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0049U -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0049U
CN210120049U CN201920967463.3U CN201920967463U CN210120049U CN 210120049 U CN210120049 U CN 210120049U CN 201920967463 U CN201920967463 U CN 201920967463U CN 210120049 U CN210120049 U CN 210120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gear
dial
shaf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74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熔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IYO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74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0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0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0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该手柄装置包括手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内的齿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的拨码组件、以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内的拨片;所述拨片设置在所述拨码组件的一侧或两相对侧并可由所述拨码组件驱动转动;所述拨码组件可处于使所述拨片与所述齿轮分离的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断开状态,此时转换开关电器的驱动转轴仅带动齿轮转动,不会带动手柄转动,从而不会影响手柄的放置,避免手柄遗失;所述拨码组件还可处于使所述拨片插入所述齿轮的齿中的第二位置状态,此时所述手柄的转动经由所述拨片传递至所述齿轮,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闭合状态。

Description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背景技术
转换开关电器是一种常见的低压电器,常用于重要配电场合(如医院供电系统),用于两路电源的切换,在供电过程中常用电源出现故障时,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源,保证负载端的正常供电。
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大多包括转换操作装置以及由转换操作装置驱动的主回路装置,其中转换操作装置大多可采用自动、手动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目前,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其操作手柄通过都是拆下单独放置的,在需要手动控制时,再将操作手柄安装在转换操作装置上使用,从而易造成手柄的遗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用于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内的齿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的拨码组件、以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内的拨片;
所述拨片设置在所述拨码组件的一侧或两相对侧并可由所述拨码组件驱动转动;
所述拨码组件可处于使所述拨片与所述齿轮分离的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断开状态;
以及,所述拨码组件可处于使所述拨片插入所述齿轮的齿中的第二位置状态,此时所述手柄的转动经由所述拨片传递至所述齿轮,所述手柄与所述齿轮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外的操作部、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内的拨码转轴、以及由所述拨码转轴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拨片抵靠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片包括拨片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拨片本体一端的拨片转轴,所述拨片通过所述拨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拨片本体包括一可插入所述齿轮的齿内的角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内壁面凸起形成有限位部,所述拨片转轴朝向所述拨码组件的一侧与所述限位部抵靠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包括齿轮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齿轮本体两端的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的外径均小于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径;
所述手柄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手柄本体和盖体,所述手柄本体、盖体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二安装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拨片连接的弹性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内壁面与所述拨片背离所述拨码组件的一侧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换开关电器,包括主回路装置、为所述主回路装置提供驱动力的转换操作装置、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手柄装置,所述齿轮与所述转换操作装置的驱动转轴联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罩设在所述转换操作装置外的罩壳,所述罩壳上设有卡扣,当所述转换操作装置处于自动控制模式时,所述手柄卡入所述卡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具有弹性,所述卡扣呈U型且开口朝上设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中的转换开关电器,当将手柄装置上的拨码组件旋转至第一位置状态时,拨码组件驱动拨片转动,使拨片与齿轮分离,此时,转换开关电器上的转换操作装置可自动转换,转换操作装置上的驱动转轴仅带动齿轮旋转运动,不会带动手柄转动,从而不会影响手柄的放置,避免因将手柄拆卸下来单独放置而造成手柄的遗失;当转换操作装置需要利用手柄装置进行手动转换时,旋转拨码组件使其位于第二位置状态,使得拨片转动至插入齿轮的齿内,从而闭合齿轮与手柄的联动连接,此时,可通过旋转手柄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转换操作装置上的驱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主回路装置内部触头结构的分合闸。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转换开关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转换开关电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手柄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手柄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转换开关电器可包括主回路装置3、为主回路装置3提供驱动力的转换操作装置2、以及安装在转换操作装置3上的手柄装置1。主回路装置3可包括至少一个并排设置的单极组件31。在本实施例中,主回路装置3包括四个并排设置的单极组件31,组成A、B、C、N四极。
转换操作装置2可包括驱动转轴21,驱动转轴21与单极组件31联动连接,为单极组件31提供驱动力,进而控制单极组件31内部触头结构的分合闸。驱动转轴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方轴、D型轴等非圆轴,以便于驱动安装于其上的部件一起联动转动。转换操作装置2通常可具有手动控制模式和自动控制模式两种控制模式。其中,转换操作装置2的手动控制模式可通过手柄装置1驱动实现。
该转换开关电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罩设在转换操作装置2外的罩壳4。罩壳4上还可设置有卡扣41,当转换操作装置2处于自动控制模式时,可将手柄11旋转卡入卡扣41内放置。卡扣41可具有弹性,其可大致呈U型且开口朝上设置。卡扣41在本实施例中可包括呈U型的卡扣本体411以及由卡扣本体411的两臂向上延伸形成的开口部412。该开口部412的内壁面的截面可大致呈开口朝外的V型,以在手柄11旋转卡入时进行导向,并在卡入卡扣本体411中后固定。
结合图3-4所示,手柄装置1可包括手柄11、齿轮12、拨码组件13、以及拨片14。其中,齿轮12可转动安装在手柄11内,并可与转换操作装置2的驱动转轴21联动连接。齿轮12上可开设有与驱动转轴21相配合的齿轮孔12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转轴21为方轴,齿轮孔124为方形孔,齿轮21通过该齿轮孔124套设在驱动转轴21上,与驱动转轴21联动转动。
拨片14可转动安装在手柄11内并可由拨码组件13驱动转动。拨码组件13可处于使拨片14与齿轮12分离的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手柄11与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断开状态。拨码组件13还可处于使拨片14插入齿轮12的齿中的第二位置状态,此时手柄11的转动经由拨片14传递至齿轮12,手柄11与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闭合状态。拨码组件13同时还起到限位作用,其可抵紧拨片14,使得在手柄11与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闭合状态时,手柄11能带动齿轮12转动。
拨码组件13可转动安装在手柄11上,其可包括使拨片14与齿轮12分离的第一位置状态和使拨片14插入齿轮12的齿中的第二位置状态。其中,在第一位置状态,手柄11与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断开状态,此时,转动手柄11,齿轮12不会随之转动。在第二位置状态,手柄11的转动可经由拨片14传递至齿轮12,从而闭合手柄11与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此时,转动手柄11,齿轮12会随之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转换操作装置2的驱动转轴21转动,进而控制单极组件31内部触头结构的分合闸。
手柄11在本实施例中可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手柄本体111和盖体112。手柄本体111上可设置有一侧敞开的容置腔1111,用于安装齿轮12、拨码组件13、以及拨片14。盖体112配合安装在容置腔1111的敞开口处,对容置腔1111封盖。容置腔1111的内壁面在其敞开口处还可向外延伸形成有台阶1116,盖体112抵靠在该台阶1116上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本体111可包括手柄部1117以及设置在手柄部1117一端的安装部1118。齿轮12、拨码组件13、以及拨片14均安装在安装部1118上。手柄部1117可呈杆状,便于用户旋转操作。安装部1118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呈跑道型,其内开设有大致呈跑道型的容置腔1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12可包括齿轮本体121以及分别设置在齿轮本体121两端的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均为光轴,且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的外径均小于齿轮本体121的外径。手柄本体111、盖体11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齿轮轴122的第一安装孔1115、以及用于安装第二齿轮轴123的第二安装孔1121。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可分别间隙配合在第一安装孔1115、第二安装孔1121中,以减小齿轮12与手柄11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齿轮本体121与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之间形成的台阶面可分别抵接配合在第一安装孔1115的内壁面、第二安装孔1121的内壁面上,以在安装齿轮12时定位。同样,上述抵接配合也可以为间隙配合,以减小齿轮12与手柄11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手柄装置1还可包括固定盖16以及螺钉17,该固定盖16配合在齿轮12的端面处,螺钉17穿过固定盖16、齿轮孔124安装在驱动转轴21的轴端,以将手柄装置1安装固定。
拨码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设置在手柄11外的操作部131、可转动安装在手柄11内的拨码转轴133、以及由拨码转轴133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推动部132。操作部131可设置在拨码转轴133的一端,其可呈杆状设置在手柄11外,以便于用户旋转操作。手柄11上可开设有第一转轴孔1114,供拨码转轴133可转动安装。推动部132与拨片14抵靠连接,推动拨片14转动。推动部132的横截面在本实施例中可大致呈椭圆形。
拨片14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有两个,该两个拨片14分别安装在拨码组件13的两相对侧。拨片14可包括拨片本体141以及设置在拨片本体141一端的拨片转轴142,拨片14通过拨片转轴142可转动安装在手柄11内。拨片本体141包括一可插入齿轮12的齿内的角部1411。在本实施例中,拨片本体141呈方板状,该方板状结构的一角形成角部1411。
手柄11的内壁面可凸起形成有限位部1112,限位部11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拨片转轴142的第二转轴孔1113。拨片转轴142朝向拨码组件13的一侧与限位部1112抵靠连接,以限位拨片14的转动。限位部111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沿容置腔1111的深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筋。限位部1112可设置在容置腔1111纵长方向一端的中部位置,齿轮12可安装在容置腔1111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齿轮12、拨码转轴133、限位部1112的中心连接可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手柄装置1还可包括与拨片14连接的弹性元件15。弹性元件15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压簧,该压簧设置在手柄11的内壁面与拨片14背离拨码组件13的一侧面之间,拨片14在压簧的作用下压向拨码组件13。
结合图1-4所示,该转换开关电器的工作过程为:当转换开关电器处于自动转换状态时,旋转拨码组件13使其位于如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拨码组件13推动拨片14转动,使拨片14与齿轮12分离,此时,转换开关电器上的转换操作装置2可自动转换,转换操作装置2上的驱动转轴21仅带动齿轮12旋转运动,不会带动手柄11转动,从而不影响手柄11的放置;当转换操作装置2需要利用手柄装置1进行手动转换时,旋转拨码组件13使其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此时,拨码组件13松开拨片14,拨片14在弹性元件15的作用下复位转动至插入齿轮12的齿内,从而闭合齿轮12与手柄11的联动连接,此时,可通过旋转手柄11带动齿轮12转动,从而驱动转换操作装置2上的驱动转轴21转动,进而控制单极组件31内部触头结构的分合闸。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拨片14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此时,可实现手柄11的单向操作控制转换操作装置2上的驱动转轴21的转动,反向旋转手柄11则对驱动转轴21不起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将手柄装置和转换操作装置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在转换操作装置处于自动转换状态时,无需将手柄拆卸下来单独放置,而不影响转换开关电器的动作,从而可防止手柄的遗失。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柄装置(1),用于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1)、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11)内的齿轮(12)、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11)上的拨码组件(13)、以及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11)内的拨片(14);
所述拨片(14)设置在所述拨码组件(13)的一侧或两相对侧并可由所述拨码组件(13)驱动转动;
所述拨码组件(13)可处于使所述拨片(14)与所述齿轮(12)分离的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所述手柄(11)与所述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断开状态;
以及,所述拨码组件(13)可处于使所述拨片(14)插入所述齿轮(12)的齿中的第二位置状态,此时所述手柄(11)的转动经由所述拨片(14)传递至所述齿轮(12),所述手柄(11)与所述齿轮(12)的联动转动连接处于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码组件(13)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11)外的操作部(131)、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11)内的拨码转轴(133)、以及由所述拨码转轴(133)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推动部(132),所述推动部(132)与所述拨片(14)抵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14)包括拨片本体(141)以及设置在所述拨片本体(141)一端的拨片转轴(142),所述拨片(14)通过所述拨片转轴(142)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手柄(11)内,所述拨片本体(141)包括一可插入所述齿轮(12)的齿内的角部(1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的内壁面凸起形成有限位部(1112),所述拨片转轴(142)朝向所述拨码组件(13)的一侧与所述限位部(1112)抵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2)包括齿轮本体(1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齿轮本体(121)两端的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所述第一齿轮轴(122)、第二齿轮轴(123)的外径均小于所述齿轮本体(121)的外径;
所述手柄(11)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手柄本体(111)和盖体(112),所述手柄本体(111)、盖体(11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齿轮轴(122)的第一安装孔(1115)、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齿轮轴(123)的第二安装孔(11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手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拨片(14)连接的弹性元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5)为压簧,所述压簧设置在所述手柄(11)的内壁面与所述拨片(14)背离所述拨码组件(13)的一侧面之间。
8.一种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回路装置(3)、为所述主回路装置(3)提供驱动力的转换操作装置(2)、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手柄装置(1),所述齿轮(12)与所述转换操作装置(2)的驱动转轴(21)联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在所述转换操作装置(2)外的罩壳(4),所述罩壳(4)上设有卡扣(41),当所述转换操作装置(2)处于自动控制模式时,所述手柄(11)卡入所述卡扣(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1)具有弹性,所述卡扣(41)呈U型且开口朝上设置。
CN201920967463.3U 2019-06-24 2019-06-24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Active CN210120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463.3U CN210120049U (zh) 2019-06-24 2019-06-24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7463.3U CN210120049U (zh) 2019-06-24 2019-06-24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0049U true CN210120049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7463.3U Active CN210120049U (zh) 2019-06-24 2019-06-24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0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531046A (ja) 電源プラグ
CN210474348U (zh) 一种单按键的花洒功能切换结构
CA2437198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locking a standard plug to a standard receptacle
CN212462071U (zh) 具有把手的端子台
CN210120049U (zh) 转换开关电器及其手柄装置
US20240049854A1 (en) Rotating curling iron
KR101732674B1 (ko) 푸쉬풀 동작으로 개방되는 도어락 장치
US10714870B1 (en) Electrical socket
CN115263168B (zh) 百叶窗调光器
CN115012798B (zh) 百叶窗控制器
KR100758340B1 (ko) 공동주택의 실내 전기공급 콘센트 단자함
CN213936079U (zh) 断路器连锁结构
CN110736295A (zh) 家用电器
CN114923018A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
KR20070092568A (ko) 전원플러그
CN211362044U (zh) 一种手动和自动一体式螺丝刀
CN112289651A (zh) 一种应用于微型断路器的新型触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200335154Y1 (ko) 이동식 콘센트
KR100838480B1 (ko) 타이머가 구비된 전원플러그 구조
WO2024021893A1 (zh) 百叶窗控制器
KR20090073861A (ko) 커넥터용 결합/분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2182187U (zh) 开关电器的机械联锁结构
CN219123160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218771764U (zh) 一种电源通断控制装置及遥控器
CN218651609U (zh) 手持式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