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900U - 座吊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座吊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900U
CN210050900U CN201920719121.XU CN201920719121U CN210050900U CN 210050900 U CN210050900 U CN 210050900U CN 201920719121 U CN201920719121 U CN 201920719121U CN 210050900 U CN210050900 U CN 210050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enser
water
air condition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91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发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91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9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座吊式空调器。其中,座吊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风道;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壳体;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冷凝器横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座吊式空调器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夹角为钝角或锐角。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座吊式空调器的能效,同时减少占地的面积。

Description

座吊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吊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空调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了。如何提高空调器换热效率一直是研发人员着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座吊式空调器中,普遍采用的是在风道设置单一的风机从而对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效率低,座吊式空调器能效不高,并且为了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通常也会增加座吊式空调器的占地面积,给用户带来不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座吊式空调器,旨在提高座吊式空调器的能效,同时减少占地的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座吊式空调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风道;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壳体;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
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冷凝器横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座吊式空调器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可选地,定义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则满足关系:20°≤α≤50°。
可选地,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冷凝段和辅冷凝段,所述主冷凝段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辅冷凝段连接于所述主冷凝段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弯折。
可选地,所述辅冷凝段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送风结构设于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送风结构邻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送风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结构、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一过风腔。
可选地,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包括隔板和位于所述隔板一侧的离心风机,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所述过风腔,所述隔板开设有供所述离心风机吸风的通风口。
可选地,所述座吊式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冷凝器背离所述第二送风结构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座吊式空调器包括第二风道和第三送风结构,所述第二风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三送风结构均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方,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空气由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
且/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壁。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底盘,所述座吊式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打水结构、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
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盘内,用于将所述底盘内的水打起;
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
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用于将收集到的水导向所述冷凝器。
可选地,所述布水结构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表面凹设有储水槽,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所述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高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高于所述布水结构,并位于所述储水槽的槽口所在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布水结构的面向所述冷凝器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槽的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储水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第一风道,并将座吊式空调器的第一送风结构、第二送风结构和冷凝器设置在第一风道内,因此在对冷凝器的换热过程中,由第一送风结构、第二送风结构相配合进行送风和吸风,从而增加第一风道内的风量,使得第一风道内的空气流过冷凝器的速率增加,进而提高空气与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空调器的能效。同时,通过将冷凝器横置于壳体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并且在座吊式空调器高度方向的横截面中,将冷凝器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钝角或锐角的夹角,从而在保证第一风道内空气流过冷凝器同等换热面积的情况下,缩短了壳体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使得壳体内空间更加紧凑,大大减小了座吊式空调器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吊式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除部分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所示路径为第二风道的气流路径;
图3为为图2中沿座吊式空调器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吊式空调器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所示路径为第一风道的气流路径;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座吊式空调器移除部分结构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座吊式空调器 100 壳体
101 第一风道 102 过风腔
110 第一侧壁 111 第一进风口
112 第一出风口 113 过风格栅
120 第二侧壁 121 第二进风口
130 底盘 140 安装部
151 第二出风口
201 第二风道 210 第三送风结构
220 蒸发器
310 第一送风结构 320 第二送风结构
321 离心风机 322 隔板
3221 通风口 330 冷凝器
331 主冷凝段 332 辅冷凝段
410 打水结构 420 集水结构
421 导流板 430 布水结构
431 储水槽 432 布水孔
433 挡边 500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座吊式空调器10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座吊式空调器1000 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且所述壳体100内具有第一风道101;
蒸发器220,所述蒸发器22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
冷凝器330,所述冷凝器33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以及
第一送风结构310和第二送风结构320;
所述冷凝器330、所述第一送风结构310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320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01内,所述冷凝器330横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在座吊式空调器1000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所述冷凝器330 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应当说明,本申请中蒸发器220,即为与室内空间连通并与室内空气完成热交换的部分,其功能类似传统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冷凝器330,即为室外空间连通并与室外空气完成热交换的部分,冷凝器330与蒸发器220对应设置,以实现冷媒在不同工况下产生不同的温度,其功能类似传统空调器的室外机。座吊式空调器1000中,其既可以是座装安装于地面或者楼面,也可以是通过吊装安装墙壁的壁面,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选择。
具体地,壳体100的外形可以是长方体形,其材质可以采用金属(金属的材质可选择不锈钢材料、铝质材料,铝合金材料、铜质材料、铜合金材料、铁质材料、铁合金材料等)、塑料(塑料可选择硬质塑料,如ABS、POM、 PS、PMMA、PC、PET、PBT、PPO等),以及其他合金材料等;或者采用金属材料和塑料的混合,只要能较好地提高壳体100的稳定即可,如此,可有效提升座吊式空调器1000在座装以及吊装两种安装方式中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在本申请中,蒸发器220可以连接于壳体100的外壁,即蒸发器220位于壳体100的外部,此时可以是蒸发器220单独形成有室内外壳,并可通过室内外壳与壳体100连接而实现蒸发器220和冷凝器330的连接;当然,蒸发器220也可以直接设于壳体100内,与壳体100内壁连接,此时则是蒸发器220和冷凝器330共用一个外壳,且第一风道101与蒸发器220不产生干涉,由此蒸发器220和冷凝器330配合而完成制冷或制热。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空气调节设备,座吊式空调还包括压缩机500、冷媒罐以及冷媒管,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座吊式空调器1000包括第二风道201和第三送风结构210,所述第二风道201设于所述壳体100内,蒸发器220和第三送风结构210均设于第二风道201内,蒸发器220和冷凝器330通过冷媒管串接。具体地,在制冷时,第三送风结构210将室内空气吸入第二风道201,与蒸发器220进行换热后,再将冷风输送到室内;此时,冷媒管内的温度升高,再次经过蒸发器220之前,必须在冷凝器330对冷媒进行散热,即第一风道101内进行的散热工作,第一送风结构310将室外空气导入第一风道101,与冷凝器330进行换热后,第二送风结构320再将热风抽离冷凝器330,完成制冷过程。同理可得座吊式空调器1000的制热过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第一风道101,并将座吊式空调器1000的第一送风结构310、第二送风结构320和冷凝器330设置在第一风道101内,因此在对冷凝器330的换热过程中,由第一送风结构310、第二送风结构320同时作用,从而增加第一风道101内的风量,使得第一风道101 内的空气流过冷凝器330的速率增加,进而提高空气与冷凝器330的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空调器的能效。另一方面,通过将冷凝器330横置于壳体100 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之间,并且在座吊式空调器1000高度方向的横截面中,将冷凝器330与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之间设置有钝角或锐角的夹角,从而在保证第一风道101内空气流过同等换热面积的情况下,缩短了壳体100第一侧壁110与第二侧壁120之间的间距,使得壳体100内空间更加紧凑,大大减小了座吊式空调器1000的占地面积。
请结合参照图6,定义所述冷凝器330与所述第一侧壁110之间的夹角为α,则满足关系:20°≤α≤50°。本实施例中,冷凝器330为直排式冷凝器,即当冷凝器330横置于第一侧壁110与第二侧壁120之间后形成有内错角,形成夹角α为锐角时,冷凝器330与第一侧壁110之间的夹角α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若过大,则冷凝器330与第一侧壁110越接近于垂直设置,将会造成第一侧壁110与第二侧壁120之间的间距变大,从而增加壳体100整体的尺寸,使得占地面积变大,不便于安装;若过小,则冷凝器330的换热面不能与第一风道101中的空气气流形成良好接触,从而导致冷凝器330的换热效率降低,难以提高空调器能效。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冷凝器330与第一侧壁110之间的夹角α设计在不小于20°、且不大于50°的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冷凝器330与第一侧壁110之间的夹角α可以选用20°、 25°、30°、35°、40°、45°或者50°。
可以理解地,当冷凝器330与第一侧壁110形成的夹角α为钝角时,即为锐角状态下的互补角,也即相当于变换冷凝器330在壳体100内的倾斜方向。
请继续参照图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330包括主冷凝段 331和辅冷凝段332,所述主冷凝段331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 120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辅冷凝段332连接于所述主冷凝段331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0的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0弯折。
具体地,主冷凝段331和辅冷凝段332可以是一体结构,并形成为大致呈“L”形的外形形状。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主冷凝段331与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之间呈夹角设置,如此进入第一风道101的空气均能够与所述主冷凝段331进行充分换热,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当空气进入所述壳体100 内的第一风道101后,大部分空气能够直接与倾斜设置的主冷凝段331进行换热,并在第一送风结构310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风道101流动,少部分空气在第一送风结构310的作用下在进入第一风道101后,在穿过主冷凝段331 之前,先是向第一风道101的侧向运动一段距离,然后再进入第一风道101,因此通过设置辅冷凝段332从而使得该少部分空气同样能够与冷凝器330进行换热,提升冷凝器330的换热效率。
当然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330也可以是由多排直排式换热单元,或者多排弯折式换热单元相叠加而形成,由此而构成多个换热单元的组合的结构,换热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换热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辅冷凝段332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内壁面。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使辅冷凝段332与第一风道101内少部分侧向运动的空气进行充分接触,进而有利于与该少部分的空气进行换热,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弯折后辅冷凝段332伸入壳体100内部空间的距离过长,从而导致占用过多的容纳空间,避免影响到座吊式空调其它部件,如压缩机500、冷媒罐等部件的安装与布局,使得壳体100内部空间更加紧凑,减小安装后的占地面积。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6,所述第一侧壁110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01 的第一进风口111,所述第一送风结构310设于所述冷凝器330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结构310可以是轴流风机,通过将轴流风机设置在冷凝器330靠近第一进风口111的一侧,因此,第一风道101中的气流先是由第一进风口111进入,经过轴流风机后再流过冷凝器 330,如此轴流风机在进行送风时,首先从第一进风口111抽取空气气流,然后在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以吹风的方式对冷凝器330进行换热,使得轴流风机能够从第一进风口111处抽取更大的风量,并将这些风量吹向冷凝器330,如此可以通过增加风量而增加空气与冷凝器330的换热效率,提高座吊式空调器1000的能效。可以理解,轴流风机是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风机,具有通风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送风结构310还可以是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或者混流风机等。
实际情况中,结合参照图4,所述第一送风结构310与所述冷凝器330并行设置于壳体100内。如此设置,当第一送风结构310抽取空气气流并向冷凝器330吹风时,能够正面朝向冷凝器330吹风,即,使得冷凝器330的换热面能够位于迎风面,从而使冷凝器330能够获得更大的风量,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座吊式空调器1000的压缩机500安装于壳体100 内,且位于所述冷凝器330背离所述第二送风结构320的一侧。可以理解,如此设置,一方面,由于压缩机500重量较大,将其设于壳体100内的底部,降低了压缩机500的安装难度,而且使壳体100内安装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将其远离于第二送风结构320设置,有利于压缩机500 振动对第二送风结构320和冷凝器330的影响。当然了,于其他实施例中,压缩机500也可设于其他位置。
请结合参照图1、图4及图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 110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01的第一出风口112,所述第二送风结构320 邻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12设置,所述第二送风结构320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 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12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结构 320、所述冷凝器330、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围合形成一过风腔102。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2与第一进风口111位于同一侧壁。在冷凝器330的换热过程中,在第一送风结构310的驱使下,空气经由第一进风口111进入,由第一送风结构310吹向冷凝器330,而换热后的热空气则是到达过风腔102内,而后再由第二送风结构320将过风腔102内的热空气由第一出风口112送出至室外,实现室外的同侧进风、同侧出风。其中,过风腔102为第一送风结构310与第二送风结构320之间的送风路径上的密闭腔室,冷凝器330换热后的空气直接进入密闭的过风腔102内,并保持相对严密状态,不会出现漏风现象,而第二送风结构320的吸风口与该过风腔 102连通,以使能够将过风腔102内的空气排出,因此加强了第一风道101空气的流通性,提高通风的效率,冷凝器330的换热效果更好。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结合参照图4、图6,所述第二送风结构320包括隔板322和位于所述隔板322一侧的离心风机321,所述隔板322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并与所述冷凝器330、所述第一侧壁110和所述第二侧壁120围合形成所述过风腔102,所述隔板322开设有供所述离心风机321吸风的通风口3221。具体地,隔板322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与第二侧壁120以及第一侧壁110进行连接,通过设置隔板322,能够与第二侧壁120、第一侧壁110围合形成较为严密的过风腔102,在离心风机321吸风的过程中,有利于第一风道101内空气的流通。本实施例中,过风腔102的外轮廓类似于三角形,离心风机321的出风口对接于第一出风口112,离心风机321的进风口则连通通风口3221,以驱使过风腔102 内的空气由第一出风口112吹出,由于离心风机321为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排风方式,因此,离心风机321径向出风口对接于第一侧壁110的第一出风口112,其径向远离出风口的一侧通过隔板322连接第二侧壁120,使得第二送风结构320垂直设置于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之间,如此,第二送风结构320在安装后,壳体100内结构更加紧凑,在保证通风效率的同时,减少壳体100占地面积。
可以理解,离心风机321是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风机,具有通风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送风结构320中离心风机321可以替换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者混流风机等。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图2,所述第二风道201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01的上方,所述第二风道20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21 和第二出风口151,空气由所述第二进风口121进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 151吹出。该实施例中,第二风道201与第一风道101呈上下设置,即,蒸发器220与冷凝器330于座吊式空调器1000中上下排布,这样在作为座装时,整体的安装占地面积仅为冷凝器330所在部分的占地面积,蒸发器220则是叠置的方式安装,不需占用地面面积,进一步减少占用面积。
具体地,第三送风结构210可以为贯流风机,其中,蒸发器220、贯流风机沿第二风道201的气流方向依次设置,即,蒸发器220邻近第二进风口121 设置,贯流风机邻近第二出风口151设置,在对室内空气换热时,室内空气在贯流风机驱使下从第二进风口121进入与蒸发器220完成换热,而后由贯流风机径向经第二出风口151排出。当然,其它实施例中,第三送风结构210 可以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等。
请参照图2,所述第二进风口121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20,且/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51开设于所述壳体100的顶壁。在实际应用中,当座吊式空调器1000吊装时,通常是第一侧壁110靠墙设置,并在墙壁对应开设有两通孔,并利用进风管连接第一进风口111后穿出其中一通孔连通室外空间,利用排风管连接第一出风口112后穿出另一通过连通室外空间,而将第二进风口121 设于相对的第二侧壁120,如此冷凝器330通风时,有利于室内侧的进风;第二出风口151设置于顶壁,则可便于将换热过后的空气吹向室内,吹风范围更宽广,且不会直面吹人。
另外,如图1所示,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51处还设有过风格栅113,该过风格栅113覆盖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出风口151。可以理解,设置过风格栅113的进出风结构,具有均匀进风、保护性强等优点。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第一侧壁110的外壁面设有安装部140;且/或,所述壳体100的底壁设有安装部140。其中,当第一侧壁110 设置安装部140时,该安装部140可以为挂墙板或挂墙钩,由此通过挂墙板或挂墙钩将座吊式空调吊装于墙壁,而当壳体100的底壁设置安装部140时,该安装部140可以为支撑脚或者为支撑座,以此而将座吊式空调座装于地面或楼面,安装过程较为方便。
请参照图3、图4和图5,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底盘 130,所述冷凝器330设于所述底盘130,所述座吊式空调器1000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0内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打水结构410、集水结构420 和布水结构430;所述打水结构41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盘130内,用于将所述底盘130内的水打起;所述集水结构420设于所述打水结构410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410打起的水;所述布水结构430设于所述冷凝器330 的上方,用于将收集到的水导向所述冷凝器330。
具体地,底盘130内形成有储水空间,可承接蒸发器220和冷凝器330 的冷凝水,或者承接自来水、雨水或其他水体。打水结构410可以为打水环圈,打水环圈的中心轴线水平设置,打水环圈的底部位于底盘130的储水空间内、顶部位于底盘130的储水空间上方。进一步地,打水环圈能够绕其轴线转动,以使其底部将底盘130内的水打起。本实施例中,打水环圈环绕设置于轴流风机的风轮的外缘。当轴流风机运行时,电机驱动风轮转动,风轮带动打水环圈转动,从而使得打水环圈的底部能够将底盘130内的水打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打水结构410也可以为打水板、打水轮或其他合理且有效的打水结构410。相应的驱动打水结构410运动的驱动组件可采用电机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以使条形设置的打水板的一端高度摆动,从而接触并打起底盘130内的水;也可直接采用电机对打水轮的转动进行驱动,以使打水轮的外缘在转动过程中接触并打起底盘130内的水。当然,其他打水结构 410对应的驱动组件也可做合理且有效的设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集水结构420可以为板状结构,以利用其下表面对水进行收集;也可以为罩盖结构,以利用其内表面对水进行收集;相应地,布水结构430可以为板状结构,以利用其上表面对收集到的水进行承接,之后水沿其上表面流动至边缘而滴向冷凝器330;也可以为盘体结构、盒体结构、槽体结构或箱体结构,以利用其内部空间对收集到的水进行承接,之后利用开口或开孔,将水滴向冷凝器330。并且,集水结构420和布水结构430之间的导流,既可以直接通过上下滴落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在集水结构420和布水结构430之间设置导流管、导流槽等导流结构实现。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5,所述布水结构430的背离所述冷凝器330的表面凹设有储水槽431,所述集水结构420包括导流板421,所述导流板421倾斜设置于所述打水结构410上方,所述导流板4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高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高于所述布水结构430,并位于所述储水槽431的槽口所在范围内。
具体地,此时导流板421的下表面可对打水结构410打起的水进行收集;之后,这部分收集到的水可沿导流板421的下表面、并按由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的方向流动至导流板421的第一侧边;接着,由导流板421的第一侧边滴落至布水结构430的储水槽431内。如此的设置,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集水效率高,可靠性高。并且,与布水结构430配合良好,可实现向布水结构430快速导流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凝器330的换热效率,提升座吊式空调器1000的能效。
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述布水结构430的面向所述冷凝器330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槽431的布水孔432,所述布水孔432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挡边433,所述挡边433的高度低于所述储水槽431的深度。
通过设计布水孔432,将储水槽431内的水导向冷凝器330,而由于设计挡边433,此时,储水槽431内的水体,无法在第一时间由布水孔432而漏下;需要在储水槽431内积累,使得液面升高至高于挡边433的高度后才可漏下,而在水体的积累过程中,水体中的泥沙等杂质便可得到沉降。即,利用挡边 433高于储水槽431底壁而发生的止挡作用,可以使储水槽431内的水体进行泥沙等杂质的沉降过程,从而大大降低储水槽431内的表层水中杂质的含量,进而减少随水滴漏下而与换热器接触的泥沙等杂质的数量,降低泥沙等杂质对冷凝器330的侵蚀和影响,避免冷凝器330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受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且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风道;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壳体;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
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和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均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冷凝器横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座吊式空调器高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夹角为钝角或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则满足关系:20°≤α≤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主冷凝段和辅冷凝段,所述主冷凝段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辅冷凝段连接于所述主冷凝段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弯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冷凝段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送风结构设于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送风结构邻近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送风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送风结构、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一过风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包括隔板和位于所述隔板一侧的离心风机,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所述过风腔,所述隔板开设有供所述离心风机吸风的通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吊式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冷凝器背离所述第二送风结构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吊式空调器包括第二风道和第三送风结构,所述第二风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三送风结构均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方,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空气由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并从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
且/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底盘,所述座吊式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包括:打水结构、集水结构和布水结构;
所述打水结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盘内,用于将所述底盘内的水打起;
所述集水结构设于所述打水结构的上方,用于收集所述打水结构打起的水;
所述布水结构设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用于将收集到的水导向所述冷凝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结构的背离所述冷凝器的表面凹设有储水槽,所述集水结构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于所述打水结构上方,所述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高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高于所述布水结构,并位于所述储水槽的槽口所在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吊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结构的面向所述冷凝器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槽的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的四周环绕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的高度低于所述储水槽的深度。
CN201920719121.XU 2019-05-17 2019-05-17 座吊式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50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121.XU CN210050900U (zh) 2019-05-17 2019-05-17 座吊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9121.XU CN210050900U (zh) 2019-05-17 2019-05-17 座吊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900U true CN210050900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912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50900U (zh) 2019-05-17 2019-05-17 座吊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9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63A (zh) * 2019-05-17 2019-07-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座吊式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63A (zh) * 2019-05-17 2019-07-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座吊式空调器
CN110068063B (zh) * 2019-05-17 2024-04-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座吊式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063B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110068070B (zh) 窗式空调器
CN110068067B (zh) 移动空调
CN108413461A (zh) 空调烟机
CN21351415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5444283A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10050900U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110068064B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110068062B (zh) 布水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
CN110068072B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068068B (zh) 移动空调
CN210128440U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210373810U (zh) 移动空调
CN110986184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08059132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1893288A (zh) 一种窗式空调
CN209944568U (zh) 移动空调
CN217274511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3810864U (zh) 一种下进风风管机及其空调器
CN216924723U (zh) 一种接水盘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3514156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012844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4777207A (zh) 空调器
CN210373808U (zh) 移动空调
CN210241783U (zh) 移动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