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9737U -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9737U
CN210109737U CN201921234200.8U CN201921234200U CN210109737U CN 210109737 U CN210109737 U CN 210109737U CN 201921234200 U CN201921234200 U CN 201921234200U CN 210109737 U CN210109737 U CN 210109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e
opening
guide body
rotating shaft
connec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42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42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9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9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9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装置,包括:本体,围设有第一空间;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连接机构,与所述本体的第三侧连接,位于近所述第二开口处;导流本体,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本体枢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导流本体与所述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的面积在最大到最小之间变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各种电子设备的依赖性亦随之增加;然而,在运作时,电子产品内部的组件会产生高热量,倘若无法及时将热量导出电子产品外,则容易产生过热的问题,因此,大部分电子设备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通过风扇等设备,使气流通过产热的组件,将热量导出电子产品外。
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及大型电子设备等领域中,主机内通常会兼容不同型号和尺寸的可插拔设备,例如常见的半高显卡和全高显卡、半高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卡和全高PCIe卡等。为了在机箱内能够容纳不同高度的可插拔设备,通常机箱内的空间需要按照最高可兼容的设备高度进行设计,对应地,在机箱中需要按照最高可兼容的设备高度预留散热通道。
为了避免空闲的散热通道漏风并影响系统散热,通常需要对应全高卡、半高卡和不插卡的情况分别设计对应尺寸的导风罩,存在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的问题,且多个不同尺寸的导风罩频繁更换,容易出错,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本体,围设有第一空间;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连接机构,与所述本体的第三侧连接,位于近所述第二开口处;
导流本体,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本体枢接;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导流本体与所述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的面积在最大到最小之间变换;
在外力撤销后,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中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产生阻尼力,在所述导流本体的外力撤销后,所述阻尼力能维持所述连接机构的当前状态,以使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阻尼件为由填设于所述转轴和轴套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尼材料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凸齿,所述轴套上与所述凸齿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齿槽,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在所述导流本体的外力撤销后,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转轴上的凸齿与所述轴套上的齿槽之间的啮合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本体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为从所述导流本体的自由端到所述本体的第四侧之间、在沿所述导流本体的自由端在所述本体的截面上所形成的空间,其中,所述导流本体的自由端为与所述导流本体及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端相对的一端,所述第四侧为在所述导流本体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本体的与所述导流本体贴合侧相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具有转轴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轴套,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能通过所述轴套相对于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三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流本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连,且所述导流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三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连,且所述导流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贴合于所述第三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导风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机构与本体的第三侧连接,位于近本体第二开口处,导流本体基于连接机构与本体枢接,在外力的作用下,导流本体基于连接机构相对于本体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导流本体与所述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的面积在最大到最小之间变换;在外力撤销后,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实现了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的面积可调节的技术效果,进而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导风通道需求,提高了导风装置的适用范围,且通过外力调节导流本体便于维护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本体;120、连接机构;130、导流本体;111、第一空间;112、第一开口;113、第二开口;131、第一极限位置;132、第二极限位置;121、阻尼件;122、转轴;123、轴套;124、凸齿;125、齿槽;12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风装置包括:本体110、连接机构120及导流本体130;其中,
本体110,围设有第一空间111;本体11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112,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开口113,第一开口112及第二开口113与第一空间111连通;本体110的第一侧与本体110的第二侧相对。
连接机构120,与本体110的第三侧连接,位于近第二开口113处。
导流本体130,与连接机构120连接;导流本体130基于连接机构120与本体110枢接。
在外力作用下,导流本体130基于连接机构120相对于本体110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131和第二极限位置132之间旋转,其中,导流本体130与第二开口113及第一开口112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的面积在最大到最小之间变换。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为从导流本体130的自由端到本体110的第四侧之间、在沿导流本体130的自由端在本体110的截面上所形成的空间,如图3中虚线箭头部分所示,气流能从第二开口113流入导流通道,并经导流通道流出第一开口112。
其中,导流本体130的自由端为与导流本体130及连接机构120连接端相对的一端,本体110的第四侧为在导流本体130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131时,本体110的与导流本体130贴合侧相对的一侧。
在外力撤销后,所述导流本体130基于所述连接机构120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体110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如图1所示,本体110为长方体形结构。
这里,本体110具有第一空间111,第一空间111用于容纳导风装置的结构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空间111可以由长方体形结构的六个面所形成的空间限定,在一些具体的应用环境中,第一空间111可以是由长方体形机箱限定的内部空间。
本体110具有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第一开口112及第二开口113与第一空间111连通。这里,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的形状不作限定,能够允许气流通过即可;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2可以包括机箱的出风口,第二开口113可以包括机箱内进风通道的截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导流本体130的截面形状与第二开口113的形状相匹配。
具体地,导流本体130处于第二极限位置132时,导流本体130能够完全遮蔽第二开口11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空间111内不需要气流通过,则可将导流本体130旋转至第二极限位置132,该状态下,导流本体130可以阻挡气流从第二开口113流入第一空间111。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120中设置有阻尼件121,阻尼件121产生阻尼力,在作用于导流本体130的外力撤销后,阻尼力121能维持连接机构120的当前状态,以使导流本体130基于连接机构120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120包括转轴122和轴套123,轴套123套设于转轴122上;阻尼件121为由填设于转轴122和轴套123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尼材料构成。通过阻尼件121产生的阻尼力,使转轴122与轴套123在作用于导流本体130的外力撤销后能够维持当前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阻尼材料的材质不作限定。例如,阻尼材料可以包括:橡胶、塑料或树脂。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120包括转轴122和轴套123,转轴122上设置有凸齿124,轴套123上与凸齿12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齿槽125,轴套123套设于转轴122上。
在作用于导流本体130的外力撤销后,导流本体130基于转轴122上的凸齿124与轴套123上的齿槽125之间的啮合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机构120具有转轴122和连接件126,连接件上具有轴套123,连接件126通过轴套123套设于转轴122上,并能通过轴套123相对于转轴122旋转,转轴122与本体110的第三侧固定连接,连接件126与导流本体130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10的第三侧分别与本体1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连,且导流本体130垂直于所述本体110的第三侧。
相应的,转轴122与本体110的第三侧固定连接,包括:转轴122的一端固定于本体110的第三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体110的第三侧分别与本体11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相连,且导流本体13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131时贴合于本体110的第三侧。
相应的,转轴122与本体110的第三侧固定连接,包括:转轴122沿轴向固定于本体110的第三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20可以包括铰链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还记载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导风装置。
这里,电子设备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电脑,也可以为服务器,还可以为游戏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本体,围设有第一空间;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
连接机构,与所述本体的第三侧连接,位于近所述第二开口处;
导流本体,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本体枢接;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其中,所述导流本体与所述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的面积在最大到最小之间变换;
在外力撤销后,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中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产生阻尼力,在所述导流本体的外力撤销后,所述阻尼力能维持所述连接机构的当前状态,以使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连接机构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阻尼件为由填设于所述转轴和轴套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尼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轴和轴套,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凸齿,所述轴套上与所述凸齿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齿槽,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在所述导流本体的外力撤销后,所述导流本体基于所述转轴上的凸齿与所述轴套上的齿槽之间的啮合能够维持当前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本体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的最小开口为从所述导流本体的自由端到所述本体的第四侧之间、在沿所述导流本体的自由端在所述本体的截面上所形成的空间,其中,所述导流本体的自由端为与所述导流本体及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端相对的一端,所述第四侧为在所述导流本体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本体的与所述导流本体贴合侧相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具有转轴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轴套,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能通过所述轴套相对于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三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流本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连,且所述导流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三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连,且所述导流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贴合于所述第三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导风装置。
CN201921234200.8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109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4200.8U CN21010973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4200.8U CN21010973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9737U true CN21010973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7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4200.8U Active CN210109737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9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86222B1 (en) Notebook metal hinge as heat sink element
US6781833B2 (en) Heat dissipation connector with USB port
US2010029623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CN204129564U (zh) 旋转驱动装置
US20110134605A1 (en) Heat-dissipating hole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airflow rate and portable computer device thereof
US20120140405A1 (en)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US20150277518A1 (en) Computer baffle
TWI544319B (zh) 導流機構及具有導流機構的散熱模組與電子裝置
TWM535828U (zh) 介面卡之轉接裝置
TWM277990U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apable of cooling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10334A1 (en) Air conducting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10109737U (zh) 一种导风装置及电子设备
TWM542184U (zh) 顯示卡之延伸控制裝置
TWI452570B (zh) 硬碟背板結構及採用該硬碟背板結構之硬碟散熱組件
US20160224077A1 (en) Enclos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M559016U (zh) 能整合晶片端子與接線端子之風扇連接器
US20110003490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EP4195001A1 (en) Fa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54897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1339011B (zh) 主控装置及阵列服务器
TWM538689U (zh) 可攜式散熱裝置及設有該可攜式散熱裝置之手持式電子裝置
US11665855B2 (en) Scalable graphics card assembly support system
CN107305986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分接系统
CN201145866Y (zh) 信息监控器
US9568963B2 (en) Computer power supply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