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6773U -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6773U
CN210136773U CN201921438471.5U CN201921438471U CN210136773U CN 210136773 U CN210136773 U CN 210136773U CN 201921438471 U CN201921438471 U CN 201921438471U CN 210136773 U CN210136773 U CN 210136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nding
terminal
piercing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84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特奇
李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p H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 H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 H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op H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84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6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6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6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骨架结构,漆包线缠绕在骨架本体上,其接线部穿过引线槽紧固缠绕在绕线柱上,通过引线槽上下贯穿插槽口,使得刺破端子穿插于插槽口时会稳定、准确可靠地刺破接线部的外皮,实现刺破端子与漆包线之间的刺破式电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接线部经穿经引线槽缠绕固定于绕线柱上,保证接线部在引线槽中受力拉直绷紧,避免与刺破端子刺破连接时发生窜动现象,刺破效果好,安装稳定可靠,保证刺破端子与漆包线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线圈骨架广泛应用于继电器、接触器、变压器等产品中,实现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和机械动能。传统的线圈骨架应用比较单一,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与连接端子多采用焊锡方式进行电气连接,而线圈骨架与产品其他功能器件间多采用焊锡方式进行电气连接。但以焊锡方式进行连接会存在虚焊或焊接不牢靠等缺陷,且不易实现配套产品产线自动化,制程较长,人力、设备投入大,成本高。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109411179A公开了一种线圈骨架,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容纳槽及位于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插槽;连接端子,包括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本体插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别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弹性部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中的一个伸入所述插槽内,用于与对接端子电性接触;漆包线,缠绕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漆包线的引出端与所述本体之间为刺破式电连接;以及线路板,其与所述第一弹性部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中的另一个抵接。
从上述线圈骨架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连接端子与漆包线之间采用刺破式电连接,但是漆包线的引出端和连接端子的结合处并没有拉直和绷紧,导致漆包线在刺破过程中会在骨架上发生窜动现象,以致连接端子刺破漆包线的漆皮效果不好,存在连接端子与漆包线无法起到电性能连接的风险,导致线圈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漆包线在刺破过程中会在骨架上发生窜动现象,存在连接端子与漆包线无法起到电性能连接的风险,从而提供一种使漆包线在骨架上拉紧固定,保证刺破端子与漆包线之间的刺破式电连接,安装稳定可靠的线圈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圈骨架结构,包括:
骨架本体,包括设置其两端的两挡板,其一所述挡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插槽口;
绕线固定结构,包括对应两个所述插槽口设置于所述挡板端面的两个绕线柱,以及上下贯穿所述挡板及其上所述插槽口并延伸至所述绕线柱处的两引线槽;
漆包线,缠绕在所述骨架本体上,其包括穿过所述引线槽紧固缠绕于所述绕线柱上的接线部;
刺破端子,穿插于所述插槽口中与所述漆包线的接线部刺破式电连接。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绕线柱为L型结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引线槽一端的弧面台阶。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引线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刺破端子插入所述插槽口的插入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插槽口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引线槽包括与所述插槽口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开槽口,所述开槽口呈V型结构。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刺破端子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穿破所述接线部的绝缘外层的刀口结构。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刀口结构呈Y形状,其包括V形口区和连接在所述V形口区端部的刺破刃口。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刺破刃口的两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的缓冲区。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其一所述挡板包括由其侧壁向外延伸成型的安装凸起,所述绕线固定结构及所述插槽口设置于所述安装凸起上。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挡板的侧壁上沿其轮廓延伸设置有分别连接两所述引线槽的两导线槽。
在上述线圈骨架结构中,所述线圈骨架包括设置于两所述挡板之间适合安装所述漆包线的容线腔,两所述导线槽分别与所述容线腔接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骨架结构,所述漆包线缠绕在所述骨架本体上,其接线部穿过所述引线槽紧固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通过引线槽上下贯穿所述插槽口,使得所述刺破端子穿插于插槽口时会准确可靠地刺破接线部的外皮,实现刺破端子与漆包线之间的刺破式电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接线部经穿经引线槽缠绕固定于绕线柱上,保证接线部在引线槽中受力拉直绷紧,避免与刺破端子刺破连接时发生窜动现象,刺破效果好,安装稳定可靠,保证刺破端子与漆包线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骨架结构,所述绕线柱为L型结构,其包括连接在引线槽一端的弧面台阶,可以引导接线部更好的缠绕在绕线柱上,即为接线部穿出引线槽后紧靠于弧面台阶在绕线柱上进行绕线固定,这种弧面设计更为平滑,可以避免对接线部的绝缘外皮造成摩擦刮破等影响,保证漆包线的质量稳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骨架结构,所述挡板的侧壁上沿其轮廓延伸设置有分别连接两引线槽的两导线槽,两导线槽分别容线腔接通,通过所述导线槽将所述容线腔中的漆包线引到引线槽中,所述漆包线的整个布线都是容置于所述容线腔、导线槽和引线槽中,不易受到外部磕碰影响,对所述漆包线起到防护作用,安装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骨架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绕线固定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骨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刺破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骨架本体;11-挡板;12-插槽口;13-安装凸起;14-容线腔;2-绕线固定结构;21-绕线柱;211-弧面台阶;22-引线槽;23-导线槽;3-漆包线;31-接线部;4-刺破端子;41-V型口区;42-刺破刃口;43-缓冲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线圈骨架结构,包括:
骨架本体1,包括设置其两端的两挡板11,其一所述挡板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插槽口12;
绕线固定结构2,包括对应两个所述插槽口12设置于所述挡板11端面的两个绕线柱21,以及上下贯穿所述挡板11及其上所述插槽口12并延伸至所述绕线柱21处的两引线槽22;
漆包线3,缠绕在所述骨架本体1上,其包括穿过所述引线槽22紧固缠绕于所述绕线柱21上的接线部31;
刺破端子4,穿插于所述插槽口12中与所述漆包线3的接线部31刺破式电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所述漆包线3缠绕在所述骨架本体1上,其接线部31穿过所述引线槽22紧固缠绕在所述绕线柱21上,通过所述引线槽22上下贯穿所述插槽口12,使得所述刺破端子4穿插于所述插槽口12时会准确可靠地刺破所述接线部31的外层,实现所述刺破端子4与所述漆包线3之间的刺破式电连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接线部31经穿经所述引线槽22缠绕固定于所述绕线柱21上,保证所述接线部31在所述引线槽22中受力拉直绷紧,避免与所述刺破端子4刺破连接时发生窜动现象,刺破效果好,安装稳定可靠,保证所述刺破端子4与所述漆包线3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绕线柱21为L型结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引线槽22一端的弧面台阶211,可以引导所述接线部31更好的缠绕在所述绕线柱21上,即为所述接线部31穿出所述引线槽22后紧靠于所述弧面台阶211在所述绕线柱21上进行绕线固定,根据这种弧面设计更为平滑,可以避免对所述接线部31的绝缘外皮造成摩擦刮破等影响,保证所述漆包线3的质量稳定。需要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漆包线3为漆包铜线或漆包铝线,所述接线部31包括分别穿过两个插槽口12的进线段和出线段两部分,所述绕线柱21是一种塑料柱结构,在所述刺破端子4完成对漆包线3的穿刺电连接后,可以将所述绕线柱21作截断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刺破端子4的刺破效果,所述引线槽2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刺破端子4插入所述插槽口12的插入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插槽口12的中间位置,保证漆包线3在所述刺破端子4插入所述插槽口12时位于所述刺破端子4的刃口部分,配合接触可靠,提升刺破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线槽22包括与所述插槽口12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开槽口,所述开槽口呈V型结构,扩大开槽口的开口范围,能够使漆包线3更方便的放入所述引线槽22中,同时也便于观察调整所述刺破端子4与所述漆包线3之间的连接。
下面结合图5对所述刺破端子4的具体结构做详细说明:
所述刺破端子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穿破所述接线部31的绝缘外层的刀口结构,所述刀口结构呈Y形状,其包括V形口区41和连接在所述V形口区41端部的刺破刃口42,所述V形口区41引导所述漆包线3进入所述刺破刃口42中,扩大所述刺破刃口42的连接范围,所述刺破刃口42呈直线型由两个锋利的刃壁组成,通过上述刀口结构设置,即可以保证刺破端子4对所述接线部31的刺破连接效果,又能在穿刺后对所述接线部31起到夹持紧固作用,配合连接稳定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刺破刃口42的两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的缓冲区43,为所述刺破刃口42增加柔性,在压力过大时可提供一定的形变范围。
下面结合图4对所述骨架本体1的具体结构做详细说明:
所述骨架本体1的一侧挡板11包括由其侧壁向外延伸成型的安装凸起13,所述绕线固定结构2及所述插槽口12设置于所述安装凸起13上,使所述绕线固定结构2和所述插槽口12远离缠绕在所述骨架本体1上的所述漆包线3,避免所述漆包线3上的漆包线3的漆皮被剐蹭到,导致漆包线3失效。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线圈骨架包括设置于两所述挡板11之间适合安装所述漆包线3的容线腔14,所述挡板11的侧壁上沿其轮廓延伸设置有分别连接两所述引线槽22的两导线槽23,两所述导线槽23分别与所述容线腔14接通,通过所述导线槽23将所述容线腔14中的漆包线3引到所述引线槽22中,所述漆包线3的整个布线都上容置于所述容线腔14、导线槽23和引线槽22中,不易受到外部磕碰影响,对所述漆包线3起到防护作用,安装稳定可靠。
下面结构图1-4对本实施例的线圈骨架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所述漆包线3的接线部31的进线段缠绕在其一所述绕线柱21上,穿过所述引线槽22和所述导线槽23后在所述容线腔14内绕线,再由接线部31的出线段穿过所述导线槽23和所述引线槽22缠绕在另一个所述绕线柱21上,此时,所述漆包线3的两个接线部31均在所述引线槽22中拉紧绷直,并紧固缠绕在所述绕线柱21上,最后只要将所述刺破端子4插入到所述插槽口12中即可与所述接线部31实现刺破式电连接,确认所述刺破端子4刺破成功后,沿所述挡板11表面切除所述绕线柱21和缠绕在所述绕线柱21上的漆包线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本体(1),包括设置其两端的两挡板(11),其一所述挡板(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插槽口(12);
绕线固定结构(2),包括对应两个所述插槽口(12)设置于所述挡板(11)端面的两个绕线柱(21),以及上下贯穿所述挡板(11)及其上所述插槽口(12)并延伸至所述绕线柱(21)处的两引线槽(22);
漆包线(3),缠绕在所述骨架本体(1)上,其包括穿过所述引线槽(22)紧固缠绕于所述绕线柱(21)上的接线部(31);
刺破端子(4),穿插于所述插槽口(12)中与所述漆包线(3)的接线部(31)刺破式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21)为L型结构,其包括连接在所述引线槽(22)一端的弧面台阶(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槽(2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刺破端子(4)插入所述插槽口(12)的插入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插槽口(12)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槽(22)包括与所述插槽口(12)的开口方向一致的开槽口,所述开槽口呈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端子(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持穿破所述接线部(31)的绝缘外层的刀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结构呈Y形状,其包括V形口区(41)和连接在所述V形口区(41)端部的刺破刃口(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刃口(42)的两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的缓冲区(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一所述挡板(11)包括由其侧壁向外延伸成型的安装凸起(13),所述绕线固定结构(2)及所述插槽口(12)设置于所述安装凸起(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的侧壁上沿其轮廓延伸设置有分别连接两所述引线槽(22)的两导线槽(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包括设置于两所述挡板(11)之间适合安装所述漆包线(3)的容线腔(14),两所述导线槽(23)分别与所述容线腔(14)接通。
CN201921438471.5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Active CN210136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471.5U CN210136773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471.5U CN210136773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6773U true CN210136773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8471.5U Active CN210136773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67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6414A (zh) * 2022-08-15 2022-10-18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的固线装置
CN115985656A (zh) * 2023-03-20 2023-04-18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调压调相变压器接线结构
WO2023193668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以及电磁线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3668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以及电磁线圈
CN115196414A (zh) * 2022-08-15 2022-10-18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的固线装置
CN115196414B (zh) * 2022-08-15 2024-05-28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绕线的固线装置
CN115985656A (zh) * 2023-03-20 2023-04-18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调压调相变压器接线结构
CN115985656B (zh) * 2023-03-20 2023-08-29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网调压调相变压器接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6773U (zh)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US4926079A (en) Motor field winding with intermediate tap
CN211592465U (zh) 汽车线束用夹持件
US5029379A (en) Method of making a motor field winding with intermediate tap
US4611874A (en) Device for making LSA-PLUS contact with conductor wire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sizes
CN216355077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高速连接器
CN208111339U (zh) 接电端子以及具有该接电端子的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CN209001162U (zh) 刺破式中继水晶头
CN210297388U (zh) 一种定子出线结构、定子结构及电机
CN204011863U (zh) 接线结构
CN209358322U (zh) 电机引出线与定子线圈的连接结构
CN109347235B (zh) 一种绝缘骨架及定子
CN209545296U (zh) 一种带新型地线的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8069577U (zh) 变压器端脚及变压器
CN204991608U (zh) 带护罩的漏电断路器
CN216698152U (zh) 一种具有紧急断电功能的配电设备开关
CN109411179B (zh) 一种线圈骨架
CN218771500U (zh) 一种接线装置及交流电机
CN216749773U (zh) 一种使用安全漏电保护器
CN214154166U (zh) 一种定子组件的插接结构
CN217563413U (zh) 带刺破端子的绝缘线架
CN201668504U (zh) 中性电极
CN213243676U (zh) 一种爪极式同步电机定子与引线连接结构
CN219143951U (zh) 引脚直插式网络变压器
CN216564336U (zh) 一种usb线缆组装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