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4841U -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4841U
CN210134841U CN201920641746.9U CN201920641746U CN210134841U CN 210134841 U CN210134841 U CN 210134841U CN 201920641746 U CN201920641746 U CN 201920641746U CN 210134841 U CN210134841 U CN 210134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slips
guide
tra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17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鹏毅
姜国庆
韩朝
韩晓冬
高永攀
白龙
邹峥禄
王书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17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4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4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4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包括上下连接的加压分离机构和卡瓦夹取机构;该卡瓦夹取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弹性部件(13)、轨道筒(12)和外套筒(10),轨道筒(12)呈直立状态,沿从上向下的方向,轨道筒(12)的内表面直径逐渐减小,轨道筒(12)内连接有多个卡瓦(14),多个卡瓦(14)沿轨道筒(12)的周向间隔排列,轨道筒(12)的内表面设有卡瓦导向轨道(20),卡瓦(14)能够沿卡瓦导向轨道(20)移动并使卡瓦(14)的夹持半径变大或变小,弹性部件(13)能够给卡瓦(14)提供回复力。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能够实现主动抓紧,具有自身强度大,不易损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修井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在进行井下作业时,打捞落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施工内容。根据不同的井下落物,现有技术中制作出了不同的井下打捞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对杆类打捞的捞筒通常均是被动抓紧,且打捞筒的强度低,易出现抓紧机械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更加牢固的抓紧落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能够实现主动抓紧,具有自身强度大,不易损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包括上下连接的加压分离机构和卡瓦夹取机构;该卡瓦夹取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弹性部件、轨道筒和外套筒,轨道筒呈直立状态,沿从上向下的方向,轨道筒的内表面直径逐渐减小,轨道筒内连接有多个卡瓦,多个卡瓦沿轨道筒的周向间隔排列,轨道筒的内表面设有卡瓦导向轨道,卡瓦能够沿卡瓦导向轨道移动并使卡瓦的夹持半径变大或变小,弹性部件能够给卡瓦提供回复力;该加压分离机构能够在受到流体压力后与该卡瓦夹取机构分离。
卡瓦导向轨道含有沿轨道筒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引导段,引导段含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引导面和下引导面。
上引导面含有沿轨道筒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引导斜面、第一上引导直面、第二上引导斜面和第二上引导直面,下引导面含有沿轨道筒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引导直面、第一下引导斜面、第一下长凹槽第二下引导直面和第二下引导斜面。
第一下引导直面的上端与第一上引导斜面的中部相对应,第一上引导直面的下端与第一下引导斜面的中部相对应,第二下引导直面的上端与第二上引导斜面的中部相对应,第二上引导直面的下端与第二下引导斜面的中部相对应。
沿轨道筒的直径方向,卡瓦含有依次连接的夹持部、滑动部和卡接部,卡接部能够防止卡瓦与轨道筒分离。
外套筒内固定有压环,压环位于轨道筒的上方,弹性部件为锥筒形的弹簧,弹性部件的上端与压环连接,弹性部件的下端与卡瓦连接。
该加压分离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解锁套、内管和外管,解锁套与内管之间通过剪断销钉连接,内管的下端与外套筒的上端连接。
外管内套设有钢球,解锁套与内管密封连接,内管的外径等于外管的内径,解锁套为管状结构,钢球坐落于解锁套的上端,钢球能够封闭解锁套的内通孔。
该加压分离机构还含有锁块,解锁套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锁块的内侧部分与解锁套抵接,锁块的外侧部分位于外管内,内管的侧壁内设有锁块安装通孔,内管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位于该环形凹槽内,沿内管的轴线方向,该环形凸起的长度小于该环形凹槽的长度。
锁块的外侧部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斜面,当解锁套相对于内管向下移动时,锁块的内侧部分能够进入解锁套的环形凹槽内,锁块的外侧部分能够脱离外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能够主动咬合,打捞筒整体强度较大,在打捞不出来的情况下可实现二次丢手,保证了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的上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的下部示意图。
图4是轨道筒与卡瓦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轨道筒沿外表面母线展开后的内表面示意图。
图6是卡瓦沿卡瓦导向轨道移动的示意图。
1、上接头;2、外管;3、钢球;4、内管;5、密封圈;6、解锁套;7、锁块;8、丝堵;9、剪断销钉;10、外套筒;11、压环;12、轨道筒;13、弹性部件;14、卡瓦;
141、夹持部;142、滑动部;143、卡接部;
20、卡瓦导向轨道;21、引导段;22、上引导面;23、下引导面;
221、第一上引导斜面;222、第一上引导直面;223、第二上引导斜面;224、第二上引导直面;
231、第一下引导直面;232、第一下引导斜面;233、第一下长凹槽;234、第二下引导直面;235、第二下引导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包括上下连接的加压分离机构和卡瓦夹取机构;该卡瓦夹取机构能够夹紧落物,该加压分离机构能够在受到流体压力后与该卡瓦夹取机构分离;该卡瓦夹取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弹性部件13、轨道筒12和外套筒10,轨道筒12呈直立状态,沿从上向下的方向,轨道筒12的内表面直径逐渐减小,轨道筒12内连接有多个卡瓦14,多个卡瓦14沿轨道筒12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轨道筒12的内表面设有卡瓦导向轨道20,卡瓦导向轨道20沿轨道筒12的轴线方向设置,卡瓦14能够沿卡瓦导向轨道20上下移动并使卡瓦14的夹持半径相应的变大或变小,弹性部件13能够给卡瓦14提供向下的回复力,如图1至图5所示。
其中,卡瓦14的夹持半径为卡瓦14到轨道筒12的轴线的最小距离,卡瓦14的夹持半径与卡瓦14能够夹紧的物体的尺寸相对应。如图1和图3所示,当卡瓦14沿轨道筒12的内表面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卡瓦14的夹持半径逐渐增大,卡瓦14能够夹取或夹紧的杆状物体的直径也就越大;当卡瓦14沿轨道筒12的内表面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卡瓦14的夹持半径逐渐减小,卡瓦14能够夹取或夹紧的杆状物体的直径也就越小。图1所示为卡瓦14的初始状态,卡瓦14在向上移动后处于扩张状态,弹性部件13能够卡瓦14回复至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卡瓦导向轨道20含有沿轨道筒12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引导段21,引导段21含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引导面22和下引导面23。引导段21的数量与卡瓦14的数量相同,引导段21与卡瓦14一一对应。例如,该卡瓦夹取机构含有三个引导段21与三个卡瓦14,三个引导段21沿轨道筒12的周向首尾相连,如图5和图6所示。
具体的,上引导面22含有沿轨道筒12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引导斜面221、第一上引导直面222、第二上引导斜面223和第二上引导直面224,下引导面23含有沿轨道筒12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引导直面231、第一下引导斜面232、第一下长凹槽233第二下引导直面234和第二下引导斜面235。第一下引导直面231的上端与第一上引导斜面221的中部下上相对应,第一上引导直面222的下端与第一下引导斜面232的中部上下相对应,第二下引导直面234的上端与第二上引导斜面223的中部下上相对应,第二上引导直面224的下端与第二下引导斜面235的中部上下相对应,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沿轨道筒12的直径方向,卡瓦14含有依次连接的夹持部141、滑动部142和卡接部143,夹持部141的内表面用于夹紧落物,夹持部141的内表面可以相对于轨道筒12的轴线平行或倾斜,滑动部142连接夹持部141与卡接部143,滑动部142用于使卡瓦14沿卡瓦导向轨道20滑动,卡瓦导向轨道20为T形槽结构,卡接部143匹配的卡接于卡瓦导向轨道20内,卡接部143能够防止卡瓦14与轨道筒12分离,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筒10内固定有压环11,压环11的轴线、弹性部件13的轴线、轨道筒12的轴线和外套筒10的轴线重合。外套筒10的轴线呈直立状态,压环11位于轨道筒12的上方,弹性部件13为锥筒形的弹簧,该锥筒形的弹簧的顶端朝下底端朝上,该锥筒形的弹簧匹配的套设于轨道筒12内,弹性部件13的上端与压环11的下表面抵接,弹性部件13的下端与卡瓦14的上端面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筒10的下端内设有环状内凸起,压环11固定套设于外套筒10内,轨道筒12的上端与压环11抵接,轨道筒12的上端与外套筒10下端的环状内凸起抵接。轨道筒12的外径等于外套筒10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压分离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解锁套6、内管4和外管2,解锁套6与内管4之间通过剪断销钉9连接,内管4的下端与外套筒10的上端螺纹连接。解锁套6的轴线、内管4的轴线、外管2的轴线和外套筒10的轴线重合,如图1至图3所示。外管2的上端外连接有上接头1。
在本实施例中,外管2内套设有钢球3,钢球3的直径小于外管2的内径,解锁套6与内管4密封连接,解锁套6与内管4直径设有密封圈5,内管4的外径等于外管2的内径,内管4与外管2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解锁套6为管状结构,钢球3坐落于解锁套6的上端,钢球3能够封闭解锁套6的内通孔。外管2的侧壁内设有丝堵8。
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压分离机构还含有锁块7,解锁套6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锁块7的内侧部分与解锁套6抵接,锁块7的外侧部分位于外管2内,内管4的侧壁内设有锁块安装通孔,锁块7的中部位于该锁块安装通孔内,内管4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位于该环形凹槽内,沿内管4的轴线方向,该环形凸起的长度小于该环形凹槽的长度,该环形凸起的下端与该环形凹槽的下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锁块7的外侧部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斜面,锁块7的内侧端面为斜面,当解锁套6相对于内管4向下移动时,外管2能够挤压锁块7的外侧部分的斜面使锁块7沿内管4的直径方向向内移动,从而使锁块7的内侧部分进入解锁套6的环形凹槽内,锁块7的外侧部分能够脱离外管2,进一步的使外管2与内管4脱离,如图2所示。
下面介绍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的工作过程。同时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还将以滑动部142代替卡瓦14,介绍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的工作过程中卡瓦14沿卡瓦导向轨道20的运动过程,以及夹持半径的变化过程。
在工作时,将上接头1与管柱连接,此时卡瓦14位于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滑动部142位于图5和图6所示的A位置,相应的卡瓦14的夹持半径为d1。将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随管柱下入到井下预定位置时,继续缓慢下入本打捞筒。
当井下圆柱体落物的上端与卡瓦14接触后,卡瓦14不动,轨道筒12继续向下移动,相当于卡瓦14相对于轨道筒12向上移动。由于轨道筒12向上的内径逐渐变大,卡瓦14张开的程度也逐渐变大,即卡瓦14的夹持半径逐渐变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即卡瓦14的夹持半径大于或等于落物的直径时,落物将向上越过卡瓦14,被打捞的落物将被卡瓦14初步夹持。在此过程中,滑动部142将从图5和图6所示的A1位置通过第二下引导直面234的引导向上移动至B1位置,再由B1位置通过第一上引导斜面221的引导向上移动至C1位置,滑动部142在C1位置时,相应的卡瓦14的夹持半径为d2。
然后通过管柱上提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由于弹性部件13和轨道筒12的作用,卡瓦14将大力夹紧该落物。在此过程中,滑动部142将从图5和图6所示的C1位置通过第一上引导直面222的引导向下移动至D1位置,再由D1位置通过第一下引导斜面232和第一下长凹槽233的引导向下移动至E1位置,滑动部142在E1位置时,相应的卡瓦14的夹持半径为d3,d3小于d1,从而使卡瓦14具有较大的夹紧力。
由于卡瓦14已经夹紧该落物,进一步上提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可以将落物捞出地面。由上述介绍可知,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能够打捞的落物的直径范围为d1至d2,由于夹持压力的作用,卡瓦14能够将落物的直径压缩至d3。
当负荷过大时,此时下放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滑动部142将从E1位置依次经过D2位置、C2位置、B2位置后返回至A2位置,相应的卡瓦14的夹持半径将回复为d1,卡瓦14的夹持力将变小,此时上提打捞筒可以起出。
当负荷特别巨大时,即滑动部142从E1位置返回至A2位置还是不能起出来时,则从井口投入钢球3,后向外管2内部打入压力液,在液压作用下,剪断销钉9被剪断,解锁套6向下移运,此时由于构造原因,锁块7向内收缩移动进入解锁套6外表面的环形凹槽,外管2与内管4脱离,此时上提上接头1和外管2及其上部油管起出井筒,进行下步措施,该卡瓦夹取机构将被留在井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该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包括上下连接的加压分离机构和卡瓦夹取机构;
该卡瓦夹取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弹性部件(13)、轨道筒(12)和外套筒(10),轨道筒(12)呈直立状态,沿从上向下的方向,轨道筒(12)的内表面直径逐渐减小,轨道筒(12)内连接有多个卡瓦(14),多个卡瓦(14)沿轨道筒(12)的周向间隔排列,轨道筒(12)的内表面设有卡瓦导向轨道(20),卡瓦(14)能够沿卡瓦导向轨道(20)移动并使卡瓦(14)的夹持半径变大或变小,弹性部件(13)能够给卡瓦(14)提供回复力;
该加压分离机构能够在受到流体压力后与该卡瓦夹取机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卡瓦导向轨道(20)含有沿轨道筒(12)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引导段(21),引导段(21)含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引导面(22)和下引导面(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上引导面(22)含有沿轨道筒(12)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引导斜面(221)、第一上引导直面(222)、第二上引导斜面(223)和第二上引导直面(224),下引导面(23)含有沿轨道筒(12)的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引导直面(231)、第一下引导斜面(232)、第一下长凹槽(233)第二下引导直面(234)和第二下引导斜面(2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引导直面(231)的上端与第一上引导斜面(221)的中部相对应,第一上引导直面(222)的下端与第一下引导斜面(232)的中部相对应,第二下引导直面(234)的上端与第二上引导斜面(223)的中部相对应,第二上引导直面(224)的下端与第二下引导斜面(235)的中部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沿轨道筒(12)的直径方向,卡瓦(14)含有依次连接的夹持部(141)、滑动部(142)和卡接部(143),卡接部(143)能够防止卡瓦(14)与轨道筒(12)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外套筒(10)内固定有压环(11),压环(11)位于轨道筒(12)的上方,弹性部件(13)为锥筒形的弹簧,弹性部件(13)的上端与压环(11)连接,弹性部件(13)的下端与卡瓦(1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该加压分离机构含有从内向外依次套设的解锁套(6)、内管(4)和外管(2),解锁套(6)与内管(4)之间通过剪断销钉(9)连接,内管(4)的下端与外套筒(10)的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外管(2)内套设有钢球(3),解锁套(6)与内管(4)密封连接,内管(4)的外径等于外管(2)的内径,解锁套(6)为管状结构,钢球(3)坐落于解锁套(6)的上端,钢球(3)能够封闭解锁套(6)的内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该加压分离机构还含有锁块(7),解锁套(6)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凹槽,锁块(7)的内侧部分与解锁套(6)抵接,锁块(7)的外侧部分位于外管(2)内,内管(4)的侧壁内设有锁块安装通孔,内管(4)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位于该环形凹槽内,沿内管(4)的轴线方向,该环形凸起的长度小于该环形凹槽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锁块(7)的外侧部分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斜面,当解锁套(6)相对于内管(4)向下移动时,锁块(7)的内侧部分能够进入解锁套(6)的环形凹槽内,锁块(7)的外侧部分能够脱离外管(2)。
CN201920641746.9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Active CN210134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1746.9U CN210134841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1746.9U CN210134841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4841U true CN210134841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1746.9U Active CN210134841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48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057A (zh) * 2024-01-04 2024-02-06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的打捞筒及超短半径水平井解堵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057A (zh) * 2024-01-04 2024-02-06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的打捞筒及超短半径水平井解堵方法
CN117514057B (zh) * 2024-01-04 2024-04-02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的打捞筒及超短半径水平井解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119706T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rohrförmigen elementen
CN105658902B (zh) 送入工具
US7836958B2 (en) Disconnec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624483A (en) Quick connect coupler
CN112005019B (zh) 可变长度结构元件和可调提环延长件
CN210134841U (zh) 一种丢手式内卡瓦打捞筒
CN102459810A (zh) 多级机械通井工具
US20050000684A1 (e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ubular goods
CN111075388B (zh) 防中途坐封液压丢手封隔器及方法
CN110416804B (zh) 一种用于井下电缆连接的湿接头
US5092402A (en) Tubing end locator
CA2277470A1 (en) Connector
RU2280147C1 (ru) Ловитель
CN212563142U (zh) 一种小套管无卡瓦悬挂器
CN219492262U (zh) 一种高压储气井可回收的封隔器
US20210062593A1 (en) Latch tool
EP3559397B1 (en) Retrievable self-energizing top anchor tool
CN210068041U (zh) 直井筛管打捞矛
CN213684050U (zh) 一种用于连续杆的快速打捞工具
CN112696166B (zh) 一种井下落物打捞器
CN217841592U (zh) 一种打捞工具
RU58161U1 (ru) Пакер-пробка
CN212054580U (zh) 卡爪式抽油杆过渡台阶打捞器
CN112302583B (zh) 节流器和外层工作筒
CN215595530U (zh) 一种杆状落物打捞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