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8412U -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 Google Patents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58412U CN210158412U CN201822028311.5U CN201822028311U CN210158412U CN 210158412 U CN210158412 U CN 210158412U CN 201822028311 U CN201822028311 U CN 201822028311U CN 210158412 U CN210158412 U CN 2101584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magnetically attractive
- assembly
- unit
- magnetic attr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颈枕及其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至少二磁吸单元,二所述磁吸单元能够相互磁吸结合,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一柔性包覆体和一磁吸元件,所述柔性包覆体一体包覆所述磁吸元件。所述磁吸组件适于被应用于颈枕,以便于以磁吸方式封闭颈枕开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扣件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背景技术
插扣、按扣、纽扣等各种用于结合的扣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配件。
不同的扣件有其自身特征,其配合使用的物件不同。比如,衣物上,配合服装的两边对称设计,通常使用纽扣或者按扣,使得服装的两边能够通过纽扣或者按扣结合;比如,在背包或者行李袋上,通常使用插扣件,作为可以调整的背带或者其它用途。
颈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另一常用物品。早期的颈枕颈枕作为基本的支撑或者辅助睡眠的作用,其与扣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随着颈枕的发展,基于用户佩戴需求,扣件被应用于部分颈枕,比如扣件被设置于颈枕的开口位置,以对开口的两端进行系扣。但是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方式中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
颈枕和扣件作为两个独立发展过来的产品,其各自有独立的特征,现有的颈枕对于扣件的应用都是将已有的扣件直接拿过来应用,比如将已有的插扣件选择合适的尺寸大小将其定制在颈枕上,并没有根据颈枕的特征而重新设计的扣件。
而颈枕作为一个有其特别功能的产品,有由自身的需求。比如,颈枕佩戴在人的颈部周围,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安全性,比如,颈枕作为一个随时可能被佩戴于颈部的物件,其需要能够更加自如地被佩戴或者摘下,扣件也需要满足这样的要求,而泛化的扣件需要能够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因此并不能满足于对于颈枕这个特别领域的特别要求。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采用包覆式磁吸的方式进行自动吸合,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自如地进行盲扣,不需要明显的扣系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通过柔性材料一体包覆磁吸元件,使得刚性的磁吸元件被柔性材料稳定地固定,实现良好的软硬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中柔性材料适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品,而磁吸元件可以灵活地吸合,柔性材料特性和刚性材料特性相互配合。比如,柔性材料适于被固定于柔性的颈枕,而磁吸元件的吸合作用不会由于柔性材料的固定而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通过磁吸面的方向设置来控制两个磁吸单元的相互吸合方向,使其按预定方式搭接吸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提供凹槽式的缝制固定位置,使得缝制线能够被隐藏于其中,且便于进行缝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对于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不同的形状以及厚度设计,使得缝制工艺需求、吸合力需求和固定强度需求都能够协调满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磁吸组件,其通过磁吸方式搭接固定,能够自由的吸合或者解开,不需要机械的锁扣结构,避免机械锁扣失效而不能解开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磁吸组件,其包括:至少二磁吸单元,二所述磁吸单元能够相互磁吸结合,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一柔性包覆体和一磁吸元件,所述柔性包覆体一体包覆所述磁吸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的所述柔性包覆体完全包覆所述第一磁吸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至少一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一固定区和一包覆区,所述固定区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包覆区包覆所述磁吸元件,所述柔性包覆体具有一顶表面和一底表面,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底表面靠近被应用的物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自所述固定区至少部分地一体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包覆区具有一磁吸顶面和一磁吸底面,所述磁吸元件位于所述磁吸顶面和所述磁吸底面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其中一个所述包覆区的所述磁吸顶面吸引另一个所述磁吸单元的所述包覆区的所述磁吸底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其中一个所述包覆区所述磁吸顶面排斥另一个所述磁吸单元的所述包覆区的所述磁吸顶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顶面凸出于所述柔性包覆体的顶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底面凸出于所述柔性包覆体的底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吸组件,其中当两所述磁吸单元吸合时,两所述磁吸单元吸合位置周围形成一间隙。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包括一固定盘和一连接颈,所述固定盘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连接颈向内收缩地一体连接所述固定盘和所述包覆区。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盘呈圆形结构。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颈自所述固定盘部分地呈弧形地向内收缩。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被固定的材料,被固定时,被固定的材料穿过所述凹槽固定所述磁性单元至被应用的物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凹槽呈弧形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区的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包括一凸出肋,所述凸出肋向外凸出于所述顶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凸出肋呈圆环形凸出于所述顶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凸出肋内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包括多个磁吸元件,多个所述磁吸元件分离分别被所述柔性包覆体包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包覆区带状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形状一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通过TPE包胶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磁吸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的材料选自:硅胶材料、橡胶材料、SEBS基体复合材料、SBS基体复合材料中一种或多种。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元件是磁铁。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磁吸元件是圆形结构。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顶面的厚度d1与磁吸元件的厚度关系D是:1/10D<d1<1/2D。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底面的厚度d1与磁吸元件的厚度关系D是:1/10D<d2<1/2D。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能够被缝制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搭接吸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颈枕,其包括:
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和
一枕体,所述枕体包一主体部分和一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分延伸于所述两端部之间形成一内通道,所述两端部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内通道,所述磁吸组件的两所述磁吸单元分别被配置于所述枕体,以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形成所述内通道,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内侧面对侧。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两所述磁吸单元分别被配置于所述枕体的外侧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两所述磁吸单元分别被配置于所述枕体的外侧面靠近所述两端部的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三磁吸单元,所述第三磁吸单元能够与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其中一所述磁吸单元磁吸吸合,所述第三磁吸单元被配置于所述枕体的外侧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枕体的所述两端部中的其中一端部能够以另一端部为中心卷绕形成一卷收状态,所述第三磁吸单元与其中一所述磁吸单元磁性吸合束缚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枕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解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解开状态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是吸合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的一种吸合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A位置放大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的另一种吸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B位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自动吸合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排斥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颈枕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颈枕使用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颈枕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颈枕的卷收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颈枕的卷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附图之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吸组件100被阐述。所述磁吸组件100包括两磁吸单元,分别为一第一磁吸单元10和一第二磁吸单元20,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能够相互磁吸结合。
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包括一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一第一磁吸单元吸元件 12,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一体包覆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形成一第一固定区 111和一第一包覆区112,所述第一固定区111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包覆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所述第一包覆区112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区1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被完全包覆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并没有显露于外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 被安全地容纳、固定于其中,而不会脱离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换句话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被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与外部隔离,且能够透过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产生磁吸作用。
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由柔性材料制成,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能够被弯曲或者产生弹性变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通过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包胶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通过TPE包胶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的材料选自硅胶、橡胶、SEBS或者SBS弹性体为基材的复合材料等软弹性材料。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为不同硬度。
所述第一包覆区112自所述第一固定区111至少部分地一体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固定区111提供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形成的磁吸位置相互分离的设置,并不是设置于同一个位置,从而使得磁吸结合更加自由。换句话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的自由端。或者说,磁吸位置与固定位置具有预定距离。
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包括一第二柔性包覆体21和一第二磁吸元件22,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一体包覆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形成一第二固定区211和一第二包覆区212,所述第二固定区211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用于包覆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被完全包覆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并没有直接显露于外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被安全地容纳、固定于其中,而不会脱离。
所述第二包覆区212自所述第二固定区211至少部分地一体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固定区211提供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二包覆区212形成的磁吸位置相互分离的设置,并不是设置于同一个位置,从而使得磁吸更加自由。换句话说,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的自由端。
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可以是任何可以相互磁性吸引元件,比如带有磁性的元件或者能够被磁吸元件吸引的元件,比如磁铁、或铁磁性元件,
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至少部分地重叠搭接。
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具有一第一顶表面1101和一第一底表面1102,所述第一顶表面1101和所述第一底表面1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表面1102靠近被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一顶表面1101远离被固定的位置。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顶表面1101和所述第一顶表面1101位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两侧。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具有一第二顶表面2101和一第二底表面2102,所述第二顶表面2101和所述第二底表面2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底表面2102靠近被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二顶表面2101远离被固定的位置。更具体地,所述第二顶表面 2101和所述第二顶表面2101位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两侧。
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具有一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一第一磁吸底面112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被包覆于所述第一包覆区 112形成具有磁吸功能的表面,或者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被包覆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时,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分别透过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 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提供磁吸功能。换句话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21位于所述第一磁性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之间。
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具有一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一第二磁吸底面2122,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被包覆于所述第二包覆区 212形成具有磁吸功能表面,或者说,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和被包覆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时,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分别通过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提供磁吸功能。换句话说,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位于所述第二磁性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能够磁性吸引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能够磁性吸引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排斥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能够排斥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 的第二磁吸底面2122。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磁性配合上下吸引或者排斥的磁性力的设置,使得当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相互靠近时,磁性吸引力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 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自动地以上下的方式靠近,并且快速地上下吸合。比如,在一种吸合情况下,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处于同一高度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顶面或底面或侧面相互排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在竖直方向相互离开,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呈向上抬起趋势,所述第二磁吸单元 20向下弯曲趋势,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高度相互错开,进一步,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第一磁吸底面1122与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 2121相互吸引并且快速吸合固定,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磁性搭接固定,即达到相互吸合的状态。在一种吸合情况下,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处于同一高度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顶面或底面或侧面相互排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在竖直方向相互离开,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呈向下弯曲趋势,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呈向上抬起趋势,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高度相互错开,进一步,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第一磁吸顶面1121 与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性底面2122相互吸引并且快速吸合固定,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磁性搭接固定,即达到相互吸合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在使用时,比如需要缝制固定于应用的物体时,可以借助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相互作用特征来确定所述第一磁性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固定方式,比如通过观察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引和排斥的特征来确定所述第一磁吸单元 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对的朝向外部的侧面和朝向内部的侧面,即确定所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在被固定时贴靠或者靠近被应用物体的一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是一片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是圆片状结构,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厚度是D1。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具有一第一上表面121和一第一下表面122,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所述第一上表面121与所述第一包覆区112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 1121相对应,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所述第一下表面122与所述第一包覆区112 的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相对应。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元件 12的所述第一上表面121一致,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 和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所述第一下表面122形状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形状为圆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形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三角形或者多边形结构,或者不规则形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是一片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是圆片状结构,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厚度是D2。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具有一第二上表面221和一第二下表面222,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上表面221 与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相对应,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 的所述第二下表面222与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相对应。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上表面221一致,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和所示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下表面222形状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 2122的形状为圆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 12和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形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三角形或者多边形结构,或者不规则形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 和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是相同的形状,比如都为圆形,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第二磁吸元件22还可以是不同的形状,比如一个为方形,一个为圆形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并不限于相同的形状或尺寸。
进一步,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透过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产生磁吸功能,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厚度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将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稳定地、牢固地包覆于其中,厚度选择偏向于较大的方向;另一方面是,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 不能对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磁性吸合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厚度偏向于较小的方向;另一方面,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厚度选择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 22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有关,当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厚度可以选择较大的厚度值,当相互作用力较小时,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性底面1122的厚度需要选择较小的厚度值。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厚度d11小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的厚度D1,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的d12小于第一磁吸元件12的厚度D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厚度D1,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的d12 与第一磁吸元件12的厚度D1关系是:1/10D1<d11<1/2D1,1/10D1<d12<1/2D1。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的厚度d1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厚度 d12分别可以是1/9D1、1/8D1、1/7D1、1/6D1、1/5D1、1/4D1或1/3D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性顶面1121的厚度d1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厚度d12可以是大致等于上述值,并不限于绝对等于上述值。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的形状以及厚度一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相对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所在平面形成镜像对称的关系,使得外表面一致,不需要明显地区分。
相应地,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透过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产生磁吸功能,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将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稳定地、牢固地包覆于其中,厚度选择偏向于较大的方向;另一方面是,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 不能对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磁性吸合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厚度偏向于较小的方向;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选择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 22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有关,当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可以选择较大的厚度值,当相互作用力较小时,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性底面2122的厚度需要选择较小的厚度值。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的厚度d21小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厚度D2,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的d22小于第二磁吸元件22的厚度D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的厚度D2,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的d22 与第二磁吸元件22的厚度D2关系是:1/10D2<d21<1/2D2,1/10D2<d22<1/2D2。可选地,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的厚度d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 d22分别可以是1/9D2、1/8D2、1/7D2、1/6D2、1/5D2、1/4D2或1/3D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磁性顶面2121的厚度d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d22可以是大致等于上述值,并不限于绝对等于上述值。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形状以及厚度一致,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相对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所在平面形成镜像对称的关系,使得外表面一致,不需要明显地区分。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凸出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的第一顶表面1101,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凸出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的所述第一底表面1102。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凸出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的第二顶表面2101,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凸出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的第二底表面2102。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之间吸合位置周围形成一间隙,也就是说,在吸合时,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并不是完全的贴靠,贴靠的区域提供磁吸固定力,未贴靠的区域形成所述间隙,所述间隙提供分离点。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想要分离吸合的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 20时,使用者借由所述间隙位置施以外力作用,即可以省力地克服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相互吸合力。具体地,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 1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 相互吸合时形成一第一间隙102,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底面 1122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相互吸合时吸合位置周围形成一第二间隙101。
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可以不凸出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的第一顶表面1101 和第一底表面1102,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可以不凸出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的第二顶表面2101和第二底表面210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表面平面地延伸,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相互贴靠,并不会形成所述间隙。
在一个实施中,可以选择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磁吸顶面1121、或所述第一磁吸底面1122凸出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的第一底表面1102,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或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凸出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的第二底表面2102。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比如两个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两个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被所述第一包覆区112一体包覆形成延伸的带状结构。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包括多个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比如两个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两个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 被所述第二包覆区212一体包覆形成延伸的带状结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数量还可以是其它,比如一个,三个及以上,多个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多个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 还可以是其它布局的方式被所述包覆区包覆,比如三角形排布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调整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之间的连接距离以及连接力的大小。
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包括第一固定盘1111和一第一连接颈1112。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用于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比如用于被缝制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所,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提供固定所述第一磁吸单元 10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颈1112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和所述第一包覆区112所述连接颈。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连接颈1112作为用于固定的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和用于吸合的所述第一包覆区112的这样两个功能区的中间过渡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和所述第一包覆区112的固定功能和吸合功能相互独立,而不会相互影响。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呈带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颈1112呈弧线型地向内收缩,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和所述第一包覆区112。所述第一连接颈1112 的收缩结构减小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和所述第一包覆区112的相互牵扯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包覆区112的活动更加自如,比如所述第一包覆区112能够产生灵活地扭转动作,且在扭转时,对所述第一固定区111的影响较小。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区111、所述第一连接颈1112和所述第一包覆区112还可以选择其它形状,比如所述第一固定区111 可以选择多变形结构或者花瓣形结构,所述第一包覆区112可以选择圆形结构或者多边形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区111具有一第一凹槽11101,所述第一凹槽11101用于提供固定位置。比如,在被缝制固定时,缝制线可以穿过所述第一凹槽11101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一凹槽11101沿所述第一固定区111边缘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凹槽11101用于容纳被固定的材料,以使得被固定的材料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比如用于容纳缝制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110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一凹槽11101呈圆弧形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 的边缘。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凹槽1110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边缘形状一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1101可以选择其它形状,比如直线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具有一第一顶面和一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凹槽11101自所述第一固定区111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11101 的底部即提供固定的位置,也就是说,用于固定区域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固定区 111整体的厚度小,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方便对所述第一磁吸单元 10进行固定,比如方便缝制针钻入缝制,而当厚度较大时,会增大缝制的难度,提高对缝制设备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被缝制的材料,比如缝制线可以被隐藏于所述第一凹槽11101内部,外部不容易看到,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外观更加整洁、美观。
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包括一第一凸出肋11111,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所述第一顶面,加强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能够更好地保持圆盘形状,而不会因为柔性材料的作用而易于变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凸出于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的所述第一顶表面1101。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呈圆环形,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一凹槽11101至少部分地环绕于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外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凹槽11101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以及较小的厚度,而与至毗邻的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具有较大硬度,柔性的第一凹槽11101区域与柔性的物体固定,而刚性较好的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为所述第一包覆区112提供较好的连接力,且保持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 的形状,减小所述第一包覆区112的活动对所述第一固定区111的影响。
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所述第一底面为平面状,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只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一侧面凸出,而不是两侧面。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的所述第一底面适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说,在被使用时,所述第一底面朝向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一底面贴靠于被应用物体的表面,所述第一顶面朝向外侧,由此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固定方位,且可以提供平整的固定条件,使得固定更加稳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可以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一底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底面并不限于平面结构。
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具有一第一通孔111101,所述第一通孔111101贯穿所述第一固定盘1111。所述第一通孔111101位于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内部,配合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设置,减少材料的耗费。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通孔111101 可以用于辅助定位,确定所述第一定位盘的位置,从而方便固定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具有相对较大的硬度,使得所述第一定位盘保持原有的形状,而所述第一凸出肋11111内部区域成为一个被包围的位置,较少承担外力的作用,而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11101,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通孔111101位置不需要填充材料,因此可以更加优化材料的利用,减少材料但是不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
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包括一第二固定盘2111和一第二连接颈2112。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用于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比如用于被缝制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所,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提供固定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所述连接颈。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作为用于固定的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和用于吸合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这样两个功能区的中间过渡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固定功能和吸合功能相互独立,而不会相互影响。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呈带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呈弧线型地向内收缩,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 的收缩结构减小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相互牵扯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活动更加自如,比如所述第二包覆区212能够产生灵活地扭转动作,且在扭转时,对所述第二固定区211的影响较小。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区211、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还可以选择其它形状,比如所述第二固定区211 可以选择多变形结构或者花瓣形结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可以选择圆形结构或者多边形结构。
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具有一第二凹槽21101,所述第二凹槽21101用于提供固定位置。比如,在被缝制固定时,缝制线可以穿过所述第二凹槽21101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二凹槽21101沿所述第二固定区211边缘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1101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凹槽21101呈圆弧形地延伸于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 的边缘。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边缘形状一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1101可以选择其它形状,比如直线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具有一第二顶面和一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凹槽21101自所述第二固定区211的第二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21101的底部即提供固定的位置,也就是说,用于固定区域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固定区211整体的厚度小,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方便对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进行固定,比如方便缝制针钻入缝制,而当厚度较大时,会增大缝制的难度,提高对缝制设备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被缝制的材料,比如缝制线可以被隐藏于所述第二凹槽21101内部,外部不容易看到,使得所述第二磁吸单元 20外观更加整洁、美观。
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包括一第二凸出肋21111,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所述第一顶面,加强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能够更好地保持圆盘形状,而不会因为柔性材料的作用而易于变形。也就是说,说说第二凸出肋21111凸出于所述第二顶表面 2101。进一步,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呈圆环形,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二凹槽21101至少部分地环绕于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外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凹槽21101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以及较小的厚度,而与至毗邻的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具有较大硬度,柔性的第二凹槽21101区域与柔性的物体固定,而刚性较好的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为所述第二包覆区 212提供较好的连接力,且保持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形状,减小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活动对所述第二固定区211的影响。
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所述第二底面为平面状,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只在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一侧凸出,而不是两侧。所述第二固定盘 2111的所述第二底面适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说,在被使用时,所述第二底面朝向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二底面贴靠于被应用物体的表面,所述第二顶面朝向外侧,由此可以确定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固定方位,且可以提供平整的固定条件,使得固定更加稳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可以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顶表面2101和所述第二底表面 2102,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底表面2102并不限于平面结构。
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具有一第二通孔211101,所述第二通孔211101贯穿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所述第二通孔211101位于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内部,配合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设置,减少材料的耗费。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通孔211101 可以用于辅助定位,确定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的位置,从而方便固定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具有相对较大的硬度,使得所述第二定位盘保持原有的形状,而所述第二凸出肋21111内部区域成为一个被包围的位置,较少承担外力的作用,而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通孔211101,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二通孔211101位置不需要填充材料,因此可以更加优化材料的利用,减少材料但是不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具有一致的形状和尺寸,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 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在包覆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 时形成的形状一致,具体地,在制造时,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具制造成型,而不需要开两组模具分别进行制造,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的开模成本。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并不限于相同的结构形状或者尺寸,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各自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
所述磁吸组件100能够被应用于各组需要结合的物件,比如服装、背包、颈枕等。参照图5-图7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磁吸组件100的颈枕200。所述颈枕200包括一枕体210和一所述磁吸组件100,所述磁吸组件100被配置于所述枕体210以使得所述枕体210形成封闭结构。
所述枕体210包括一主体部分203和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分203延伸在所述两端部之间形成一内通道204。所述主体部分203具有一内侧面2032和一外侧面2031,所述内侧面2032形成所述内通道204。所述内侧面2032形成所述内通道204,在使用时,所述内侧面2032靠近所述使用者的颈部,所述外侧面2031 远离所述使用者的颈部外侧面2031枕体210。所述外侧面2031位于所述内侧面2032对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枕体210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以弹性地支撑所述使用者的身体部位,比如支撑所述使用者的颈部和头部。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记忆棉、慢回弹材料、亲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所述枕体 210在被使用或者受到力的作用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更进一步,该弹性形变可以恢复。
所述两端部分别是一第一端部201和一第二端部202,所述主体部分203延伸在所述第一端部201和所述第二端部202之间形成所述内通道204。所述主体部分203具有预定的长度,以便于弯曲延伸形成弧形的所述内通道204,适于使用者U佩戴,比如适于所述使用者U佩戴于颈部。所述第一端部201和所述第二端部202形成一开口205,所述开口205连通所述内通道204和外部,以便于使用者U进行使用。举例地,在使用时,所述使用者U的颈部可以穿过所述开口205进入所述内通道204,从而使得所述主体部分203环绕于颈部的周围。也就是说,所述开口205为所述使用者U提供进入所述内通道204的路径。
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能够被配置于所述枕体210能够封闭所述开口205的任何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组件 100被配置于所述枕体210的两端部,以通过所述磁吸组件100封闭两所述端部形成的所述开口205。
当使用时,颈部通过所述开口205进入所述内通道204,从而使得所述枕体 210环绕于颈部的周围,当所述磁吸组件100结合时,所述开口205被封闭形成封闭环,防止所述颈枕200脱离使用者U的颈部而掉落。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被配置于所述枕体210的外侧面2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被配置于靠近所述第一端部201和所述第二端部202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被配置于所述枕体210的内侧面2032。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分别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端部201和所述第二端部202靠近所述外侧面2031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大致平直地向内延伸搭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分别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端部201和所述第二端部202相对应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 20相互结合时,两所述肩部始终对称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分别被缝制固定于所述枕体210。具体地,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的所述第一固定区111以及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分别被固定于所述枕体210,比如,通过缝制机带动缝制线穿过所述第一凹槽11101和所述第二凹槽21101,通过缝制线将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第二磁吸单元20固定于柔性的所述枕体210。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固定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连接距离可以调整所述第一端部201和所述第二端部20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改变所述开口205的大小以及所述内通道204的大小,从而使得所述颈枕200被佩戴时,所述枕体210 能够更加靠近使用者的身体部位,比如靠近使用者U的颈部周围,从而为使用者U提供更加贴合的支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磁吸组件100的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以磁性吸引的方式自动吸合,这种方式更加适合颈枕200的使用需求。首先,所述颈枕200是被佩戴于颈部的物品,当所述颈枕200被佩戴时,所述开口205位于前侧,即人的下颌的下方位置,这个位置属于一个视觉盲区,因此如果需要特别的扣系操作时,使用者不得不低头去看,但是这是一个不舒服的姿势,也就是说,普通的需要扣系的配件并不适于靠近颈部的位置,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磁性扣件,不需要使用者U特别操作,当所述颈枕200的所述第一端部201 和所述第二端部202靠近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会自动吸合。这种自动吸合的功能也适合不同人群的使用者U,比如适合不会操作配件的小孩、比如视力不佳的盲人。第二,颈部时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而颈枕200被佩戴于颈部,因此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当所述颈枕 200的所述开口205不能被方便打开时,如果有意外的力牵引所述颈枕200,会带来不必要的危险,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磁吸组件100被使用时,当使用者 U需要分离吸合的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是,使用者U 只需要借助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之间的间隙进行拨动,就可以轻松地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分离,使用者U 即使没有操作打开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之间当外力克服磁吸力时,所述第一磁吸单元 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也会自动分离,没有不能被解锁的危险。第三,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是柔性部件,靠近使用者U的身体部位也不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参照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力的颈枕20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组件100还包括一第三磁吸单元30,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 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磁性吸引连接。
进一步,所述枕体210能够被卷收形成一卷收状态,并且通过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磁吸结合来固定所述卷收状态,也就是说,使得所述颈枕200保持于被卷起的状态。
进一步,在形成所述卷收状态时,所述第二端部202以所述枕体210的所述第一端部201为中心圈绕形成叠层卷,位于所述第二端部202的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能够与位于所述枕体210所述外侧面2031的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磁吸结合,从而使得被卷收后的所述枕体210保持于所述卷收状态,从而使得所述颈枕 200保持于较小的体积,方便携带。
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可以与所述第二磁吸单元10的结构一致。
具体地,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包括一第三柔性包覆体31和一第三磁吸元件 32,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一体包覆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形成一第三固定区 311和一第三包覆区312,所述第三固定区311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包覆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所述第三包覆区312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区311。
优选地,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被完全包覆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也就是说,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并没有直接显露于外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被安全地容纳、固定于其中,而不会脱离。换句话说,所述第三磁吸元件 32被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与外部隔离,且能够透过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 产生磁吸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通过模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
所述第三包覆区312自所述第三固定区311至少部分地一体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固定区311提供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形成的磁吸位置相互分离的设置,并不是设置于同一个位置,从而使得磁吸结合更加自由。换句话说,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位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的自由端。
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可以是任何可以相互磁性吸引元件,比如带有磁性的元件或者能够被磁吸元件吸引的元件,比如磁铁、或铁磁吸元件,
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至少部分地重叠搭接。
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具有一第三顶表面3101和一第三底表面3102,所述第三顶表面3101和所述第三底表面310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底表面3102靠近被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三顶表面3101远离被固定的位置。更具体地,所述第第三顶表面3101和所述第三底表面3102位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两侧。
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具有一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一第三磁吸底面3122,也就是说,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被包覆于所述第三包覆区 312形成具有磁吸功能的表面,或者说,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被包覆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时,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分别透过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 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提供磁吸功能。
进一步,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能够磁性吸引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能够磁性吸引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排斥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能够排斥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 的底面。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磁性配合上下吸引或者排斥的磁性力的设置,使得当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相互靠近时,磁性吸引力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自动地以上下的方式靠近,并且快速地上下吸合。比如,在一种吸合情况下,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处于同一高度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顶面或底面或侧面相互排斥,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在竖直方向相互离开,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呈向上抬起趋势,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向下弯曲趋势,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高度相互错开,进一步,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第三磁吸底面3122与所述第二磁吸单元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相互吸引并且快速吸合固定,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磁性搭接固定,即达到相互吸合的状态。在一种吸合情况下,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处于同一高度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顶面或底面或侧面相互排斥,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在竖直方向相互离开,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呈向下弯曲趋势,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呈向上抬起趋势,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高度相互错开,进一步,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第三磁吸顶面3121与所述第二磁吸单元的所述第二磁性底面2122相互吸引并且快速吸合固定,使得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磁性搭接固定,即达到相互吸合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在使用时,比如需要缝制固定于应用的物体时,可以借助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相互作用特征来确定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固定方式,比如通过观察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和相互吸引和排斥的特征来确定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对的朝向外侧的表面和朝向内侧的表面,即确定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在被固定时贴靠或者靠近被应用物体的一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是一片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是圆片状结构,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厚度是D3。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具有一第三上表面321和一第三下表面322,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所述第三上表面321与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相对应,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所述第三下表面322与所述第三包覆区312 的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相对应。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元件 32的所述第三上表面321一致,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 和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所述第三下表面322形状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形状为圆形。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形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三角形或者多边形结构,或者不规则形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形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三角形或者多边形结构,或者不规则形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是相同的形状,比如都为圆形,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第二磁吸元件22还可以是不同的形状,比如一个为方形,一个为圆形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并不限于相同的形状或尺寸。
进一步,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透过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产生磁吸功能,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厚度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将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稳定地、牢固地包覆于其中,厚度选择偏向于较大的方向;另一方面是,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 不能对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磁性吸合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厚度偏向于较小的方向;另一方面,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厚度选择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与所述第二磁吸元件 22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有关,当相互作用力较大时,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厚度可以选择较大的厚度值,当相互作用力较小时,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厚度需要选择较小的厚度值。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厚度d31小于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厚度D3,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的d32小于第三磁吸元件32的厚度D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厚度D1,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的厚度的d32 与第三磁吸元件32的厚度D3关系是:1/10D3<d31<1/2D3,1/10D3<d32<1/2D3。可选地,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厚度d3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厚度 d32分别可以是1/9D3、1/8D3、1/7D3、1/6D3、1/5D3、1/4D3或1/3D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的厚度d1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厚度d12可以是大致等于上述值,并不限于绝对等于上述值。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的形状以及厚度一致,也就是说,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相对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所在平面形成镜像对称的关系,使得外表面一致,不需要明显地区分。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凸出于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顶表面,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凸出于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底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凸出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的所述第三顶表面3101。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凸出于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顶表面,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 凸出于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底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凸出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的所述第三底表面3102。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 之间形成一间隙,也就是说,在吸合时,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和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并不是完全的贴靠,贴靠的区域提供磁吸固定力,未贴靠的区域形成所述间隙,所述间隙提供分离点。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想要分离吸合的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时,使用者借由所述间隙位置施以外力作用,即可以省力地克服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22的相互吸合力。具体地,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相互吸合时形成一第三间隙103,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相互吸合时形成一第四间隙104。
当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可以不凸出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可以不凸出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21。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表面平面地延伸,当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相互吸合时,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相互贴靠,并不会形成所述间隙。
在一个实施中,可以选择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磁吸顶面3121、或所述第三磁吸底面3122凸出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 的所述第二磁吸顶面2121或所述第二磁吸底面2122凸出于所述第二柔性包覆体 21。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包括多个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比如两个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两个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被所述第三包覆区312一体包覆形成延伸的带状结构。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的数量还可以是其它,比如一个,三个及以上,多个所述磁吸元件还可以是其它布局的方式被所述包覆区包覆,比如三角形排布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磁吸元件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调整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之间的连接距离以及连接力的大小。
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所述第三固定区311包括第三固定盘3111和一第三连接颈3112。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用于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比如用于被缝制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所,所述固定盘提供固定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位置。所述第三连接颈3112一体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和所述第三包覆区312所述连接颈。也就是说,所述第三连接颈3112作为用于固定的所述第三固定区311 和用于吸合的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这样两个功能区的中间过渡作用,使得所述第三固定区311和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固定功能和吸合功能相互独立,而不会相互影响。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区311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呈带状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颈3112呈弧线型地向内收缩,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区311和所述第三包覆区312。所述第三连接颈3112 的收缩结构减小所述第三固定区311和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相互牵扯作用,使得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活动更加自如,比如所述第三包覆区312能够产生灵活地扭转动作,且在扭转时,对所述第三固定区311的影响较小。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区311、所述第三连接颈3112和所述第三包覆区312还可以选择其它形状,比如所述第三固定区311 可以选择多变形结构或者花瓣形结构,所述第三包覆区312可以选择圆形结构或者多边形结构。
所述第三固定区311具有一第三凹槽31101,所述第三凹槽31101用于提供固定位置。比如,在被缝制固定时,缝制线可以穿过所述第三凹槽31101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三凹槽31101沿所述第三固定区311边缘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31101被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三凹槽31101呈圆弧形地延伸于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 的边缘。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边缘形状一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31101可以选择其它形状,比如直线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具有一第三顶面和一第三底面,所述第三凹槽31101自所述第三固定区311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三凹槽31101 的底部即提供固定的位置,也就是说,用于固定区域的厚度比所述第三固定区 311整体的厚度小,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方便对所述第三磁吸单元 30进行固定,比如方便缝制针钻入缝制,而当厚度较大时,会增大缝制的难度,提高对缝制设备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被缝制的材料,比如缝制线可以被隐藏于所述第三凹槽31101内部,外部不容易看到,使得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外观更加整洁、美观。
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包括一第三凸出肋31111,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所述第三顶面,加强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能够更好地保持圆盘形状,而不会因为柔性材料的作用而易于变形。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凸出于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的第三顶表面3101。进一步,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呈圆环形,位于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三凹槽31101至少部分地环绕于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外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凹槽31101的位置具有较好的柔性,以及较小的厚度,而与至毗邻的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具有较大硬度,柔性的第三凹槽31101区域与柔性的物体固定,而刚性较好的所述第三凸出肋 31111为所述第三包覆区312提供较好的连接力,且保持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 的形状,减小所述第三包覆区312的活动对所述第三固定区311的影响。
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所述第三底面为平面状,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只在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一侧面凸出,而不是两侧面。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的所述第三底面适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说,在被使用时,所述第三底面朝向被应用的物体,所述第三底面贴靠于被应用物体的表面,所述第三顶面朝向外侧,由此可以确定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的固定方位,且可以提供平整的固定条件,使得固定更加稳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可以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三顶面和所述第三底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底面并不限于平面结构。
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具有一第三通孔311101,所述第三通孔311101贯穿所述第三固定盘3111。所述第三通孔311101位于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内部,配合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设置,减少材料的耗费。另一方面,所述第三通孔311101 可以用于辅助定位,确定所述第三定位盘的位置,从而方便固定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具有相对较大的硬度,使得所述第三定位盘保持原有的形状,而所述第三凸出肋31111内部区域成为一个被包围的位置,较少承担外力的作用,而通过设置所述第三通孔311101,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三通孔311101位置不需要填充材料,因此可以更加优化材料的利用,减少材料但是不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
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包括一第二固定盘2111和一第二连接颈2112。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用于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比如用于被缝制于被应用的物体,也就是所,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提供固定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盘2111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所述连接颈。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连接颈2112作为用于固定的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和用于吸合的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这样两个功能区的中间过渡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区211和所述第二包覆区212的固定功能和吸合功能相互独立,而不会相互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吸单元与所述第一磁吸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磁吸单元20具有一致的形状和尺寸,也就是说,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和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在包覆所述第三磁吸元件32和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包覆所述第一磁吸元件12时形成的形状一致,具体地,在制造时,所述第三柔性包覆体31和所述第一柔性包覆体11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具制造成型,而不需要开两组模具分别进行制造,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的开模成本。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和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并不限于相同的结构形状或者尺寸,所述第三磁吸单元30 和所述第一磁吸单元10各自可以由不同的结构组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5)
1.一磁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磁吸单元,二所述磁吸单元能够相互磁吸结合,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一柔性包覆体和一磁吸元件,所述柔性包覆体一体包覆所述磁吸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的所述柔性包覆体完全包覆所述磁吸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至少一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一固定区和一包覆区,所述固定区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包覆区包覆所述磁吸元件,所述柔性包覆体具有一顶表面和一底表面,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底表面靠近被应用的物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自所述固定区至少部分地一体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包覆区具有一磁吸顶面和一磁吸底面,所述磁吸元件位于所述磁吸顶面和所述磁吸底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其中一个所述包覆区的所述磁吸顶面吸引另一个所述磁吸单元的所述包覆区的所述磁吸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其中一个所述包覆区所述磁吸顶面排斥另一个所述磁吸单元的所述包覆区的所述磁吸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顶面凸出于所述柔性包覆体的顶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底面凸出于所述柔性包覆体的底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磁吸组件,其中当两所述磁吸单元吸合时,两所述磁吸单元吸合位置周围形成一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包括一固定盘和一连接颈,所述固定盘用于被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所述连接颈向内收缩地一体连接所述固定盘和所述包覆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盘呈圆形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颈自所述固定盘部分地呈弧形地向内收缩。
14.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被固定的材料,被固定时,被固定的材料穿过所述凹槽固定所述磁吸单元至被应用的物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凹槽呈弧形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区的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包括一凸出肋,所述凸出肋向外凸出于所述顶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凸出肋呈圆环形凸出于所述顶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固定区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凸出肋内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磁吸单元包括多个磁吸元件,多个所述磁吸元件分离分别被所述柔性包覆体包覆。
20.根据权利要求3-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包覆区带状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形状一致。
2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通过TPE包胶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磁吸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的材料选自:硅胶材料、橡胶材料、SEBS基体复合材料、SBS基体复合材料中一种或多种。
24.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元件是磁铁。
2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磁吸元件是圆形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顶面的厚度d1与磁吸元件的厚度关系D是:1/10D<d1<1/2D。
27.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磁吸底面的厚度d1与磁吸元件的厚度关系D是:1/10D<d2<1/2D。
28.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所述柔性包覆体能够被缝制固定于被应用的物体。
29.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其中两所述磁吸单元搭接吸合。
30.一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根据权利要求1-29任一所述的磁吸组件;和
一枕体,所述枕体包一主体部分和一两端部,所述主体部分延伸于所述两端部之间形成一内通道,所述两端部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内通道,所述磁吸组件的两所述磁吸单元分别被配置于所述枕体,以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形成所述内通道,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内侧面对侧。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两所述磁吸单元分别被配置于所述枕体的外侧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的两所述磁吸单元分别被配置于所述枕体的外侧面靠近所述两端部的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磁吸组件包括一第三磁吸单元,所述第三磁吸单元能够与两所述磁吸单元的其中一所述磁吸单元磁吸吸合,所述第三磁吸单元被配置于所述枕体的外侧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颈枕,其中所述枕体的所述两端部中的其中一端部能够以另一端部为中心卷绕形成一卷收状态,所述第三磁吸单元与其中一所述磁吸单元磁性吸合束缚所述卷收状态的所述枕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28311.5U CN210158412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28311.5U CN210158412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58412U true CN210158412U (zh) | 2020-03-20 |
Family
ID=6978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28311.5U Active CN210158412U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58412U (zh) |
-
2018
- 2018-12-05 CN CN201822028311.5U patent/CN2101584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32657B2 (en) | Nursing and infant support pillow | |
US9572386B1 (en) | Magnetic closure for clothing with non-magnetic backing | |
KR20120010262A (ko) | 교체가능한 커버를 갖는 핸드백 및 핸드백 맞춤 방법 | |
CA3128344C (en) | Modular head garment | |
US20120079645A1 (en) | Garment With Flaps That Fold Away and Secure Below the Neckline | |
CN210158412U (zh) |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 |
CN111265075A (zh) | 颈枕及其磁吸组件 | |
WO2019055061A1 (en) | MAGNET COLLAR | |
JP4368696B2 (ja) | マスク | |
JP3205055U (ja) | バッグ | |
CN208002118U (zh) | 一种女士一体成型运动背心 | |
KR20170117601A (ko) | 골프 백 | |
KR101146247B1 (ko) | 커버가 구비된 마네킹 | |
JP6984915B1 (ja) | マスク | |
CN212590352U (zh) | 一种变形外套 | |
CN215776049U (zh) | 一种可更换外罩的手提包 | |
CN219181649U (zh) | 一种皮质tws蓝牙耳机充电盒 | |
CN212938042U (zh) | 口罩挂绳的长度可调节结构及口罩 | |
CN214016293U (zh) | 一种u形孔胶介子啪钮 | |
JP6854533B2 (ja) | バッグ | |
CN212545718U (zh) | 一次性防护口罩 | |
CN221577015U (zh) | 固定带及穿戴产品腕带 | |
JP3168800U (ja) | 着脱可能なライナー付き上衣 | |
JP6975488B1 (ja) | マスク装着用ストラップ、及びマスクとストラップとのセット | |
JP4234775B1 (ja) | ランドセルの背負ベルト取付け部カバ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7 Address after: 315100 room 1404, No.7 Tianzhi lane,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Boran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700 No. 17, grand road, Chengdong Industrial Park,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PLATFORM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