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8033U -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8033U
CN210068033U CN201920322387.0U CN201920322387U CN210068033U CN 210068033 U CN210068033 U CN 210068033U CN 201920322387 U CN201920322387 U CN 201920322387U CN 210068033 U CN210068033 U CN 210068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ker rod
sleeve
mounting sleeve
connecting pipe
posi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23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阳
张涛
陈启霖
石刚
王大威
李艺
张春雨
林年玥
张利军
刘颜南
刘春含
郑瑶
全超
肖勇
白成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23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8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8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8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涉及石油生产及钻采机械领域,该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包括连接管和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下端的定位套,连接管和定位套均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定位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盘绕的扶正叶片,定位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盘绕的扶正叶片,扶正叶片的内缘在定位套的轴线处围成柱状的定位空间,扶正叶片上还开设有能够容置抽油杆的缺口,缺口的侧边具有由定位套的内壁向定位空间逐渐凸出的导向段,该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能够安全快速地在井下将抽油杆扶正,便于对扣作业。

Description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生产及钻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抽油机配合采油树以及油管抽油杆的采油方式仍是辽河油田最主要的采油方法,也是最常见的采油组合,适用于稠油稀油等各种区块,具备十分的普适性。
但伴随着辽河油田开发近30年,各种采油设备新旧不一,其中服役时间较长的抽油机占据90%以上份额,许多都是各色机型零件组合而成,容易导致井下抽油杆在往复运动时候的偏磨等情况,加上抽油杆长时间使用疲劳强度下降,极易发生抽油杆脱扣现象发生,导致油井生产停滞,给现场生产管理带来困难,有时候还发生跑油漏油环保事故。
抽油杆脱扣后,现场管理人员需要用管钳在井口给抽油杆对扣,以保证油井及时回复生产,但上述操作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井下抽油杆对扣装置,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能够安全快速地在井下将抽油杆扶正,便于对扣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安装套、连接管和定位套,所述安装套、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定位套均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安装套能安装在井口处,所述定位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盘绕的扶正叶片,所述扶正叶片的内缘在所述定位套的轴线处围成柱状的定位空间,所述扶正叶片上还开设有能够容置所述抽油杆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边具有由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向所述定位空间逐渐凸出的导向段。
如上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还包括能够安装在井口处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所述安装套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且与所述连接管同轴设置。
如上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套呈筒状,在所述安装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井口连接的外螺纹。
如上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套的顶端还设有一圈外翻的限位部。
如上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套上还安装有能驱动所述安装套绕所述安装套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
如上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安装套和所述连接管之间、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定位套之间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中,所述定位空间的内径大于所述抽油杆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通过连接管下入井下,使用时,将定位套内的缺口对准掉落脱扣的抽油杆的位置,抽油杆进入缺口后转动定位套,扶正叶片随定位套一同转动,呈螺旋状的扶正叶片能够对抽油杆起到扶正和导向的作用,具体的,抽油杆导向段逐渐滑动至扶正叶片的内缘并最终进入位于定位套中心处的定位空间内,使脱扣的抽油杆离开油管的管壁到油管中间位置,以方便后续抽油杆的对扣作业。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1、安装套;
2、连接管; 3、定位套;
4、扶正叶片; 5、定位空间;
6、缺口; 7、导向段;
8、限位部; 9、驱动机构。
20、井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该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安装套1、连接管2和定位套3,安装套1、连接管2和定位套3均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安装套1能安装在井口20处,定位套3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盘绕的扶正叶片4,扶正叶片4的内缘在定位套3的轴线处围合形成柱状的定位空间5,扶正叶片4上还开设有能够容置抽油杆的缺口6,缺口6的侧边具有由定位套3的内壁向定位空间5逐渐凸出的导向段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通过连接管2下入井下,使用时,将定位套3内的缺口6对准掉落脱扣的抽油杆的位置,抽油杆进入缺口6后转动定位套3,扶正叶片4随定位套3一同转动,呈螺旋状的扶正叶片4能够对抽油杆起到扶正和导向的作用,具体的,抽油杆导向段7逐渐滑动至扶正叶片4的内缘并最终进入位于定位套3中心处的定位空间5内,使脱扣的抽油杆离开油管的管壁到油管中间位置,以方便后续抽油杆的对扣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能够方便地将井下脱扣的抽油管扶正,方便后续抽油杆的对扣作业,特别适合用于邻近井口第三根、第四根抽油杆脱扣情况下使用,轻便、方便携带、安装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还包括能够安装在井口20处的安装套1,安装套1固定连接在连接管2的顶端,安装套1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且与连接管2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安装套1呈筒状,在安装套1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井口20连接的外螺纹。安装套1通过外螺纹能拆卸地安装在井口20上,当需要进行抽油杆对扣时,拆卸下井口20处的零部件,将安装套1套设在井口内并螺纹连接;当完成抽油杆对扣后,拆卸安装套1,将井口20的零部件装回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安装套1的顶端还设有一圈外翻的限位部8。限位部8能与光杆上的光杆卡箍对应配合,光杆(光杆下端连接有抽油杆)光杆卡箍能够卡设在限位部8上,防止光杆及连接在光管下端的抽油杆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安装套1上还安装有能驱动安装套1绕安装套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9。通过驱动机构9驱动安装套1转动,再通过安装套1及连接管2的转动带动定位套3转动,进而降低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驱动机构9可以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安装套1和连接管2之间、连接管2和定位套3之间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这样,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使用完成后,各部件可以方便的拆卸及存放。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定位空间5的内径略大于抽油杆的外径。进而保证抽油杆处于油管的中心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管2由两个以上的细油管顺序连接而成,连接管2下入井下后,其底端的位置(也就是定位套3顶端的位置)与脱扣抽油杆深度基本一致。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脱扣抽油杆的深度,确定连接管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的具体安装及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拆卸井口20的部分零部件,取出光杆,并卸掉盘根盒。
之后,用光杆或者其他硬杆尝试寻找定位脱扣抽油杆井下位置,通过触碰,初步的定位了掉落脱扣抽油杆的深度以及在井筒的偏移方位。
然后,将安装套1安装在井口上,安装套1的外壁与井口螺纹连接;将定位套3连接在连接管2下端,再将连接管2和定位套3下入井下,并使连接管2的上端与安装套螺纹连接。
之后,依照刚才定位位置与方位,使缺口6处于抽油杆偏移的同一方位。
然后,转动安装套1,通过安装套1转动连接管2至合适位置,连接管2带动底端的定位套3转动,由于定位套3内有内螺旋状的扶着叶片,使脱扣的抽油杆离开油管管壁到油管中间位置。
之后,在光杆顶端安装光杆卡箍,再将光杆下入,光杆卡箍落在定位套3的限位部8上,不会掉落。
然后,手握光杆上端,搅动,通过触感反馈定位到井下抽油杆,上扣,拧紧。(在此步骤中,光杆下端可以连接有1-2根抽油杆然后与井下脱扣抽油杆对扣)。
之后,拆卸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10,装回盘根盒。
最后,挂抽,起抽。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包括由上至下顺序连接的安装套、连接管和定位套,所述安装套、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定位套均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安装套能安装在井口处,所述定位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盘绕的扶正叶片,所述扶正叶片的内缘在所述定位套的轴线处围成柱状的定位空间,所述扶正叶片上还开设有能够容置所述抽油杆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边具有由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向所述定位空间逐渐凸出的导向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还包括能够安装在井口处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所述安装套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且与所述连接管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呈筒状,在所述安装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与井口连接的外螺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的顶端还设有一圈外翻的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上还安装有能驱动所述安装套绕所述安装套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和所述连接管之间、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定位套之间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空间的内径大于所述抽油杆的外径。
CN201920322387.0U 2019-03-14 2019-03-14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Active CN210068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387.0U CN210068033U (zh) 2019-03-14 2019-03-14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387.0U CN210068033U (zh) 2019-03-14 2019-03-14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8033U true CN210068033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3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387.0U Active CN210068033U (zh) 2019-03-14 2019-03-14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8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4546B1 (en) Rot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10107371B2 (en) Mechanism and system for rotating an elongate member of an oil pump
RU16284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буривания уплотненной пробки в скважине
CN112324336A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进工程地质勘察绳索取芯螺杆钻具
US10385628B2 (en) Wear sleeve, and method of use, for a tubing hanger in a production wellhead assembly
CN204002562U (zh) 涡轮驱动式水平井套管牵引器
CN210068033U (zh) 用于井下抽油杆对扣的装置
JP2014513758A (ja) ハンマ継手を有するセメントヘッド
CN210660019U (zh) 一种用于不压井下生产管柱的可取式悬挂封隔器
CN105358832A (zh) 螺杆泵及其在井孔中的操作方法
CN116927702A (zh) 一种连续震击解卡器
RU151164U1 (ru) Обтиратор трубный устьевой самоцентрирующийся
EP3135853A1 (en) Combined-type driving sleeve of drilling rig with reliably fixed draw key
CN205189801U (zh) 一种油井管道维修装置
CN204804700U (zh) 一种钻井起钻作业气动刮泥器
CN205164788U (zh) 一种破碎锤的钎杆机构
CN205243499U (zh) 水井监测挂具
CN211342828U (zh) 一种油田勘察岩土取样用凿孔装置
US10597955B1 (en) Torque impact mitigator for power tong
CN210371142U (zh) 一种井下螺杆泵
CN205225165U (zh) 一种树脂封隔器
CN109386248B (zh) 液压震击解卡工具
CN205764008U (zh) 一种油田井下专用钻球工具
CN206458320U (zh) 上向反井钻机扩孔钻头与导向钻头安装装置
RU16434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ловильных работ в скважин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