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7095U -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 Google Patents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7095U
CN210157095U CN201921357068.XU CN201921357068U CN210157095U CN 210157095 U CN210157095 U CN 210157095U CN 201921357068 U CN201921357068 U CN 201921357068U CN 210157095 U CN210157095 U CN 210157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voltage
circuit
outpu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70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子琨
常中科
侯孝涵
袁乐
杨喜军
唐厚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3570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7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7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70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包括:测流电路、测压电路、控制电路及功率电路;其中:测流电路用于获得电感电流信号;测压电路用于获得电容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测流电路及测压电路相连,用于输入电感电流信号与电容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电路中功率开关的门极相连,输出PWM驱动信号至功率电路;功率电路的输入端输入单相交流电压,输出端输出单路直流电压,用于完成AC‑DC变换。本实用新型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所用器件数量少,仅需单只驱动电源和工作电源,支持开关频率更高,电感取值更小,适合单相AC‑DC变换器的高频化发展方向。

Description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交流侧交错分半周工作的AC-DC电路。
背景技术
单相AC-DC变换器领域包含多种具体电路,其中包括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PFC),单相APFC包括功率开关后置的传统有桥APFC、功率开关前置的有桥APFC以及功率开关置于桥中的APFC。
功率开关置于桥前的APFC要求升压电感置于网侧,功率开关置于升压电感与单相二极管整流桥之间。
根据功率电路形式,可以分为单级APFC和交错APFC,交错APFC分为两级交错APFC、三级交错APFC和多级交错APFC,交错APFC还可以分为桥后直流侧交错APFC和桥前交流侧交错APFC。对于现有的桥前交流侧交错APFC而言,如果采用单分流电阻,通过检测单分流电阻压降,期望完全代替两只升压电感电流检测,现有的桥前交流侧交错APFC不能实现这一点,因而不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单相AC-DC变换,不论升压电感的取值是大是小。主要原因为:随着单相APFC高频化发展,所用升压电感取值更小,上述问题更加恶化,为此需要对原有功率电路和控制方案进行改进。
现有APFC的模拟控制器,尤其是单级APFC均适合采用分流电阻检测电感电流,这样整个单相APFC只需一路+15V驱动电源兼控制电源,既简单又经济。但是,如果采用现有APFC模拟控制器实现桥前交流侧交错APFC,通常会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发现采用单只分流电阻检测两只升压电感电流的电流检测方案,而采用单只分流电阻检测两只升压电感电流经济简单,特别适合现有采用单周期控制(OCC)原理;(2)由于没有完成的整流桥结构,需要采用电气隔离的输入交流电压检测方案,会使得APFC电路设计非常复杂,成本上升;(3)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升,升压电感取值越来越小,如果采用单只分流电阻检测两只升压电感电流方案,会由于斩波功率开关反向续流二极管的存在,导致单只分流电阻压降不能反映两只升压电感电流,造成控制完全失败。因此原有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功率电路必须进行改进。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实用新型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其中包括了相应的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单只分流电阻和现有单周期模拟控制器,能够支持较大功率等级输出,使得网侧感量更小,适合高频化的发展趋势。
经过分析,采用APFC模拟控制器实现桥前交流侧交错APFC,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在适当位置使用单只分流电阻来检测两只电感电流;(2)采用分压电阻检测输出电容电压;(3)无需检测输入交流电压。这样就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单周期控制模拟控制器设计桥前交流侧交错APFC的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包括:测流电路、测压电路、控制电路及功率电路;测流电路用于获得电感电流信号;测压电路用于获得电容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用于输入电感电流信号、电容电压信号,并产生驱动PWM信号,其输入端分别与测流电路及测压电路相连,其输出端与功率电路中功率开关的门极相连;功率电路用于完成AC-DC变换,输入单相正弦交流电压和正弦交流电流,输出单路直流电压;所述功率电路还可以用于获得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本实用新型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支持开关频率更高,电感取值更小,适合单相AC-DC变换器的高频化发展方向。
具体地:
所述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包括:测流电路、测压电路、控制电路及功率电路;其中:
所述测流电路包括:分流电阻R1;
所述测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3以及第三分压电阻R4;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模拟控制器AC1;
所述功率电路包括:第一BOOST电路、第二BOOST电路以及共用的输入电容C1与输出电容C2;
所述第一BOOST电路包括:第一升压电感L1、第一功率开关T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稳压管ZD1、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二BOOST电路包括:第二升压电感L2、第二功率开关T2、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二稳压管ZD2、第六电阻R6;
所述分流电阻R1的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分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的共阳极端相连,并引出电感电流信号iL,s输出端;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输出电容C2的正极相连后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三分压电阻R4的一端相连,并引出电容电压信号uo,s输出端,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入端与电感电流信号iL,s输出端以及电容电压信号uo,s输出端相连,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门极、第二功率开关T2的门极相连;
所述第一升压电感L1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火线ACL、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输入电容C1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零线ACN相连,所述第一升压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输出电容C2的一端、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ZD1的阴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门极相连,第一稳压管ZD1的阳极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后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输出电容C2的一端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输出电容C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所述第二升压电感L2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零线ACN、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容C1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火线ACL相连,所述第二升压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二功率开关T2的集电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第二稳压管ZD2的阴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二功率开关T2的门极相连,第二稳压管ZD2的阳极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后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优选地,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供电电源为+15V。
优选地,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入端输入电感电流信号iL,s以及电容电压信号uo,s,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出端输出PWM驱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还包括如下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
-网压ui为:85VAC~264VAC;
-电容电压信号uo,s为:+380V~+400V;
-第一功率开关T1和第二功率开关T2的频率为:100kHz~200kHz;
-第一升压电感L1和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感量和通过电流分别为:75μH~150μH、16A~25A;
-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构成一只共阴极的反向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其中,@=at,表示在…条件下,即载流35A@100℃壳温表示在100℃壳温条件下载流为35A;以下相同,不再赘述;
-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五二极管D5:构成一只共阴极的反向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采用普通二极管或反向快速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第一功率开关T1:采用IGBT或MOSFET,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输入电容C1:采用交流电容,电容量和额定电压分别为1.0μF、275V;
-输出电容C2:采用电解电容,电容量和额定电压为2x330μF、450V;
-分流电阻R1的电阻取值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mΩ、3W;
-第一分压电阻R2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电阻率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MΩ、1/4W;
-第三分压电阻R4的电阻率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5.8kΩ、1/4W;
-第一稳压管ZD1和第二稳压管ZD2的稳定电压和耗散功率分别为:+18V、2W;
-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电阻率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0kΩ、0.5W;
-模拟控制器AC1:采用单周期模拟APFC控制器IR1155S。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在单相正弦交流电源正半周,只有第一BOOST电路起作用,只要第一功率开关T1导通,第一升压电感L1的电流就完全流过第一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当第一功率开关T1断开,第一升压电感L1的电流续流,电感电流仍然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同样地,在在单相正弦交流电源负半周,只有第二BOOST电路起作用,只要第二功率开关T2导通,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就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当第二功率开关T2断开,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续流,电感电流仍然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以上两种情况下,分流电阻R1的压降为负值,正好现有单周期模拟控制器可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通过反向快速恢复型FRD即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的使用,使得分流电阻R1的压降与第一升压电感L1和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波形完全一致,消除了不使用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时分流电阻R1的压降与第一升压电感L1和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波形不一致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特别适合较低和极低升压电感感值的应用,支持更高的开关频率,满足单相AC-DC变换器的高频化发展趋势。在高开关频率下,单位时间内电感充电与放电次数成倍增加,为此可以支持更大的输出功率,电感电流纹波更加小,为此可以适当增加电感纹波或使得电感纹波保持同前,因此可以降低电感取值。反向快速恢复型FRD即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反向恢复越快,越有利于提升开关频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包括:测流电路、测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功率电路。其中,测流电路用于获得电感电流信号;测压电路用于获得电容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测流电路以及测压电路相连,用于输入电感电流信号与电容电压信号,并产生PWM驱动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电路中功率开关的门极相连;功率电路的输入端输入单相交流电压,借助功率开关的通断,完成AC-DC功率变换,功率电路的输出端输出单路直流电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的原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中:
测流电路包括:分流电阻R1;
测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3以及第三分压电阻R4;
控制电路包括:模拟控制器AC1;
所述功率电路包括:第一BOOST电路、第二BOOST电路以及共用的输入电容C1与输出电容C2;
所述第一BOOST电路包括:第一升压电感L1、第一功率开关T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稳压管ZD1、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二BOOST电路包括:第二升压电感L2、第二功率开关T2、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二稳压管ZD2、第六电阻R6;
其中,
所述测流电路的分流电阻R1的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即地)相连,分流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电路的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的共阳极端相连,并引出电感电流信号iL,s输出端;
所述测压电路的第一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功率电路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输出电容C2的正极相连后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第一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二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三分压电阻R4的一端相连,并引出电容电压信号uo,s输出端,第三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即地)相连;
所述控制电路的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入端与电感电流信号iL,s输出端以及电容电压信号uo,s输出端相连,输入电感电流信号iL,s,并输入电容电压信号uo,s,供电电源为+15V,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出端与功率电路中的第一功率开关T1的门极、第二功率开关T2的门极相连,输出PWM驱动信号至功率电路;
所述功率电路的第一升压电感L1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火线ACL、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输入电容C1的一端相连,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零线ACN相连,第一升压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第一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第一稳压管ZD1的阴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门极相连,第一稳压管ZD1的阳极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输出电容C2的一端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输出电容C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所述功率电路的第二升压电感L2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零线ACN、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输入电容C1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火线ACL相连,第二升压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二功率开关T2的集电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1的阴极与输出电容C2的一端、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第一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第二稳压管ZD2的阴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二功率开关T2的门极相连,第二稳压管ZD2的阳极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本实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1)本实用新型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在单相正弦交流电源正半周,只有第一BOOST电路起作用,只要第一功率开关T1导通,第一升压电感L1的电流就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当第一功率开关T1断开,第一升压电感L1的电流续流,电感电流仍然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同样地,在在单相正弦交流电源负半周,只有第二BOOST电路起作用,只要第二功率开关T2导通,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就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当第二功率开关T2断开,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续流,电感电流仍然完全流过分流电阻R1,由右流向左。以上两种情况下,分流电阻R1的压降为负值,正好为现有单周期模拟控制器可用;(2)本实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通过反向快速恢复型FRD即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的使用,使得分流电阻R1的压降与第一升压电感L1和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波形完全一致,消除了不使用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时分流电阻R1的压降与第一升压电感L1和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流波形不一致问题;(3)本实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特别适合较低和极低升压电感感值的应用,支持更高的开关频率,满足单相AC-DC变换器的高频化发展趋势。在高开关频率下,单位时间内电感充电与放电次数成倍增加,为此可以支持更大的输出功率,电感电流纹波更加小,为此可以适当增加电感纹波或使得电感纹波保持同前,因此可以降低电感取值。反向快速恢复型FRD即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反向恢复越快,越有利于提升开关频率。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的一组参数,包括:
网压ui:85VAC~264VAC;
直流输出电压uo,s:对于模拟控制器AC1,可设定在+380V~+400V,允许较软的输出特性;
负载:2.0kW或更大;
功率开关T1与T2开关频率范围:100kHz~200kHz;
升压电感L1与L2电感量和通过电流:75μH~150μH,16A~25A;
二极管D1、D4:构成一只共阴极的反向快速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二极管D2、D5:构成一只共阴极的反向快速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二极管D3、D6:采用普通或反向快速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功率开关T1:采用快速IGBT或功率MOSFET,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输入电容C1:采用交流电容,电容量和额定电压分别为:1.0μF,275Vac;
输出电容C2:采用电解电容,电容量和额定电压分别为:2x330μF,450V;
分流电阻R1:电阻取值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mΩ,3W;
分压电阻R2与R3:电阻取值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MΩ,1/4W;
分压电阻R4:电阻取值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5.8kΩ,1/4W;
稳压管ZD1与ZD2:稳定电压和耗散功率分别为:+18V稳压,2W;
下拉电阻R5与R6:电阻取值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0kΩ,0.5W;
模拟控制器AC1:采用单周期模拟APFC控制器IR1155S或IR1150S。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包括:测流电路、测压电路、控制电路及功率电路;其中:测流电路用于获得电感电流信号;测压电路用于获得电容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测流电路及测压电路相连,用于输入电感电流信号与电容电压信号,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电路中功率开关的门极相连,输出PWM驱动信号至功率电路;功率电路的输入端输入单相交流电压,输出端输出单路直流电压,用于完成AC-DC变换。本实用新型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所用器件数量少,仅需单只驱动电源和工作电源,支持开关频率更高,电感取值更小,适合单相AC-DC变换器的高频化发展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可以应用于单相AC-DC变换器领域,能够支持输出直流电压以及网侧单位功率因数,特别适合较低和极低升压电感感值的应用,由此支持更高的开关频率,满足单相AC-DC变换器的高频化发展趋势。
此处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说明书范围内所做的修改和变化,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流电路、测压电路、控制电路及功率电路;
所述测流电路包括:分流电阻R1;
所述测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3以及第三分压电阻R4;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模拟控制器AC1;
所述功率电路包括:第一BOOST电路、第二BOOST电路以及共用的输入电容C1与输出电容C2;
所述第一BOOST电路包括:第一升压电感L1、第一功率开关T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稳压管ZD1、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二BOOST电路包括:第二升压电感L2、第二功率开关T2、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二稳压管ZD2、第六电阻R6;
其中:
所述分流电阻R1的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分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的共阳极端相连,并引出电感电流信号iL,s输出端;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输出电容C2的正极相连后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三分压电阻R4的一端相连,并引出电容电压信号uo,s输出端,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感电流信号iL,s输出端以及电容电压信号uo,s输出端相连,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门极和第二功率开关T2的门极相连;
所述第一升压电感L1的一端分别与单相交流电源火线ACL、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输入电容C1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零线ACN相连,所述第一升压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集电极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输出电容C2的一端和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第一稳压管ZD1的阴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一功率开关T1的门极相连,第一稳压管ZD1的阳极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后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输出电容C2的一端与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输出电容C2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所述第二升压电感L2的一端分别与单相交流电源零线ACN、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容C1的一端与单相交流电源火线ACL相连,所述第二升压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功率开关T2的集电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输出电容C2的一端和直流输出正极DCP相连,所述第一功率开关T1的发射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所述第二稳压管ZD2的阴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后与第二功率开关T2的门极相连,第二稳压管ZD2的阳极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后与直流输出负极DCN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供电电源为+15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入端输入电感电流信号iL,s以及电容电压信号uo,s,所述模拟控制器AC1的输出端输出PWM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
-网压ui为:85VAC~264VAC;
-电容电压信号uo,s为:+380V~+400V;
-第一功率开关T1和第二功率开关T2的频率为:100kHz~200kHz;
-第一升压电感L1和第二升压电感L2的电感量和通过电流分别为:75μH~150μH、16A~25A;
-第一二极管D1和第四二极管D4:构成一只共阴极的反向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五二极管D5:构成一只共阴极的反向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第三二极管D3和第六二极管D6:采用普通二极管或反向恢复二极管,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第一功率开关T1:采用IGBT或功率MOSFET,载流35A@100℃壳温,耐压600V;
-输入电容C1:采用交流电容,电容量和额定电压分别为1.0μF、275V;
-输出电容C2:采用电解电容,电容量和额定电压为2x330μF、450V;
-分流电阻R1的电阻取值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mΩ、3W;
-第一分压电阻R2与第二分压电阻R3的电阻率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MΩ、1/4W;
-第三分压电阻R4的电阻率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5.8kΩ、1/4W;
-第一稳压管ZD1和第二稳压管ZD2的稳定电压和耗散功率分别为:+18V、2W;
-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电阻率和额定功率分别为:20kΩ、0.5W;
-模拟控制器AC1:采用单周期模拟APFC控制器IR1155S。
CN201921357068.XU 2019-08-20 2019-08-20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7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068.XU CN210157095U (zh) 2019-08-20 2019-08-20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7068.XU CN210157095U (zh) 2019-08-20 2019-08-20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7095U true CN210157095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7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706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7095U (zh) 2019-08-20 2019-08-20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70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138A (zh) * 2021-09-26 2022-01-28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机升压电感电流间接测算方法及测压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138A (zh) * 2021-09-26 2022-01-28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机升压电感电流间接测算方法及测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0440B (zh) 基于混合h桥的单相两管五电平整流器
US20150131343A1 (en) Resistorless precharging
US20160226479A1 (en) Converter system,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switch
CN109889073B (zh)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CN109167518B (zh) 一种车载电源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1095016A1 (zh) 功率开关器件串联限压电路
WO2014067271A1 (zh) 三电平逆变器和供电设备
CN108631633B (zh) 一种基于mmc的混合电容电压型双子模块串联拓扑结构
WO2018129975A1 (zh) 并网逆变器和逆变系统
CN210157095U (zh) 交流侧交错的ac-dc电路
KR20070121643A (ko) 솔리드 스테이트 스위칭 회로
CN112713792A (zh) 具有单极性开关方案的全桥逆变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4057181A (zh) 用于逆变焊机的缺相保护电路
CN113193768B (zh) 四开关管串联型的背靠背式三电平整流器
CN112865562B (zh) 一种单相三开关管伪图腾柱式三电平整流器
CN110868090A (zh) SiC功率模块和包括其的电力机车蓄电池充电电路
JP2016208693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5048827B (zh) 倍压整流电路
CN203944975U (zh) 用于逆变焊机的缺相保护电路
CN209497396U (zh) 一种功率开关前置的ac-dc电路
CN112701905A (zh) 基于伪图腾柱结构的单相三电平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4835962U (zh) 一种倍压整流电路
CN108011507B (zh) 一种软上电系统、设备及其软上电方法
JP3757729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CN106817042B (zh) 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