初始放置深度,及时观察是否有脱出的现象。
5、通过囊腔B的外形呈扁平囊状结构,与鼻腔契合,密封性更好,且乳胶材料的可塑性更好,使囊腔与鼻腔的外形更容易紧贴,增加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囊腔A,2、囊腔B,3、导管A,4、导管B,5、指示球囊A,6、指示球囊B,7、单向阀A ,8、单向阀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包括囊腔A1和囊腔B2,所述囊腔A1的内腔连通有导管A3的一端,导管A3穿过囊腔A1的内腔,所述导管A3的另一端穿过囊腔B2的内腔连接有单向阀A7,所述囊腔B2的内腔连通有导管B4的一端,所述导管B4的另一端连接有单向阀B8。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内镜引导下将该装置置入术区及鼻腔内,在内镜的观察下,囊腔A1置入鞍底、蝶窦等术腔处,囊腔B2置入鼻腔内,首先注射器通过单向阀A7向导管A3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导管A3注入囊腔A1内,使囊腔A1膨胀填满鞍底、蝶窦等术腔,停止注入;另一个注射器通过单向阀B8向导管B4内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导管B 4注入囊腔B2内,使囊腔B2膨胀填满鼻腔内,停止注入,鞍底、蝶窦等术腔和鼻腔均被填满堵塞,对颅底重建的支撑和鼻腔粘膜出血进行压迫止血,需要拔除时,使用空针抽吸,囊腔内的液体被排出,囊腔A1和囊腔B2缩小后,脱离鼻腔、及术区,所述液体为生理盐水或者注射用水,通过囊腔A1和囊腔B2外形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特性,利用了注水后囊腔A1和囊腔B2的扩张、支撑、固定、压迫止血,且液体在水囊囊腔压力的作用下,力点压迫均匀,能够使囊腔更好的贴附于鞍底、蝶窦等术腔及鼻腔内,这个是采用气囊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能对鼻腔黏膜的表面机械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拔除此装置时,术后24-48h可以抽出囊腔A1液体,此时鼻腔可以恢复自由通气并可以排除鼻腔分泌物,如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囊腔B2可以3-7d拔除,如术中发生脑脊液漏并修补,囊腔B2可以7-10d后拔除。拔除时,均需先将止血囊腔A1和囊腔B2内液体抽出,使其外形收缩减小,其与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避免造成二次创伤,且单向阀能够防止注入的液体发生倒流现象,对医务人员而言:易于医生在内镜下放置,能准确地判断术腔大小,使球囊更好地贴合术区及鼻腔,操作简单,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一次性压迫器易于消毒、方便拔除,避免纱条遗落,减少感染几率;对患者而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水肿,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对医院而言: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并发症带来的医疗纠纷,纱条使用后无法收费,造成医院成本增加,而一次性鼻蝶压迫器作为术中使用耗材,可以申请合理收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包括囊腔A1和囊腔B2,所述囊腔A1的内腔连通有导管A3的一端,所述导管A3的另一端穿过囊腔B2的内腔连接有单向阀A7,所述囊腔B2的内腔连通有导管B4的一端,所述导管B4的另一端连接有单向阀B8。
所述单向阀A7与导管A3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A5,所述单向阀B8与导管B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B6。
所述囊腔A1、囊腔B2、导管A3和导管B4之间相互连接处均一体成型。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内镜引导下将该装置置入术区及鼻腔内,在内镜的观察下,囊腔A1置入鞍底、蝶窦等术腔处,囊腔B2置入鼻腔内,首先注射器通过单向阀A7向导管A3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导管A3注入囊腔A1内,使囊腔A1膨胀填满鞍底、蝶窦等术腔,停止注入;另一个注射器通过单向阀B8向导管B4内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导管B 4注入囊腔B2内,使囊腔B2膨胀填满鼻腔内,停止注入,鞍底、蝶窦等术腔和鼻腔均被填满堵塞,对颅底重建的支撑和鼻腔粘膜出血进行压迫止血,需要拔除时,使用空针抽吸,囊腔内的液体被排出,囊腔A1和囊腔B2缩小后,脱离鼻腔、及术区,所述液体为生理盐水或者注射用水,通过囊腔A1和囊腔B2外形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特性,利用了注水后囊腔A1和囊腔B2的扩张、支撑、固定、压迫止血,且液体在水囊囊腔压力的作用下,力点压迫均匀,能够使囊腔更好的贴附于鞍底、蝶窦等术腔及鼻腔内,这个是采用气囊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能对鼻腔黏膜的表面机械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拔除此装置时,术后24-48h可以抽出囊腔A1液体,此时鼻腔可以恢复自由通气并可以排除鼻腔分泌物,如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囊腔B2可以3-7d拔除,如术中发生脑脊液漏并修补,囊腔B2可以7-10d后拔除。拔除时,均需先将止血囊腔A1和囊腔B2内液体抽出,使其外形收缩减小,其与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避免造成二次创伤,且单向阀能够防止注入的液体发生倒流现象,对医务人员而言:易于医生在内镜下放置,能准确地判断术腔大小,使球囊更好地贴合术区及鼻腔,操作简单,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一次性压迫器易于消毒、方便拔除,避免纱条遗落,减少感染几率;对患者而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水肿,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对医院而言: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并发症带来的医疗纠纷,纱条使用后无法收费,造成医院成本增加,而一次性鼻蝶压迫器作为术中使用耗材,可以申请合理收费。
通过指示球囊检测囊腔充起或按压后复张程度及速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判断止血囊腔压力大小,是否发生液体泄漏。
通过一体成型使其密封性更好,防止有泄漏。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包括囊腔A1和囊腔B2,所述囊腔A1的内腔连通有导管A3的一端,所述导管A3的另一端穿过囊腔B2的内腔连接有单向阀A7,所述囊腔B2的内腔连通有导管B4的一端,所述导管B4的另一端连接有单向阀B8。
所述单向阀A7与导管A3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A5,所述单向阀B8与导管B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B6。
所述囊腔A1、囊腔B2、导管A3和导管B4之间相互连接处均一体成型。
所述导管A3和导管B4均采用不易被挤压变形的硬质材料制作,比如为PTFE或者PP材料,且均有刻度标识。
所述囊腔B2的外形呈扁平囊状结构,所述囊腔A1和囊腔B2采用乳胶材料制作。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在内镜引导下将该装置置入术区及鼻腔内,在内镜的观察下,囊腔A1置入鞍底、蝶窦等术腔处,囊腔B2置入鼻腔内,首先注射器通过单向阀A7向导管A3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导管A3注入囊腔A1内,使囊腔A1膨胀填满鞍底、蝶窦等术腔,停止注入;另一个注射器通过单向阀B8向导管B4内注入液体,液体经过导管B 4注入囊腔B2内,使囊腔B2膨胀填满鼻腔内,停止注入,鞍底、蝶窦等术腔和鼻腔均被填满堵塞,对颅底重建的支撑和鼻腔粘膜出血进行压迫止血,需要拔除时,使用空针抽吸,囊腔内的液体被排出,囊腔A1和囊腔B2缩小后,脱离鼻腔、及术区,所述液体为生理盐水或者注射用水,通过囊腔A1和囊腔B2外形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特性,利用了注水后囊腔A1和囊腔B2的扩张、支撑、固定、压迫止血,且液体在水囊囊腔压力的作用下,力点压迫均匀,能够使囊腔更好的贴附于鞍底、蝶窦等术腔及鼻腔内,这个是采用气囊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能对鼻腔黏膜的表面机械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拔除此装置时,术后24-48h可以抽出囊腔A1液体,此时鼻腔可以恢复自由通气并可以排除鼻腔分泌物,如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囊腔B2可以3-7d拔除,如术中发生脑脊液漏并修补,囊腔B2可以7-10d后拔除。拔除时,均需先将止血囊腔A1和囊腔B2内液体抽出,使其外形收缩减小,其与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避免造成二次创伤,且单向阀能够防止注入的液体发生倒流现象,对医务人员而言:易于医生在内镜下放置,能准确地判断术腔大小,使球囊更好地贴合术区及鼻腔,操作简单,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一次性压迫器易于消毒、方便拔除,避免纱条遗落,减少感染几率;对患者而言: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水肿,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对医院而言: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并发症带来的医疗纠纷,纱条使用后无法收费,造成医院成本增加,而一次性鼻蝶压迫器作为术中使用耗材,可以申请合理收费。
通过指示球囊检测囊腔充起或按压后复张程度及速度,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判断止血囊腔压力大小,是否发生液体泄漏。
通过一体成型使其密封性更好,防止有泄漏。
通过不易被挤压变形的硬质材料,使导管不易被压扁,且刻度标识便于确认导管初始放置深度,及时观察是否有脱出的现象。
通过囊腔A1的外形呈类圆形,使其与蝶窦及术腔的外形契合,且乳胶材料的可塑性更好,注入液体后球囊沿术腔形状自动成形。
所述囊腔B2的外形呈扁平囊状结构,与鼻腔契合,注入液体后球囊沿术腔形状自动成形,所述囊腔A和囊腔B采用乳胶材料制作。
通过囊腔A1和囊腔B2的外形与鞍底、蝶窦术区及鼻腔的外形契合,密封性更好,且乳胶材料的可塑性更好,注入液体后使囊腔与术区及鼻腔的外形更容易紧贴,增加密封性。
所述导管A3和导管B4外露端的标注刻度,刻度标识cm,长度为5cm,可精确到2mm,导管A3和导管B4的管径为8-10F,腔囊A1注水后有效长度为3cm,腔囊B2注水后有效长度为9cm,,腔囊A1及腔囊B2都注水后的有效长度为11-12cm,还配有有一次性灭菌包装,内含(一次性经鼻蝶术后双腔双囊压迫支撑球囊导管一根、20ml注射器一个、灭菌凡士林棉球三个、医用固定胶布贴三个,大小可采用常规创可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囊腔A(1)和囊腔B(2),所述囊腔A(1)的内腔连通有导管A(3)的一端,所述导管A(3)的另一端穿过囊腔B(2)的内腔连接有单向阀A(7),所述囊腔B(2)的内腔连通有导管B(4)的一端,所述导管B(4)的另一端连接有单向阀B(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A(7)与导管A(3)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A(5),所述单向阀B(8)与导管B(4)之间连接有指示球囊B(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腔A(1)、囊腔B(2)、导管A(3)和导管B(4)之间相互连接处均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A(3)和导管B(4)均采用不易被挤压变形的硬质材料制作,且均有刻度标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腔A(1)的外形呈类呈类圆形,所述囊腔B(2)的外形呈扁平囊状结构,所述囊腔A(1)和囊腔B(2)均采用乳胶材料制作。
CN201920520728.5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8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728.5U CN210158667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728.5U CN210158667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8667U true CN210158667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072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8667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8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76442U (zh) 一种治疗宫腔出血的填塞装置
CN103111010A (zh) 一种双腔球囊管及其应用
CN107670166A (zh) 三腔宫颈球囊扩张器
CN103494628B (zh) 鼻腔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CN202859208U (zh) 宫颈止血用气囊栓
CN210158667U (zh) 一种经鼻蝶手术双腔双囊压迫支撑塑形球囊
CN204181677U (zh) 一次性双囊通气鼻腔止血导管
CN204147317U (zh) 鼻腔免填塞中隔负压吸引器
CN201441411U (zh) 医用鼻腔止血器
CN208114624U (zh) 一种止血带
CN103720501A (zh) 鼻腔止血器和窦腔止血器及止血操作方法
CN215228059U (zh) 一种鼻腔双腔凝胶止血气囊
CN214074455U (zh) 用于上下颌骨囊肿手术的填塞引流装置
CN215082909U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
CN113081138A (zh) 一种经鼻腔止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1564541U (zh) 鼻腔压迫止血器
CN210903207U (zh) 一种医用自粘式无菌一次性止血带
CN112843357A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孔感染用引流器
CN215606007U (zh) 一种经鼻腔止血装置
CN203195851U (zh) 腹部加压袋
CN208081646U (zh) 三腔宫颈球囊扩张器
CN207591068U (zh) 双防双囊气管切开套管
CN205586036U (zh) 一种多功能鼻腔气囊式扩张器
CN201299614Y (zh) 鼻腔压迫止血器
CN211561534U (zh) 一种经鼻内镜手术鼻腔粘膜收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