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3704U -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3704U
CN210123704U CN201921192164.3U CN201921192164U CN210123704U CN 210123704 U CN210123704 U CN 210123704U CN 201921192164 U CN201921192164 U CN 201921192164U CN 210123704 U CN210123704 U CN 21012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button
axial direction
guid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21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海龙
张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21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回弹按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下壳体的抵顶柱,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抵顶柱相适配的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抵顶柱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可抵顶在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本实用新型的无需在回弹按键中设置外部辅助功能件即可实现按键的回弹,简化了回弹按键的零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装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回弹按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零件,许多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中都安装有回弹按键,在这些设备中,每一个回弹按键一般与一个(例如键盘)或多个(例如蓝牙按钮)设备功能相对应,当对应多个设备功能时,用户每按压一次按键即实现一次功能的切换。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回弹按键一般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直间的弹性件,下壳体一般与设备主体相对固定,上壳体可沿下壳体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弹性件一般采用泡棉、弹簧或金属弹片等。用户在使用时,通过按压上壳体使得弹性件受力被压缩;当用户停止按压后,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上壳体重新回复到初始按压前的位置,以实现回弹。
但是,采用上述方案的回弹按键需添加辅助的弹性件,从而提高了回弹按键的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回弹按键无需添加外部辅助功能件,从而节省了按键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回弹按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下壳体的抵顶柱,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抵顶柱相适配的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抵顶柱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可抵顶在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顶壁和围绕在所述顶壁四周的第一侧壁,所述抵顶柱设置在所述顶璧上,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
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和围绕在所述底壁四周的第二侧壁,所述弹性悬臂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第一侧壁围绕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顶配合以限制所述上壳体在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且可在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沿所述凹槽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背离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且可在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沿所述凹槽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内设有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导向凸起的导向空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导向空腔一一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导向空腔中。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槽,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底壳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的卡扣,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底壳卡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底壳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凸起内设有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所述导向空腔内,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中。
如上所述的回弹按键,可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材质相同,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可选用金属或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如上任一所述的回弹按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回弹按键通过在上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抵顶柱,并且在下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弹性悬臂,抵顶柱可抵顶在弹性悬臂的自由端,用户按压回弹按键时,上壳体带动抵顶柱朝向弹性悬臂移动,从而使抵顶柱压迫弹性悬臂产生形变;当用户取消按压时,在弹性悬臂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上壳体恢复到按压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按键的回弹。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悬臂与下壳体一体成型而成,从而无需在回弹按键中设置外部辅助功能件即可实现按键的回弹,简化了回弹按键的零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弹按键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0-回弹按键;
100-上壳体;
101-顶壁;
102-第一侧壁;
110-抵顶柱;
120-第一连接部;
130-导向柱;
200-下壳体;
201-底壁;
202-第二侧壁;
210-弹性悬臂;
220-第二连接部;
230-第一导向凸起;
240-安装槽;
250-卡槽;
300-底壳;
310-卡扣;
320-第二导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弹按键的俯视结构简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简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图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回弹按键10,包括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上壳体100盖合在下壳体200上,且上壳体100可相对于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移动,上壳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下壳体200的抵顶柱110,下壳体200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抵顶柱110相适配的弹性悬臂210,弹性悬臂210与下壳体200一体成型,抵顶柱110沿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可抵顶在弹性悬臂210的自由端。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回弹按键10整体大致呈圆柱形,其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形状相似,均为圆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回弹按键1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结构,或者心形等异形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0盖合在下壳体200上,即上壳体10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下壳体200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一般的,上壳体100为回弹按键10的外漏面,即供用户按压的表面;下壳体200与电子设备的主体固定连接。上壳体100可相对于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移动,即上壳体100可相对于下壳体200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按键的按压和回弹。上壳体100与下壳体200之间可以有直接连接的关系,例如卡接或滑动连接;也可以没有直接连接的关系,此时,上壳体100通过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实现与下壳体200之间的相对运动。
为实现上壳体100的回弹,本实施例在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上设有对应的配合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下壳体200的抵顶柱110,下壳体200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抵顶柱110相适配的弹性悬臂210,弹性悬臂210的一端与下壳体200的主体连接,另一端向上壳体100的方向翘起并形成自由端,抵顶柱110沿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可抵顶在弹性悬臂210的自由端上,从而使得弹性悬臂210受压而产生弹性力,当取消按压上壳体100后,在弹性悬臂210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上壳体100被向按压方向的反向抵顶而恢复到按压前的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中不限定抵顶柱110和弹性悬臂210的具体数量和位置。优选的,如图2、图4和图5所示,上壳体抵顶柱110上设有四个抵顶柱110,下壳体200上设有四个弹性悬臂210,抵顶柱110和弹性悬臂210位于水平面内同一圆周上且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弹性悬臂210与下壳体200一体成型而成,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回弹按键,本实施例的回弹按键10无需在回弹按键10中设置外部辅助功能件即可实现按键的回弹,简化了回弹按键10的零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仅以弹性悬臂210设置在下壳体200,抵顶柱110设置在上壳体100上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将弹性悬臂210设置在上壳体100上并使其与上壳体100一体成型,同时将抵顶柱110设置在下壳体200上依然能够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并带来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回弹按键10通过在上壳体100上设置至少一个抵顶柱110,并且在下壳体200上设置至少一个弹性悬臂210,抵顶柱110可抵顶在弹性悬臂210的自由端,用户按压回弹按键10时,上壳体100带动抵顶柱110朝向弹性悬臂210移动,从而使抵顶柱110压迫弹性悬臂210产生形变;当用户取消按压时,在弹性悬臂210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上壳体100恢复到按压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按键的回弹。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悬臂210与下壳体200一体成型而成,从而无需在回弹按键10中设置外部辅助功能件即可实现按键的回弹,简化了回弹按键10的零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0包括顶壁101和围绕在顶壁101四周的第一侧壁102,抵顶柱110设置在顶璧101上,第一侧壁102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120。
下壳体200包括底壁201和围绕在底壁201四周的第二侧壁202,弹性悬臂210设置在底壁201上,第二侧壁202上设有多个与第一连接部120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220。
上壳体100盖合在下壳体200上时,第一侧壁102围绕在第二侧壁202的外侧,第一连接部120与第二连接部220抵顶配合以限制上壳体100在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具体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20为设置在第一侧壁102上的凸起,凸起朝向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设置,第二连接部220为设置在第二侧壁202上的凹槽,凸起插入凹槽内且可在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沿凹槽上下移动,凹槽沿第二侧壁202的竖直方向开设,凹槽的开设范围即现制了上壳体100的运动范围。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0上设有三个第一连接部120,同样的,下壳体200上设有三个第二连接部220,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通过三个第一连接部120和三个第二连接部220的配合实现连接固定。
具体的,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20为设置在第一侧壁102上的凹槽,第二连接部220为设置在第二侧壁202上的凸起,凸起背离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设置,凸起插入凹槽内且可在回弹按键10的轴向方向沿凹槽上下移动。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为实现对上壳体100运动的精确导向,防止按压时上壳体100产生偏移,下壳体200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导向凸起230,第一导向凸起230内设有沿回弹按键10的轴向贯穿第一导向凸起230的导向空腔;上壳体100上设有多个与导向空腔一一对应的导向柱130,导向柱130的自由端插入导向空腔中。通过导向柱130和第一导向凸起230的导向空腔的配合,可以保证上壳体100在下压时沿着竖直方向运动,从而防止上壳体100产生偏移。
更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为实现对电池的安装,还可以在下壳体200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槽240,下壳体200的下方设有底壳300,底壳200与安装槽240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电池的空间,底壳300与下壳体200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电池的安装和拆卸更换。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下壳体200上设有多个卡槽250,底壳300上设有多个与卡槽250一一对应的卡扣310,下壳体200与底壳300卡接连接。卡槽250和卡扣310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卡槽250和卡扣310的数量均为四个。
进一步地,底壳300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导向凸起320,第二导向凸起320内设有沿回弹按键10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第二导向凸起320位于导向空腔内,导向柱130插入导向孔中,从而实现上壳体100、下壳体200和底壳300之间的精确导向定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的材质相同,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均可选用金属或塑胶材质。以选用塑胶材质为例,此时上壳体100及其上的各零部件均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注塑而成,从而大大节省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样的下壳体200及其上的各部件也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注塑成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回弹按键。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键盘、蓝牙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子设备。回弹按键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任何适宜的功能按键上。
本实用新型无需在回弹按键中设置外部辅助功能件即可实现按键的回弹,简化了回弹按键的零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可相对于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下壳体的抵顶柱,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抵顶柱相适配的弹性悬臂,所述弹性悬臂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抵顶柱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可抵顶在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顶壁和围绕在所述顶壁四周的第一侧壁,所述抵顶柱设置在所述顶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
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壁和围绕在所述底壁四周的第二侧壁,所述弹性悬臂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第一侧壁围绕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顶配合以限制所述上壳体在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且可在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沿所述凹槽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背离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内且可在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方向沿所述凹槽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多个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凸起内设有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导向凸起的导向空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导向空腔一一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导向空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槽,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有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底壳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的卡扣,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底壳卡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凸起内设有沿所述回弹按键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所述导向空腔内,所述导向柱插入所述导向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材质相同,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可选用金属或塑胶材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回弹按键。
CN201921192164.3U 2019-07-26 2019-07-26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12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2164.3U CN210123704U (zh) 2019-07-26 2019-07-26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2164.3U CN210123704U (zh) 2019-07-26 2019-07-26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3704U true CN210123704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2164.3U Active CN210123704U (zh) 2019-07-26 2019-07-26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974C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盖结构
CN111430166B (zh) 按键组件、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US20080264768A1 (en) Side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640388A (zh) 具有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10123704U (zh) 回弹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01615662B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204680577U (zh) 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终端
CN201853596U (zh) 按键及键盘
CN111370244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4442828A (zh) 触控笔
JP4394047B2 (ja) キーフレームおよび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
CN111385401B (zh) 一种防水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2885629B (zh) 电子装置
CN21312422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相机
CN210575649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21306068U (zh) 耳机盒的按键结构和耳机盒
CN217822493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87238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534356U (zh) 按键组件以及控制器
CN213426606U (zh) 壳体组件与电子产品
CN213716766U (zh) 按键结构、控制面板以及医疗设备
CN216795061U (zh) 一种按键固定结构和手机
CN211630206U (zh) 一种快速装配后结构稳定的手机模型
CN209804516U (zh) 活动模组、按键开关及键盘
CN219105990U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变频器控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