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906U -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4906U
CN210154906U CN201920420013.2U CN201920420013U CN210154906U CN 210154906 U CN210154906 U CN 210154906U CN 201920420013 U CN201920420013 U CN 201920420013U CN 210154906 U CN210154906 U CN 210154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x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00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春生
应琨
陈广朋
胡军
徐基安
许世民
张全连
王体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nan Zhongran City Ga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nan Zhongran City Ga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nan Zhongran City Ga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nan Zhongran City Ga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00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4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49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包括天然气管、臭气管和聚合管,所述天然气管和所述臭气管分别与所述聚合管连通,所述臭气管上固定有阀门,所述聚合管内分别设有一号混合管和二号混合管,所述一号混合管和所述二号混合管之间连通有一号通气管,所述二号混合管上设有排气管,所述聚合管上固定有臭气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混合管,使BOG释放气体与臭气充分混匀;此外通过增设臭气检测装置,可以对管道内的臭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使释放气中加臭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下游用户安全使用天然气。

Description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具体为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属于BOG释放气体加臭设备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气本身是无色无味的,而天然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和使用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时有可能产生问题或使用不当,易造成泄露,有时引起爆炸、着火和人身中毒的危险。因此,当发生漏气时能及时被人们发觉进而消除漏气是很有必要的,最常用的方法即在天然气中添加加臭剂,即四氢噻吩。
现有技术中,BOG释放气体中臭气的浓度不易控制,不能对其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包括天然气管、臭气管和聚合管,所述天然气管和所述臭气管分别与所述聚合管连通,所述臭气管上固定有阀门,所述聚合管内分别设有一号混合管和二号混合管,所述一号混合管和所述二号混合管之间连通有一号通气管,所述二号混合管上设有排气管,所述聚合管上固定有臭气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二号混合管内固定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进气端与所述一号通气管连通,所述螺纹管排气端向内弯曲并延伸至所述螺纹管底部。
优选地,所述二号混合管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二号混合管之间连通有二号通气管。
优选地,所述一号混合管内设有风扇固定盘,所述风扇固定盘侧壁上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前端固定在所述一号混合管侧壁上,所述风扇固定盘上通过转轴连接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臭气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管和移动塞,所述固定管固定在所述聚合管内壁上且所述固定管底部延伸至所述聚合管内部,所述移动塞底部分别固定有弹簧柱和压杆,所述压杆套设在所述弹簧柱内部,所述弹簧柱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管底表面,所述固定管底表面上设有压杆通槽,所述压杆贯穿所述压杆通槽,所述压杆底部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固定管内侧壁上固定有臭气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移动塞的直径与所述固定管内径相同,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质的碗状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内径与所述固定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固定管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呈对称结构的移动塞定位条,所述固定管上表面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固定管上表面设有软胶垫和排气塞,所述软胶垫为波浪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增设混合管,使BOG释放气体与臭气充分混匀;此外通过增设臭气检测装置,可以对管道内的臭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使释放气中加臭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下游用户安全使用天然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号混合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号混合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臭气检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天然气管,2、臭气管,3、聚合管,4、阀门,5、一号混合管,6、二号混合管,7、一号通气管,8、排气管,9、臭气检测装置,10、螺纹管,11、二号通气管,12、风扇固定盘,13、连杆,14、转轴,15、风扇,16、固定管,17、移动塞,18、弹簧柱,19、压杆,20、密封圈,21、压杆通槽,22、臭气检测器,23、移动塞定位条,24、软胶垫,25、排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包括天然气管1、臭气管2和聚合管3,所述天然气管1和所述臭气管2分别与所述聚合管3连通,所述臭气管2上固定有阀门4,所述聚合管3内分别设有一号混合管5和二号混合管6,所述一号混合管5和所述二号混合管6之间连通有一号通气管7,所述二号混合管6上设有排气管8,所述聚合管3上固定有臭气检测装置9。
所述二号混合管6内固定有螺纹管10,所述螺纹管10进气端与所述一号通气管7连通,所述螺纹管10排气端向内弯曲并延伸至所述螺纹管10底部。
所述二号混合管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二号混合管6之间连通有二号通气管11。
所述一号混合管5内设有风扇固定盘12,所述风扇固定盘12侧壁上固定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前端固定在所述一号混合管5侧壁上,所述风扇固定盘12上通过转轴14连接有风扇15。
所述臭气检测装置9包括固定管16和移动塞17,所述固定管16固定在所述聚合管3内壁上且所述固定管16底部延伸至所述聚合管3内部,所述移动塞17底部分别固定有弹簧柱18和压杆19,所述压杆19套设在所述弹簧柱18内部,所述弹簧柱18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管16底表面,所述固定管16底表面上设有压杆通槽21,所述压杆19贯穿所述压杆通槽21,所述压杆19底部固定有密封圈20,所述固定管16内侧壁上固定有臭气检测器22。
压杆19的直径小于压杆通槽21的内径。
所述移动塞17的直径与所述固定管16内径相同,所述密封圈20为橡胶材质的碗状结构,所述密封圈20的内径与所述固定管16的直径相同。
所述固定管16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呈对称结构的移动塞定位条23,所述固定管16上表面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固定管16上表面设有软胶垫24和排气塞25,所述软胶垫24为波浪型结构。
实施例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规定,天然气中四氢噻吩添加量一般为20~25mg/Nm3,即例如,天然气管1内天然气的流速为1Nm3/h,臭气管2内臭气的流速为20~25mg/h。
天然气管1内的天然气和臭气管2内的臭气进入一号混合管5内,气流带动风扇15转动,风扇15转动的同时对一号混合管5内的天然气和臭气进行初步混合。
初步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经一号通气管7流入二号混合管6内,经螺纹管10螺旋流动后最终排入二号混合管6底部,气流在惯性作用下形成气流漩涡,进行二次混合。
本实施例中,二号混合管6的个数为两个,确保天然气和臭气充分混匀。
向下挤压软胶垫24,移动塞17向下移动,密封圈20与固定管16分离,气体经压杆通槽21流入固定管16内,臭气检测器22检测气体中臭气浓度。
松开软胶垫24上的压力,移动塞17在弹簧柱18作用下恢复原位,密封圈20堵塞压杆通槽21。
移动塞17上表面与软胶垫24相抵,由于软胶垫24为波浪型结构,可以实现向下挤压的过程。
检测结束后,打开排气塞25,将固定管16内的气体排出,便于下一次检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管(1)、臭气管(2)和聚合管(3),所述天然气管(1)和所述臭气管(2)分别与所述聚合管(3)连通,所述臭气管(2)上固定有阀门(4),所述聚合管(3)内分别设有一号混合管(5)和二号混合管(6),所述一号混合管(5)和所述二号混合管(6)之间连通有一号通气管(7),所述二号混合管(6)上设有排气管(8),所述聚合管(3)上固定有臭气检测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混合管(6)内固定有螺纹管(10),所述螺纹管(10)进气端与所述一号通气管(7)连通,所述螺纹管(10)排气端向内弯曲并延伸至所述螺纹管(1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混合管(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二号混合管(6)之间连通有二号通气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混合管(5)内设有风扇固定盘(12),所述风扇固定盘(12)侧壁上固定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前端固定在所述一号混合管(5)侧壁上,所述风扇固定盘(12)上通过转轴(14)连接有风扇(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检测装置(9)包括固定管(16)和移动塞(17),所述固定管(16)固定在所述聚合管(3)内壁上且所述固定管(16)底部延伸至所述聚合管(3)内部,所述移动塞(17)底部分别固定有弹簧柱(18)和压杆(19),所述压杆(19)套设在所述弹簧柱(18)内部,所述弹簧柱(18)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管(16)底表面,所述固定管(16)底表面上设有压杆通槽(21),所述压杆(19)贯穿所述压杆通槽(21),所述压杆(19)底部固定有密封圈(20),所述固定管(16)内侧壁上固定有臭气检测器(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塞(17)的直径与所述固定管(16)内径相同,所述密封圈(20)为橡胶材质的碗状结构,所述密封圈(20)的内径与所述固定管(16)的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6)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呈对称结构的移动塞定位条(23),所述固定管(16)上表面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固定管(16)上表面设有软胶垫(24)和排气塞(25),所述软胶垫(24)为波浪型结构。
CN201920420013.2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0013.2U CN210154906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0013.2U CN210154906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4906U true CN210154906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6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001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54906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49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9827A (zh) * 2020-08-14 2020-11-10 浙江世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液体发酵菌种培养设备
CN117741093A (zh) * 2024-02-20 2024-03-22 普利莱(天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天然气加臭剂浓度监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9827A (zh) * 2020-08-14 2020-11-10 浙江世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液体发酵菌种培养设备
CN117741093A (zh) * 2024-02-20 2024-03-22 普利莱(天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天然气加臭剂浓度监测装置
CN117741093B (zh) * 2024-02-20 2024-04-26 普利莱(天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天然气加臭剂浓度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4906U (zh) 一种bog释放气体补充管网加臭自动识别系统
CN104971624B (zh) 用于分离流体的分离器和用该分离器的scr尿素加注系统
CN209950402U (zh) 一种分流式独立双开气道的雾化器电子烟
CN103157209B (zh) 储气瓶型车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的启动装置
CN208518779U (zh) 一种碳罐
CN105056713A (zh) 一种甲醇废气回收系统
CN208221708U (zh) 一种用于干粉灭火系统的容器阀
CN103191536A (zh) 储气瓶型车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
CN203196171U (zh) 储气瓶型车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
CN202427319U (zh) 一种含硫油气混合物回收装置
CN215411383U (zh) 一种气罐充气阀
CN210978598U (zh) 一种固定式防吹出防火球阀
CN211397719U (zh) 车用微型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CN210153564U (zh) 管道天然气智能加臭装置
CN208626941U (zh) 一种安全环保的二氯乙烷装车系统
CN208185547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燃气安全阀门
CN206234424U (zh) 一种应用于燃气调压机构中的主调压器装置
CN212986785U (zh) 一种用于燃气表接口的控制阀
CN201225288Y (zh) 隔爆型油气回收真空泵
CN206823472U (zh) 一种烟气喷淋装置
CN217584092U (zh) 一种便捷式小型天然气加臭装置
CN214838676U (zh) 燃气调流器
CN210566479U (zh) 一种限定燃气流量大小的辅助控制装置
CN211462636U (zh) 一种分级吸附的油气回收装置
CN208750085U (zh) 一种燃气设备紧急切断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