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1934U - 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21934U CN210121934U CN201920872216.5U CN201920872216U CN210121934U CN 210121934 U CN210121934 U CN 210121934U CN 201920872216 U CN201920872216 U CN 201920872216U CN 210121934 U CN210121934 U CN 210121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plate
- mould
- mold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形成有模压腔,所述模具还包括下模固定板、沿高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与固定板之间的顶针板,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以支撑所述下模板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件贯穿所述顶针板并与所述下模板相抵接;所述模具还包括若干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承压块。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设计更合理,通过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共同实现下模板的固定支撑,提高结构强度;还通过可拆卸调节的承压块确保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配合精度,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压加工是指将粉状、粒状或纤维状的材料放入既定成型温度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成型方式,其具有成品内应力小、原料损耗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诸多材料的加工制程。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不但要有良好的力学特性,能够承受成型加工过程中施加的各种载荷,如自重、压机压力、固化应力等;还需要在完成固化成型后,能将产品自模压腔顺利取出。
玻璃钢又名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采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合成树脂作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前述模压加工就是一种玻璃钢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重要方法。业内如CN207983793U已公开一种玻璃钢模压模具,上模、下模分别配设有相应的加热油加热系统及保温装置,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但就一些外形特殊、尺寸规格较大的产品而言,如应用在水面漂浮光伏电站的浮体,现有模具仍可能存有局部受力不均、配合精度较差等问题,影响产品加工质量。
鉴于此,有必要在在现有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能够提高模具的结构强度及产品质量,结构设计更合理,适于大尺寸的模压产品的加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形成有模压腔,所述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下方且与所述下模板间隔设置的下模固定板、沿高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固定板之间的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固设有若干用以将既定模压产品向外顶出的顶针,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以支撑所述下模板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件贯穿所述顶针板并与所述下模板相抵接;所述模具还包括若干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承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还包括加热装置及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分别埋设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内的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贴设在所述上模板周侧的第一隔热板、贴设在所述下模板周侧的第二隔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两者至少其一包括至少两条相互独立的子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为至少两块且沿周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隔热板亦设置为至少两块且沿周向相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方并用以固定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侧设有隔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至少两根导向柱、设置在所述上模板并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且相互配合的导向槽与导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压腔包括主体部分与边缘部分,所述上模板具有对应所述边缘部分设置的插销,所述下模板形成有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插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包括上下层叠并组装呈一体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下模板朝向所述模压腔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镀铬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设计更合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共同实现下模板的固定支撑,提高下模板结构强度,防止变形;还通过可拆卸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承压块实现上模板与下模板两者合模精度的调节,降低磨损,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模具的上模板的第一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模具的上模板的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100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模板1与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形成有模压腔。所述模具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上方并用以固定所述上模板1的上模固定板3、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下方且与所述下模板2间隔设置的下模固定板4、沿高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与下模固定板4之间的顶针板5。
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朝向所述模压腔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镀铬涂层,能够增强既定模压产品的强度与表面光洁度,同时降低模压腔内部磨损,延长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的使用寿命。所述上模板1的上表面涂覆有耐磨层或设置若干耐磨块(未图示),以减小其与所述上模固定板3安装时的磨损。
所述上模固定板3用以将所述上模板1固定到相应的压机上,上模固定板3上有若干安装孔31,并通过相应的螺钉与上模板1相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3朝向所述上模板1的一侧还设有隔热层。所述下模固定板4上设置有用以支撑所述下模板2的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所述第一支撑件41设置在所述顶针板5的旁侧即靠近所述下模板2的边缘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件42贯穿所述顶针板5并与所述下模板相抵接。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两者共同对所述下模板2形成更稳固的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2、下模固定板4均设置呈矩形,所述第一支撑件41设置在所述下模固定板4边角处,所述第二支撑件42设置为间隔排布在所述下模板2、下模固定板4之间的立柱。
所述顶针板5上固设有若干用以将既定模压产品向外顶出的顶针51,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合模时,所述顶针51的上端优选与所述下模板2朝向所述模压腔一侧的表面相齐平;且当模压完成时,所述顶针板5可在相应的驱动源(未图示)驱使下带动顶针51向上突伸,以将相应的模压产品顶出。所述驱动源可以是气缸、液压缸或电机,且所述驱动源优选安装在所述下模固定板4上。
所述模具100还包括若干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的承压块6,所述承压块6优选为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模板2上,若干所述承压块6邻近所述下模板2的边缘设置且沿周向间隔排布。所述承压块6能够方便调整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两者合模的精度,利于保证所述模压腔各处的压力均衡,还能降低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磨损。
所述模具100还包括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分别埋设于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内的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所述加热装置7优选采用填充在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中的热媒如导热油等对相应的上模板1、下模板2进行加热,所述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两者至少其一包括至少两条相互独立的子管路。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所述上模板1和/或下模板2各区域的加热温度更接近,也能避免管路破损影响紧急加工需求。当然,所述加热装置7的管路的具体排布可根据所述模具100与既定模压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所述模具100还包括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贴设在所述上模板1周侧的第一隔热板81、贴设在所述下模板4周侧的第二隔热板82。其中,所述第一隔热板81设置为至少两块且沿周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隔热板82亦设置为至少两块且沿周向相邻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大致呈矩形,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沿周向分别具有四个侧表面。优选地,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的任一侧表面均设有至少两块所述第一隔热板81、第二隔热板82,且所述第一隔热板81、第二隔热板82紧密排布以基本实现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的侧表面的完全覆盖,确保保温效果。此处,通过将所述第一隔热板81、第二隔热板82进行分体设设置,制造、装配更为简易,且方便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局部更换,降低成本。
除此,所述模具100还包括用以将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相互锁紧的锁紧机构9。所述锁紧机构9设置在所述模具100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上,且任一所述侧表面设置由至少两组所述锁紧机构。此处,所述模具100的侧表面对应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同一侧的侧表面。
所述模压腔包括主体部分与边缘部分,所述上模板1具有对应所述边缘部分设置的插销11,所述插销11可在合模时与所述下模板2相抵接,所述下模板2也可设置所述插销11相配合的插孔。既定模压产品顶出时,其对应边缘部分的结构往往会受力变形,通过将所述插销11设置在上模板1上,即使得所述插销11随上模板1一起与既定模压产品相脱离,再通过顶针51顶出模压产品,避免既定模压产品结构受损。
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上的至少两根导向柱21、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并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12。此处,所述导向柱21、导向孔12分别位于所述下模板2、上模板1的边角位置。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合模精度,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且相互配合的导向槽13与导向块22。所述导向槽13与导向块22既能直接配合设置,还能通过安装在两者至少其一上的导向板14实现两者的相互配合。所述导向槽13与导向块22相互配合也有利于保持上模板1、下模板2在合模加压时的位置稳定。
特别地,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上模板1包括上下层叠并组装呈一体的第一模板101与第二模板102。换言之,通过将所述上模板1进行拆分设计,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满足高度较高的产品的制造加工。所述第一模板101、第二模板102两者的边角位置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孔12,合模过程中,所述导向柱21可穿过所述第二模板102的导向孔12并插设进所述第一模板101的导向孔12内。此处,所述导向槽13内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布并用以安装所述导向板14的安装槽131,且所述第二模板102的四个侧表面均形成有所述导向槽13。
显然地,根据既定模压产品需求,我们可对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进行相应设计。如图6所示,其区别于前述实施例的特征就在于所述上模板1、下模板2及其所形成的模压腔的结构不同,所述上模板1采用一体式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模具100结构设计更合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1与第二支撑件42共同实现下模板2的固定支撑,提高下模板2结构强度,防止变形;还通过可拆卸设置在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的承压块6实现上模板1与下模板2两者合模精度的调节,降低磨损,特别适于尺寸规格较大的产品加工,并可提高产品良率及生产效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形成有模压腔,所述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下方且与所述下模板间隔设置的下模固定板、沿高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固定板之间的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固设有若干用以将既定模压产品向外顶出的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以支撑所述下模板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支撑件贯穿所述顶针板并与所述下模板相抵接;所述模具还包括若干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承压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加热装置及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分别埋设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内的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贴设在所述上模板周侧的第一隔热板、贴设在所述下模板周侧的第二隔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加热管路、下模加热管路两者至少其一包括至少两条相互独立的子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为至少两块且沿周向相邻设置;所述第二隔热板亦设置为至少两块且沿周向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方并用以固定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侧设有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至少两根导向柱、设置在所述上模板并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且相互配合的导向槽与导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腔包括主体部分与边缘部分,所述上模板具有对应所述边缘部分设置的插销,所述下模板形成有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插销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包括上下层叠并组装呈一体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朝向所述模压腔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镀铬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2216.5U CN210121934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2216.5U CN210121934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21934U true CN210121934U (zh) | 2020-03-03 |
Family
ID=69633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72216.5U Active CN210121934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219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9647A (zh) * | 2021-12-13 | 2022-03-18 | 四川大学 | 岩体原位应力固化方法及固化系统 |
-
2019
- 2019-06-11 CN CN201920872216.5U patent/CN2101219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9647A (zh) * | 2021-12-13 | 2022-03-18 | 四川大学 | 岩体原位应力固化方法及固化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76329Y (zh) | 高精度框架式液压轮胎硫化机 | |
CN210121934U (zh) | 用于模压加工的模具 | |
CN209971611U (zh) | 一种变截面碳纤维复合材料弹翼模压模具 | |
CN112917941A (zh) | 一种轨道交通复合材料端墙成型工装及其成型方法 | |
CN201275850Y (zh) | 用来注塑车辆装饰件的模具装置 | |
CN201566093U (zh) | 注塑机的台阶式钟型移动模板 | |
CN115139552A (zh) | 复杂截面复合材料舱段的自动成型设备 | |
CN204222220U (zh) | 一种具有柱塞式油缸结构的油压机 | |
CN112060626A (zh) | 一种复合材料中裙板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 |
CN208841728U (zh) | 一种咖啡机壳体的注塑模具 | |
CN208593099U (zh) | 一种钣金骨架内置式smc电池盒模具 | |
CN220741849U (zh) | 一种复合材料杆件成型工装 | |
CN107379352B (zh) | 硫化装置外模、内模、硫化装置以及多工位硫化装置 | |
CN114248473B (zh) | 一种碳纤维机箱成型模芯结构 | |
CN218948479U (zh) | 一种多腔截面承重构件一体成型模具 | |
CN218342665U (zh) | 一种可互换镶件生产多规格风筒拼接板产品的模压模具 | |
CN221518473U (zh) | 一种模具卸料结构 | |
CN216031889U (zh) | 一种复合材料遮光罩框架一体成型用组合模具 | |
CN2855585Y (zh) | 金属型铸球模具覆砂型板 | |
CN106738640A (zh) | 一种模内装饰注塑模具 | |
CN109278320A (zh) | 一种风扇面罩热固性压缩模具 | |
CN206703410U (zh) | 一种模内装饰注塑模具 | |
CN220534992U (zh) | 一种可调产品厚度的hp-rtm模具结构 | |
CN110509569B (zh) | 一种复合材料纵横加筋壁板整体固化成型工装 | |
CN114311427B (zh) | 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箱导轨成型模具及导轨成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5000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369 deer Road, hi tech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Suzhou ATSI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369 deer Road, hi tech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SUZHOU GAOCHUANGTE NEW ENERGY SOURCES DEVELOPMENT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