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2577U -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2577U
CN210102577U CN201822148865.9U CN201822148865U CN210102577U CN 210102577 U CN210102577 U CN 210102577U CN 201822148865 U CN201822148865 U CN 201822148865U CN 210102577 U CN210102577 U CN 210102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cover
base
inner container
rota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88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光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8221488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2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2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25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所述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盖,所述垃圾桶盖的一端设有卡扣;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垃圾桶盖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垃圾桶盖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卡合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移动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组件上的转动马达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使得转盘放置的垃圾袋进行拧紧,防止垃圾袋内部的气味扩散,同时在对垃圾进行清理时,可以提前对垃圾袋口进行拧紧,便于对垃圾袋的取出,使得在清理时更加的方便,通过在转动马达的底端增加了缓冲组件使得转动马达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小了震动,使得用户的体验感更加的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成,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手脚不便的时候,或者说都会有一时的懒情,丢个垃圾就会成为短暂的痛点,对于智能移动垃圾桶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时,对于垃圾袋的扎口存在不便,有时人们忘记清理垃圾桶是,使得在清理时对于垃圾桶内部的垃圾的气味较大,对屋内的环境造成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所述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
垃圾桶盖,所述垃圾桶盖的一端设有卡扣;
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垃圾桶盖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垃圾桶盖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卡合固定连接;
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与底座之间设有转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垃圾桶盖包括半透明顶盖、铝合金边缘和颈盖,所述颈盖的顶端设有半透明顶盖,所述半透明顶盖与颈盖的闭合位置处套接有铝合金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颈盖的一侧镶入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盘、转动马达和轴承,所述转动马达的底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转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内胆的底部中心位置与转盘连接,所述转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内胆的接触位置处套接有轴承,且所述转动马达的顶端与内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减震胶垫、固定螺栓、固定板、减震弹簧和固定螺孔,所述底板镶入在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底板位于固定螺栓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减震胶垫,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螺孔,且转动马达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螺孔旋合连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轮毅、轮盘、轮胎和轮轴,所述轮轴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轮轴分别贯穿底座的底端,且轮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轮毅,所述轮毅的外表面套接有轮胎,所述轮毅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轮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的内部依次设有驱动装置、电源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轮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源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的接口端露出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和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电源通过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和红外感应器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和红外感应器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的顶端压合固定设置有压合盖,且压合盖与内胆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移动垃圾桶,通过设置的转动组件上的转动马达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使得转盘放置的垃圾袋进行拧紧,防止垃圾袋内部的气味扩散,同时在对垃圾进行清理时,可以提前对垃圾袋口进行拧紧,便于对垃圾袋的取出,使得在清理时更加的方便,通过在转动马达的底端增加了缓冲组件使得转动马达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小了震动,使得用户的体验感更加的良好,半透明顶盖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随时观看到内胆中垃圾袋内的垃圾容量,通过定时模块的设计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用户起到及时提醒用户清理垃圾,有效的防止内部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垃圾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垃圾桶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胆与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控制流程图。
其中,垃圾桶盖1,半透明顶盖11,铝合金边缘12,颈盖13,语音识别模块131,红外感应器132,卡扣2,外壳3,第一外壳31,第二外壳32,底座4,充电插口41,驱动装置42,电源43,控制模块44,移动组件5,轮毅51,轮盘52,轮胎53,轮轴54,内胆6,压合盖61,转动组件7,转盘71,转动马达72,轴承73,缓冲组件8,底板81,减震胶垫82,固定螺栓83,固定板84,固定螺孔841,减震弹簧8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相连”应作广义理解,其具体的设置方式、连接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受特定限制,“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8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垃圾桶盖1、外壳3和底座4,垃圾桶盖1的一端设有卡扣2,外壳3的一端与垃圾桶盖1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外壳3的另一端与垃圾桶盖1的另一端通过卡扣2卡合固定连接,卡扣2与铰链的连接方式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底座4的底端设有移动组件5,移动组件5用于进行移动,底座4的上表面位于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内胆6,内胆6用于对垃圾袋的放置,对于垃圾的收集,内胆6与底座4之间设有转动组件7,便于对垃圾袋口的拧紧,使得使用者在倒垃圾时更加的方便。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垃圾桶盖1包括半透明顶盖11、铝合金边缘12和颈盖13,颈盖13的顶端设有半透明顶盖11,半透明顶盖11与颈盖13的闭合位置处套接有铝合金边缘12,半透明顶盖11便于对于内胆6内部的垃圾的容量进行观察。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颈盖13的一侧镶入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32,红外感应器132的一侧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131,红外感应器132的一端连接有定时模块,定时模块设置定时时长,提醒用户倒垃圾,使得垃圾可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内部的垃圾堆积,造成细菌的滋生,红外感应器132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检测,语音识别模块131用户下达的语音指令进行分析,反馈给控制模块44。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转动组件7包括转盘71、转动马达72和轴承73,转动马达72的底端与底座4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8,转动马达72的输出端贯穿内胆6的底部中心位置与转盘71连接,转动马达72的输出端与内胆6的接触位置处套接有轴承73,且转动马达72的顶端与内胆6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动马达72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盘71进行转动,使得内胆6内部的垃圾袋进行转动,便于对垃圾袋进行拧紧,防止垃圾袋内部的气味扩散。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缓冲组件8包括底板81、减震胶垫82、固定螺栓83、固定板84、减震弹簧85和固定螺孔841,底板81镶入在底座4的上表面,且底板81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83连接有固定板84,固定板84与底板81位于固定螺栓83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减震胶垫82,固定板84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减震弹簧85,且减震弹簧85的底端与底板81连接,固定板84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螺孔841,且转动马达72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螺孔841旋合连接在固定板84的上表面,转动马达72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经过缓冲组件8上的减震胶垫82与减震弹簧85进行缓冲,使得固定板84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缓冲调节,使得转动马达72产生的震动大大减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外壳3包括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第一外壳31和第二外壳32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移动组件5包括轮毅51、轮盘52、轮胎53和轮轴54,轮轴5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轮轴54分别贯穿底座4的底端,且轮轴54的两端均连接有轮毅51,轮毅51的外表面套接有轮胎53,轮毅51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轮盘52,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智能移动垃圾桶的移动更加的方便。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底座4的内部依次设有驱动装置42、电源43和控制模块44,驱动装置42的输出端与轮轴54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电源43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41,充电插口41的接口端露出于底座4,驱动装置42和控制模块44均与电源43电连接,驱动装置42与控制模块44电性连接,通过电源43使得智能移动垃圾桶内部的电气元件在无需连接外部电源也可以直接工作,充电插口41便于对电源43进行充电使用,控制模块44控制智能移动垃圾桶内部的整体的运行,起到对指令的接受与发送作用,驱动装置42对移动组件5提供动力来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如图1、图5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语音识别模块131和红外感应器132均与电源43电连接,语音识别模块131和红外感应器132均与控制模块44电性连接,便于对智能移动垃圾桶的使用。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内胆6的顶端压合固定设置有压合盖61,且压合盖61与内胆6紧密接触,压合盖61将垃圾袋开口端固定在内胆6上,使得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语音识别模块131、红外感应器132、控制模块44、驱动装置42和转动马达72均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中,语音识别模块131采用深圳市科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D3320A的语音识别模块,红外感应器132采用深圳市盈瑞科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IR的红外感应器,控制模块44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SMART西门子PLC控制模块,驱动装置42采用青岛玛格耐特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6系列电机,转动马达72采用广东历鼎龙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XTO-4125的无刷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及原理: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使用时,通过语音识别模块131对使用者的语音进行识别,识别过后通过控制模块44对本装置进行指令的传达,使得驱动装置42开始工作,驱动装置42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轮轴5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轮胎53转动带动智能移动垃圾桶进行移动,当人们需要对智能移动垃圾桶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时,对智能移动垃圾桶进行语言输送,语言通过语音识别模块131进行识别,识别过后通过控制模块44对转动马达72进行工作的指令传达,转动马达72输出端进行转动,带动转盘71转动,使得内胆6内部盛放的垃圾袋由于重量的作用,使得垃圾袋与转盘71紧密接触,在转盘71的旋转下,带动垃圾袋底端进行旋转,垃圾袋顶端在内胆6与压合盖61的固定下进行拧紧,垃圾桶盖1打开,将压合盖61由内胆6的顶端取下,拿出垃圾袋,这样便于对垃圾袋扎口,转动马达72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经过固定板84底端的减震弹簧85与固定板84与底板81连接位置处的减震胶垫82进行缓冲,减少了转动马达72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使用更加的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一端”、“中间”、“圆周”、“顶端”、“底端”、“左端”、“右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另一”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移动垃圾桶包括:
垃圾桶盖,所述垃圾桶盖的一端设有卡扣;
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垃圾桶盖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垃圾桶盖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卡合固定连接;
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与底座之间设有转动组件;
所述垃圾桶盖包括半透明顶盖、铝合金边缘和颈盖,所述颈盖的顶端设有半透明顶盖,所述半透明顶盖与颈盖的闭合位置处套接有铝合金边缘;
所述颈盖的一侧镶入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
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和红外感应器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和红外感应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盘、转动马达和轴承,所述转动马达的底端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转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内胆的底部中心位置与转盘连接,所述转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内胆的接触位置处套接有轴承,且所述转动马达的顶端与内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减震胶垫、固定螺栓、固定板、减震弹簧和固定螺孔,所述底板镶入在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底板位于固定螺栓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减震胶垫,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螺孔,且转动马达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固定螺孔旋合连接在固定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胶水粘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轮毅、轮盘、轮胎和轮轴,所述轮轴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轮轴分别贯穿底座的底端,且轮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轮毅,所述轮毅的外表面套接有轮胎,所述轮毅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轮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依次设有驱动装置、电源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轮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源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的接口端露出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和控制模块均与所述电源通过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顶端压合固定设置有压合盖,且压合盖与内胆紧密接触。
CN201822148865.9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2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8865.9U CN21010257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8865.9U CN21010257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2577U true CN21010257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886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257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2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2185B (zh) 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压缩打包的太阳能智能垃圾箱
CN208531356U (zh) 智能垃圾桶开合盖缓冲机构
CN104973363A (zh) 智能垃圾桶
CN105711873A (zh) 垃圾自动打包方法及垃圾自动打包机
CN210102577U (zh) 一种智能移动垃圾桶
CN204056884U (zh) 智能垃圾桶
CN211392504U (zh) 一种室内装饰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01745986U (zh) 可压缩的收集桶
CN109178712B (zh) 一种自打包垃圾桶
CN214877467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用开门装置
CN204219412U (zh) 传染病人专用痰盂
CN112623558B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的压袋装置及智能垃圾桶
CN210762415U (zh) 一种垃圾桶智能机器人
CN203544852U (zh) 一种缓降消音式垃圾桶盖
CN210990713U (zh) 一种医用转运车
CN203806463U (zh) 可扩容可遥控电动音乐垃圾桶
CN203237653U (zh) 感应脚踩手开一体垃圾筒
CN206575213U (zh) 一种双模式发电的移动电源
CN212333603U (zh) 一种分类垃圾桶
CN205953477U (zh) 一种电动与手动一体的旋转式开瓶器
CN205872994U (zh) 一种太阳能自动垃圾桶
CN206807094U (zh) 一种卡扣式弹簧翻盖收纳充电装置
CN206068610U (zh) 新型助残智能行驶垃圾桶
CN104609068A (zh) 自动压缩垃圾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16271196U (zh) 一种新型智能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