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6191U -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6191U
CN210106191U CN201920370635.9U CN201920370635U CN210106191U CN 210106191 U CN210106191 U CN 210106191U CN 201920370635 U CN201920370635 U CN 201920370635U CN 210106191 U CN210106191 U CN 210106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ump body
gear
pump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06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鑫
刘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ing'ao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ing'ao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ing'ao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ing'ao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06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6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6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61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包括泵体、电机、前轴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底部贯穿泵体顶端,且出水口与泵体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泵体右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贯穿泵体右侧壁,其进水口与泵体相连通,所述泵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轴承,所述泵体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齿轮和两组第二齿轮啮合的结构,消除泵体长时间工作时轴承松动所产生的轴偏移,导致叶轮主体轴向窜动造成叶轮主体侧面与泵壳有摩擦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污水处理等行业使用率也逐年提升,其中叶轮是潜水泵的主要零部件之一,随着潜水泵的长时间工作,叶轮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现象,其中主要有几种原因造成,其一叶轮轴向窜动造成叶轮侧面与泵壳有摩擦痕迹,其二是开机时泵内突然进水,造成叶轮和泵壳的周面和端面碰撞,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叶轮轴向窜动造成叶轮侧面与泵壳有摩擦痕迹,以及开机时泵内突然进水,造成叶轮和泵壳的周面和端面碰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包括泵体、电机、前轴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底部贯穿泵体顶端,且出水口与泵体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泵体右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贯穿泵体右侧壁,其进水口与泵体相连通,所述泵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轴承,所述泵体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前盖,所述轴承支架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后盖,所述轴承远离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轴承前盖和轴承后盖以及泵体顶部,且轴承延伸至泵体内壁底端,其轴承通过轴承座与泵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靠近轴承后盖的位置处套设有后轴套,所述后轴套下方的轴承上套设有前轴套,所述前轴套的上端位置处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两侧的泵体内壁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前轴套的下端位置处固定套设有叶轮主体。
优选的,所述轴承前盖与与轴承后盖分别通过固定螺丝与轴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与轴承前盖和轴承后盖以及轴承支架之间安装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通过承接板连接,所述承接板均等分设置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设置有两组,且第二齿轮关于轴承呈中心对称布局。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均分布有轮齿,所述泵体内壁与第一齿轮外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于泵体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叶轮主体下方的轴承上套设有导流轮,且导流轮设置为螺旋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通过第一齿轮和两组第二齿轮啮合的结构,一方面,消除泵体长时间工作时轴承松动所产生的轴偏移,导致叶轮主体轴向窜动造成叶轮主体侧面与泵壳有摩擦情况,另一方面,三组齿轮随着轴承旋转时,三组齿轮均与轴承平行,每组齿轮与轴承之间的夹角皆为120°,使得动力得到分散,受力均匀、平衡,避免了动力轴承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的情况,提高潜水泵的运行效率,增加潜水泵运行稳定性,且通过叶轮主体前设置有螺旋导流轮相互配合使用,有效的消除了开机时泵内突然进水,水直接碰撞造成叶轮主体,造成叶轮主体受损的情况,并且结构相对简单,设计灵巧、安全、可靠,非常适合在实际应用中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后轴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泵体;2、电机;3、出水口;4、底座;5、进水口;6、轴承前盖;7、轴承支架;8、轴承;9、轴承后盖;10、后轴套;11、前轴套;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叶轮主体;15、导流轮;16、承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包括泵体1、电机2、前轴套11、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3,出水口3的底部贯穿泵体1顶端,且出水口3与泵体1相连通,泵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4,泵体1右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水口5,且进水口5贯穿泵体1右侧壁,其进水口5与泵体1相连通,泵体1的顶部安装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轴承8,泵体1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支架7,轴承支架7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前盖6,轴承支架7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后盖9,轴承前盖6与与轴承后盖9分别通过固定螺丝与轴承支架7固定连接,固定螺丝与轴承前盖6和轴承后盖9以及轴承支架7之间安装有垫片,通过固定螺丝的使用,加强了轴承前盖6、轴承后盖9与轴承支架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垫片可以起缓冲和防止固定螺丝自然松动的作用。
轴承8远离电机2的一端依次贯穿轴承前盖6和轴承后盖9以及泵体1顶部,且轴承8延伸至泵体1内壁底端,其轴承8通过轴承座与泵体1底端固定连接,轴承8靠近轴承后盖9的位置处套设有后轴套10,后轴套10下方的轴承8上套设有前轴套11,前轴套11的上端位置处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两侧的泵体1内壁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2开设有通孔,第一齿轮12之间通过承接板16连接,承接板16均等分设置有三组,第二齿轮13设置有两组,且第二齿轮13关于轴承8呈中心对称布局,第二齿轮13的外表面均分布有轮齿,泵体1内壁与第一齿轮12外壁均开设有凹槽,第二齿轮13分别于泵体1和第一齿轮12相互啮合,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轴承8高速旋转,使得轴承8带动第一齿轮12高速旋转,由于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以及泵体1内壳相互啮合,使得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13旋转,从而使得第一齿轮12和两组第二齿轮13随着轴承8的旋转而旋转,并配合第一齿轮12和两组第二齿轮13均与轴承8平行,一方面,每组齿轮与轴承之间的夹角皆为120°,动力得到分散,受力均匀、平衡,避免了动力轴承8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的情况,另一方面,消除泵体1长时间工作时轴承8松动所产生的轴偏移,导致叶轮主体14轴向窜动造成叶轮主体14侧面与泵壳有摩擦情况。
前轴套11的下端位置处固定套设有叶轮主体14,如附图2所示,叶轮主体14下方的轴承8上套设有导流轮15,且导流轮15设置为螺旋状,轴承8高速旋转带动叶轮主体14和和导流轮15同步转动,由于叶轮主体14的转动,使水流增压,将底座4四周的水通过进水口5吸入到导流轮15处,再通过导流轮15螺旋流道收集叶轮主体14四周的高压水再引流到叶轮主体14处,从而达到了消除了开机时泵体1内突然进水,水直接碰撞造成叶轮主体14,造成叶轮主体14受损的情况,并且结构相对简单。
工作原理:当电机2工作时,轴承8高速旋转,使得轴承8带动第一齿轮12高速旋转,由于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以及泵体1内壳相互啮合,使得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13旋转,从而使得第一齿轮12和两组第二齿轮13随着轴承8的旋转而旋转,并配合第一齿轮12和两组第二齿轮13均与轴承8平行,每组齿轮与轴承之间的夹角皆为120°,动力得到分散,受力均匀、平衡,避免了动力轴承8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的情况,以此同时,轴承8高速旋转带动叶轮主体14和和导流轮15同步转动,由于叶轮主体14的转动,使水流增压,将底座4四周的水通过进水口5吸入到导流轮15处,再通过导流轮15螺旋流道收集叶轮主体14四周的高压水再引流到叶轮主体14处,最后水流在叶轮主体14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完成泵体1工作的整个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包括泵体(1)、电机(2)、前轴套(11)、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的底部贯穿泵体(1)顶端,且出水口(3)与泵体(1)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4),所述泵体(1)右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水口(5),且进水口(5)贯穿泵体(1)右侧壁,其进水口(5)与泵体(1)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顶部安装有电机(2),且电机(2)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轴承(8),所述泵体(1)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支架(7),所述轴承支架(7)靠近上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前盖(6),所述轴承支架(7)靠近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后盖(9),所述轴承(8)远离电机(2)的一端依次贯穿轴承前盖(6)和轴承后盖(9)以及泵体(1)顶部,且轴承(8)延伸至泵体(1)内壁底端,其轴承(8)通过轴承座与泵体(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8)靠近轴承后盖(9)的位置处套设有后轴套(10),所述后轴套(10)下方的轴承(8)上套设有前轴套(11),所述前轴套(11)的上端位置处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两侧的泵体(1)内壁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第二齿轮(13),所述前轴套(11)的下端位置处固定套设有叶轮主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前盖(6)与轴承后盖(9)分别通过固定螺丝与轴承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与轴承前盖(6)和轴承后盖(9)以及轴承支架(7)之间安装有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齿轮(12)之间通过承接板(16)连接,所述承接板(16)均等分设置有三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3)设置有两组,且第二齿轮(13)关于轴承(8)呈中心对称布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3)的外表面均分布有轮齿,所述泵体(1)内壁与第一齿轮(12)外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齿轮(13)分别于泵体(1)和第一齿轮(12)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主体(14)下方的轴承(8)上套设有导流轮(15),且导流轮(15)设置为螺旋状。
CN201920370635.9U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6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0635.9U CN210106191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0635.9U CN210106191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6191U true CN21010619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063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6191U (zh) 2019-03-22 2019-03-22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6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3520B (zh) 偏心轴与电机直联的转子式潜水泵
CN108678959B (zh) 一种单轴驱动的三级对旋轴流泵
CN210106191U (zh) 一种具有减少叶轮磨损结构的潜水泵
CN209557263U (zh) 一种对旋式高转速轴流泵
CN202280629U (zh) 低噪音管道屏蔽电泵
CN201246446Y (zh) 水车式增氧机的减速箱
CN103216451A (zh) 水力驱动离心泵
CN203441816U (zh) 一种叶轮上有平衡孔的矿用潜水电泵
CN205331005U (zh) 一种齿轮式电动潜油泵
CN202153689U (zh) 水质改良机驱动齿轮马达
CN216381998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自吸式磁力泵
CN210068465U (zh) 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
CN201377439Y (zh) 高吸程自吸前置泵
CN211397876U (zh) 一种小流量单轴正反螺旋挤压型磁力驱动泵
CN207598522U (zh) 一种高效三元水泵
CN201851370U (zh) 一种高扬程矿用隔爆型潜水排沙电泵
CN206157410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抽取装置
CN206159045U (zh) 一种带动静双导叶的轴流泵
CN110486292A (zh) 一种双吸式潜水泵
CN108443165A (zh) 一种卧式常温型双吸耐腐蚀不锈钢离心泵
CN106121953A (zh) 一种可降低轴承载荷的组合式潜水泵
CN2396220Y (zh) 立式便拆管道泵
CN219023233U (zh) 一种基于水冲击的摆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玩具
CN21979256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排水稳流机构
CN217813992U (zh) 一种往复式手动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