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7810U -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7810U
CN210057810U CN201920724188.2U CN201920724188U CN210057810U CN 210057810 U CN210057810 U CN 210057810U CN 201920724188 U CN201920724188 U CN 201920724188U CN 210057810 U CN210057810 U CN 210057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desorption
valve
bed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41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桂生
裴小兴
李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u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41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7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7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7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包括机架、干式过滤器、主风机、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催化燃烧床、脱附排气管道、脱附进气管道,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干式过滤器,所述干式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主风机,所述催化燃烧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阻火器A和阻火器B;所述阻火器A和阻火器B分别与脱附进气管道和脱附排气管道相互连接,所述主风机的上方设置有排放烟囱,该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可以三个进行吸附处理,另一个进行脱附处理,交替进行,实现气体脱附吸附连续进行,并且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入到吸附床内进行脱附处理,使热能重复利用,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废气在处理的过程中经常对其进行吸附和脱附的处理方式。
但是市场上的吸附脱附的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不能实现吸附与脱附一体化处理,同时在废气处理过程中电能消耗较多,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吸附脱附的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不能实现吸附与脱附一体化处理,同时在废气处理过程中电能消耗较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包括机架、干式过滤器、主风机、进气管道、排气管道、催化燃烧床、脱附排气管道和脱附进气管道,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干式过滤器,所述干式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有主风机,所述干式过滤器与进气管道相互连接,所述主风机的一侧与排气管道相互连接,所述干式过滤器的一侧安装有吸附床A、吸附床B、吸附床C和吸附床D,其中,
远离干式过滤器所述吸附床C的一侧设置有催化燃烧床,所述催化燃烧床的一侧设置有废气处理PCL控制柜,所述催化燃烧床依次设置有催化剂、换热器和加热器,所述催化燃烧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阻火器A和阻火器B;
所述阻火器A和阻火器B分别与脱附进气管道和脱附排气管道相互连接,所述主风机的上方设置有排放烟囱。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进气主管、进气支管、A1吸附阀门、B1吸附阀门、C1吸附阀门和D1吸附阀门,所述进气主管与进气支管之间相互连通,进气支管上分别设置有A1吸附阀门、B1吸附阀门、C1吸附阀门和D1吸附阀门,所述进气主管与干式过滤器相互连接,所述A1吸附阀门、B1吸附阀门、C1吸附阀门和D1吸附阀门分别与吸附床A、吸附床B、吸附床C和吸附床D相互连接,所述吸附床A、吸附床B、吸附床C和吸附床D均设置有箱门,且其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和温度采集器。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包括排气主管、第一排气支管、A2吸附阀门、B2吸附阀门、C2吸附阀门、D2吸附阀门,所述排气主管与主风机相互连接,所述A2吸附阀门、B2吸附阀门、C2吸附阀门、D2吸附阀门分别与吸附床A、吸附床B、吸附床C和吸附床D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具体为r-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2
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脱附排气管道包括脱附排气主管、脱附风机、脱附排气支管、A1脱附阀门、B1脱附阀门、C1脱附阀门和D1脱附阀门,所述A1脱附阀门、B1脱附阀门、C1脱附阀门和D1脱附阀门分别与吸附床A、吸附床B、吸附床C和吸附床D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附进气管道包括脱附进气主管、第二排气支管、脱附进气支管、A2脱附阀门、B2脱附阀门、C2脱附阀门、D2脱附阀门、比例阀门、补冷风机和第二排气支管阀门,所述A2脱附阀门、B2脱附阀门、C2脱附阀门和D2脱附阀门分别与吸附床A、吸附床B、吸附床C和吸附床D相互连接,所述脱附进气主管与催化燃烧床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排气支管与主风机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1.脱附—催化燃烧系统结构精巧,热风复式循环蓄热系统,热效率高,能量损失少,实现了脱附吸热与燃烧放热的热平衡,即燃烧过程不耗用外加电能,能耗与市场装置相比,大大降低。
2.该装置占地面积较小,并且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附排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脱附进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主回路电路原理图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回路风机控制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二次回路阀门控制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机箱,3、干式过滤器,4、主风机,5、吸附床A,6、吸附床B,7、吸附床C,8、吸附床D,9、箱门,10、活性炭,11、进气管道,1101、进气主管,1102、进气支管,1103、A1吸附阀门,1104、B1吸附阀门,1105、C1吸附阀门,1106、D1吸附阀门,12、排气管道,1201、排气主管,1202、第一排气支管,1203、A2吸附阀门,1204、B2吸附阀门,1205、C2吸附阀门,1206、D2吸附阀门,13、催化燃烧床,14、催化剂,15、换热器,16、加热器,17、阻火器A,18、阻火器B,19、脱附排气管道,1901、脱附排气主管,1902、脱附风机,1903、脱附排气支管,1904、A1脱附阀门,1905、B1脱附阀门,1906、C1脱附阀门,1907、D1脱附阀门,20、脱附进气管道,2001、脱附进气主管,2002、第二排气支管,2003、脱附进气支管,2004、A2脱附阀门,2005、B2脱附阀门,2006、C2脱附阀门,2007、D2脱附阀门,2008、比例阀门,2009、补冷风机,2010、第二排气支管阀门,21、废气处理PCL控制柜,22、排放烟囱,23、温度采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包括机架1、机箱2、干式过滤器3、主风机4、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吸附床D8、箱门9、活性炭10、进气管道11、进气主管1101、进气支管1102、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D1吸附阀门1106、排气管道12、排气主管1201、第一排气支管1202、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D2吸附阀门1206、催化燃烧床13、催化剂14、换热器15、加热器16、阻火器A17、阻火器B18、脱附排气管道19、脱附排气主管1901、脱附风机1902、脱附排气支管1903、A1脱附阀门1904、B1脱附阀门1905、C1脱附阀门1906、D1脱附阀门1907、脱附进气管道20、脱附进气主管2001、第二排气支管2002、脱附进气支管2003、A2脱附阀门2004、B2脱附阀门2005、C2脱附阀门2006、D2脱附阀门2007、比例阀门2008、补冷风机2009、第二排气支管阀门2010、废气处理PCL控制柜21、排放烟囱22和温度采集器2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机箱2,所述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干式过滤器3,所述干式过滤器3的顶部设置有主风机4,所述干式过滤器3与进气管道11相互连接,所述进气管道11包括进气主管1101、进气支管1102、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和D1吸附阀门1106,所述进气主管1101与进气支管1102之间相互连通,进气支管1102上分别设置有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和D1吸附阀门1106,所述进气主管1101与干式过滤器3相互连接,所述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和D1吸附阀门1106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所述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均设置有箱门9,且其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10和温度采集器23,所述主风机4的一侧与排气管道12相互连接,排气管道12包括排气主管1201、第一排气支管1202、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D2吸附阀门1206,所述排气主管1201与主风机4相互连接,所述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D2吸附阀门1206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所述干式过滤器3的一侧安装有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其中,
远离干式过滤器3所述吸附床C7的一侧设置有催化燃烧床13,所述催化燃烧床13的一侧设置有废气处理PCL控制柜21,所述催化燃烧床13依次设置有催化剂14、换热器15和加热器16,所述催化剂14具体为r-
Figure 577358DEST_PATH_IMAGE002
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所述催化燃烧床1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阻火器A17和阻火器B18;
所述阻火器B17和阻火器B18分别与脱附进气管道20和脱附排气管道19相互连接,所述脱附进气管道20包括脱附进气主管2001、第二排气支管2002、脱附进气支管2003、A2脱附阀门2004、B2脱附阀门2005、C2脱附阀门2006、D2脱附阀门2007、比例阀门2008、补冷风机2009和第二排气支管阀门2010,所述A2脱附阀门2004、B2脱附阀门2005、C2脱附阀门2006和D2脱附阀门2007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所述脱附进气主管2001与催化燃烧床1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排气支管2002与主风机4相互连接,所述脱附排气管道19包括脱附排气主管1901、脱附风机1902、脱附排气支管1903、A1脱附阀门1904、B1脱附阀门1905、C1脱附阀门1906和D1脱附阀门1907,所述A1脱附阀门1904、B1脱附阀门1905、C1脱附阀门1906和D1脱附阀门1907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所述主风机4的上方设置有排放烟囱22。
催化剂在整个催化燃烧中是核心技术,采用第三代r-Al2O3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具有空速大,达到10000~40000h-1(空速是指单位体积内(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处理有机废气的最大能力。在同等条件下,空速指标越大说明催化剂性能越强)。第三代r-Al2O3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阻力较小,其值在100Pa左右。第三代r-Al2O3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使催化剂表面贵金属颗粒达到2~10nm,从而催化剂悬键增多,催化剂表面物理及化学吸附能力增大,体现催化剂活性活跃,催化剂启燃温度在较低情况下同样达到优良的催化效果。
综合催化剂上述三大要素,第三代r-Al2O3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启燃温度,一般在120℃~250℃。催化燃烧温度控制在250℃~450℃,其催化净化率稳定在96%~99%。从而保证催化装置的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传统颗粒状催化剂,由于催化室内为堆积放置,因此,空间缝隙较小,所以,阻力变大,一般在500~800Pa。其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中的少量颗粒及油脂物质容易在细小的缝隙中沉积,极易造成堵塞现象,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由于传统颗粒状催化剂,阻力在500~800Pa,再加上净化系统阻力,一般选用高压耐高温风机,从而产生风机噪声在90dB以上,造成噪声二次污染。另外,耐高温风机不宜采用隔音房,不然会影响风机正常运行。而蜂窝状催化剂,属于通孔型,其阻力在100Pa左右,加上净化系统阻力,可选用中压耐高温风机,其噪音<85dB,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噪声污染现象。最主要的是净化系统畅通,避免了安全隐患。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时:
预处理:因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尘杂,若未经去除直接进入吸附装置,极易造成活性炭10的微孔堵塞,严重影响吸附效果、增加系统阻力、影响通风效果甚至给系统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本装置在进行吸附工艺前设置干式过滤器3,利用干式过滤器3地去除废气中的粉尘物质,从而确保主风机4引入的废气中所含尘杂在进入固定吸附床之前得到有效的拦截过滤;
吸附:通过废气处理PCL控制柜21将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均打开,D1吸附阀门1106和D2吸附阀门1206关闭,之后将去除尘杂后的废气,废气通过进气主管1101进入到进气支管1102中,之后通过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分别进入到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的内部,接着通过固定吸附床内的活性炭10,由于吸附材料表面与有机废气分子间相互引力的作用产生物理吸附又称范德华吸附,其特点是①吸附质有机废气和吸附剂吸附材料相互不发生反应,②过程进行较快,③吸附剂本身性质在吸附过程中不变化,④吸附过程可逆;从而将废气中的有机成份吸附在活性炭10的表面,从而使废气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洁净气体在主风机4的牵引下分别通过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进入到第一排气支管1202中,之后洁净气体进入到排气主管1201中,最终由排放烟囱22排出;
脱附:将脱附风机1902开启,新风通过脱附风机1902进入到脱附排气主管1901中,之后通过阻火器B18进入到催化燃烧床13中,加热器16将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到脱附进气支管2003中,加热的空气通过D2脱附阀门2007进入到吸附饱和的吸附床D中,实现对吸附床D中的活性炭10进行脱附,脱附后的脱附气体通过D1脱附阀门1907进入到脱附排气支管1903中,之后循环到催化燃烧床13中,进行催化处理,脱附气体首先经过催化床13中的换热器15,然后进入催化床中的预热器,在加热器16的作用下,使气体温度提高到280℃左右,再通过催化剂14,有机物质在催化剂14的作用下燃烧,被分解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气体温度进一部提高,该高温气体再次通过换热器15,与进来的冷风换热,回收一部分热量,之后在比例阀门2008的作用下,一部分进入到脱附进气主管2001后从排放烟囱22排出,一部分通过脱附进气支管2003进入到吸附床D8的内部继续脱附,当吸附床D8内的温度过高的时候,启动补冷风机2009对吸附床D8内部进行补给冷风,避免温度过高,损坏活性炭10。
其中,催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因此,同上原理,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可以三个进行吸附处理,另一个进行脱附处理,交替进行,实现气体脱附吸附连续进行,并且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入到吸附床内进行脱附处理,使热能重复利用,节约了成本。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包括机架(1)、干式过滤器(3)、主风机(4)、进气管道(11)、排气管道(12)、催化燃烧床(13)、脱附排气管道(19)和脱附进气管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机箱(2),所述机箱(2)的一侧设置有干式过滤器(3),所述干式过滤器(3)的顶部设置有主风机(4),所述干式过滤器(3)与进气管道(11)相互连接,所述主风机(4)的一侧与排气管道(12)相互连接,所述干式过滤器(3)的一侧安装有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其中,
远离干式过滤器(3)所述吸附床C(7)的一侧设置有催化燃烧床(13),所述催化燃烧床(13)的一侧设置有废气处理PCL控制柜(21),所述催化燃烧床(13)依次设置有催化剂(14)、换热器(15)和加热器(16),所述催化燃烧床(1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阻火器A(17)和阻火器B(18);
所述阻火器A(17)和阻火器B(18)分别与脱附进气管道(20)和脱附排气管道(19)相互连接,所述主风机(4)的上方设置有排放烟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1)包括进气主管(1101)、进气支管(1102)、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和D1吸附阀门(1106),所述进气主管(1101)与进气支管(1102)之间相互连通,进气支管(1102)上分别设置有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和D1吸附阀门(1106),所述进气主管(1101)与干式过滤器(3)相互连接,所述A1吸附阀门(1103)、B1吸附阀门(1104)、C1吸附阀门(1105)和D1吸附阀门(1106)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所述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均设置有箱门(9),且其内部均安装有活性炭(10)和温度采集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12)包括排气主管(1201)、第一排气支管(1202)、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D2吸附阀门(1206),所述排气主管(1201)与主风机(4)相互连接,所述A2吸附阀门(1203)、B2吸附阀门(1204)、C2吸附阀门(1205)、D2吸附阀门(1206)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14)具体为r-蜂窝状贵金属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排气管道(19)包括脱附排气主管(1901)、脱附风机(1902)、脱附排气支管(1903)、A1脱附阀门(1904)、B1脱附阀门(1905)、C1脱附阀门(1906)和D1脱附阀门(1907),所述A1脱附阀门(1904)、B1脱附阀门(1905)、C1脱附阀门(1906)和D1脱附阀门(1907)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进气管道(20)包括脱附进气主管(2001)、第二排气支管(2002)、脱附进气支管(2003)、A2脱附阀门(2004)、B2脱附阀门(2005)、C2脱附阀门(2006)、D2脱附阀门(2007)、比例阀门(2008)、补冷风机(2009)和第二排气支管阀门(2010),所述A2脱附阀门(2004)、B2脱附阀门(2005)、C2脱附阀门(2006)和D2脱附阀门(2007)分别与吸附床A(5)、吸附床B(6)、吸附床C(7)和吸附床D(8)相互连接,所述脱附进气主管(2001)与催化燃烧床(1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排气支管(2002)与主风机(4)相互连接。
CN201920724188.2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10057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4188.2U CN210057810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4188.2U CN210057810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7810U true CN210057810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3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4188.2U Active CN210057810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7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4192U (zh) 一种VOCs废气高效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CN203437014U (zh) 可移动一体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0699424U (zh)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脱附催化燃烧系统
CN201295583Y (zh) 吸附催化一体化装置
CN205782992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103331086A (zh) 可移动一体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111545011A (zh)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0544196U (zh) 一种吸附脱附催化氧化一体化装置
CN110917806A (zh) 一种有机废气一体式处理系统及组合处理方法
CN110575733A (zh) 一种撬装式活性炭吸附及催化燃烧结合的废气治理装置
CN213824071U (zh) 一种活性炭吸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CN212119479U (zh)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
CN212882485U (zh) 一种车载式活性炭原位再生移动脱附装置
CN211328798U (zh) 一种活动式催化燃烧活性炭再生装置
CN210057810U (zh) 一种移动式吸附脱附一体化设备
CN217662415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
CN217662414U (zh) 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
CN206176412U (zh) 节能型有机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6176411U (zh) 一种节能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1978636U (zh) 节能型高效吸附、脱附组合系统
CN212383437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
CN212594611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废气处理设备
CN212999090U (zh) 一种涂装废气处理系统
CN212974632U (zh) 一种有机废气净化用节能型处理装置
CN107899389A (zh) 工业窑炉voc废气节能混合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