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0713U - 公母插 - Google Patents

公母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0713U
CN210040713U CN201920316231.1U CN201920316231U CN210040713U CN 210040713 U CN210040713 U CN 210040713U CN 201920316231 U CN201920316231 U CN 201920316231U CN 210040713 U CN210040713 U CN 210040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male
column
post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62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prea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prea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prea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pread Light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62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0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0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0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公母插,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公插头上设有与母插头相适配的电连接柱,所述母插头上设有配合柱,配合柱上设有与电连接柱相适配的槽孔,槽孔内设有电连接件;所述配合柱两侧形成有折边,公插头上设有与配合柱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电连接柱位于凹槽内,且电连接柱的顶部位于公插头的壳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配合柱与凹槽的连接,使得配合柱的槽孔与电连接柱紧密贴合,在配合柱和凹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公插头与母插头之间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电连接柱位于公插头内,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公母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线插件附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母插。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源插头的用途很广泛,在大大小小的行业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公母插是一种具有配合作用的电源插头;现有的公母插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公插头上设置有电连接柱,母插头上设置有与电连接柱相配合的电连接孔;现有的公母插使用时,将公插头上的电连接柱插入至母插头上的电连接孔内实现电连接即可;现有的公母插使用中发现,其防水性能欠佳,容易发生漏电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实用性较低;并且公插头与母插头插装的牢靠性较差,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挪动的用电设备,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公母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母插,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公插头上设有与母插头相适配的电连接柱,所述母插头上设有配合柱,配合柱上设有与电连接柱相适配的槽孔,槽孔内设有电连接件;所述配合柱两侧形成有折边,公插头上设有与配合柱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电连接柱位于凹槽内,且电连接柱的顶部位于公插头的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连接柱包括正极电连接柱和负极电连接柱,凹槽包括正极凹槽和负极凹槽,正极电连接柱位于正极凹槽内,负极电连接柱位于负极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凹槽内设有正极符号,负极凹槽内设有负极符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柱包括正极配合柱和负极配合柱,正极配合柱上设有正极符号,负极配合柱上设有负极符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配合柱和负极配合柱之间设有连接块,公插头内设有与连接块相适配的配合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包括凸块和导向件,导向件位于凸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块两端同时与正极配合柱和负极配合柱相连,且凸块位于正极配合柱和负极配合柱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块位于正极配合柱和负极配合柱的折边上,凸块底部与正极配合柱和负极配合柱的折边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配合柱两侧的折边相对负极配合柱向外翻折,负极配合柱两侧的折边相对正极配合柱向外翻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槽的深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配合柱与凹槽的连接,使得配合柱的槽孔与电连接柱紧密贴合,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在配合柱和凹槽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公插头与母插头之间具有更好的牢靠性,同时电连接柱位于公插头内,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公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公插头的主视图;
图3是公插头的俯视图;
图4是公插头的半剖视图;
图5是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母插头的主视图;
图7是母插头的俯视图;
图8是母插头的半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公插头1,凹槽1-1,正极凹槽1-2,负极凹槽1-3,配合槽1-4,电连接柱2,正极电连接柱2-1,负极电连接柱2-2,母插头3,连接块3-1,凸块3-2,导向件3-3,配合柱4,槽孔5,电连接件5-1,折边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公母插,包括公插头1和母插头3,公插头1上设有与母插头3相适配的电连接柱2,母插头3上设有配合柱4,配合柱4上设有与电连接柱2相适配的槽孔5,槽孔5内设有电连接件5-1;配合柱4两侧形成有折边6,公插头1上设有与配合柱4相适配的凹槽1-1;电连接柱2位于凹槽1-1内,且电连接柱2的顶部位于公插头1的壳体内。
公插头1和母插头3外均设有壳体,电连接柱2位于公插头1的一端,配合柱4位于母插头3的一端,凹槽1-1的尺寸与配合柱4的尺寸相一致,当配合柱4与凹槽1-1相连接时,配合柱4的外壁与凹槽1-1的内壁紧密贴合,使得公插头1和母插头3连接后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牢靠性,折边6用于增加配合柱4与凹槽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配合柱4与凹槽1-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电连接柱2包括正极电连接柱2-1和负极电连接柱2-2,凹槽1-1包括正极凹槽1-2和负极凹槽1-3,正极电连接柱2-1位于正极凹槽1-2内,负极电连接柱2-2位于负极凹槽1-3内,正极电连接柱2-1的长度小于正极凹槽1-2的深度,且负极电连接柱2-2的长度小于负极凹槽1-3的深度,使得正极电连接柱2-1和负极电连接柱2-2的顶部位于正极凹槽1-2和负极凹槽1-3内,此时正极电连接柱2-1和负极电连接柱2-2没有暴露在空气中,使得正极电连接柱2-1和负极电连接柱2-2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正极凹槽1-2内设有正极符号,负极凹槽1-3内设有负极符号,配合柱4包括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正极配合柱4-1上设有正极符号,负极配合柱4-2上设有负极符号,正极符号和负极符号起到标识作用,确保正极配合柱4-1与正极凹槽1-2相连,负极配合柱4-2与负极凹槽1-3相连。
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之间设有连接块3-1,公插头1内设有与连接块3-1相适配的配合槽1-4,连接块3-1包括凸块3-2和导向件3-3,导向件3-3位于凸块3-2上,凸块3-2两端同时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相连,且凸块3-2位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顶部。
配合槽1-4连通正极凹槽1-2和负极凹槽1-3,配合槽1-4的深度大于凹槽1-1的深度,在连接时连接块3-1起到一个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凸块3-2连接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使得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之间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凸块3-2位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的折边6上,不影响电连接柱2与导向柱4之间的连接,凸块3-2底部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的折边6固定连接,正极配合柱4-1两侧的折边6相对负极配合柱4-2向外翻折,负极配合柱4-2两侧的折边6相对正极配合柱4-1向外翻折,使得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具有更大的面积,提高配合柱4-2与凹槽1-1之间的稳定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公插头1,凹槽1-1,正极凹槽1-2,负极凹槽1-3,配合槽1-4,电连接柱2,正极电连接柱2-1,负极电连接柱2-2,母插头3,连接块3-1,凸块3-2,导向件3-3,配合柱4,槽孔5,电连接件5-1,折边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公母插,包括公插头(1)和母插头(3),公插头(1)上设有与母插头(3)相适配的电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3)上设有配合柱(4),配合柱(4)上设有与电连接柱(2)相适配的槽孔(5),槽孔(5)内设有电连接件(5-1);所述配合柱(4)两侧形成有折边(6),公插头(1)上设有与配合柱(4)相适配的凹槽(1-1);所述电连接柱(2)位于凹槽(1-1)内,且电连接柱(2)的顶部位于公插头(1)的壳体内;所述公插头(1)和母插头(3)外均设有壳体,电连接柱(2)位于公插头(1)的一端,配合柱(4)位于母插头(3)的一端,凹槽(1-1)的尺寸与配合柱(4)的尺寸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柱(2)包括正极电连接柱(2-1)和负极电连接柱(2-2),凹槽(1-1)包括正极凹槽(1-2)和负极凹槽(1-3),正极电连接柱(2-1)位于正极凹槽(1-2)内,负极电连接柱(2-2)位于负极凹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凹槽(1-2)内设有正极符号,负极凹槽(1-3)内设有负极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柱(4)包括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正极配合柱(4-1)上设有正极符号,负极配合柱(4-2)上设有负极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之间设有连接块(3-1),公插头(1)内设有与连接块(3-1)相适配的配合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包括凸块(3-2)和导向件(3-3),导向件(3-3)位于凸块(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2)两端同时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相连,且凸块(3-2)位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2)位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的折边(6)上,凸块(3-2)底部与正极配合柱(4-1)和负极配合柱(4-2)的折边(6)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配合柱(4-1)两侧的折边(6)相对负极配合柱(4-2)向外翻折,负极配合柱(4-2)两侧的折边(6)相对正极配合柱(4-1)向外翻折。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母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1-4)的深度大于凹槽(1-1)的深度。
CN201920316231.1U 2019-03-13 2019-03-13 公母插 Active CN210040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6231.1U CN210040713U (zh) 2019-03-13 2019-03-13 公母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6231.1U CN210040713U (zh) 2019-03-13 2019-03-13 公母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0713U true CN210040713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4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6231.1U Active CN210040713U (zh) 2019-03-13 2019-03-13 公母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0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731A (zh) 一种防触电的电源插座
CN205004524U (zh) 防脱落的电源插头和插座
CN210040713U (zh) 公母插
CN207149756U (zh) 连接器
CN201985313U (zh) 安全电源插座
CN201611707U (zh) 安全插头
CN208873939U (zh) 一种防止端子弹片变形的电连接器
CN209993789U (zh) 一种新型的插头
CN206685638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头
CN204834995U (zh) 易插拔可旋转断电安全插头
CN208189892U (zh) 一种具有防触碰锁线螺钉的连接器壳体
CN108565603B (zh) 连接器锁扣结构
CN208580882U (zh) 一种新型插头壳体
CN204809582U (zh) 能防止跳火的连接器结构
CN210490001U (zh)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电源插头及插座
CN216672081U (zh) 一对快速插拔安全的充电连接器
CN220856966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210576842U (zh) 一种新型的usb半截式连接器母头
CN219576029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新能源汽车用连接器
CN220066198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直型插座
CN201478602U (zh) 防脱落插接件
CN220963915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CN204651547U (zh) 电器连接器
CN219627065U (zh) 一种转换插线板
CN211879677U (zh) 一种高效防水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