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981U -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981U
CN217737981U CN202221382263.XU CN202221382263U CN217737981U CN 217737981 U CN217737981 U CN 217737981U CN 202221382263 U CN202221382263 U CN 202221382263U CN 217737981 U CN217737981 U CN 217737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welding
heat exchanger
area
plat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22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言隆
罗瑞
米晓东
许宏
华晓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at Transf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822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所述焊接式换热板包括:板面;第一焊接区,位于所述板面的边缘,沿所述板面的宽度方向设置,两端设有边角避让区,所述第一焊接区用于焊接式换热板之间焊接;第一压型区,位于所述板面的边缘,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边角避让区连接,所述第一压型区用于换热板对之间焊接。本申请提供的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结构简单,焊接效率高,焊接效果好,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提高了换热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应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领域,宽通道板式焊接换热器因其较宽的流道间距,适合于含有固体颗粒及纤维状杂质的流体间换热,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换热器的清洗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广泛地应用于氧化铝及燃料乙醇行业。受到换热板的边缘结构限制,现有的换热板之间焊接效率低,通常需要进行二次补焊,费时费力,降低了换热器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相关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焊接式换热板,包括:板面;第一焊接区,位于所述板面的边缘,沿所述板面的宽度方向设置,两端设有边角避让区,所述第一焊接区用于焊接式换热板之间焊接;第一压型区,位于所述板面的边缘,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边角避让区连接,所述第一压型区用于换热板对之间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式换热板还包括:第二压型区,设置在所述板面内,用于流体换热;流道连接口,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压型区和所述第一压型区连通,靠近所述边角避让区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式换热板还包括:第二焊接区,位于所述第一压型区和所述第二压型区之间,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所述焊接式换热板之间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连接口为两个,沿所述板面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连接口的长度等于所述板面的宽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两个所述焊接式换热板上的所述第一焊接区分别相抵,在两个所述焊接式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一介质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压型区的深度的两倍。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板束,包括多个堆叠的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换热板对,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上的所述第一压型区分别相抵,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介质流道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压型区的深度的两倍。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如上第三方面所述的换热板束。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设置第一焊接区用于换热板之间的短边焊接,第一焊接区的两端设置边角避让区,这样第一焊接区两端可以延伸至换热板的长边边缘,在焊接两块换热板的短边时,缝焊机的焊接轮不会受到换热板长边压型区的阻挡,可以一次完成短边焊接,焊接效果好,不需要二次补焊,使得焊接结构更加稳定,延长使用寿命;设置第一压型区用于换热板对之间的长边焊接,第一压型区与边角避让区连接,在焊接换热板短边时,第一压型区不会阻挡缝焊机的焊接轮移动,不需要对短边进行二次补焊,提高焊接效率,降低换热器生产成本;该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结构简单,焊接效率高,效果好,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提高了换热器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焊接式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焊接式换热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热板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换热板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焊接式换热板;1-1、板面;1-2、第一焊接区;1-3、边角避让区;1-4、第一压型区;1-5、第二压型区;1-6、流道连接口;1-7、第二焊接区;2、换热板对;2-1、第一介质流道;3-1、第二介质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板式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应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领域,目前的板式换热器,根据密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垫片式换热器和焊接式换热器,焊接式换热器的换热板间采用焊接密封,克服了垫片式换热器的垫片耐温问题,宽通道板式焊接换热器因其较宽的流道间距,适合于含有固体颗粒及纤维状杂质的流体间换热,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换热器的清洗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广泛地应用于氧化铝及燃料乙醇行业。
由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提高换热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对生产宽通道板式焊接换热器的迫切需求,受到换热板的边缘结构限制,现有的换热板之间焊接效率较低,尤其在焊接两块换热板的短边时,由于受到换热板长边压型区的阻挡,缝焊机的焊接轮无法到达换热板的边缘,会有一部分靠近换热板长边的短边区域焊接不上,这部分区域通常需要人工进行二次补焊,费时费力,降低了换热器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成本。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6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焊接式换热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板面1-1;第一焊接区1-2,位于所述板面1-1的边缘,沿所述板面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两端设有边角避让区1-3,所述第一焊接区1-2用于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焊接;第一压型区1-4,位于所述板面1-1的边缘,沿所述板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边角避让区1-3连接,所述第一压型区1-4用于换热板对2之间焊接。
焊接式换热板1的板面1-1形状为矩形,材质例如为不锈钢,具体不做限定,用于流体换热。如图1和图2所示,板面1-1的两个短边设有第一焊接区1-2,板面1-1的四角设有边角避让区1-3,每个第一焊接区1-2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边角避让区1-3连接,板面1-1的两个长边设有第一压型区1-4,每个第一压型区1-4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边角避让区1-3连接。
第一焊接区1-2为平面结构,用于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的短边焊接,使得换热板对2的两张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沿宽度方向是密封的;第一焊接区1-2的两端设置边角避让区1-3,边角避让区1-3也为平面结构,这样第一焊接区1-2两端可以延伸至板面1-1的长边边缘,在焊接两块焊接式换热板1的短边时,缝焊机的焊接轮不会受到板面1-1长边压型区的阻挡,可以一次完成短边焊接,焊接效果好,不需要进行二次补焊,焊接结构更加稳定,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
第一压型区1-4为开口朝外的凸起结构,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换热板对2之间的长边焊接,使得换热板束的相邻两个换热板对2之间沿长度方向是密封的;第一压型区1-4与边角避让区1-3连接,在焊接板面1-1短边时,第一压型区1-4不会阻挡缝焊机的焊接轮移动,不需要对短边进行二次补焊,提高焊接效率,降低换热器生产成本。
该焊接式换热板结构简单,焊接效率高,焊接效果好,结构稳定,提高了换热器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焊接式换热板还包括:第二压型区1-5,设置在所述板面1-1内,用于流体换热;流道连接口1-6,沿所述板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压型区1-5和所述第一压型区1-4连通,靠近所述边角避让区1-3设置。
第二压型区1-5为凸起结构,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形成流道进行流体换热;流道连接口1-6也为凸起结构,通过对板面1-1冲压形成,用于形成流道的进出口;流道连接口1-6靠近边角避让区1-3设置,方便流体进入流道布满整个第二压型区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焊接式换热板还包括:第二焊接区1-7,位于所述第一压型区1-4和所述第二压型区1-5之间,沿所述板面1-1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所述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焊接。
第二焊接区1-7为平面结构,用于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的长边焊接,使得换热板对2的两张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沿长度方向只有流道连接口1-6是与外界连通的,其他位置是封闭的,提高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流道连接口1-6为两个,沿所述板面1-1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
如图2所示,O点为板面1-1的中心点,图中流道连接口1-6为两个,沿O点中心对称分布,方便流体进入流道可以布满整个第二压型区1-5,避免流体流动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流道连接口1-6的长度等于所述板面1-1的宽度。
流道连接口1-6用于形成第一介质流道2-1的进/出口,板面1-1短边用于形成第二介质流道3-1的进/出口,流道连接口1-6的长度等于板面1-1的宽度,可以确保两种介质流道的进/出口截面积相当,确保两种流体的流量基本一致,压力平衡,便于使用;第一介质为冷流、第二介质为热流或者第一介质为热流、第二介质为冷流,具体不做限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对,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1,两个所述焊接式换热板1上的所述第一焊接区1-2分别相抵,在两个所述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形成第一介质流道2-1。
换热板对2包括两张相对设置的焊接式换热板1,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上的第一焊接区1-2分别相抵,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上的边角避让区1-3分别相抵,使得换热板对2的短边密封,在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形成第一介质流道2-1;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上的流道连接口1-6配合形成第一介质流道2-1完整的进/出口;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上的第二焊接区1-7分别相抵,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上的边角避让区1-3分别相抵,使得换热板对2的两张焊接式换热板1之间沿长度方向只有流道连接口1-6是与外界连通的,其他位置是封闭的,提高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介质流道2-1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压型区1-5的深度的两倍。
第一介质流道2-1的深度由两个焊接式换热板1的第二压型区1-5深度构成,因此第一介质流道2-1的深度等于第二压型区1-5的深度的两倍,第一介质流道2-1的深度可取值为4-15mm,具体不做限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板束,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多个堆叠的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板对2,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上的所述第一压型区1-4分别相抵,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3-1。
换热板束包括叠放的多个换热板对2,数量不做具体限定,相邻两个换热板对2上的第一压型区1-4分别相抵,使得换热板束的长边密封,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3-1;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2的短边配合形成第二介质流道3-1完整的进/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介质流道3-1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压型区1-4的深度的两倍。
第二介质流道3-1的深度由相邻两个换热板对2的第一压型区1-4深度构成,因此第二介质流道3-1的深度等于第一压型区1-4的深度的两倍,第二介质流道3-1的深度可取值为4-15mm,具体不做限定;第二介质流道3-1的深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介质流道2-1的深度,这样可以获得不同的流道间距,允许通过不同流量、不同固含量的流体,也可以平衡因流量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压降。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板束。
该换热器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在阐述了细节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焊接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面;
第一焊接区,位于所述板面的边缘,沿所述板面的宽度方向设置,两端设有边角避让区,所述第一焊接区用于焊接式换热板之间焊接;
第一压型区,位于所述板面的边缘,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边角避让区连接,所述第一压型区用于换热板对之间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压型区,设置在所述板面内,用于流体换热;
流道连接口,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压型区和所述第一压型区连通,靠近所述边角避让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焊接区,位于所述第一压型区和所述第二压型区之间,沿所述板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所述焊接式换热板之间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连接口为两个,沿所述板面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连接口的长度等于所述板面的宽度。
6.一种换热板对,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如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式换热板,两个所述焊接式换热板上的所述第一焊接区分别相抵,在两个所述焊接式换热板之间形成第一介质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板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流道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二压型区的深度的两倍。
8.一种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堆叠的如权利要求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板对,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上的所述第一压型区分别相抵,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对之间形成第二介质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流道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压型区的深度的两倍。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板束。
CN202221382263.XU 2022-06-02 2022-06-02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Active CN217737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2263.XU CN217737981U (zh) 2022-06-02 2022-06-02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2263.XU CN217737981U (zh) 2022-06-02 2022-06-02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981U true CN217737981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2263.XU Active CN217737981U (zh) 2022-06-02 2022-06-02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2849A (en) Layer-built heat exchanger
US20120125583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3868380A (zh)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
US20190226771A1 (en) Heat exchanging plate and heat exchanger
CN204064035U (zh) 新型板式热交换器
CN204188050U (zh) 紧凑型自由流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CN103217049B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其板片
CN107131778A (zh) 层叠式螺盘换热器
CN106500531A (zh)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CN103512400B (zh) 一种板管式换热器
CN217737981U (zh) 焊接式换热板、换热板对、换热板束及换热器
JP2005195190A (ja) 多板型熱交換器
CN206410590U (zh) Hv换热板和高效板式换热器
CN205027179U (zh) 多级板壳式换热器
CN115628631A (zh) 一种六孔式板式换热器板片
CN210718781U (zh) 一种换热器板片及板式换热器
CN211084908U (zh) 换热层、芯子及换热器
CN104180704A (zh) 折流组件以及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CN210952454U (zh) 宽通道自锁支撑换热芯体及浆液换热器
CN203550694U (zh) 一种板管式换热器
CN210108099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7147280U (zh) 层叠式螺盘换热器
CN115803578A (zh) 双壁板式换热器
CN201293593Y (zh) 软硬板结合的全焊式换热板及使用该换热板的换热器
CN219083869U (zh) 一种全焊接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