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5433U -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5433U
CN210105433U CN201821828466.0U CN201821828466U CN210105433U CN 210105433 U CN210105433 U CN 210105433U CN 201821828466 U CN201821828466 U CN 201821828466U CN 210105433 U CN210105433 U CN 210105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refuge
vertical support
emergency rescue
support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84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q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284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5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5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5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该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避难台内壁四侧顶端均嵌入设置有内框,且内框底端均匀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若干根立式支板,立式支板均嵌入设置于避难台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侧面呈垂直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横式立杆,从而提出周边建筑物倒塌时所产生的砖头,落石等,通过避难台均可遮挡掉,直升机在高空中时就可快速的找到降落地点,不需要将人员疏散后再腾出一片空地来停靠,即解决了现有的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建筑物砖块等均容易落在紧急避难场所,造成人员受伤事故,直升机不便于降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将人员疏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现有的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大多地震多发地带均建设有空旷的紧急避难场所,但由于场地为开放式,人员较为杂散,不能有序的规划,并且地震发生时,周边房屋倒塌所产生的碎石,建筑物砖块等均容易落在紧急避难场所,造成人员受伤事故,其次,紧急避难场所的人员较多,如果有空中直升机救援,没有提供指定地点供直升机停靠,直升机不便于降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将人员疏散,耽误了救援的时间,故而,我们提出周边建筑物倒塌时所产生的砖头,落石等,通过避难台均可遮挡掉,避免人员被高空建筑物砸伤,直升机在高空中时就可快速的找到降落地点,不需要将人员疏散后再腾出一片空地来停靠,加快救援的效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具备提出周边建筑物倒塌时所产生的砖头,落石等,通过避难台均可遮挡掉,避免人员被高空建筑物砸伤,直升机在高空中时就可快速的找到降落地点,不需要将人员疏散后再腾出一片空地来停靠,加快救援的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建筑物砖块等均容易落在紧急避难场所,造成人员受伤事故,直升机不便于降落,需要一定的时间将人员疏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所述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包括:
避难台,所述避难台内壁四侧顶端均嵌入设置有内框,且内框底端均匀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若干根立式支板,所述立式支板均嵌入设置于避难台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侧面呈垂直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横式立杆,所述避难台内壁且位于横式立杆与立式支板之间填充有内层,且避难台内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内柱,所述内柱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内芯,且内芯之间均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环;
停机台,所述避难台顶端嵌接有停机台,且停机台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反光板,所述避难台内部且位于停机台正下方嵌接有木板,且停机台底端并位于木板顶端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四个弹簧,所述木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垫块,且垫块左右两侧均开有卡口,所述垫块顶端设置有卡板,且卡板分别卡接于停机台左右两侧,所述卡板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均嵌入设置在卡口内。
进一步优点,所述避难台由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且避难台右侧前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台阶,所述避难台右侧后端开有入口。
进一步优点,所述内框、立式支板和横式立杆均覆盖在避难台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和横式立杆呈纵横交错排布,所述横式立杆的直径至少为5cm。
进一步优点,所述内层与避难台材质相同,且内层将内框、立式支板和横式立杆埋没于自身内部。
进一步优点,所述内柱内浇筑有高强混凝土,且内芯和连接柱之间均呈“三角形”状排布,所述三根内芯中每间隔至少60cm的高度就设置有三个连接柱。
进一步优点,所述停机台的直径至少为4m,且弹簧通过停机台伸缩。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在地震来临时,周边人员可快速的从入口进入到避难台内部,通过避难台来抵御地震,地面的摇晃不便对避难台的四壁造成影响,保证避难台内部避震人员的安全,而通过内柱可定点支撑避难台的四角,加上内芯之间有多根连接柱进行连接,从而避难台的四角均不易受到地震的影响而造成倒塌,避难台内部的人员可靠近内柱站立,从而保证自身安全,且周边建筑物倒塌时所产生的砖头,落石等,通过避难台均可遮挡掉,避免人员被高空建筑物砸伤。
2、该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当震区使用救援直升飞机进行救援作业时,由于紧急避难场所中的避震人员均位于避难台内部,可配合直升机进行有序的救援工作,直升机在高空中时就可快速的找到降落地点,不需要将人员疏散后再腾出一片空地来停靠,加快救援的效率,且通过卡板卡住停机台,并且卡板、通过固定柱与垫块固定好,从而防止停机台两侧产生摇晃导致直升机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式支杆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中:1避难台、2台阶、3入口、4内层、5内框、6立式支板、7横式立杆、8内柱、 9内芯、10连接柱、11加固环、12停机台、13反光板、14弹簧、15木板、16卡板、17 固定柱、18垫块、19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包括:
避难台1,避难台1内壁四侧顶端均嵌入设置有内框5,且内框5底端均匀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若干根立式支板6,立式支板6均嵌入设置于避难台1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6侧面呈垂直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横式立杆7,避难台1内壁且位于横式立杆7与立式支板6之间填充有内层4,且避难台1内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内柱8,内柱8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内芯9,且内芯9之间均焊接有连接柱10,连接柱10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环11,避难台1由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且避难台1右侧前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台阶2,避难台1右侧后端开有入口3,施工人员可将避难台1搭建在紧急避难场所,并且可搭建多个避难台1供地震来临时作为临时避震室,而在地震来临时,周边人员可快速的从入口3进入到避难台1内部,通过避难台1来抵御地震,内框5、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均覆盖在避难台1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呈纵横交错排布,横式立杆7的直径至少为5cm,内层4与避难台1材质相同,且内层4将内框5、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埋没于自身内部,由于避难台1内部均覆盖有加固结构,通过内框5可对避难台1的顶端四侧进行支撑,保持避难台1顶端为一体,防止地面摇晃让避难台1的天花板掉落,而通过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可共同支撑住避难台1的四壁,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相互配合可承受的冲击力较大,避难台1的四壁不易变形,并且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通过内层4的浇筑与避难台1呈一体,避难台1的四壁支撑结构较多,地面的摇晃不便对避难台1的四壁造成影响,防止避难台1的四侧倒塌,保证避难台1内部避震人员的安全,内柱8内浇筑有高强混凝土,且内芯9和连接柱10之间均呈“三角形”状排布,三根内芯9中每间隔至少60cm的高度就设置有三个连接柱10,而通过内柱8可定点支撑避难台1的四角,并且内柱8内部通过内芯9加强自身的坚固性,让内柱8不易倒塌,内芯9之间呈“三角形”状排布,由于所有的图形中,三角形的支撑性最强,通过多根内芯 9保持内柱8进行正常支撑的作用,加上内芯9之间有多根连接柱10进行连接,通过连接柱10巩固内芯9之间呈“三角形”状的排布,增加内芯9与内柱8连接的牢固性,从而避难台1的四角均不易受到地震的影响而造成倒塌,避难台1内部的人员可靠近内柱8站立,从而保证自身安全,且周边建筑物倒塌时所产生的砖头,落石等,通过避难台1均可遮挡掉,避免人员被高空建筑物砸伤;
本实施例中停机台12,避难台1顶端嵌接有停机台12,且停机台1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反光板13,避难台1内部且位于停机台12正下方嵌接有木板15,且停机台12底端并位于木板15顶端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四个弹簧14,木板15顶端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垫块18,且垫块18左右两侧均开有卡口19,垫块18顶端设置有卡板16,且卡板16 分别卡接于停机台12左右两侧,卡板16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7,且固定柱 17均嵌入设置在卡口19内,当震区使用救援直升飞机进行救援作业时,由于紧急避难场所中的避震人员均位于避难台1内部,可配合直升机进行有序的救援工作,直升机在高空中时就可通过反光板13观察到停机台12的位置,从而快速的找到降落地点,节约宝贵的救援时间,不需要将人员疏散后再腾出一片空地来停靠,加快救援的效率,当直升机落在停机台12上时,停机台12承受住直升机的重量,停机台12的直径至少为4m,且弹簧14 通过停机台12伸缩,并且停机台12的面积较大,给直升机提供充足的降落位置,而通过多个弹簧14可对停机台12进行减震,避免避难台1内部受到直升机震动的影响产生巨大的噪音,并且防止避难台1内的结构受到震动损坏,保证直升机降落时,避难台1进行正常的使用,且通过卡板16卡住停机台12,并且固定柱17卡入到垫块18内部,卡板16、通过固定柱17与垫块18固定好,从而稳住停机台12的两侧,防止停机台12两侧产生摇晃导致直升机震动,加上垫块18与弹簧14下方均垫有木板15,木板15本身可起到吸音减噪的作用,进一步隔断直升机产生的噪音,避难台1内部人员可从入口3跑出,通过台阶2走到避难台1顶端进入直升机,完成救援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避难台、2台阶、3入口、4内层、5内框、6立式支板、7横式立杆、8内柱、9内芯、10连接柱、11加固环、12停机台、13反光板、14弹簧、15木板、16卡板、17固定柱、18垫块、19卡口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包括:
避难台(1),所述避难台(1)内壁四侧顶端均嵌入设置有内框(5),且内框(5)底端均匀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若干根立式支板(6),所述立式支板(6)均嵌入设置于避难台(1)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6)侧面呈垂直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横式立杆(7),所述避难台(1)内壁且位于横式立杆(7)与立式支板(6)之间填充有内层(4),且避难台(1)内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内柱(8),所述内柱(8)内部均贯穿设置有至少三根内芯(9),且内芯(9)之间均焊接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环(11);
停机台(12),所述避难台(1)顶端嵌接有停机台(12),且停机台(12)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反光板(13),所述避难台(1)内部且位于停机台(12)正下方嵌接有木板(15),且停机台(12)底端并位于木板(15)顶端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至少四个弹簧(14),所述木板(15)顶端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垫块(18),且垫块(18)左右两侧均开有卡口(19),所述垫块(18)顶端设置有卡板(16),且卡板(16)分别卡接于停机台(12)左右两侧,所述卡板(16)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7),且固定柱(17)均嵌入设置在卡口(1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台(1)由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且避难台(1)右侧前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台阶(2),所述避难台(1)右侧后端开有入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5)、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均覆盖在避难台(1)内壁四侧,且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呈纵横交错排布,所述横式立杆(7)的直径至少为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4)与避难台(1)材质相同,且内层(4)将内框(5)、立式支板(6)和横式立杆(7)埋没于自身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8)内浇筑有高强混凝土,且内芯(9)和连接柱(10)之间均呈“三角形”状排布,所述三根内芯(9)中每间隔至少60cm的高度就设置有三个连接柱(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台(12)的直径至少为4m,且弹簧(14)通过停机台(12)伸缩。
CN201821828466.0U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Active CN210105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8466.0U CN210105433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8466.0U CN210105433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5433U true CN210105433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2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8466.0U Active CN210105433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5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0566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5627084B2 (ja) 多層建築物のブロック式解体工法
JP2007016432A (ja) 解体養生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超高層建物の解体工法
CN107859435A (zh) 一种全装配轻钢结构围墙系统及组装方法
CN210105433U (zh) 一种地震带改造式新型紧急救援避难建筑台
JPS6154905B2 (zh)
Tena-Colunga Some retrofit options for the seismic upgrading of old low-rise school buildings in Mexico
Yoshimura et al. Damage to masonry buildings caused by the El Salvador earthquake of January 13, 2001
JP6088926B2 (ja) 構造物改築方法
JP2009156022A (ja) 多層建築物の解体工法及び解体用荷重伝達構造
CN217489640U (zh) 一种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场地
CN220509565U (zh) 搜救犬模拟训练平台
CN211523596U (zh) 一种高强度减震式建筑房屋
CN112609701B (zh) 深基坑内支撑拆除方法
CN109736427A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
JP2009138378A (ja) 多層建築物の解体工法
CN208578395U (zh) 一种房屋救生结构及设有该房屋救生结构的救生房屋
CN107155335A (zh) 超级高层建筑物中的负载的横向分布,以减少风力、地震和爆炸的影响,同时增加利用的区域
Kalyani et al. Effect of Shear Wall Sections on Multistorey Building with Satellite Bus-Stop having Floating Columns with Top Soft Storey
JPS6035509B2 (ja) 構造体の解体工法
JP2023004557A (ja) 建造物の解体方法
CN117275304A (zh) 用于地震救援训练的模拟平台及模拟方法
CN116220191A (zh) 一种超高层住宅避难层悬挑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1295502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柱の柱脚部の免震構法及び免震構造
JPH09119172A (ja) 超高層建造物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