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762U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54762U CN210154762U CN201920720388.0U CN201920720388U CN210154762U CN 210154762 U CN210154762 U CN 210154762U CN 201920720388 U CN201920720388 U CN 201920720388U CN 210154762 U CN210154762 U CN 2101547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rotary valve
- flue gas
- conveyor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塔、解析塔、第二旋转阀、第二输送机、第二除尘系统、第二压力计、原烟气输送管道、第六管道;其中,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至吸附塔的烟气入口;第二输送机连接解析塔的活性炭出口和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二旋转阀;第二除尘系统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输送机连接;第二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压力计。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判断旋转阀是否出现漏气的情况,从而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系统的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烟气经过主排风机后排放温度约110-170℃之间,里面含有SO2、NOx、粉尘、二噁英、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而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恰好适宜烧结烟气温度排放区间,可实现多污染物的协同高效净化,在一套设备上能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实现副产物SO2的资源化利用,并且该技术具有污染物脱除效率高,基本不消耗水资源,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设置有吸附系统、解析系统、制酸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烟气经过活性炭吸附单元后净化,活性炭颗粒在吸附单元和解析单元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吸附污染物(吸附塔内完成)→加温解析活化(解析塔内完成,使污染物逸出)→冷却→吸附污染物(吸附塔内完成)”的循环利用。
原烟气经增压风机进入吸附塔,穿过活性炭床层实现烟气净化后排出。为了防止烟气由吸附塔活性炭进料口和出料口泄露,目前在吸附塔上部进料口、下部出料口均采用旋转阀实现活性炭输送及烟气密封。经过解析塔内再生的活性炭经输送机、旋转阀进入吸附塔,吸附塔内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经旋转阀进入输送机在输送至解析塔,此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扬尘,从输送机吸风口吸入的空气将输送机内的扬尘带入除尘系统。旋转阀(吸附塔进料口和出料口处的旋转阀)一般由进料口、出料口、叶片、阀芯及阀壳组成,所有进入吸附塔的活性炭都需要经过进料旋转阀,所有排出吸附塔的活性炭均需经过出料旋转阀,因此,旋转阀的叶片由于活性炭磨损及硬物卡壳容易变形。由于烟气净化设备必须与主机(烧结机等设备)同步运行,因此,当旋转阀叶片变形发生漏气现象的时候,仍然无法立即停机检修或更换,必须等到主机(例如烧结机)停机时,才能同步停机检修旋转阀。而且,旋转阀变形严重后会使大量烟气泄露至输送机内,即,原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进入吸附塔的烟气,该烟气经过吸附塔内部,容易从吸附塔进料口或出料口位置的旋转阀泄露,而泄露的烟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8%~10%的水蒸气、0.6%~1%的一氧化碳、4%~6%的二氧化碳,该烟气冷凝后将会造成输送机腐蚀,部分气体进入除尘系统,还会造成除尘管路堵塞,排放的气体也会污染环境。
由此,现有技术下的活性炭系统中的旋转阀,其在生产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有:
(1)旋转阀内部无法看见,如何发现旋转阀叶片变形了、漏气是否严重?
(2)如果旋转阀出现异常情况(变形、漏气的情况),无法马上停机检修,在主机(产生原烟气的系统)停机前,如何处理旋转阀漏气问题?处理旋转阀漏气问题的同时,要求无污染,不结露堵塞管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该方法控制与输送机相连的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不变(或控制连接输送机与除尘系统的输送管道内气流的流量不变),通过观察输送机管道的压力变化;或者,控制输送机管道内的压力不变,观察观察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变化(或观察连接输送机与除尘系统的输送管道内气流的流量变化);通过上述方法来判断吸附塔塔顶的旋转阀(进料旋转阀或第二旋转阀)或吸附塔塔底的旋转阀(排料旋转阀或第一旋转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有无漏风的情况。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投入复杂的管道设备和反应装置,投入成本低,且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判断吸附塔塔顶的旋转阀(进料旋转阀或第二旋转阀)或是否存在漏气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如果吸附塔塔顶的旋转阀(进料旋转阀或第二旋转阀)或存在漏气情况,提出一种处理旋转阀(进料旋转阀或第二旋转阀)漏气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判断吸附塔塔底的旋转阀(排料旋转阀或第一旋转阀)是否存在漏气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如果吸附塔塔底的旋转阀(排料旋转阀或第一旋转阀)存在漏气情况,提出一种处理旋转阀(排料旋转阀或第一旋转阀)漏气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判断旋转阀漏气的方法的基础上还提出了相应的旋转阀漏气处理方法及系统,该处理方法与系统将要泄漏至输送机的烟气抽走,保证烟气不从旋转阀泄露至输送机,从而避免了烟气对输送机和除尘系统的腐蚀和破坏;同时通过合理的控制,保证抽取风量的合理性,将从进料卸料阀物料下游、排料旋转阀物料上游抽走的烟气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同时保证抽风管路(烟气的输送管路)不因烟气冷凝结露堵塞,无污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方法。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烟气经由原烟气输送管道进入吸附塔,由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吸附净化后排放;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活性炭经由吸附塔底部的第一旋转阀进入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将活性炭输送至解析塔进行解析、再生;经过解析塔解析后的活性炭进入第二输送机,经由吸附塔顶部的第二旋转阀进入吸附塔;
2)在第二旋转阀投运初期,记录与第二输送机相连的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初始频率F2或记录连接第二输送机与第二除尘系统的输送管道上的第二流量计的初始流量Q2,及记录设置在第二输送机上并且位于第二旋转阀上游的第二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2;
3)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2,观察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或观察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如果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等于初始频率F2或者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等于初始流量Q2,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不等于初始频率F2或者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不等于初始流量Q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漏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步骤3)也可以为: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频率不变为初始频率F2或保持第二流量计的流量不变为初始流量Q2,观察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如果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等于初始压力P2,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不等于初始压力P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漏气。
作为优选,步骤3)为: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2,观察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或观察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如果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的值在初始频率F2值的80-120%的范围内优选为在初始频率F2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初始频率F2值的90-110%的范围内或者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的值在初始流量Q2值的80-120%的范围内优选为在初始流量Q2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初始流量Q2值的90-110%的范围内,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的值超出初始频率F2值的80-120%的范围优选为超出初始频率F2值的85-115%的范围,更优选为超出初始频率F2值的90-110%的范围或者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的值超出初始流量Q2值的80-120%的范围优选为超出初始流量Q2值的85-115%的范围,更优选为超出初始流量Q2值的90-110%的范围,则判定第二旋转阀漏气。
作为优选,步骤3)也可以为: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频率不变为初始频率F2或保持第二流量计的流量不变为初始流量Q2,观察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如果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值在初始压力P2值的80-120%的范围内优选为在初始压力P2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初始压力P2值的90-110%的范围内,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值超出初始压力P2值的80-120%的范围优选为超出初始压力P2值的85-115%的范围,更优选为超出初始压力P2值的90-110%的范围,则判定第二旋转阀漏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方法或处理第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二旋转阀漏气的方法。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方法或处理第一种实施方案中第二旋转阀漏气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吸附塔的顶部与第二旋转阀之间增设第四管道,第二旋转阀下部的烟气经由第四管道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
5)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恢复为等于初始频率F2或使得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恢复为等于初始流量Q2;或者,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恢复为等于初始压力P2。
作为优选,本方案的步骤5)也可以是: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的值恢复为在初始频率F2值的80-120%的范围内或使得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的值恢复为在初始流量Q2值的80-120%的范围内;或者,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值恢复为在初始压力P2值的80-120%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6a)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相连,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使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
优选的是,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经由第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二温度计。第二温度计在线检测对应位置处管道内的混合气体的温度。
作为优选,步骤6a)中所述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使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具体为:
式(1)中,k为常数,k为0.1-5%,优选为0.3-48%,更优选为0.5-3%;
调节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使得第五管道上的第二温度计的读数t2>tld2。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b)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使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
优选的是,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经由第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二CO(或CO2)检测仪。第二CO检测仪在线检测对应位置处管道内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
作为优选,步骤6b)中所述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使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具体为:
式(1)中,k为常数,k为0.1-5%,优选为0.3-4%,更优选为0.5-3%;
②计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测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水蒸气的浓度为设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对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稀释倍数为n2,由此,混合气体的酸露点tld2'为:
③根据测得环境温度为t环境,由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可得:
tld2'<t环境;………(9);
根据式(9)即可求得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对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稀释倍数n2;
④计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
测得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CO的浓度为CCO2,由此,第五管道中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CCO2’为:
CCO2’=CCO2/n2;………(10);
调节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使得第五管道上的第二CO检测仪的读数为CCO2’。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提供判断卸料位置处旋转阀漏气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7)在第一旋转阀投运初期,记录与第一输送机相连的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初始频率F1或记录连接第一输送机与第一除尘系统的输送管道上的第一流量计的初始流量Q1,及记录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并且位于第一旋转阀下游的第一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1;
8)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1,观察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或观察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如果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等于初始频率F1或者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等于初始流量Q1,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不等于初始频率F1或者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不等于初始流量Q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漏气。
在本方案中,步骤8)也可以是: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不变为初始频率F1或保持第一流量计的流量不变为初始流量Q1,观察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如果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等于初始压力P1,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不等于初始压力P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漏气。
作为优选,步骤8)为: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1,观察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或观察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如果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的值在初始频率F1值的80-120%的范围内优选为在初始频率F1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初始频率F1值的90-110%的范围内或者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的值在初始流量Q1值的80-120%的范围内优选为在初始流量Q1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初始流量Q1值的90-110%的范围内,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的值超出初始频率F1值的80-120%的范围优选为超出初始频率F1值的85-115%的范围,更优选为超出初始频率F1值的90-110%的范围或者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的值超出初始流量Q1值的80-120%的范围优选为超出初始流量Q1值的85-115%的范围,更优选为超出初始流量Q1值的90-110%的范围,则判定第一旋转阀漏气。
作为优选,步骤8)还可以是: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不变为初始频率F1或保持第一流量计的流量不变为初始流量Q1,观察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如果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值在初始压力P1值的80-120%的范围内优选为在初始压力P1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在初始压力P1值的90-110%的范围内,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测;如果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值超出初始压力P1值的80-120%的范围优选为超出初始压力P1值的85-115%的范围,更优选为超出初始压力P1值的90-110%的范围,则判定第一旋转阀漏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种实施方案,提供处理卸料位置处旋转阀漏气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9)吸附塔底部与第一旋转阀之间增设第一管道,第一旋转阀上部的烟气经由第一管道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
10)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恢复为等于初始频率F,1或使得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恢复为等于初始流量Q1。或者,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为等于初始压力P1。
在本方案中,步骤10)还可以是: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的值恢复初始频率F1值的80-120%的范围内或使得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的值恢复初始流量Q1值的80-120%的范围内。或者,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值恢复初始压力P1值的80-120%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1a)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相连,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使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
优选的是,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经由第二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温度计。第一温度计在线检测对应位置处管道内的混合气体的温度。
作为优选,步骤11a)中所述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使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具体为:
式(1)中,k为常数,k为0.1-5%,优选为0.3-4%,更优选为0.5-3%;
调节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使得第二管道上的第一温度计的读数t1>tld1。
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b)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使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
优选的是,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经由第二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CO(或CO2)检测仪。第一CO检测仪在线检测对应位置处管道内混合气体中CO(或CO2)的浓度。
作为优选,步骤11b)中所述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使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具体为:
式(1)中,k为常数,k为0.1-5%,优选为0.3-4%,更优选为0.5-3%;
②计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测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中水蒸气的浓度为设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对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的稀释倍数为n1,由此,混合气体的酸露点tld1'为:
③根据测得环境温度为t环境,由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可得:
tld1'<t环境;………(6);
根据式(6)即可求得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对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的稀释倍数n1;
④计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
测得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中CO的浓度为CCO1,由此,第二管道中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CCO1’为:
CCO1’=CCO1/n1;………(7);
调节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使得第二管道上的第一CO检测仪的读数为CCO1’。
作为优选,第一除尘系统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输送机相连。优选,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
作为优选,第二除尘系统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输送机相连。优选,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系统或用于第一种实施方案判断方法的判断系统。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塔、解析塔、第二旋转阀、第二输送机、第二除尘系统、第二压力计、原烟气输送管道、第六管道;其中,原烟气输送管道连接至吸附塔的烟气入口;第二输送机连接解析塔的活性炭出口和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二旋转阀;第二除尘系统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输送机连接;第二输送机上设有第二压力计。
作为优选,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系统或处理第二种实施方案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第五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与第二输送机之间设有进料管路。第二旋转阀设置在进料管路上。从进料管路上且位于第二旋转阀的下游引出的第四管道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五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
优选,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作为优选,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
作为优选,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二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第二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计或第二CO(或CO2)检测仪。
作为优选,进料管路上设有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
作为优选,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系统或用于第三种实施方案判断方法的判断系统。
该系统包括第五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一旋转阀、第一输送机、第一除尘系统、第一压力计、第三管道;其中,第一输送机连接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和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一旋转阀;第一除尘系统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输送机连接;第一输送机上设有第一压力计。
作为优选,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系统或处理第四种实施方案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第六种和第七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与第一输送机之间设有下料管路;第一旋转阀设置在下料管路上;从下料管路上且位于第一旋转阀的上游引出的第一管道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
优选的是,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作为优选,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
作为优选,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检测装置;优选,第一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计或第一CO(或CO2)检测仪。
作为优选,下料管路上设有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
作为优选,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烟气在增压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吸附塔,由吸附塔内的活性炭吸附净化后排放。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活性炭经由吸附塔底部的第一旋转阀进入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将活性炭输送至解析塔进行解析、再生,解析后的活性炭进入第二输送机,经由吸附塔顶部的第二旋转阀进入吸附塔,经由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完成一次完整的物料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吸附塔、输送机、除尘系统,这三者之间的连通特点,如果旋转阀漏气,输送至吸附塔的烟气会经过吸附塔,从吸附塔的顶部经过第二旋转阀时发生泄露,再进入第二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内部本身就存在固定的气体流通,如果第二旋转阀不发生漏气的情况,第二输送机内的压力、第二输送至除尘系统的气流量、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频率是固定不变的(或者变化在设定的范围内)。如果第二旋转阀发生漏气情况,进入吸附塔的烟气从第二旋转阀的位置泄露,进入第二输送机。在本申请中,在第二输送机上并且位于第二旋转阀排料物流下游设置第二压力计,如果第二旋转阀漏气,那么第二压力计的压力显示、连接第二输送机与除尘系统的管道内的气流量、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频率,三者中总有一处位置的读数会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根据气流量的变化原理判断第二旋转阀是否漏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为:①在第二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与第二输送机相连的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初始频率F2,及设置在第二输送机上的第二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2的大小;②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2,观察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③设定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范围,若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的变化在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或者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等于初始频率F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的变化即可。若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的变化超过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或者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2’不等于初始频率F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为:①在第二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与第二输送机相连的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初始频率F2,及设置在第二输送机上的第二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2的大小;②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不变为初始频率F2,观察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③设定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范围,若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在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或者是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等于初始压力P2),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即可。若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超过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或者是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不等于初始压力P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在第二输送机与第二除尘系统之间的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二流量计。本方法不需考虑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通过第二流量计与第二压力计配合同样可以实现对第二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具体为:1)在第二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第二流量计的初始流量Q2,及设置在第二输送机上的第二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2;2)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2的大小,观察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3)设定第六管道上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的变化范围,若第二流量计的读数变化在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内(或者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等于初始流量Q2),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即可;若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变化超过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或者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不等于初始流量Q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再一种第二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为:①在第二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与第二输送机相连的第二流量计的初始流量Q2,及设置在第二输送机上的第二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2的大小;②第二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2’不变为初始流量Q2,观察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③设定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范围,若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在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或者是,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等于初始压力P2),则第二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即可。若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超过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或者是,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不等于初始压力P2),则判定第二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在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是指:实时频率F2’的值为初始频率F2值的80-120%范围内,优选为初始频率F2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初始频率F2值的90-110%的范围内。即实时频率F2’的值为(80-120%)*F2的范围内,优选为实时频率F2’的值为(85-115%)*F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实时频率F2’的值为(90-110%)*F2的范围内。相应的,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超过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即为超出上述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在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是指:实时压力P2’的值为初始压力P2值的80-120%范围内,优选为初始压力P2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初始压力P2值的90-110%的范围内。即实时压力P2’的值为(80-120%)*P2的范围内,优选为实时压力P2’的值为(85-115%)*P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实时压力P2’的值为(90-110%)*P2的范围内。相应的,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2’的变化超过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即为超出上述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流量计的读数变化在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内,是指:实时流量Q2’的值为初始流量Q2值的80-120%范围内,优选为初始流量Q2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初始流量Q2值的90-110%的范围内。即实时流量Q2’的值为(80-120%)*Q2的范围内,优选为实时流量Q2’的值为(85-115%)*Q2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实时流量Q2’的值为(90-110%)*Q2的范围内。相应的,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变化超过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即为超出上述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及时、准确的判断第二旋转阀是否存在漏气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不需要看到第二旋转阀内部的具体结构情况,也就是不需要看到第二旋转阀内部的叶片是否存在磨损等破坏情况,即可检测到第二旋转阀的叶片是否变形。同时,通过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第二压力计的实时压力或第二流量计的实时流量中的任何一个参数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幅度范围,即可判断出第二旋转阀漏气的严重性;上述三者数据中任一项数据变化幅度越大,说明第二旋转阀漏气越严重;变化幅度越小,说明第二旋转阀漏气越轻微,甚至不漏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旋转阀漏气的处理方法为:将要泄漏至第二输送机的烟气抽走,而避免烟气进入第二输送机冷凝后腐蚀第二输送机,进而避免烟气进入第二除尘系统,造成第二除尘管路堵塞和第二除尘系统的发生腐蚀;同时,通过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相应的风量与要泄漏的烟气混合,以避免抽风管路(输送即将泄露烟气的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此外,要泄漏的烟气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一并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进入吸附塔进行净化处理,也减少了烟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判断旋转阀漏气的实施方案中,从进料管路引出的第四管道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五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作为优选,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一般来说,原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压风机,第五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的连接位置位于增压风机的上游(此处的“上游”是根据原烟气输送管道中烟气的流动方向设定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增压风机入口的负压通过第四管道抽取将要泄漏至输送机的烟气,同时通过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抽取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在第二压力计的值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恢复为初始频率F0(或者恢复到设定范围内);或者,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在第二压力计的值不变的情况下,第二流量计的读数恢复为初始流量Q0(或者恢复到设定范围内);从而防止了吸附塔内的烟气由于第二旋转阀的变形而泄露至第二输送机中,也保证了抽取风量的合理性。或者是,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使得在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或第二流量计的读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在第二压力计的值恢复为初始压力P0(或者恢复到设定范围内);从而防止了吸附塔内的烟气由于第二旋转阀的变形而泄露至第二输送机中,也保证了抽取风量的合理性。
由于解析塔内高温活性炭在冷却段与冷却风进行间接换热,因此从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的温度较高,为100~130℃。考虑到管路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来控制抽取的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出口的冷却风的风量,使得解析塔出口的冷却风与要泄漏至第二输送机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混合气体的酸露点,即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根据关系式,烟气的酸露点(其中,为第四管道(L6)输送的烟气中水蒸气的浓度,%;为第四管道(L6)输送的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浓度,%),可知烟气的酸露点与烟气中水蒸气和三氧化硫的含量有关,当要泄漏的烟气与解析塔出口的冷却风混合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和三氧化硫的含量降低,相应的,混合后气体的酸露点降低。因此,为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要调节第四阀门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混合气体的酸露点,而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要泄漏烟气的酸露点,则只需要调节第四阀门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要泄露烟气的酸露点即可,即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水蒸气的浓度,均是通过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测得。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设置在吸附塔的进料管路上,测得该位置处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的浓度,也就是测得将要泄漏至第二输送机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的浓度。通过测得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即可求得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浓度,从而计算得到将要泄漏至第二输送机的烟气的酸露点。调节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控制抽取的解析塔出口的冷却风量,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即第五管道上的温度计的读数大于要泄漏烟气的酸露点,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第二旋转阀漏气的方法还可以是:从进料管路引出的第四管道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五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不与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出口连接,直接输送稀释气体(例如空气)稀释要泄漏的烟气。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来控制输送稀释气体的风量,使得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冷风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根据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即可求得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冷风对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稀释倍数n2。由于烟气中CO的含量相对固定,而大气中基本不含CO(或CO的含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CCO2’即为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CO的浓度CCO2稀释n2倍后的浓度,即CCO2’=CCO2/n2。调节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控制输送冷风的风量,使得第五管道上的第二CO检测仪的读数为CCO2’,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此外,由于烟气中CO2的含量也相对固定,且大气中CO2的含量也很低,为0.03~0.04%(体积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和第四种实施方案中,第五管道上设置的第二检测装置替换为第二CO2检测仪,同样可以实现该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水蒸气的浓度,及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CO(或CO2)的浓度,均是通过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测得。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频率可以通过风机电机自身显示得到。第二流量计检测连接第二输送机和第二除尘系统之间的输送管道(即第六管道)内气体的流量。第二压力计用于检测第二输送机内气体流通的压力值。第四管道用于将旋转阀上方即将泄露的烟气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避免第二旋转阀的泄露。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用于与第四管道内的烟气混合,混合后合并通过第五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二外来气体用来调节第五管道内混合气体的温度,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该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温度;或者调节第五管道内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温度,使得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从而避免了输送混合气体的管道发生腐蚀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吸附塔、第一输送机、第一除尘系统,这三者之间的连通特点,如果第一旋转阀漏气,输送至吸附塔的烟气会经过吸附塔,从吸附塔的底部经过第一旋转阀时发生泄露,再进入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内部本身就存在固定的气体流通,如果第一旋转阀不发生漏气的情况,第一输送机内的压力、连接第一输送机与除尘系统的管道内的气流量、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频率是固定不变的(或者变化在设定的范围内)。如果第一旋转阀发生漏气情况,进入吸附塔的烟气从第一旋转阀的位置泄露,进入第一输送机。在本申请中,在第一输送机上并且位于第一旋转阀排料物流下游设置第一压力计,如果第一旋转阀漏气,那么第一压力计的压力显示、连接第一输送机与除尘系统的管道内的气流量、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频率,三者中总有一处位置的读数会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根据气流量的变化原理判断第一旋转阀是否漏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为:①在第一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与第一输送机相连的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初始频率F1,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第一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1的大小;②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1,观察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③设定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范围,若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的变化在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或者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等于初始频率F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的变化即可。若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的变化超过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或者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F1’不等于初始频率F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为:①在第一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与第一输送机相连的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初始频率F1,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第一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1的大小;②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不变为初始频率F1,观察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③设定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范围,若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在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或者是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等于初始压力P1),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即可。若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超过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或者是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不等于初始压力P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输送机与第一除尘系统之间的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计。本方法不需考虑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通过第一流量计与第一压力计配合同样可以实现对第一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具体为:1)在第一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第一流量计的初始流量Q1,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第一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1;2)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压力计的值不变为初始压力P1的大小,观察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3)设定第三管道上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的变化范围,若第一流量计的读数变化在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内(或者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等于初始流量Q1),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即可;若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变化超过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或者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不等于初始流量Q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再一种第一旋转阀漏气的判断方法为:①在第一旋转阀投运初期,或者是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录入与第一输送机相连的第一流量计的初始流量Q1,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第一压力计的初始压力P1的大小;②第一旋转阀持续运行,保持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Q1’不变为初始流量Q1,观察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③设定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范围,若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在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内(或者是,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等于初始压力P1),则第一旋转阀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继续观察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即可。若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超过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或者是,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不等于初始压力P1),则判定第一旋转阀出现漏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在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是指:实时频率F1’的值为初始频率F1值的80-120%范围内,优选为初始频率F1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初始频率F1值的90-110%的范围内。即实时频率F1’的值为(80-120%)*F1的范围内,优选为实时频率F1’的值为(85-115%)*F1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实时频率F1’的值为(90-110%)*F1的范围内。相应的,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的变化超过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即为超出上述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在设定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是指:实时压力P1’的值为初始压力P1值的80-120%范围内,优选为初始压力P1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初始压力P1值的90-110%的范围内。即实时压力P1’的值为(80-120%)*P1的范围内,优选为实时压力P1’的值为(85-115%)*P1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实时压力P1’的值为(90-110%)*P1的范围内。相应的,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P1’的变化超过设定的压力变化范围,即为超出上述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流量计的读数变化在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内,是指:实时流量Q1’的值为初始流量Q1值的80-120%范围内,优选为初始流量Q1值的8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初始流量Q1值的90-110%的范围内。即实时流量Q1’的值为(80-120%)*Q1的范围内,优选为实时流量Q1’的值为(85-115%)*Q1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实时流量Q1’的值为(90-110%)*Q1的范围内。相应的,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变化超过设定的流量变化范围,即为超出上述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及时、准确的判断第一旋转阀是否存在漏气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不需要看到第一旋转阀内部的具体结构情况,也就是不需要看到第一旋转阀内部的叶片是否存在磨损等破坏情况,即可检测到第一旋转阀的叶片是否变形。同时,通过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实时频率、第一压力计的实时压力或第一流量计的实时流量中的任何一个参数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幅度范围,即可判断出第一旋转阀漏气的严重性;上述三者数据中任一项数据变化幅度越大,说明第一旋转阀漏气越严重;变化幅度越小,说明第一旋转阀漏气越轻微,甚至不漏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旋转阀漏气的处理方法为:将要泄漏至第一输送机的烟气抽走,而避免烟气进入第一输送机冷凝后腐蚀第一输送机,进而避免烟气进入第一除尘系统,造成第一除尘管路堵塞和第一除尘系统的发生腐蚀;同时,通过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相应的风量与要泄漏的烟气混合,以避免抽风管路(输送即将泄露烟气的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此外,要泄漏的烟气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一并通过原烟气输送管道进入吸附塔进行净化处理,也减少了烟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判断旋转阀漏气的实施方案中,从下料管路引出的第一管道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作为优选,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一般来说,原烟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增压风机,第一管道与原烟气输送管道的连接位置位于增压风机的上游(此处的“上游”是根据原烟气输送管道中烟气的流动方向设定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增压风机入口的负压通过第一管道抽取将要泄漏至输送机的烟气,同时通过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抽取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在第一压力计的值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恢复为初始频率F1(或者恢复到设定范围内);或者,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在第一压力计的值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恢复为初始流量Q1(或者恢复到设定范围内);从而防止了吸附塔内的烟气由于第一旋转阀的变形而泄露至第一输送机中,也保证了抽取风量的合理性。或者是,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使得在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或第一流量计的读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在第一压力计的值恢复为初始压力P1(或者恢复到设定范围内);从而防止了吸附塔内的烟气由于第一旋转阀的变形而泄露至第一输送机中,也保证了抽取风量的合理性。
由于解析塔内高温活性炭在冷却段与冷却风进行间接换热,因此从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的温度较高,为100~130℃。考虑到管路散热,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来控制抽取的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出口的冷却风的风量,使得解析塔出口的冷却风与要泄漏至第一输送机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混合气体的酸露点,即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根据关系式,烟气的酸露点tld2':
(其中,为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浓度,%;为混合气体中三氧化硫的浓度,%),可知烟气的酸露点与烟气中水蒸气和三氧化硫的含量有关,当要泄漏的烟气与解析塔出口的冷却风混合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和三氧化硫的含量降低,相应的,混合后气体的酸露点降低。因此,为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要调节第四阀门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混合气体的酸露点,而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要泄漏烟气的酸露点,则只需要调节第四阀门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要泄露烟气的酸露点即可,即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水蒸气的浓度,均是通过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测得。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设置在吸附塔的进料管路上,测得该位置处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的浓度,也就是测得将要泄漏至第一输送机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气的浓度。通过测得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即可求得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浓度,从而计算得到将要泄漏至第一输送机的烟气的酸露点。调节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控制抽取的解析塔出口的冷却风量,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即第二管道上的温度计的读数大于要泄漏烟气的酸露点,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第一旋转阀漏气的方法还可以是:从下料管路引出的第一管道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不与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出口连接,直接输送稀释气体(例如空气)稀释要泄漏的烟气。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来控制输送稀释气体的风量,使得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冷风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根据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即可求得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冷风对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稀释倍数n2。由于烟气中CO的含量相对固定,而大气中基本不含CO(或CO的含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混合气体中CO的浓度CCO2’即为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CO的浓度CCO2稀释n2倍后的浓度,即CCO2’=CCO2/n2。调节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控制输送冷风的风量,使得第二管道上的第一CO检测仪的读数为CCO2’,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此外,由于烟气中CO2的含量也相对固定,且大气中CO2的含量也很低,为0.03~0.04%(体积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第二管道上设置的第一检测装置替换为第一CO2检测仪,同样可以实现该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水蒸气的浓度,及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中CO(或CO2)的浓度,均是通过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测得。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的频率可以通过风机电机自身显示得到。第一流量计检测连接第一输送机和第一除尘系统之间的输送管道(即第三管道)内气体的流量。第一压力计用于检测第一输送机内气体流通的压力值。第一管道用于将旋转阀上方即将泄露的烟气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避免第一旋转阀的泄露。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用于与第一管道内的烟气混合,混合后合并通过第二管道输送至原烟气输送管道。第一外来气体用来调节第二管道内混合气体的温度,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该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温度;或者调节第二管道内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温度,使得混合气体的酸露点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从而避免了输送混合气体的管道发生腐蚀的情况。
也就是说,当判断吸附塔顶部的第二旋转阀漏气时,可以利用增压风机入口的负压通过第四管道抽取将要泄漏至第二输送机的烟气,调节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保证抽取要泄漏烟气量的合理性;同时通过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抽取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来控制要泄漏烟气中兑入解析塔冷却风的量,利用解析塔冷却风的余热调节使得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此外,当判断第二旋转阀漏气时,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也可以不与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连接,而直接输送稀释气体(例如空气)稀释要泄漏的烟气,调节设置在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四阀门,来控制输送稀释气体的量,使得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冷风与第四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同样可以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相应的,当判断吸附塔底部的第一旋转阀漏气时,可以利用增压风机入口的负压通过第一管道抽取将要泄漏至第一输送机的烟气,调节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保证抽取要泄漏烟气量的合理性;同时通过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抽取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来控制要泄漏烟气中兑入解析塔冷却风的量,利用解析塔冷却风的余热调节使得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气体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温度高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的酸露点,从而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同样的,当判断第一旋转阀漏气时,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也可以不与解析塔的冷却段气体出口连接,而直接输送稀释气体(例如空气)稀释要泄漏的烟气,调节设置在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上的第三阀门,来控制输送稀释气体的量,使得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的冷风与第一管道输送的烟气两者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的酸露点低于环境温度,同样可以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阀与卸料阀通用,为同一部件。吸附塔与脱硫塔、脱销塔、脱硫脱硝塔通用。解析塔与再生塔通用。输送机为活性炭输送装置,到输送活性炭的作用,可以是传送带等输送设备。输送机上设有气体入口,用于输送机内的气体流通,该设计为现有设计。除尘系统可以采用现有的任一种除尘设备。压力计用于检测输送机内气流的压力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吸附塔的高度为5-80m,优选为8-60m,更优选为10-40m。
解析塔的高度为5-80m,优选为8-60m,更优选为10-40m。
第一旋转阀的外径为0.1-5m,优选为0.2-3m,进一步优选为0.3-2m,更优选为0.4-1m。
第二旋转阀的外径为0.1-5m,优选为0.2-3m,进一步优选为0.3-2m,更优选为0.4-1m。
第六管道(用于输送第二旋转阀物料下游烟气的管道)的直径为10-1000mm,优选为20-800mm,进一步优选为30-500mm,更优选为50-300mm。
第三管道(用于输送第一旋转阀物料上游烟气的管道)的直径为10-1000mm,优选为20-800mm,进一步优选为30-500mm,更优选为50-300mm。
在本申请中,“上游”、“下游”是根据吸附塔内活性炭的流动方向设定的。“顶部”、“底部”是根据设备或装置的高度方向设定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方法控制与输送机相连的除尘系统的风机电机频率或连接输送机和除尘系统管道内的气体流量,及输送机内的压力变化的情况,来判断吸附塔塔顶的旋转阀或吸附塔塔底的旋转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判断旋转阀是否出现漏气的情况;
2、针对旋转阀漏气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方法将要泄漏至输送机的烟气抽走,同时保证抽取风量的合理性,避免烟气进入输送机冷凝后腐蚀输送机,进而避免烟气进入除尘系统,造成除尘管路和除尘系统堵塞,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方法在抽取要泄漏至输送机的烟气的同时,通过外来气体输送管道输送相应的风量与要泄漏的烟气混合,以避免抽风管路因烟气冷凝结露发生腐蚀堵塞;
4、本实用新型方法有效利用解析塔冷却段气体出口排出的冷却风,合理利用该部分冷却风的余热资源,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5、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不需要投入复杂的管道设备和反应装置,投入成本低,且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活性炭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附塔塔顶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吸附塔塔顶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附塔塔顶旋转阀与塔底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吸附塔塔顶旋转阀与塔底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吸附塔;201:第一旋转阀;202:第二旋转阀;301:第一输送机;302:第二输送机;401:第一除尘系统;402:第二除尘系统;501:第一压力计;502:第二压力计;601:第一阀门;602:第二阀门;7:解析塔;701:冷却段气体出口;801:第三阀门;802:第四阀门;901:第一温度计;902:第二温度计;1001:第一CO(或CO2)检测仪;1002:第二CO(或CO2)检测仪;1101:第一流量计;1102:第二流量计;1201: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1202: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
L0:原烟气输送管道;L1:第一管道;L2: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3:第二管道;L4:第三管道;L5:下料管路;L6:第四管道;L7: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8:第五管道;L9:第六管道;L10:进料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系统。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塔1、解析塔7、第二旋转阀202、第二输送机302、第二除尘系统402、第二压力计502、原烟气输送管道L0、第六管道L9。其中,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至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第二输送机302连接解析塔7的活性炭出口和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二旋转阀202。第二除尘系统402通过第六管道L9与第二输送机302连接。第二输送机302上设有第二压力计502。
作为优选,第六管道L9上设有第二流量计110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与第二输送机302之间设有进料管路L10。第二旋转阀202设置在进料管路L10上。从进料管路L10上且位于第二旋转阀202的下游引出的第四管道L6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五管道L8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
优选,第四管道L6上设有第二阀门602。
作为优选,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上设有第四阀门802。
作为优选,第五管道L8上设有第二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第二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计902或第二CO(或CO2)检测仪1002。
作为优选,进料管路L10上设有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1202。
作为优选,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判断系统,还包括:第一旋转阀201、第一输送机301、第一除尘系统401、第一压力计501、第三管道L4。其中,第一输送机301连接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和解析塔7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一旋转阀201。第一除尘系统401通过第三管道L4与第一输送机301连接。第一输送机301上设有第一压力计501。
作为优选,第三管道L4上设有第一流量计1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二种和第三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第一输送机301之间设有下料管路L5。第一旋转阀201设置在下料管路L5上。从下料管路L5上且位于第一旋转阀201的上游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
优选的是,第一管道L1上设有第一阀门601。
作为优选,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上设有第三阀门801。
作为优选,第二管道L3上设有第一检测装置。
优选,第一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计901或第一CO(或CO2)检测仪1001。
作为优选,下料管路L5上设有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1201。
作为优选,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在本实用新型中,吸附塔的高度为5-80m,优选为8-60m,更优选为10-40m。
解析塔的高度为5-80m,优选为8-60m,更优选为10-40m。
第一旋转阀的外径为0.1-5m,优选为0.2-3m,进一步优选为0.3-2m,更优选为0.4-1m。
第二旋转阀的外径为0.1-5m,优选为0.2-3m,进一步优选为0.3-2m,更优选为0.4-1m。
第六管道(用于输送第二旋转阀物料下游烟气的管道)的直径为10-1000mm,优选为20-800mm,进一步优选为30-500mm,更优选为50-300mm。
第三管道(用于输送第一旋转阀物料上游烟气的管道)的直径为10-1000mm,优选为20-800mm,进一步优选为30-500mm,更优选为50-300mm。
实施例1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塔1、解析塔7、第二旋转阀202、第二输送机302、第二除尘系统402、第二压力计502、原烟气输送管道L0、第六管道L9;其中,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至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第二输送机302连接解析塔7的活性炭出口和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二旋转阀202;第二除尘系统402通过第六管道L9与第二输送机302连接;第二输送机302上设有第二压力计502。吸附塔1的高度为28m。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第六管道L9上设有第二流量计1102。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与第二输送机302之间设有进料管路L10;第二旋转阀202设置在进料管路L10上;从进料管路L10上且位于第二旋转阀202的下游引出的第四管道L6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五管道L8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第四管道L6上设有第二阀门602。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上设有第四阀门802。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第五管道L8上设有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计902。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3,只是第五管道L8上设有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为第二CO检测仪1002。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4,只是进料管路L10上设有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1202。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1,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旋转阀201、第一输送机301、第一除尘系统401、第一压力计501、第三管道L4;其中,第一输送机301连接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和解析塔7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一旋转阀201;第一除尘系统401通过第三管道L4与第一输送机301连接;第一输送机301上设有第一压力计501。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第三管道L4上设有第一流量计1101。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第一输送机301之间设有下料管路L5;第一旋转阀201设置在下料管路L5上;从下料管路L5上且位于第一旋转阀201的上游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第一管道L1上设有第一阀门601。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上设有第三阀门801。第二管道L3上设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计901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9,只是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上设有第三阀门801。第二管道L3上设有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为第一CO检测仪1001。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0,只是下料管路L5上设有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1201。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Claims (22)
1.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塔(1)、解析塔(7)、第二旋转阀(202)、第二输送机(302)、第二除尘系统(402)、第二压力计(502)、原烟气输送管道(L0)、第六管道(L9);其中,原烟气输送管道(L0)连接至吸附塔(1)的烟气入口;第二输送机(302)连接解析塔(7)的活性炭出口和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处设有第二旋转阀(202);第二除尘系统(402)通过第六管道(L9)与第二输送机(302)连接;第二输送机(302)上设有第二压力计(502);
其中:吸附塔(1)的高度为5-8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六管道(L9)上设有第二流量计(1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与第二输送机(302)之间设有进料管路(L10);第二旋转阀(202)设置在进料管路(L10)上;从进料管路(L10)上且位于第二旋转阀(202)的下游引出的第四管道(L6)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五管道(L8)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管道(L6)上设有第二阀门(6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上设有第四阀门(802);和/或
第五管道(L8)上设有第二检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检测装置为第二温度计(902)或第二CO或CO2检测仪(100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管路(L10)上设有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1202);和/或
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料管路(L10)上设有第二在线烟气分析仪(1202);和/或
第二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7)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9.根据权利要求1、2、4-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旋转阀(201)、第一输送机(301)、第一除尘系统(401)、第一压力计(501)、第三管道(L4);其中,第一输送机(301)连接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和解析塔(7)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一旋转阀(201);第一除尘系统(401)通过第三管道(L4)与第一输送机(301)连接;第一输送机(301)上设有第一压力计(50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旋转阀(201)、第一输送机(301)、第一除尘系统(401)、第一压力计(501)、第三管道(L4);其中,第一输送机(301)连接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和解析塔(7)的活性炭入口;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处设有第一旋转阀(201);第一除尘系统(401)通过第三管道(L4)与第一输送机(301)连接;第一输送机(301)上设有第一压力计(50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管道(L4)上设有第一流量计(110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管道(L4)上设有第一流量计(1101)。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第一输送机(301)之间设有下料管路(L5);第一旋转阀(201)设置在下料管路(L5)上;从下料管路(L5)上且位于第一旋转阀(201)的上游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与第一输送机(301)之间设有下料管路(L5);第一旋转阀(201)设置在下料管路(L5)上;从下料管路(L5)上且位于第一旋转阀(201)的上游引出的第一管道(L1)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两者合并后经由第二管道(L3)连接至原烟气输送管道(L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L1)上设有第一阀门(60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L1)上设有第一阀门(601)。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上设有第三阀门(801);和/或
第二管道(L3)上设有第一检测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3、15、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上设有第三阀门(801);和/或
第二管道(L3)上设有第一检测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计(901)或第一CO或CO2检测仪(1001)。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装置为第一温度计(901)或第一CO或CO2检测仪(1001)。
21.根据权利要求13、15-17、19、2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料管路(L5)上设有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1201);和/或
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料管路(L5)上设有第一在线烟气分析仪(1201);和/或
第一外来气体输送管道(L2)的另一端连接至解析塔(7)的冷却段气体出口(7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0388.0U CN210154762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0388.0U CN210154762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54762U true CN210154762U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975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20388.0U Active CN210154762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547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0733A (zh) * | 2020-06-04 | 2021-12-07 |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烟气泄露的活性炭旋转下料阀及活性下料系统 |
-
2019
- 2019-05-20 CN CN201920720388.0U patent/CN2101547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50733A (zh) * | 2020-06-04 | 2021-12-07 |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烟气泄露的活性炭旋转下料阀及活性下料系统 |
CN113750733B (zh) * | 2020-06-04 | 2023-10-27 |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防止烟气泄露的活性炭旋转下料阀及活性下料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2023742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stage flue gas cleaning | |
CN108379996B (zh) | 减少干熄焦环境地面除尘系统烟囱二氧化硫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7998812B (zh) | 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和输送方法 | |
US9249996B2 (en) | Compression condensate conditioning in the flue gas condenser | |
CN104502550B (zh) | 一种多种污染气体的连续在线检测系统 | |
CN101524617A (zh) | 用Nafion管去除气体中水份的方法 | |
CN112540158B (zh) | 石灰石湿法脱硫强制氧化空气利用率的测试方法 | |
CN210154762U (zh)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和处理系统 | |
CN117669858A (zh) | 一种燃煤电厂协同减污降碳的量化分析方法 | |
CN111505085A (zh) | 一种船舶尾气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含量对比分析仪 | |
CN110124441B (zh)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0124442B (zh)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 |
KR101533084B1 (ko) | 배기가스 처리 장치의 분석기기 및 모니터링 시스템 | |
CN106731304A (zh) | 一种玻璃熔窑废气处理设备 | |
CN210495770U (zh) | 一种旋转阀漏气的判断及处理系统 | |
CN101561374B (zh) | 炭黑烟气净化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203400616U (zh) | 烟气冷却系统 | |
CN213689118U (zh) | 一种真空回流式烟气预处理设备及包含其的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 | |
CN112403183B (zh) | 一种检测解析塔生产安全性的方法和系统 | |
KR20180111344A (ko) | 소각로의 배기가스 처리시스템 | |
CN105120985A (zh) | 压缩机杂质分离机构的防腐蚀方法及装置 | |
CN208244396U (zh) | 减少干熄焦环境地面除尘系统烟囱二氧化硫的装置 | |
CN114471113A (zh) | 焦化行业烟气尘硝硫nmhc一体化协同处理工艺 | |
CN204255579U (zh) | 一种多箱体除尘器的粉尘检漏装置 | |
CN109588052B (zh) | 用于评价二氧化碳分离膜组件性能的系统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