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0330U -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0330U
CN210130330U CN201821644356.9U CN201821644356U CN210130330U CN 210130330 U CN210130330 U CN 210130330U CN 201821644356 U CN201821644356 U CN 201821644356U CN 210130330 U CN210130330 U CN 210130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ve
thawing
frozen food
electro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43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平
陈开洪
李洪生
桂风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Fahrenheit High-Frequency Apparatus In Epo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Fahrenheit High-Frequency Apparatus In Epo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Fahrenheit High-Frequency Apparatus In Epo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Fahrenheit High-Frequency Apparatus In Epo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0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03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36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 A23L3/365Thawing subsequent to freez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 Freezing, Cooling And Dry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频解冻装置,高频解冻装置包括解冻舱,解冻舱包括解冻区域,解冻区域包括相互平行的正极板组和负极板,其中,正极板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阳极连接到正极板组的每个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均接地,通过高频发生器对正极板组和负极板施加高频电能对冷冻食品进行解冻处理,其中,每个正极板均可调节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中,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板面都比沿板面方向的冷冻食品的横截面小,正极板的边角具有圆弧过渡,进一步减轻边缘效应。正极板的边缘可向上弯折,同样减轻边缘效应,达到均匀解冻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加热解冻是一种新型的冷冻食品的解冻方式,其利用食品的介电特性,使食品在高频腔内受热升温,达到解冻的目的。与其他解冻方式相比,高频加热解冻的解冻速度快,加热均匀,对食品的品质影响较小。这种高频波解冻装置,在把冷冻食品夹持在一对相对电极之间的状态下,通过相对电极把高频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电能提供给冷冻食品,利用所提供的高频电能产生的电感应加热,使得夹持在相对电极之间的冷冻食品解冻。
但在这种电极相对的情况下,由于高频能量有集中于介质的边界,即冷冻食品的棱角边缘部分的倾向,所以这些部分要比其它部分更容易被加热,因而存在冷冻食品不能均匀地解冻的问题。特别是,当冷冻食品是肉类时,由于这种肉类中所含有的肥肉的介质损耗和导电率都很高,除了高频电感应加热之外,还处于用焦耳热加热的状态,所以当这种肥肉位于冷冻肉类的棱角边缘部分上时,被解冻肉类的棱角边缘部分将处于煮熟的状态,产生使商品价值降低的不利情况。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高频解冻装置,能够使得冷冻食品均匀解冻,而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解冻装置采用多块正极板,且远离负极板的方向板面依次增大,并且,所有正极板的板面都比沿板面方向的冷冻食品的截面小,根据正极板距离负极板的距离不同,加热电场也不同,距离负极板较远且板面较大的正极板,其加热电场较小,距离负极板较近且板面较小的正极板,其加热电场较大。多个加热电场叠加,使得综合作用在冷冻食品的内部和边缘的加热电场均匀,使得整个冷冻食品的解冻速度趋向于均匀一致。并且,正极板的边角具有圆弧过渡,进一步减轻边缘效应。正极板的边缘可以向远离负极板的方向弯折,同样可以减轻边缘效应。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包括:解冻舱,所述解冻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解冻区域,解冻区域包括相互平行且对正的正极板组和负极板,其中,所述正极板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极板,且正极板向负极板的方向以板面依次减小的方式间隔布置;高频发生器,其阳极连接到正极板组的每个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均接地,通过高频发生器对所述正极板组和负极板施加高频电能对冷冻食品进行解冻处理,其中,每个正极板均可调节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包括:解冻舱,所述解冻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解冻区域,解冻区域包括相互平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高频发生器,其阳极连接到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均接地,通过高频发生器对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施加高频电能对冷冻食品进行解冻处理,其中,正极板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的沿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其中,所述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
优选地,多个解冻区域形成解冻区块,每个解冻区块的所有正极板组最上层的正极板形成为一块整体的平板。
优选地,解冻区域中,至少最下面的正极板的边缘向远离负极板的方向弯折;所述负极板的边缘向远离正极板的方向弯折;负极板和至少一个正极板的四角具有圆弧过渡。
优选地,解冻区域中,最下层正极板可相对冷冻食品的上表面倾斜,且冷冻食品表面较低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冷冻食品表面较高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解冻区域中,最下层正极板为柔性板,以适应冷冻食品上表面的形状,使得冷冻食品整体均匀受热。
优选地,还设置有输送机构,多个冷冻食品由输送机构输送至解冻舱内的对应的解冻区块的解冻区域,在完成解冻后,由输送机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解冻装置采用多块正极板,且远离负极板的方向板面依次增大,并且,所有正极板的板面都比沿板面方向的冷冻食品的横截面小,根据正极板距离负极板的距离不同,加热电场也不同,距离负极板较远且板面较大的正极板,其加热电场较小,距离负极板较近且板面较小的正极板,其加热电场较大。多个加热电场叠加,使得综合作用在冷冻食品的内部和边缘的加热电场均匀,使得整个冷冻食品的解冻速度趋向于均匀一致。并且,正极板的边角具有圆弧过渡,进一步减轻边缘效应。正极板的边缘可以向上弯折,同样可以减轻边缘效应。并且,仅采用一块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情况下,如果正极板和负极板具有圆弧过渡和弯折结构,并且正极板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则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冻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多个解冻区域,每个解冻区域都与第一实施例的解冻区域相同,可以同时对多个冷冻食品进行解冻,能够完成大批量的冷冻食品解冻工作。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高频解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高频解冻装置的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解冻区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解冻舱的正视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解冻舱的正视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正极板的调节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正极板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正极板弯折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最下层正极板与冷冻食品的位置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最下层正极板与冷冻食品的位置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最下层正极板与冷冻食品的位置示意图三;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涉及的高频解冻装置的正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高频解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高频解冻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涉及的解冻区域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涉及的高频解冻装置的侧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高频解冻装置为箱体式结构,用于对少量的冷冻食品进行解冻,将冷冻食品逐个放入该高频解冻装置中解冻。如图1、图2所示,箱体1分隔为多个隔舱,用于布置高频舱10、解冻舱11、电控舱12等。如图1所示,高频发生舱10内设置有高频发生器,用于向解冻舱11的正极板组和负极板111之间提供高频电场,其中安装有产生高频振荡的各元器件,例如,真空电子管、电容、真空可变电容、电感和阻流圈及它们的连线,在高频发生舱10内还可以再设置隔腔来安装为真空电子管供电的高压电源和附属部分,例如高压变压器、硅堆整流桥、真空电子管冷却风机。
下面结合图2、图3详细说明高频解冻装置的解冻舱11。解冻舱11具有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解冻区域,用于将冷冻食品A解冻。如图2所示,在解冻舱11的解冻区域内设置有水平且上下布置的正极板组和负极板111,正极板组位于负极板111的上方,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对正。正极板组包括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第一正极板112位于第二正极板113的上方,且第一正极板112的板面比第二正极板113的板面大,即朝向负极板方向,正极板的板面尺寸依次减小。每个正极板和负极板可以是矩形、方形等多种平面形状,不过优选的为矩形。高频发生器的阳极通过例如薄铜片连接到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上,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111均接地,即与箱体1连接,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即组成加热电容。优选地,高频发生器的阳极通过耦合电容连接到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上。对高频发生器的阳极施加预定电压,即可在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之间产生高频波,高频波具有较好的穿透深度,能够使冷冻食品A从内部最难解冻的位置优先解冻。
考虑到冷冻食品A的厚度分布存在不均匀性,第二正极板113的下表面应距离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一定的距离。因为如果第二正极板113压接(即接触)在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上时,第二正极板113只压接在冷冻食品A的一部分上表面上。则高频电能供给冷冻食品A的电能会有差异,会使压接的部分产生过加热的问题。为了防止发生这种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第二正极板113的下表面离开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一定距离,超过冷冻食品A的厚度不均匀的范围。
通过改变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调整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之间的高频加热电场的大小,从而改变解冻温度。在正极板组和负极板111之间可以放大小高低不同的物品。例如,正极板组向上移动,则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增大,可以放置更大的冷冻食品。正极板组向下移动,则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减小,可以放置较小的冷冻食品。冷冻食品的冰冻硬度从内到外是逐渐减小的,并且,在解冻的过程中,冷冻食品的外部始终在室温的环境下,常规的高频加热方法常会在边缘产生过多热量。因此,通常的解冻过程常常是外部已经完全解冻,而内部还没有完全解冻。本实施例就是要使整个冷冻食品内部和外部同时完成解冻。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采用两块正极板来同时与负极板组成加热电容,将冷冻食品放置在负极板111的上表面上,调节第一正极板112的高度,使其适应冷冻食品A的高度。然后再调节第二正极板113的高度,使其进一步靠近冷冻食品的上表面。高频电流的大小与极板的面积成正比,与极板的间距成反比。由于两块极板距离冷冻食品A的距离不同,两块极板与负极板111组成的加热电场也有区别。第二正极板113距离冷冻食品A较近,且其板面较小,所以避免了高频电能穿过冷冻食品A的棱角边缘部分,只对冷冻食品A的内部进行解冻,对棱角边缘部分没有高频加热效果。而第一正极板112距离冷冻食品A的距离较远,因此其产生的高频电流较小,由于其板面面积较大,因此,第一正极板112可以对棱角边缘部分施加高频电流,起到解冻效果。第一正极板112、第二正极板113同时对冷冻食品的内部施加高频电流,而第一正极板超出第二正极板113的板面部分产生的高频电流则主要施加在棱角边缘部分,因此,也就使得冷冻食品A内部比冷冻食品A棱角边缘部分施加的高频电流大,通过综合匹配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与负极板111的距离,能够使得冷冻食品A的内部与冷冻食品A的棱角边缘部分同时完成解冻。
本实施例采用两块正极板,第二正极板距离冷冻食品较近,且其板面较小,其加热电场较大,主要用于对冷冻食品的内部进行加热解冻。第一正极板距离冷冻食品较远,且其板面较大,其加热电场较小,但是对冷冻食品的边缘具有解冻效果。因为冷冻食品通常都是中心较难解冻,而冷冻食品的边缘则由于与外界室温接触,边缘易于解冻。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两块正极板,对中心难解冻的部位采用较大加热电场,对边缘易于解冻的部位采用小加热电场,使得整个冷冻食品的解冻速度趋向于均匀一致。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减轻边缘效应,至少最下面的正极板的四周边缘具有向上弯折的结构,即可向远离负极板的方向弯折。如图8所示,第二正极板113的边缘沿图中的虚线向上弯折,弯折角度在15-25度的范围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负极板111的边缘可向下弯折,即可向远离正极板的方向弯折,弯折角度在15-25度的范围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正极板的四角具有圆弧过渡,防止能量集中在四角上,防止对冷冻食品A四角的部位加热过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负极板的四角具有圆弧过渡,防止能量集中在四角上,防止对冷冻食品A四角的部位加热过度。
如图1所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电控舱12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未示出),控制面板通过控制单元与高频发生器、用于测量解冻舱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之间通过数据线或者网线传输数据,工作指令由控制面板输入,在控制面板上可以调节高频发生器的功率,也可以观察解冻舱11的实时温度以及温度的时间曲线等。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磁干扰,高频发生舱10的内壁喷涂有导电漆,腔体的四周都粘贴了铝箔,或者在腔体四周都固定金属板,从而构成了屏蔽腔体,将高频发生器与其他高压器件分开,大电流器件和小电流器件分开,并且采用了腔体屏蔽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高频发生器件对测量器件和控制器件的电磁干扰,加强了控制和测量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正极板、负极板111均由铝材制成。而各个正极板则通过具有一定宽度的铜带或铝带连接与阳极连接,负极板111通过具有一定宽度的铜带或铝带连接与箱体连接(即接地)。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的上下移动是通过丝杠传动驱动的。下面以第一正极板112为例说明,在第一正极板112的四角分别具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都穿过一个与之配合的丝杠23,在丝杠23的同一侧的端部具有在同一水平面内的链轮231,一根链条232套于四根丝杠的链轮231上。并且,通过电机链轮231驱动链条232,从而带动四根丝杠23同时同向转动,使得第一正极板112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第一正极板112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第二正极板113通过四根丝杠24移动,其移动方式和第一正极板112的移动方式相同,在此省略描述。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在箱体1内水平延伸出可上下滑动的支撑板222,该支撑板222与第一正极板112固定连接。螺杆220向上穿透箱体1,向下通过螺纹旋合并穿透支撑板222。在螺杆220穿出箱体1的上端设置有旋钮221,通过旋钮221控制螺杆旋转。在箱体1内设置有限位块216,限制螺杆220的上下移动。导向杆212从第二正极板113的上表面穿透第一正极板112,用于引导第一正极板112上下移动。通过旋转旋钮221,可以控制第一正极板112的上下移动。螺杆211从箱体1上端向下延伸穿透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第二正极板113没有螺纹,仅是套在螺杆211上,并用螺帽214固定在螺杆211的末端。当在负极板111上放置冷冻食品A后,旋转螺杆220,第一正极板112可以上下移动。而第二正极板113的高度可以通过旋合螺帽214调整。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还可以通过折叠杆217、218连接。折叠杆217和折叠杆218的中间部位通过转轴219连接在一起,而折叠杆217和折叠杆218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正极板112、第二正极板113连接在一起。折叠杆217和折叠杆218绕转轴219转动即可调整第二正极板的高度。
以上所述的正极板高度调节形式仅是示例性的,正极板高度的调节还可以使用吊链、气动、液动、电动推杆等多种调节方式来调节每个正极板的高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第一正极板112的下方延伸出装夹部,该装夹部具有水平延伸的夹持口,并且,在夹持口的夹持端面上还设置有滚珠215。第二正极板113可以挤压滚珠215安装在夹持部上。图中所示是夹持口朝外的,夹持口也可以是朝内的,只是对应的第二正极板113的形状略有差异。滚珠215可以是由例如卡簧、弹片、卡扣等多种形式替换。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正极板组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正极板,所述正极板组包括多个与负极板平行,且朝向负极板的方向板面依次减小的正极板。也就是说,在第二正极板113的下部还可以依次装夹多个正极板,形成多层叠加加热的形式。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有正极板的板面尺寸都小于冷冻食品A在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一正极板112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A在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第二正极板113的尺寸又小于第一正极板112的板面尺寸。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正极板的长度和宽度都比冷冻食品A在正极板板面方向的长度和宽度小3~4cm,第二正极板的长度和宽度都比第一正极板的长度和宽度小3~4cm。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最下层的正极板可相对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倾斜,使得冷冻食品表面较低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冷冻食品表面较高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以两层正极板为例,如图9所示,当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不规则,不是平面时,第二正极板的下表面与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不相等,左边的距离比右边的距离小。也就是说,在右边的第二正极板的下表面与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之间具有大量的空气,这显然会削弱高频电流对冷冻食品A的加热电场。这样就会使得冷冻食品A受热不均,影响解冻效果,冷冻食品A难以达到同时解冻的效果。因此,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正极板113向右边倾斜一定角度,减小第二正极板113的下表面与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第二正极板113还可以是折叠式的,即第二正极板113由第一折叠板1131和第二折叠板1132组成,第一折叠板1131和第二折叠板1132之间可以是通过合页结合弹簧连接为一体。在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较平整的区域,第一折叠板1131保持水平。在冷冻食品A上表面倾斜凹陷的位置,将第二折叠板1132向下弯折。以上仅是举例说明,实际上,最下层的正极板可以是多折的,即由多块折叠板拼接而成,并可根据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情况折叠,以配合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负极板111的上表面铺设有绝缘垫。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测温单元,用于测量冷冻食品的内部及表面的温度。可以采用例如测温光纤,测温光纤与控制单元连接,测温数据可以在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控制面板上显示。
当然,负极板111还可以与正极板组有其他位置关系,只要调整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加热电容的电容量即可。例如,正极板组和负极板的板面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另外,在调整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时,也可以同时移动正极板组和负极板111。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解冻区域中,最下层正极板为柔性板,以适应冷冻食品上表面的形状,使得冷冻食品的整体均匀加热。
第二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正极板组仅有一块正极板,正极板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的沿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正极板和负极板可以是矩形、方形等多种平面形状,不过优选的为矩形。高频发生器的阳极通过例如薄铜片连接到正极板上,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111均接地,即与箱体1连接,正极板与负极板111即组成加热电容。对高频发生器的阳极施加预定电压,即可在正极板与负极板111之间产生高频波,高频波具有较好的穿透深度,能够使冷冻食品A从内部最难解冻的位置优先解冻。其中,所述负极板的板面尺寸可以小于冷冻食品的沿负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当然也可以大于或等于冷冻食品的沿负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减轻边缘效应,正极板的四周边缘具有向上弯折的结构,其弯折角度在15-25度的范围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减轻边缘效应,负极板的四周边缘具有向下弯折的结构,其弯折角度在15-25度的范围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正极板可相对冷冻食品A的上表面倾斜。其倾斜形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最下层正极板相同。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正极板的四角具有圆弧过渡,防止能量集中在四角上,防止对冷冻食品A四角的部位加热过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负极板的四角具有圆弧过渡,防止能量集中在四角上,防止对冷冻食品A四角的部位加热过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负极板111的上表面铺设有绝缘垫。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正极板、负极板111均由铝材制成。而正极板则通过具有一定宽度的铜带或铝带连接与阳极连接,负极板111通过具有一定宽度的铜带或铝带连接与箱体连接(即接地)。
当然,负极板111还可以与正极板有其他位置关系,只要调整正极板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加热电容的电容量即可。例如,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板面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另外,在调整正极板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时,也可以同时移动正极板和负极板111。
第三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1至13来说明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高频解冻装置是在箱体1的基础上增设输送机构51,并在解冻舱11设置多排多列解冻区域。输送机构51采用皮带输送冷冻食品A,输送皮带511从左至右贯穿整个箱体,输送皮带511从箱体的一侧穿入,经过解冻舱11后,从箱体的另一侧穿出,物品在解冻舱11进行解冻处理。输送皮带511下方安装有用于驱动输送皮带的输送电机、皮带轮等驱动、传动部件。
如图15、图16所示,在解冻舱11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解冻区域,其中每个解冻区域都包括水平且上下布置的正极板组和负极板111,其中,负极板111可以是一块共用的较大的极板。同样地,各正极板组的最上层的正极板也可以是一块整体的平板119。平板119、负极板111具有大致与输送皮带511的宽度尺寸相同的宽度,并且具有比输送皮带511的长度尺寸(前后尺寸)短一些的长度尺寸。此外,负极板111也可以是多个,且每个负极板111对应一个正极板组。
另外,还可以设置多个解冻区块,每个解冻区块包括多个解冻区域。各解冻区块的最上层的正极板是一块整体的平板119。并且,解冻区块是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
正极板组位于负极板111的上方,高频发生器的阳极连接到各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阴极、负极板111均接地,正极板组与负极板111组成加热电容。对高频发生器的阳极施加预定电压,即可在正极板组和负极板111之间产生高频热能。输送皮带511从最下层正极板与负极板111之间循环穿过,输送皮带511上用于放置冷冻食品。冷冻食品A也按照一定间隔布置,使得在输送皮带511将冷冻食品A输送至解冻舱11内时,各个冷冻食品A都能够恰好位于对应的正极板组的下方。其中各个解冻区域的正极板组都包括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第一正极板112和第二正极板113的高度调节方式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此省略其描述。
将冷冻食品都放置在输送皮带上,并由输送皮带511带动到对应各解冻区域的位置,输送皮带511停止移动。启动高频加热进行解冻,当解冻完成后,输送皮带511带动冷冻食品输出,同时,下一批冷冻食品随输送皮带511移动到对应的解冻区域。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负极板也可以是多个,且每个负极板与一个正极板组对应设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每个正极板的板面尺寸均小于冷冻食品的沿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每个负极板111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的沿负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一种比较优选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并不排除负极板111与正极板有其他位置关系,只要调整正极板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变加热电容的电容量即可。例如,正极板位于输送皮带511的下方,负极板111位于输送皮带511的上方。或者,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板面是垂直于水平面的。另外,在调整正极板与负极板111之间的距离时,也可以同时移动正极板和负极板111。
第三实施例的每一个解冻区域的技术方案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省略其他相同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频解冻方法,其使用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进行以下步骤:
调整正极板组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使最下层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适合冷冻食品的尺寸。
将冷冻食品放到最下层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
根据冷冻食品的上表面形状调整最下层正极板,使得冷冻食品表面较低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冷冻食品表面较高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
启动高频发生器,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产生高频电场,进行解冻。其中,每个正极板的板面尺寸均小于冷冻食品的沿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所述负极板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的沿负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
根据冷冻食品内部与边缘的温升情况,调整最下层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使冷冻食品均匀解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若冷冻食品的边缘较其内部升温快,则减小最下层极板与冷冻食品之间的距离;若冷冻食品的边缘较其内部升温慢,则增大最下层极板与冷冻食品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解冻过程中,可以采用连续加热或断续加热的方式解冻冷冻食品,其中,断续加热是指每加热一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例如,每加热3~5分钟就停止2~3分钟,以使热量在冷冻食品内部均匀传导,这样有助于整个冷冻食品均匀解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冻舱,所述解冻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解冻区域,解冻区域包括相互平行且对正的正极板组和负极板,其中,所述正极板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极板,且正极板向负极板的方向以板面依次减小的方式间隔布置;
高频发生器,其阳极连接到正极板组的每个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均接地,通过高频发生器对所述正极板组和负极板施加高频电能对冷冻食品进行解冻处理,
其中,每个正极板均可调节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
2.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冻舱,所述解冻舱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解冻区域,解冻区域包括相互平行的正极板和负极板,
高频发生器,其阳极连接到正极板,高频发生器的阴极和负极板均接地,通过高频发生器对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施加高频电能对冷冻食品进行解冻处理,
其中,正极板的板面尺寸小于冷冻食品的沿正极板板面方向的截面尺寸;
其中,所述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其中,多个解冻区域形成解冻区块,每个解冻区块的所有正极板组最上层的正极板形成为一块整体的平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其中,解冻区域中,至少最下面的正极板的边缘向远离负极板的方向弯折;
所述负极板的边缘向远离正极板的方向弯折;
负极板和至少一个正极板的四角具有圆弧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其中,解冻区域中,最下层正极板可相对冷冻食品的上表面倾斜,且冷冻食品表面较低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冷冻食品表面较高的位置与所述最下层正极板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其中,解冻区域中,最下层正极板为柔性板,以适应冷冻食品上表面的形状,使得冷冻食品整体均匀受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解冻装置,其中,
还设置有输送机构,多个冷冻食品由输送机构输送至解冻舱内的对应的解冻区块的解冻区域,在完成解冻后,由输送机构输出。
CN201821644356.9U 2017-10-13 2018-10-11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303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4551 2017-10-13
CN2017109545515 2017-10-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0330U true CN210130330U (zh) 2020-03-10

Family

ID=6554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435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30330U (zh) 2017-10-13 2018-10-11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CN201811181024.6A Active CN109430675B (zh) 2017-10-13 2018-10-11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及高频解冻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1024.6A Active CN109430675B (zh) 2017-10-13 2018-10-11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及高频解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01303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675A (zh) * 2017-10-13 2019-03-08 河北华氏纪元高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及高频解冻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583A (zh) * 2019-06-14 2019-08-27 无锡旭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多品种食品加工处理设备
CN115005260A (zh) * 2022-06-09 2022-09-06 武汉轻工大学 基于柔性电极的冷冻肉解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7472A (ja) * 1994-12-12 1996-06-25 Sharp Corp 高周波解凍装置
TW552645B (en) * 2001-08-03 2003-09-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aser irradiating device, laser irradiat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2593274Y (zh) * 2001-12-14 2003-12-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介质表面读取装置
US20050039612A1 (en) * 2003-08-22 2005-02-24 Sean Patrick Denny Multiple bottom outdoor grill accessory
CN1861215B (zh) * 2005-05-09 2010-04-14 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 光疗仪的照射距离定位方法与采用该方法的光疗仪
JP4630189B2 (ja) * 2005-12-21 2011-02-09 山本ビニター株式会社 高周波解凍装置および解凍方法
CN101757842B (zh) * 2010-03-16 2012-01-25 仲立军 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
CN202885477U (zh) * 2012-09-10 2013-04-17 张晓航 一种用于高频真空干燥箱的高频电极板
CN104495755A (zh) * 2015-01-15 2015-04-08 郭昱峰 大型板式臭氧发生装置
TW201719076A (zh) * 2015-11-17 2017-06-01 Coplus Inc 便於維修之led霧燈
CN105618268A (zh) * 2016-02-18 2016-06-01 长沙通发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袋复合或纯电除尘的极板布置结构及清灰方式
CN205448638U (zh) * 2016-03-28 2016-08-10 苏州美嘉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
CN105977552B (zh) * 2016-06-24 2024-04-02 巨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铅酸水平电池
TWM544897U (zh) * 2017-02-08 2017-07-11 That Invent Co 具一體成形傾斜表面和污水溝槽的解凍板
CN106877805B (zh) * 2017-04-05 2018-10-30 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光伏板支架
CN210130330U (zh) * 2017-10-13 2020-03-10 河北华氏纪元高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CN214802053U (zh) * 2021-01-12 2021-11-23 河北华氏纪元高频设备有限公司 射频解冻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0675A (zh) * 2017-10-13 2019-03-08 河北华氏纪元高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及高频解冻方法
CN109430675B (zh) * 2017-10-13 2023-11-28 河北华氏纪元高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及高频解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0675A (zh) 2019-03-08
CN109430675B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0330U (zh) 一种高频解冻装置
US106817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frosting and/or cooking foods
US6247395B1 (en) High-frequency thawing apparatus
JP2010511459A5 (zh)
CN104782758B (zh) 射频杀虫杀菌连续处理装置
US3784777A (en) Microwave furnace for the treatment of sheets or plates made of a material absorbing said waves
KR102053491B1 (ko) 액체가열장치
JP2006066905A5 (zh)
CN110012928A (zh) 一种可移动平行板电容器解冻腔体及射频解冻装置
US20110036825A1 (en) Heating device
JP2011150911A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
EP3905849B1 (en) Heating device
CN109348561B (zh) 一种射频加热方法及射频加热装置
JP2008166090A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装置
US20220117050A1 (en) Heating device
GB1582729A (e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JPWO2018003546A1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2280159A (ja)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CN115278970A (zh) 一种正负极板间距可调的射频加热系统
KR101971668B1 (ko) 선택적 가열이 가능한 저주파 대역 히팅 안테나 및 이를 이용한 오븐
US10470258B2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device
CN210670632U (zh) 加热设备
CN207433017U (zh) 一种距离可调式移动烘干机
US20220132631A1 (en) High-frequency heating apparatus
KR101543659B1 (ko) 컨벡션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자레인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