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8099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8099U
CN210108099U CN201822274016.8U CN201822274016U CN210108099U CN 210108099 U CN210108099 U CN 210108099U CN 201822274016 U CN201822274016 U CN 201822274016U CN 210108099 U CN210108099 U CN 210108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heat exchange
slurry
box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40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 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40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8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8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8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包括换热板、第一封闭板、第二封闭板、浆液引入箱、浆液引出箱、媒介引入箱和媒介引出箱;多片换热板平行间隔设置,换热板的两侧通过第一封闭板封闭,换热板与第一封闭板围成流体通道,相邻两个流体通道中的一个为媒介通道,另一个为浆液通道,媒介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通过第二封闭板封闭;浆液通道内设有多根支撑条,相邻支撑条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浆液引入箱设置于换热板的一端,浆液引出箱设置于换热板的另一端,媒介引入箱和媒介引出箱分别设置于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或相对侧。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压能力强,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浆液(含有一定颗粒物的液体)换热的板式换热器,一般浆液通道为无触点的直通道,为了保证换热器的承压强度,与浆液通道相邻的媒介通道内必须采用带有许多焊接触点的结构,这将大幅增加生产制造成本和时间,而且焊接会改变换热片的材料组织结构,降低了换热片的防腐性能,还降低了换热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现有的板式换热器承压能力也有限,压强较高时,板式换热器容易损坏,大大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板、第一封闭板、第二封闭板、浆液引入箱、浆液引出箱、媒介引入箱和媒介引出箱;
所述换热板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换热板的数量为多片,多片所述换热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封闭板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换热板与所述第一封闭板围成流体通道,相邻两个所述流体通道中的一个所述流体通道为媒介通道,另一个所述流体通道为浆液通道,所述媒介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封闭板封闭;
所述换热板的位于所述媒介通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板抵接;
所述浆液通道内设有多根支撑条,多根所述支撑条沿所述浆液通道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条与其相邻的两片所述换热板抵接;
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条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条连接;
所述浆液引入箱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与所述浆液通道连通,所述浆液引出箱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浆液通道连通,所述媒介引入箱与所述媒介引出箱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或相对侧,所述媒介引入箱靠近所述浆液引出箱,所述第一封闭板在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入箱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媒介入口,所述媒介入口连通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入箱,所述媒介引出箱靠近所述浆液引入箱,所述第一封闭板在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出箱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媒介出口,所述媒介出口连通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出箱。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上设有卡槽,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条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的与所述换热板抵接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上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闭板与所述换热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媒介引入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媒介引入箱对称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两侧,所述媒介引出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媒介引出箱对称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两侧。
进一步的,位于最外侧的两片所述换热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块夹板,两块所述夹板通过螺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为S形条带或锯齿形条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浆液通道为直通道,这样就避免了浆液内的固体颗粒物沉积堵塞住浆液通道,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固体颗粒物对换热板的磨损,浆液通道内设有支撑条,相邻的两根支撑条之间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可以提高支撑条的稳定性,避免支撑条在浆液冲刷过程中发生位移,媒介通道内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和支撑条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换热板的承压能力,同时也减少制作工作量和焊接点,焊接点的减少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换热板;111-凸起部;112-媒介通道;113-浆液通道;12-第一封闭板;13-浆液引入箱;14-浆液引出箱;15-媒介引入箱;16-媒介引出箱;17-支撑条;171-缺口;172-通孔;18-夹板;181-螺杆;19-第二封闭板;2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平行”、“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板11、第一封闭板12、第二封闭板19、浆液引入箱13、浆液引出箱14、媒介引入箱15和媒介引出箱16。
换热板1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为了提高换热板11的抗变形能力,可以对换热板11进行压凹处理,换热板11压凹后形成凸起部111,凸起部111的数量为多个,凸起部1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等,当然,凸起部111也可以单独加工制造,然后将其焊接或者通过螺钉固定在换热板11上。
换热板11的数量为多片,多片换热板11平行间隔设置,换热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有第一封闭板12,换热板11与第一封闭板12围成流体通道,相邻两个流体通道中的一个流体通道为媒介通道112,另一个流体通道为浆液通道113,媒介通道1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通过第二封闭板19封闭。这样,媒介通道112的四周均封闭住,而浆液通道113仅在换热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封闭住,浆液通道113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敞开。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板11上的凸起部111均朝向媒介通道112,构成同一个媒介通道112的两片换热板11中的一片换热板11上的凸起部111与另一片换热板11抵接。
当然,构成同一个媒介通道112的相邻两片换热板11上的凸起部111可以在媒介通道112内相互抵接,这样可以减小对换热板11的压凹处理深度,从而降低对换热板11拉伸损坏的可能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换热板11与第一封闭板12之间可以焊接连接,换热板11与第一封闭板12也可以一体制造,如将换热板11的边缘翻边或延伸以形成第一封闭板12,这样可以省去单独制造第一封闭板12并与换热板11焊接的步骤。
换热板11与第二封闭板19之间可以焊接连接,换热板11与第二封闭板19也可以一体制造,如将换热板11的两端翻边或延伸以形成第二封闭板19,这样可以省去单独制造第二封闭板19并与换热板11焊接的步骤。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在浆液通道113内设置支撑条17,每个浆液通道113内设置多根支撑条17,多根支撑条17沿换热板11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支撑条17与围成浆液通道113的两片换热板11抵接。
为了避免支撑条17在浆液流动过程中发生位移,可以在相邻的两根支撑条17之间还设置限位件20,限位件20能够限制支撑条17发生位移,较好的保证了换热器的稳定性。限位件20的厚度尺寸应小于浆液通道113高度的二分之一,以减少限位件20对浆液流动的影响。浆液通道113的高度方向即围成浆液通道113的两片换热板11之间的距离。
参考图3所示,支撑条17上可以设有卡槽,限位件20的端部卡设在卡槽内,这样,便于拆装限位件20。当然限位件20的端部与支撑条17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焊接的连接方式牢固可靠。
支撑条17的与换热板11抵接的边缘上还可以开设缺口171,缺口171的数量为多个,缺口171的设有可以减少支撑条17对换热板11的遮挡,而且缺口171的设置还能够提高浆液通道113内浆液的扰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为了提高浆液通道113内浆液的扰动,也可以在支撑条17上开设通孔172,通孔172的数量有多个。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条17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工字形结构的上下两侧宽边分别与换热片11抵接。工字形结构能够增加支撑条17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避免其倾斜或倾倒。
支撑条17也可以为S形条带或锯齿形条带,其垂直于相邻的两片换热板11,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扰动作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浆液引入箱13设置在换热板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浆液引入箱13与浆液通道113连通,这样,浆液能够从浆液引入箱13流入到浆液通道113内。
浆液引出箱14设置在换热板1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浆液引出箱14也与浆液通道113连通,这样,浆液通道113内的浆液能够从浆液引出箱14流出。
媒介引入箱15设置在换热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且靠近浆液引出箱14的一端,每个媒介通道112对应的第一封闭板12在与媒介引入箱15相对应的部位均设有媒介入口,媒介入口连通媒介通道112与媒介引入箱15,这样,媒介才能够从媒介引入箱15流入媒介通道112内。
媒介引出箱16设置在换热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且靠近浆液引入箱13的一端,每个媒介通道112对应的第一封闭板12在与媒介引出箱16相对应的部位均设有媒介出口,媒介出口连通媒介通道112与媒介引出箱16,这样,媒介通道112内的媒介才能够流出到媒介引出箱16。
需要说明的是,媒介引入箱15和媒介引出箱16的数量可以分别只有一个,此时,媒介引入箱15和媒介引出箱16可以分布于换热板11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布于换热板11的相对侧。当然,媒介引入箱15和媒介引出箱16的数量也可以分别有两个,两个媒介引入箱15对称设置在换热板11的两侧,两个媒介引出箱16也对称设置在换热板11的两侧。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强度,可以在最外侧的两片换热板11的外侧分别设置一块夹板18,两块夹板18的两侧通过螺杆181连接并拉紧,从而压紧换热板11,避免换热板11之间因内部压力过大而断裂。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换热器工作原理如下:
浆液从浆液引入箱13流入浆液通道113内,同时,媒介从媒介引入箱15流入到媒介通道112内,这样,浆液内的热量就会通过换热板传递给媒介,媒介吸收热量后从媒介引出箱16流出,浆液内的热量被媒介吸收后温度降低,然后从浆液引出箱14流出,从而达到浆液冷却的目的。当然,当媒介温度高于浆液温度时,传热方向与上述相反。
构成同一个媒介通道112的相邻的两片换热板11之间通过凸起部111相互抵接,构成同一个浆液通道113的相邻的两片换热板11之间通过支撑条17相互抵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换热板11的承压能力。同时通过设置凸起部111和支撑条17的结构,可以减少或不用焊接,以减少焊接工作量和减少焊接对换热板11材料的影响,从而提高换热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设置限位件20可以固定支撑条17的位置,保证浆液通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板、第一封闭板、第二封闭板、浆液引入箱、浆液引出箱、媒介引入箱和媒介引出箱;
所述换热板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换热板的数量为多片,多片所述换热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封闭板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换热板与所述第一封闭板围成流体通道,相邻两个所述流体通道中的一个所述流体通道为媒介通道,另一个所述流体通道为浆液通道,所述媒介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封闭板封闭;
所述换热板的位于所述媒介通道的一侧表面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其相邻的所述换热板抵接;
所述浆液通道内设有多根支撑条,多根所述支撑条沿所述浆液通道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条与其相邻的两片所述换热板抵接;
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条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条连接,限位件的厚度尺寸小于浆液通道高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浆液引入箱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且与所述浆液通道连通,所述浆液引出箱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浆液通道连通,所述媒介引入箱与所述媒介引出箱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或相对侧,所述媒介引入箱靠近所述浆液引出箱,所述第一封闭板在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入箱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媒介入口,所述媒介入口连通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入箱,所述媒介引出箱靠近所述浆液引入箱,所述第一封闭板在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出箱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媒介出口,所述媒介出口连通所述媒介通道与所述媒介引出箱;
所述支撑条上设有卡槽,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或者,所述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条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条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与所述换热板抵接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上设有多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板与所述换热板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介引入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媒介引入箱对称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两侧,所述媒介引出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媒介引出箱对称设置于所述换热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两片所述换热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块夹板,两块所述夹板通过螺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为S形条带或锯齿形条带。
CN201822274016.8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10108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016.8U CN210108099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016.8U CN210108099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8099U true CN210108099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0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4016.8U Active CN210108099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8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7971A (zh) * 2022-06-16 2022-10-14 湖北科林博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冷却连续结晶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7971A (zh) * 2022-06-16 2022-10-14 湖北科林博伦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效冷却连续结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5383B2 (ja)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用のプレートとガスケット
US4473111A (en) Heat exchanger
US20110120678A1 (en) Heat exchanger network
JP4818044B2 (ja)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204188050U (zh) 紧凑型自由流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CN1844827A (zh) 无封条不锈钢板翅式换热器
CN108131980B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93471A (zh) 叠置式板翅式换热器
CN111412781A (zh) 一种换热板、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和加氢机
CN210108099U (zh) 一种换热器
KR100354729B1 (ko) 평판형열교환기의제조방법및그제조방법에사용되는프레스공구
US4854382A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CN211329331U (zh) 一种微反应器
CN202329305U (zh) 叠置式板翅式换热器
JP2013029296A (ja) ヘッダープレートレス熱交換器
CN205027179U (zh) 多级板壳式换热器
KR100929662B1 (ko) 더블 딤플형 판형 열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교환기
CN210400099U (zh) 板式换热元件
CN203672221U (zh) 板壳式换热器的密封结构
CN217737981U (zh)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CN221302045U (zh) 一种螺旋板换热器
CN219083869U (zh) 一种全焊接式换热器
CN214199813U (zh) 一种新型高压用高效传热板片
CN216068933U (zh) 一种节能型抗拉瓦楞纸加热箱
CN212109705U (zh) 一种换热板、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和加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