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3811U - 模具吊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3811U
CN210133811U CN201920498061.3U CN201920498061U CN210133811U CN 210133811 U CN210133811 U CN 210133811U CN 201920498061 U CN201920498061 U CN 201920498061U CN 210133811 U CN210133811 U CN 210133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rod
supporting
connecting rod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80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mengli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mengli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mengli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mengli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80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3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3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38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吊具,其包括起吊装置以及两个夹持装置,起吊装置至少包括起吊横梁,起吊横梁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杆、上铰接杆、下铰接杆、支撑杆以及抵持紧固杆,连接杆的中部、支撑杆的顶端、抵持紧固杆的顶端依次与上铰接杆铰接且位于上铰接直线上,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的中部依次与下铰接杆铰接且位于下铰接直线,上铰接直线与下铰接直线平行,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连接耳分别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可以方便地将模具吊起并固定;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模具;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模具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吊具。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对模具W【比如汽车钣金模具等】进行移动时,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电葫芦或者吊机等工具,将模具W吊起后移动。为了保证安全,通常需要使用螺栓、钢索等工具将模具W固定在吊钩上,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具吊具,可以方便地将模具W吊起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模具吊具,其包括起吊装置以及两个夹持装置,起吊装置至少包括起吊横梁,起吊横梁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杆、上铰接杆、下铰接杆、支撑杆以及抵持紧固杆,连接杆的中部、支撑杆的顶端、抵持紧固杆的顶端依次与上铰接杆铰接且位于上铰接直线上,连接杆的底端、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的中部依次与下铰接杆铰接且位于下铰接直线,上铰接直线与下铰接直线平行,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连接耳分别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抵持紧固杆的底端铰接有抵持滚轮。
以使确保抵持紧固杆的底端与模具W接触,保证安全性。
进一步地,起吊装置还包括起吊调节装置,起吊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滚轮,连接耳的顶端、连接耳的中部分别铰接有调节滚轮,连接耳的顶端的调节滚轮、连接耳的中部的调节滚轮夹持起吊横梁。
可以适用不同长度的模具W。
优选地,连接耳的顶端调节滚轮、连接耳的中部的调节滚轮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可以防止连接耳在模具W的重力的作用下旋转而导致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变大、模具W掉落。
进一步地,起吊横梁上设置有调节孔,连接耳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调节插销,调节插销穿过调节孔。
可以适用不同长度的模具W。
进一步地,连接杆设置有夹持限位块;支撑杆设置有夹持限位槽,夹持限位块位于夹持限位槽内。
可以限定抵持紧固杆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进一步地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支撑杆还包括支撑调节杆,支撑块与支撑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调节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调节孔;支撑杆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调节插销,支撑调节插销贴合地穿过支撑调节孔。
可以适用不同厚度的模具W。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方便地将模具W吊起并固定;
2)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模具W;
3)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吊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吊具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吊具的半剖示意图。
图4是图3的Ⅰ处的放大的示意图。
起吊装置1;起吊横梁11;起吊耳12;连接耳13;
起吊调节装置14;调节滚轮141;调节孔142;调节插销143;调节限位块144;握持把手19;夹持装置2;连接杆21;夹持限位块211;上铰接杆22;上铰接直线229;下铰接杆23;下铰接直线239;支撑杆24;支撑块241;支撑调节杆242;支撑调节孔243;支撑调节插销244;夹持限位槽245;模具限位杆249;抵持紧固杆25;抵持滚轮251;模具W。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吊具,其包括起吊装置1以及两个夹持装置2。
起吊装置1至少包括起吊横梁11,起吊横梁1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13。通常,起吊横梁11的中部设置有起吊耳12,以便于通过电葫芦等吊起起吊横梁11。通常,起吊横梁11上固定设置有握持把手19,以便于用手握持握持把手19移动起吊横梁11。
夹持装置2包括连接杆21、上铰接杆22、下铰接杆23、支撑杆24以及抵持紧固杆25。
连接杆21的中部、支撑杆24的顶端、抵持紧固杆25的顶端依次与上铰接杆22铰接且位于上铰接直线229上【即连接杆21的中部、支撑杆24的顶端、抵持紧固杆25的顶端铰接处的轴心位于上铰接直线229上】。
连接杆21的底端、连接杆21的中部、连接杆21的中部依次与下铰接杆23铰接且位于下铰接直线239【即连接杆21的底端、连接杆21的中部、连接杆21的中部的铰接处的轴心位于下铰接直线239上】。
上铰接直线229与下铰接直线239平行。
支撑杆2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241。通常,支撑杆24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241,以保证模具W放置在支撑块241上时不会歪斜。
连接耳13分别与连接杆2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吊具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移动起吊装置1,使支撑块241分别位于模具W【通常,模具W的下方需要放置垫木等、保证模具W的下方与模具W的放置面之间存在间隙,需要手动向上移动抵持紧固杆25使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位于支撑块241的上方】的两端的下方,然后向上移动起吊装置1【通常通过电葫芦、吊机等】,在起吊装置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模具W的重力作用,连接杆21相对支撑杆24向上移动,使抵持紧固杆25向下移动,直至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抵持模具W的上端面,此时,支撑块241、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夹持模具W,使模具W固定在两个夹持装置2之间。通常,为了提高安全性,可以在模具W的顶端面设置固定孔【附图未画出】,使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插入固定孔【附图未画出】。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吊具,使用时无需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可以方便地将模具W吊起并固定。
进一步地,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铰接有抵持滚轮251。以使确保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与模具W接触,保证安全性。
进一步地,起吊装置1还包括起吊调节装置14,起吊调节装置14包括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顶端、连接耳13的中部分别铰接有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顶端的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中部的调节滚轮141夹持起吊横梁11。连接耳13可以沿着起吊横梁11移动,支撑杆24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吊具适用不同长度的模具W。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也可以适用于起吊耳12上。
优选地,连接耳13的顶端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中部的调节滚轮141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可以防止连接耳13在模具W的重力的作用下旋转而导致支撑杆24之间的距离变大、模具W掉落。
进一步地,起吊横梁11上设置有调节孔142,连接耳13上可拆卸地【比如螺纹连接】设置有调节插销143,调节插销143穿过调节孔142。通常,调节孔142等距地设置在起吊横梁11上。连接耳13可以沿着起吊横梁11移动后固定,支撑杆24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后固定,从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吊具适用不同长度的模具W。
进一步地,连接杆21设置有夹持限位块211;支撑杆24设置有夹持限位槽245,夹持限位块211位于夹持限位槽245内。夹持限位块211抵持夹持限位槽245的顶端的内壁,可以限定抵持紧固杆25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进一步地提高安全性。
优选地,支撑杆24还包括支撑调节杆242,支撑块241与支撑调节杆24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调节杆24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调节孔243;支撑杆24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比如螺纹连接的方式】有支撑调节插销244,支撑调节插销244贴合地穿过支撑调节孔243。通常,支撑调节插销244在竖直方向上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将支撑调节插销244拆卸后,在贴合地穿过不同的支撑调节孔243,可以使支撑调节杆242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吊具适用不同厚度的模具W。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模具吊具,其包括起吊装置(1)以及两个夹持装置(2),起吊装置(1)至少包括起吊横梁(11),起吊横梁(11)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耳(13),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2)包括连接杆(21)、上铰接杆(22)、下铰接杆(23)、支撑杆(24)以及抵持紧固杆(25),连接杆(21)的中部、支撑杆(24)的顶端、抵持紧固杆(25)的顶端依次与上铰接杆(22)铰接且位于上铰接直线(229)上,连接杆(21)的底端、连接杆(21)的中部、连接杆(21)的中部依次与下铰接杆(23)铰接且位于下铰接直线(239),上铰接直线(229)与下铰接直线(239)平行,支撑杆(2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241),连接耳(13)分别与连接杆(2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吊具,其特征在于:抵持紧固杆(25)的底端铰接有抵持滚轮(2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吊具,其特征在于:起吊装置(1)还包括起吊调节装置(14),起吊调节装置(14)包括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顶端、连接耳(13)的中部分别铰接有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顶端的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中部的调节滚轮(141)夹持起吊横梁(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吊具,其特征在于:连接耳(13)的顶端调节滚轮(141)、连接耳(13)的中部的调节滚轮(141)均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吊具,其特征在于:起吊横梁(11)上设置有调节孔(142),连接耳(13)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调节插销(143),调节插销(143)穿过调节孔(14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吊具,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1)设置有夹持限位块(211);支撑杆(24)设置有夹持限位槽(245),夹持限位块(211)位于夹持限位槽(245)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吊具,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4)还包括支撑调节杆(242),支撑块(241)与支撑调节杆(24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调节杆(24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调节孔(243);支撑杆(24)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支撑调节插销(244),支撑调节插销(244)贴合地穿过支撑调节孔(243)。
CN201920498061.3U 2019-04-14 2019-04-14 模具吊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3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8061.3U CN210133811U (zh) 2019-04-14 2019-04-14 模具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8061.3U CN210133811U (zh) 2019-04-14 2019-04-14 模具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3811U true CN210133811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806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3811U (zh) 2019-04-14 2019-04-14 模具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3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2654B (zh) 一种可自动对中计量的钢板吊架
CN210133811U (zh) 模具吊具
CN213921145U (zh) 一种高铁支吊架轧钢生产用起吊架
CN211338549U (zh) 一种钢锭夹钳
CN218261586U (zh) 一种重型板材吊装装置
CN201962032U (zh) 模具搬运装置
CN213765035U (zh) 一种圆柱工件转移夹具
CN214327790U (zh) 一种铝板淬火用支撑架
CN211565701U (zh) 一种断路器搬运小车
CN213085190U (zh) 一种单元吊装具
CN213622860U (zh) 一种钢材吊装用夹具
CN105197771A (zh) 一种铸造用扣板式夹具及其工艺方法
CN211218648U (zh) 一种铸造用夹取装置
CN210392423U (zh) 一种生产车间搬运机构
CN218426987U (zh) 一种设有防夹伤结构的夹持工装
CN213265386U (zh) 一种板材搬运装置
CN220485098U (zh) 一种异形件起吊工装
CN220519914U (zh) 一种用于单梁吊具钩头限位及防脱落装置
CN213059835U (zh) 一种钢轨吊装吊具
CN217948708U (zh) 一种调节钢侧模标高的工具
CN215967219U (zh) 一种轴类装夹点焊工装
CN210884934U (zh) 一种工程机械驱动轮座专用吊具
CN219839370U (zh) 一种电解槽阳极导杆专用吊具
CN212497389U (zh) 一种汽车左门槛边梁外板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9740626U (zh) 一种大板玻璃整理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