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2254U -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2254U
CN210142254U CN201921176619.2U CN201921176619U CN210142254U CN 210142254 U CN210142254 U CN 210142254U CN 201921176619 U CN201921176619 U CN 201921176619U CN 210142254 U CN210142254 U CN 210142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fin
heat conducting
laser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66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雷
邢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766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2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2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2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荧光粉轮和用于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和散热翅片组,导热件一端与壳体连接,散热翅片组设置在导热件的另一端;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至少部分散热翅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导热部。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投影装置的散热组件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投影显示技术采用高功率的半导体激光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是由电路系统、光路系统以及镜头系统将激光投影到屏幕上,进行激光画面投影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
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的应用中,光路系统中需要荧光粉轮实现由单色激光到三色激光的转换,由于光源结构防尘的需求,荧光粉轮处于光源结构的壳体形成的密闭空间中,荧光粉轮的表面受到高强度的激光照射,会使得荧光粉轮迅速升温,因而需要对荧光粉轮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荧光粉轮壳体的适当位置开设进风孔和出风孔,在进风孔设置防尘网防止大颗粒灰尘进入壳体内,利用软管密封进风孔和出风孔,同时通过风扇将冷风从软管引入荧光粉轮的壳体内部,冷风带走荧光粉轮的热量,热风从出风孔排出,如此对荧光粉轮进行强制风冷散热。
现有对荧光粉轮的强制风冷散热,虽然可有效降低荧光粉轮的温度,但冷风吹送到荧光粉轮周围,会对荧光粉轮的动平衡产生影响,导致高速旋转的荧光粉轮的工作状态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装置,激光投影装置中荧光粉轮的散热组件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荧光粉轮和用于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和散热翅片组,导热件一端与壳体连接,散热翅片组设置在导热件的另一端;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至少部分散热翅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导热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具有多个,且多个导热部间隔设置在散热翅片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设置在散热翅片的相对两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为导热条,导热条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翅片的伸出方向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条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翅片的伸出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夹角范围为70度至110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条为直线形导热条,且导热条贯通散热翅片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条具有圆弧形横截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圆弧形横截面的直径为0.5mm-0.8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为导热凸起,多个导热凸起间隔分布在散热翅片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翅片组具有至少一个未设置散热翅片的避让区域,避让区域内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导热件与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主要包括壳体、荧光粉轮和散热组件,荧光粉轮位于壳体的密闭空间内,散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外侧,用于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具体的,散热组件主要由导热件和散热翅片组构成,导热件连接在壳体和散热翅片组之间,荧光粉轮的热量传递至壳体,通过导热件将壳体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散热翅片组,并通过散热翅片组向外界散发热量。其中,散热翅片组由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组成,且至少部分散热翅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导热部,导热部可增大散热翅片的面积,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导热部可减小散热翅片表面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增大翅片表面的风速,有效降低荧光粉轮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散热组件;21-导热件;22-散热翅片组;221-散热翅片;2211-导热部、导热条、导热凸起;23-避让区域;23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激光显示技术是依靠高功率的激光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由光路系统、电路系统、镜头系统将激光投影到屏幕上,进行信号显示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在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中,光路系统中需要荧光粉轮实现由单色激光到三色激光的转换。由于光源结构防尘的需求,荧光粉轮通常位于光源壳体的密闭空间之中,激光投影装置工作时,荧光粉轮表面受到光强度的激光照射,会使得荧光粉轮迅速升温,温度过高会影响荧光粉轮的正常工作,因而需要对荧光粉轮进行降温。
目前,通常采用对荧光粉轮本体进行散热的方式,即在光源壳体的适当位置开设进风孔和出风孔,在进风孔内设置软管,通过软管将风扇吹出的冷风从进风孔送入壳体内,对荧光粉轮本体进行强制风冷散热,热交换之后的热风通过出风孔排出至壳体外部。其中,为了防止大颗粒灰尘进入壳体内,可以在进风孔设置过滤网。
通过上述散热方式对荧光粉轮进行强制散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风扇的冷风通过壳体上的进风孔直接吹送至荧光粉轮周围的环境中,必然会对荧光粉轮本体的动平衡产生影响,这会影响高速旋转的荧光粉轮的工作状态;其次,虽然通过在进风孔设置过滤网可防止大颗粒灰尘进入壳体内,但对于细微颗粒灰尘的阻挡作用较小,因而与完全封闭的壳体相比,防尘效果较差;最后,需要在进风口处设置软管以将风扇吹出的冷风导流入壳体内,这导致散热装置的设计较为复杂,不适用于批量生产。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装置,该激光投影装置中,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简单,散热效率较高,且对荧光粉轮的影响较小,也不会降低壳体的密封性,可保证光源组件的光学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组件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荧光粉轮和用于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2,散热组件2包括导热件21和散热翅片组22,导热件21一端与壳体1连接,散热翅片组22设置在导热件21的另一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用于提供光源,通常光源组件包括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器,光源组件中还包括荧光粉轮,荧光粉轮通常面向激光器射出激光的发光面,激光照射在荧光粉轮的表面,通过荧光粉轮高速旋转将单色激光转换为三色激光。可选的,激光投影装置还包括光机组件和镜头组件,光源组件发出的三色激光经光机组件进行聚光和匀光处理后到达镜头组件,通过镜头组件将激光投影到屏幕上进行画面显示。
具体的,光源组件主要包括壳体1、荧光粉轮和散热组件2,荧光粉轮位于壳体1中,完全封闭的壳体1使荧光粉轮处于密闭空间中,因而灰尘无法进入壳体1内,不会对光源组件中的荧光粉轮及激光器等造成影响,可保证光源组件整体的光学性能。荧光粉轮产生的热量会以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壳体1,本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外侧设置散热组件2,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
散热组件2具体包括导热件21和散热翅片组22,导热件21连接在壳体1和散热翅片组22之间,壳体1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导热件21,导热件21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翅片组22,通过散热翅片组22向外界散发热量,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降低荧光粉轮的温度。其中,导热件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导热件21的一侧表面贴设在壳体1上,散热翅片组22设置在导热件21的另一侧表面上。
散热翅片组22包括多个散热翅片221,多个散热翅片221间隔排布在导热件21的另一侧表面上,散热翅片221的板面方向通常和导热件21的表面之间具有夹角,散热翅片221可增大散热组件2的面积,可及时快速散发热量。
散热翅片221的根部连接在导热件21上,散热翅片221从其根部向远离导热件21的方向延伸,通常散热翅片221不会沿着导热件21的板面方向延伸,即如前所述的散热翅片221的板面方向和导热件21的表面之间具有夹角,以使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具有间隔,通过连接在导热件21上的多个散热翅片221可有效增大散热面积。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散热翅片22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导热件21的表面垂直,这样即使是最两端的散热翅片221在导热件21上的正投影也落在导热件21表面内,这可减小散热组件2所占用的空间体积,且在壳体1有限的空间内有利于散热翅片221的延伸;当然,在壳体1内空间充足的情况下,散热翅片221也可以倾斜于导热件21设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为了进一步增大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在散热翅片221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凸出的导热部2211,通过设置导热部2211可使散热翅片221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可增大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使热量通过散热翅片221更快速有效的向外界散发,增强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通过在散热翅片221表面设置导热部2211,导热部2211不但可以增大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又可以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因而本实施例可以不在散热组件2旁侧设置风扇进行强制风冷,而仅通过周围环境中的自然风进行对流换热降温,即可达到有效散发荧光粉轮热量的效果。由于可以不设置风扇,不会产生风扇工作时带来的噪声,可有效降低散热组件2的工作噪声。
具体的,环境风从散热翅片组22的一侧通过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形成的通道吹至散热翅片组22的另一侧。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形成进风通道,风从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的进风通道吹至两侧散热翅片221的表面上,以热交换的方式带走散热翅片221表面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在散热翅片221表面设置导热部2211,通过导热部2211增大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的基础上,凸出在散热翅片221表面上的导热部2211可减小散热翅片221表面的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可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相较于散热翅片221表面未设置导热部2211的情况,散热翅片221的表面为平面,在通过自然风与散热翅片221进行对流换热时,气流通过散热翅片221表面时,由于散热翅片221表面温度较高,因而在散热翅片221表面附近的一定空间内形成热边界层,在此边界层内,散热翅片221向外界的散热主要是通过和空气的热传导作用,对流换热作用很小,因而热边界层内的空气的流动速度较小,即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较小,热边界层内存在的温度梯度和热阻,会阻碍散热翅片221的对流散热,散热效率较低。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散热翅片221表面设置凸出的导热部2211,可改善原有的热边界层导致的散热翅片221表面风速降低的情况。气流在相邻两个散热翅片221之间通过时,会和凸出的导热部接触2211,也会和原有的散热翅片221的表面接触,这样可增强气流的无序运动情况,避免了空气和平面形状的散热翅片221表面接触的情况,降低散热翅片221表面主要通过热传导向空气传热,而散热翅片221表面风速较低的情况。通过设置凸出的导热部2211,可减小散热翅片221表面的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增强散热翅片221表面对流传热的作用,增大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因此,通过在散热翅片221的表面设置导热部2211,不仅可增大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而且导热部2211可减小散热翅片221表面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可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因而可以使散热翅片221更快、更及时的将荧光粉轮的热量散发至外界,可有效提高散热组件2的散热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是通过在壳体1外侧设置散热组件2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不用在壳体1上开设进风孔,可使荧光粉轮处于封闭壳体1的密闭空间中,因而灰尘无法进入壳体1内,不会对光源组件的光学性能造成影响;同时,并非将冷风直接吹送至壳体1内荧光粉轮的周围环境中,因而也不会影响高速旋转的荧光粉轮的动平衡性,不会对荧光粉轮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光源组件的壳体1与散热翅片组22之间的导热件21可以和散热翅片221为一体成型件,或者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或连接件对散热翅片221和导热件21进行连接使两者组成一个整体,以便于散热组件2的装配。
另外,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导热件21与光源组件的壳体1连接的稳定性,增大导热件21与壳体1的接触面积,以使荧光粉轮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1均匀的、完全的传递至导热件21,导热件21贴设在壳体1上的一侧表面可以为平面,示例性的,平面度可以控制在±0.05mm以内。
为了保证导热件21和壳体1之间可以紧密接触,可以在导热件21和壳体1之间设置导热层,导热层可以为填充在导热件21和壳体1之间的导热硅脂,导热硅脂不仅可保证导热件21和壳体1紧密接触,保证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并且可减小两者之间的接触热阻,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热传导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2211可以具有多个,且多个导热部2211间隔设置在散热翅片221的表面。如图2和图3所示,以一个散热翅片221为例,散热翅片221的表面可以设置多个凸出的导热部2211,并且多个导热部2211间隔设置,多个导热部2211可更好的改善散热翅片221表面风速较低的情况。
通过设置多个导热部2211,多个导热部2211间隔分布在散热翅片221表面,导热部2211覆盖的散热翅片221的面积更大,散热翅片221表面设置导热部2211的部位的风速均较高,因而散热翅片221表面设置导热部2211的部位的散热效率均可得到有效提升。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设置导热部2211部位的间距小,相邻的未设置导热部2211的部位间距小,因而通过间隔设置多个导热部2211,相邻两散热翅片221之间形成的通道各部位的横截面积也不同,这也可增大风的流动速度,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多个导热部2211均匀间隔分布在散热翅片221表面,这样散热翅片221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均设置有导热部2211,这些导热部2211可更均匀的减小散热翅片221表面的每个部位的热边界层的厚度,散热翅片221表面的每个部位的风速都得到了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且散热翅片221各部位的散热更均匀。
具体的,导热部2211可以设置在散热翅片221的相对两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如图3所示,散热翅片22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冷风从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的通道通过,用于减小热边界层厚度、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风速的导热部2211可以设置在散热翅片221的其中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导热部2211的散热翅片221的表面,由于导热部2211的作用,冷风经过散热翅片221该侧表面的速度更快,可迅速带走散热翅片221该侧表面的热量,提高散热翅片221该侧表面的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可以在散热翅片221的两侧表面上均设置导热部2211,散热翅片221的两侧表面均分布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热部2211,这样每侧的导热部2211均可增大散热翅片221相应表面的散热面积,且散热翅片221两侧表面的风速都得到有效提高,因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并且可以在所有散热翅片221的两侧面均设置多个导热部2211,导热部2211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散热翅片221的表面上,使导热部2211布满散热翅片221的表面,这样所有散热翅片221均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且每个散热翅片221均可较为均匀的向周围的环境中散热,散热组件2的散热均匀性也较好。
为便于散热翅片组22中散热翅片221的加工成型,且使散热翅片组22的结构简单、对称性好,使散热翅片组22可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设置,散热翅片组22中的所有散热翅片221通常都具有同样的大小尺寸。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散热翅片221两侧表面上均匀分布的导热部2211的位置可以一一对应,即两侧的导热部2211相对设置在散热翅片221的同一部位,这样每个散热翅片221均具有同样的表面结构,便于导热部2211的加工和散热翅片组22的组装。
为了便于导热部2211的加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2211可以为导热条2211,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散热翅片221的伸出方向不同。本实施例中,导热部2211可以为凸出在散热翅片221表面的导热条2211,导热条2211易于加工,其可增大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且可减小散热翅片221表面的热边界层厚度,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厚度,可有效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具体的,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翅片221的伸出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夹角,夹角范围可以为70度至110度。如前所述,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翅片221的伸出方向不同,这样可使导热条2211的一端朝向环境风的进风方向,并且冷风可沿着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吹送至导热条2211的另一端。通过冷风由导热条22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导热条2211也可起到导流的作用,并且散热翅片221上具有的导热条2211的结构尺寸通常较小,因而可以加快冷风在散热翅片221表面的流动速度。
具体的,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翅片221的伸出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并且夹角可以在70°至110°之间,这样导热条2211可以沿着与散热翅片221的伸出方向几乎垂直的方向延伸,导热条2211的两端分别朝向散热翅片221的两侧,可以使导热条2211的一端面向环境风的进风方向,并且导热条2211几乎沿着冷风的气流方向延伸,在导热条2211起到增大散热翅片221表面风速的作用的基础上,导热条2211的侧壁对气流的阻碍作用更小,冷风可以沿着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较为顺畅的从导热条22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
优选的,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与散热翅片221的伸出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控制在90°左右,这样对于环境风的进风方向在散热翅片组22的侧方,出风方向从散热翅片221的一侧至另一侧的情况,导热条2211的一端正对进风方向,导导热条2211的延伸方向几乎与出风方向一致,冷风从导热条2211的一端吹至另一端,受到的阻碍较小,在两个散热翅片221之间的空间内一直保持较高的风速,可较好的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对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的提高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导热条2211可以为直线形导热条2211,且导热条2211可以贯通散热翅片221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热条2211设置为直线形状,导热条2211从一端至另一端的侧壁是直线形延伸的。与曲线形导热条2211等侧壁从一端至另一端是曲线形延伸的导热条2211相比,气流在导热条2211侧壁的延伸方向流动,不会受到导热条2211侧壁过多的阻碍作用,气流可较为顺畅的从导热条2211的一端流动至另一端,不会由于导热条2211侧壁的阻挡而降低气流的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进而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并且,导热条2211可以贯通散热翅片221的相对两侧边缘。这样导热条2211的一端位于散热翅片221的一侧边缘,导热条2211的另一端也延伸至散热翅片221的另一侧边缘,这样导热条2211仅具有长度方向上的侧壁,而并不包括两个端部的侧壁。一方面,不用在散热翅片221的表面上加工导热条2211两端的侧壁,这使得导热条2211的加工更容易,散热翅片221的加工效率更高;同时,冷风沿着导热条2211的侧壁运动,可加速气流在散热翅片221表面的流动,使散热翅片221上两个导热条2211之间的空间部分的风速更高。
另外,由于导热条2211贯通散热翅片221的两侧边缘,因而导热条2211在散热翅片221上占据的面积更大,由于导热条2211增大的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更多,这也有助于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条2211可以具有圆弧形横截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散热翅片221表面设置的导热条221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这样冷风与导热条2211外壁接触的各个部位的尺寸不同,导热条2211对减小散热翅片221表面热边界层的厚度有更显著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并且,导热条2211的侧壁为光滑的流线型外壁,不具有可能会对气流的流动造成阻碍的拐角或凹凸不平的部位。冷风在圆弧形的导热条2211外侧流动时,导热条2211的外壁对冷风流动的阻碍很小,冷风可在导热条2211外侧顺着其长度方向保持较高速度流动,提高了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
另外,在满足实际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将导热条2211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矩形或三角形等具有棱角的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导热条2211各处的横截面形状应保持一直,即在长度方向上导热条2211是直线形延伸的,应避免导热条2211各部位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避免对冷风在导热条2211外侧的流动造成较大的阻碍。
具体的,导热条2211的圆弧形横截面的直径可以为0.5-0.8mm。激光投影装置中的空间有限,因而设置在光源组件的壳体1外壁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2的结构尺寸往往也较小,通过控制散热翅片221上的圆弧形导热条2211的直径,可以在面积有限的散热翅片221表面上设置较多数量的导热条2211,以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其中,导热条2211的圆弧形横截面的直径具体可以为0.5-0.8mm,这样散热翅片221表面上可以设置较多的导热条2211,并且尺寸较为微小的导热条2211既可以在散热翅片221表面形成微通道,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同时导热条2211对散热翅片221的厚度尺寸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可以保证散热翅片221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导热条2211的圆弧形横截面的直径可以为0.5mm、0.6mm、0.7mm或0.8mm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热部221可以为导热凸起2211,多个导热凸起2211间隔分布在散热翅片表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热部221不仅可以设置为导热条2211,也可以设置为导热凸起2211,可以在散热翅片221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导热凸起2211,导热凸起2211同样可降低散热翅片221的热边界层厚度,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具体的,多个导热凸起2211之间形成微通道,可有效提高设置导热凸起2211部位的散热翅片221的表面风速,且导热凸起2211的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圆弧状,通过多个导热凸起2211可以有效增大散热翅片221的表面积,即增大了散热翅片221的散热面积,可以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并且,冷风在经过散热翅片221表面的导热凸起2211时,由于导热凸起2211为平滑的圆弧状,不具有拐角或凹凸不平的部位,因此冷风流经导热凸起2211的速度也较快,可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221表面的风速,提高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效率。
对于散热组件2与光源组件的壳体1的固定连接,散热翅片组22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未设置散热翅片221的避让区域23,避让区域23内可以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导热件21与壳体1。
如图2至图4所示,通过在散热翅片组22上设置避让区域23,避让区域23内不设置散热翅片221,避让区域23对应的导热将上可以开设至少一个连接孔231,光源组件的壳体1上对应连接孔231的部位设置安装孔,通过使连接件穿过导热件21的连接孔231和壳体1的安装孔,将散热组件2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
其中,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在散热翅片组2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避让区域23,示例性的,为了保证散热组件2的整体结构的对称性,确保散热组件2的散热均匀性,对于具有一个避让区域23的散热翅片组22,避让区域23可以设置在散热翅片组22的中心区域,也可以对称在散热翅片组22的两侧设置两个避让区域23,也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避让区域23,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一个避让区域23内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连接孔231,连接件对应连接孔231设置,以设置足够数量的连接件保证散热组件2与壳体1可以连接牢固。其中,连接件可以为螺纹紧固件或铆接件等连接结构。通过安装和拆卸连接件,可以实现散热组件2与光源组件壳体1的装配,便于光源组件及散热组件2的更换和维修。
示例性的,散热组件2的散热翅片组22和导热件21可以采用一体加工形式,散热组件2的材质选用铝合金材质,将导热件21与光源组件壳体1接触的一侧表面加工位平面,散热翅片组22中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的间距为4mm,避让区域23内的连接件为螺纹紧固件。当然,根据荧光粉轮对散热组件2的实际需求,导热件21和散热翅片组22也可以选用其他金属材质,相邻散热翅片221之间的间距也可以选择其他尺寸范围,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光源组件主要包括壳体、荧光粉轮和散热组件,荧光粉轮位于壳体的密闭空间内,散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外侧,用于对荧光粉轮进行散热。具体的,散热组件主要由导热件和散热翅片组构成,导热件连接在壳体和散热翅片组之间,荧光粉轮的热量传递至壳体,通过导热件将壳体的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散热翅片组,并通过散热翅片组向外界散发热量。其中,散热翅片组由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组成,且至少部分散热翅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导热部,导热部可增大散热翅片的面积,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并且,导热部可减小散热翅片表面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厚度,增大翅片表面的风速,有效降低荧光粉轮的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激光投影装置,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荧光粉轮和用于对所述荧光粉轮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和散热翅片组,所述导热件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散热翅片组设置在所述导热件的另一端;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散热翅片,至少部分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导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导热部间隔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的相对两侧面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为导热条,所述导热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翅片的伸出方向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翅片的伸出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70度至11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条为直线形导热条,且所述导热条贯通所述散热翅片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条具有圆弧形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横截面的直径为0.5mm-0.8mm。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为导热凸起,多个所述导热凸起间隔分布在所述散热翅片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组具有至少一个未设置所述散热翅片的避让区域,所述避让区域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壳体。
CN201921176619.2U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Active CN210142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6619.2U CN210142254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6619.2U CN210142254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2254U true CN210142254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6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6619.2U Active CN210142254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2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6046B (zh) 一种全方位对流的主动型散热器及应用该散热器的舞台灯
US9795066B2 (en) Inverter
WO2020000182A1 (zh) 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无人机
CN107357375B (zh) 一种密封型机箱的高效散热装置及密封型机箱
CN210038424U (zh) 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WO2022193669A1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机构
US8490680B2 (en) Plate cooling fin with slotted projections
WO2019227393A1 (zh) 散热系统及摄影摄像设备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142254U (zh) 一种激光投影装置
CN219494027U (zh) 一种散热器及灯具
CN217181387U (zh) 一种散热器及摄影灯具
CN216673641U (zh) 具有散热器外壳的射频电源
CN216118354U (zh) 投影设备及其投影光机、散热结构
JP2014187502A (ja) 電子装置
JPH1197872A (ja) 制御装置の冷却構造
WO2020248196A1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设备安装件
CN205579514U (zh) 一种全方位对流的主动型散热器及应用该散热器的舞台灯
CN219775660U (zh) 具有高散热性能的灯具
CN211348971U (zh) 微型投影仪
CN219045735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光源系统
CN219842622U (zh) 一种投影仪风扇结构
CN212132368U (zh) 一种散热体及其聚光灯
CN214896185U (zh) 一种小体积的投影机散热装置
TW201933733A (zh) 馬達及其散熱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