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8082U -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8082U
CN210108082U CN201921023856.5U CN201921023856U CN210108082U CN 210108082 U CN210108082 U CN 210108082U CN 201921023856 U CN201921023856 U CN 201921023856U CN 210108082 U CN210108082 U CN 210108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coil
heat transfer
coil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38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冠华
赵俊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And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And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And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And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38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8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8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8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包括罐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分别安装罐体的顶端和底端,上盖体设有工况输入管和工况输出管,其中罐体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分别上换热盘管、中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上换热盘管、中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依次相连接,中换热盘管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结构通过中换热盘管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的长度,从而实施延长冷媒在热交换时间,能充分利用冷媒在换热初期的潜热和换热后期的过冷热量,从而提升冷媒的整体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交换设备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冰箱、冷库及热泵热水器是应用十分广泛的空气源热交换设备,其利用冷媒在液相和气相变化时产生的吸热、放热现象实现外界的制冷或制热。换热机构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热泵热交换部件.
现有的换热机构罐体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原因是:冷媒在热交换时,是在上下尺寸一致的圆环筒内流动,工质内胆中的冷媒单位流量恒定,难以充分利用冷媒在换热初期的潜热和换热后期的过冷热量,从而降低了冷媒的整体换热效果,导致出现冷媒的换热能效降低的现象。上述现象除了降低换热效果外,还会使热泵机组出现能耗增大、使用成本提高的缺陷,因此,传统的换热器罐体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冷媒在换热初期的潜热和换热后期的过冷热量,从而提升冷媒的整体换热效果的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包括罐体、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分别安装罐体的顶端和底端,上盖体设有工况输入管和工况输出管,其中罐体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分别上换热盘管、中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上换热盘管、中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依次相连接,中换热盘管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的长度。
具体进一步,所述中换热盘管的一端与上换热盘管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接驳器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接驳器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分别连通中换热盘管和上换热盘管。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接驳器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顶于上换热盘管的外表面上,第二密封圈顶于中换热盘管的外表面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中换热盘管的另一端和下换热盘管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二接驳器相连接。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二接驳器内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分别连通中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
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二接驳器设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第三密封圈顶于中换热盘管的表面处,第四密封圈顶于下换热盘管的表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结构通过中换热盘管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的长度,从而实施延长冷媒在热交换时间,能充分利用冷媒在换热初期的潜热和换热后期的过冷热量,从而提升冷媒的整体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换热盘管、中换热盘管和第一接驳器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换热盘管、下换热盘管和第二接驳器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说明:
罐体1;上盖体2;下盖体3;工况输入管4;工况输出管5;换热盘管6;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下换热盘管603;第一接驳器7;第一通道701;第一密封圈702;第二密封圈703;第二接驳器8;第二通道801;第三密封圈802;第四密封圈8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包括罐体1、上盖体2和下盖体3,上盖体2和下盖体3分别安装罐体1的顶端和底端,上盖体2设有工况输入管4和工况输出管5,其中罐体1内设有换热盘管6,换热盘管6分别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依次相连接,中换热盘管602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601和下换热盘管603的长度。
本结构通过中换热盘管602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601和下换热盘管603的长度,从而实施延长冷媒在热交换时间,能充分利用冷媒在换热初期的潜热和换热后期的过冷热量,从而提升冷媒的整体换热效果。
其中,所述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套接于换热内胆4内壁面上。在实际操作中,所述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呈螺旋状平行地盘绕于换热内胆4内。
在运行时,冷媒通过工质输入管4进入罐体1的中部处,冷水通过下换热盘管603流入。期间,高温高压气体冷媒在罐体1的上腔处并提早与上换热盘管60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随后进入罐体1中部的冷媒逐渐相变液气状态,其冷凝成高压液体而放出大量的热量传递给中换热盘管602内的水,水吸收其放出的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从而制得热水,热水由上换热盘管601往外输送;此时,进入罐体1的下腔的冷媒逐渐相变液状态。
由于中换热盘管602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601和下换热盘管603的长度,促使冷媒在中换热盘管602流径热交换时间延长,使得冷媒潜热和罐体1下腔的过冷热量能充分与换热盘管6的水进行热交换,促使上换热盘管601内的热水处于保温状态,甚至处于持续升温状态,进一步加强换热效果。并且,通过下换热盘管603与的罐体1下腔的结构配合设置,使冷媒可与下换热盘管603内的冷水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冷媒冷凝温度,达到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中换热盘管602提升换热效率,在绕制的密度大于上换热盘管601和下换热盘管603,增加制造工艺难度和对设备要求更高,为解决该难度采用以下结构简化绕制工艺降低。
如图2所示,所述中换热盘管602的一端与上换热盘管601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接驳器7相连接。所述第一接驳器7内设有第一通道701,第一通道701分别连通中换热盘管602和上换热盘管601。所述第一接驳器7内设有第一密封圈702和第二密封圈703,第一密封圈702顶于上换热盘管601的外表面上,第二密封圈703顶于中换热盘管602的外表面上。其中第一密封圈702和第二密封圈703能实施密封圈作用,并且中换热盘管602与上换热盘管601实施连接不容易松脱。
如图3所示,所述中换热盘管602的另一端和下换热盘管603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二接驳器8相连接。所述第二接驳器8内设有第二通道801,第二通道801分别连通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所述第二接驳器8设有第三密封圈802和第四密封圈803,第三密封圈802顶于中换热盘管602的表面处,第四密封圈803顶于下换热盘管603的表面处。第三密封圈802和第四密封圈803能实施密封圈作用,并且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实施连接不容易松脱。
本结构通过第一接驳器7和第二接驳器8实施连接,降低结构简化绕制工艺降低。
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包括罐体(1)、上盖体(2)和下盖体(3),上盖体(2)和下盖体(3)分别安装罐体(1)的顶端和底端,上盖体(2)设有工况输入管(4)和工况输出管(5),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设有换热盘管(6),换热盘管(6)分别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上换热盘管(601)、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依次相连接,中换热盘管(602)的长度分别大于上换热盘管(601)和下换热盘管(603)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换热盘管(602)的一端与上换热盘管(601)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接驳器(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驳器(7)内设有第一通道(701),第一通道(701)分别连通中换热盘管(602)和上换热盘管(6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驳器(7)内设有第一密封圈(702)和第二密封圈(703),第一密封圈(702)顶于上换热盘管(601)的外表面上,第二密封圈(703)顶于中换热盘管(602)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换热盘管(602)的另一端和下换热盘管(603)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二接驳器(8)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驳器(8)内设有第二通道(801),第二通道(801)分别连通中换热盘管(602)和下换热盘管(60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驳器(8)设有第三密封圈(802)和第四密封圈(803),第三密封圈(802)顶于中换热盘管(602)的表面处,第四密封圈(803)顶于下换热盘管(603)的表面处。
CN201921023856.5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Active CN210108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3856.5U CN210108082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3856.5U CN210108082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8082U true CN210108082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3856.5U Active CN210108082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8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0768A (zh)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除霜的相变蓄热器
CN203375697U (zh) 空气循环泵热水器
CN210108082U (zh) 一种单冷高效换热装置
CN102519135A (zh) 多功能速热型热泵热水器
CN203671999U (zh) 不耗水无垢节能组合冷凝器
CN202757349U (zh) 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回收技术的高效节能空气源热泵
CN202869099U (zh) 一种热回收储液器
CN202304526U (zh)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除霜的相变蓄热器
CN201561565U (zh) 具有防结霜功能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211451096U (zh) 一体式混合循环系统热泵冷暖机
CN203810719U (zh)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
CN212132593U (zh) 一种冷热两用一体式热泵冷暖机
CN204006770U (zh) 油田专用高温空气源热泵原油加热系统
CN207635652U (zh) 一种用于热水机的无霜空气源热泵
CN103162333A (zh) 汽水循环式取暖器
CN202792707U (zh) 新型耐腐蚀换热器及一体机空调器
CN209116497U (zh) 建筑暖通系统
CN203163067U (zh) 汽水循环式取暖器
CN211451232U (zh) 一体式双循环系统热泵冷暖机
CN210154377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06056009U (zh) 一种空调热水器循环系统
CN110848786A (zh) 一体式混合循环系统热泵冷暖机
CN217979090U (zh) 一种井水热泵空调装置
CN201259284Y (zh) 太阳能水能采暖制冷节能装置
CN211177248U (zh) 一体式热泵冷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