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1885U -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 Google Patents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1885U
CN210031885U CN201920347358.XU CN201920347358U CN210031885U CN 210031885 U CN210031885 U CN 210031885U CN 201920347358 U CN201920347358 U CN 201920347358U CN 210031885 U CN210031885 U CN 210031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ower
fixing
side wall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73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勋
张成巍
刘顺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73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1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1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1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塔基包括基体、导电层及导电固定件。基体起支撑及固定作用,包括本体及导电骨架,本体具有底壁及环绕底壁周向设置的侧壁,导电骨架埋设于本体,并延伸至底壁。导电层覆设于侧壁。导电固定件埋设于本体,包括固定部及安装部,安装部与导电骨架电连接,固定部与导电层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送技术领域,输电线路杆塔包括塔体及塔基。为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降低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
采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为传统的输电线路降阻方式之一。自然接地体接地是指将塔基中的金属构件直接与大地接触,以卸放雷电流或故障电流。
然而,输电线路仅凭单纯的金属构件进行散流,散流能力有限,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一种塔基,包括:
起支撑及固定作用的基体,包括本体及导电骨架,所述本体具有底壁及环绕所述底壁周向设置的侧壁,所述导电骨架埋设于所述本体,并延伸至所述底壁;
导电层,覆设于所述侧壁;及
导电固定件,埋设于所述本体,包括固定部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电骨架电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多个侧壁单元,多个所述侧壁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侧壁,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侧壁单元及所述导电层,多个固定部与多个所述侧壁单元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并位于所述本体外,所述夹紧件用于夹紧所述导电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包括螺母及垫片,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及所述垫片配合的螺纹,所述螺母及所述垫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层相对的两侧,并与所述螺纹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固定框结构,所述导电骨架穿设于所述固定框结构,并与所述固定框结构卡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为石墨复合降阻布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骨架及所述本体均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导电骨架与所述本体的轴向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固定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固定件沿所述导电骨架的轴向间隔设置。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包括:
塔体;及
上述塔基,所述塔体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上述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安装时,塔基埋设于大地,并与大地接触。导电骨架、导电固定件及导电层均具有导电性能。导电骨架延伸至底壁,因此,导电骨架可与大地接触,以将集聚于导电骨架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卸放至大地。进一步地,导电层通过导电固定件与导电骨架电连接,因此,集聚于导电骨架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亦可经过导电固定件流动至导电层。而导电层覆设于侧壁,可有效的增大导电骨架与大地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电骨架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可通过导电层更加顺利的卸放,从而可有效提升塔基的散流能力,使得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塔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塔基中去掉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塔基中的导电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100。输电线路杆塔包括塔体及塔基100。塔基100埋设于大地,并与大地接触。塔体设置于塔基100的一端,并突出于地面。塔体用于架设输电线路,塔基100用于支撑塔体。
其中,塔基100包括基体110、导电固定件130及导电层12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塔基100可适用于单桩式、四桩式、大阪式、直柱式、台阶形杆塔等任何尺寸的塔基100。
基体110起支撑及固定塔体的作用。基体110包括本体111及导电骨架112。本体111具有底壁1112及侧壁1113,侧壁1113环绕底壁1112的周向设置。导电骨架112埋设于本体111,并延伸至底壁1112。
具体地,在本体111与导电骨架112成型时,灌注桩具有与本体111形状及尺寸相同的夹板,夹板围设形成本体111的体积空间。导电骨架112放入夹板内,并向夹板内灌注混凝土,并自然风干、凝固后形成基体110。
在本体111中,侧壁1113是指本体111的侧表面,底壁1112是指本体111的底表面。通常,在安装本体111时,侧壁1113及底壁1112均与大地接触。在输电线路杆塔中,塔体设置于侧壁1113远离底壁1112的一侧。
导电骨架112用于支撑本体111。具体地,导电骨架112可以使用铜、铝、合金或者其他材质制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骨架112为钢筋骨架。
钢筋具有较佳的支撑强度及散流作用。因此,将导电骨架112设置为钢筋骨架,在实现支撑的同时可充分发挥自然接地体的功能。在输电线路杆塔中,导电骨架112的一端与塔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底壁1112,并与大地接触。因此,当塔体上存在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时,导电骨架112可将雷电流或故障电流牵引至大地,实现散流,从而使得输电线路可安全运行。
具体地,导电骨架112及本体111可以为规则图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图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骨架112及本体111均为轴对称图形,导电骨架112与本体111的轴向重合。
一般地,为使得塔体稳定的固定于塔基100,一般也将塔体设置为轴对称图形。且塔体的轴向与塔基100的轴向重合。因此,塔基100可从塔体的轴向对塔体进行支撑,从而使得塔基100具有更为稳定的支撑效果。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骨架112还包括多个导电柱1121,多个导电柱1121等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导电骨架112。而且,导电柱1121的延伸方向与塔基100的轴向平行。
具体地,侧壁1113包括多个侧壁单元11131,多个侧壁单元1113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侧壁1113。导电柱1121的数量与侧壁单元11131的数量相等,且每个导电柱1121与相邻的两个侧壁单元11131的连接拐角处位置对应。
因此,多个导电柱1121围设的形状与多个侧壁单元11131围设的形状相等,使得导电骨架112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而且,导电骨架112的支撑力沿塔体的中心向四周均匀的扩散,因而使得塔体可稳定地固定于塔基100上。
导电层120覆设于侧壁1113。
导电固定件130埋设于本体111,包括固定部131及安装部132。安装部132与导电骨架112电连接。固定部131与导电层120电连接。
具体地,导电固定件130可以为铜、铝、合金或者其他材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固定件130为不锈钢构件。
不锈钢构件在具有导电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佳的耐腐蚀性,因此,当塔基100埋设于地下时,导电固定件130与地下土壤中的酸、碱等化学物质较难发生反应,从而便于延长塔基100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佳的电传导可靠性。
具体地,导电固定件130及导电层120均具有导电性。导电层120通过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骨架112电连接,因此,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亦可通过导电固定件130流动至导电层120上。而导电层120覆设于侧壁1113,由此可见,导电层120亦与大地接触。因此,流动至导电层120上的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在与大地接触时可分散至大地,以进行散流。
因此,通过设置导电固定件130将导电骨架112与导电层120电连接,使得导电骨架112可从本体111的底壁1112及侧壁1113与大地接触,继而可有效增大导电骨架112与大地的接触面积,确保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更加顺利的卸放,从而可有效提升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使得塔基100具有较佳的可靠性。
具体地,导电层120可覆设于侧壁1113的部分表面,或者,亦可完全覆设于侧壁111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20完全覆设于侧壁1113。
因此,导电骨架112与本体111的侧壁1113具有最大的电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实现快速散流。
具体地,导电层120可由金属、石墨或者其他导电件构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20为石墨复合降阻布层。
石墨复合降阻布具有较佳的致密性。具体地,致密性越强,分子之间的间距越小,因此,单位空间内的导电分子越多,导电性能越好。因此,使得石墨复合降阻布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通过设置导电层120为石墨复合降阻布层,可将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牵引至本体111的表面并卸放,实现散流。
石墨复合降阻布还具有较佳的耐腐蚀性。相较于金属来说,使用石墨复合降阻布形成导电层120,稳定性更好,耐腐蚀性强,可有效延长塔基100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具有较佳的导电可靠性。
此外,石墨复合降阻布还具有韧性良好的特点,因此,覆设于本体111表面的导电层120可根据大地接触面的表面环境发生形变,以使得导电层120与大地紧密接触,从而可有效增大导电骨架112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实现快速散流。而且,韧性良好的石墨复合降阻布还可根据不同塔基100的形状及型号进行裁剪,并与侧壁1113贴合,以符合实际接地施工的要求。
具体地,石墨复合降阻布的外观为编织物状或者编织带状,并由石墨线编织而成。
石墨线由石墨带经捻线工艺制备。石墨带包括蠕虫石墨、玻璃纤维以及粘合剂。成型时,将石墨经高温膨化获得蠕虫石墨,进而将蠕虫石墨辊轧制成表面光滑的纯石墨纸,并将两层石墨纸进行层叠。在两层石墨纸之间,每间隔1mm至3mm放置一根表面浸润粘合剂的玻璃纤维,并再次辊轧两层石墨纸和中间的玻璃纤维,得到复合石墨纸。
之后,将复合石墨纸裁切至合适宽度的石墨带,进而捻制成粗细均匀、表面光滑、韧性良好的石墨线。
随后,将石墨线经编织机编织成石墨复合降阻布,再次经过辊轧整形去除石墨复合降阻布表面的毛刺及瑕疵,以提升石墨复合降阻布的致密性。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1为多个,多个固定部131沿本体111的周向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固定部131,并沿本体111的周向设置,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层120之间具有多个电连接接触点。因此,不仅使得导电骨架112与导电层120的连接可靠性更好,而且,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还可通过多个固定部131,沿本体111的周向迅速传导至导电层120,从而可从本体111的周向实现快速散流。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31穿设于侧壁单元11131及导电层120,多个固定部131与多个侧壁单元11131一一对应。
多个固定部131穿设于与之对应的侧壁单元11131,并同时穿设于导电层120,可实现导电层120与导电骨架112之间的电连接。而且,此种电连接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每个侧壁单元11131对应一个固定部131,因此,集聚于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可同时传导至每个侧壁单元11131上,以使得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可被分散于各个侧壁单元11131,并通过侧壁单元11131迅速扩散至大地,从而使得塔基100的可靠性较高。
而且,穿设于导电层120的固定部131还可从多个侧壁单元11131的方向支撑导电层120,从而使得导电层120可稳定地固定于本体111,以使得导电层120与导电固件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导电层120在覆设于侧壁1113上时,可通过粘接、销轴、涂覆或者其他方式与本体111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塔基100还包括夹紧件140,夹紧件140安装于固定部131,并位于本体111外,夹紧件140用于夹紧导电层120。
通过设置夹紧件140,将固定部131与导电层120进行夹紧,可提升导电层120与导电骨架11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可进一步地提升导电骨架112与导电层120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方便散流。
而且,夹紧件140的设置简单易操作,便于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地,夹紧件140可以为夹子、螺母141及垫片142、或者其他夹紧件14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夹紧件140包括螺母141及垫片142,固定部131上设置有与螺母141及垫片142配合的螺纹,螺母141及垫片142分别设置于导电层120相对的两侧,并与螺纹螺合。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20为石墨复合降阻布层。石墨复合降阻布层较为柔软且厚度较薄,因此,固定难度较大。而通过设置螺母141及垫片142,螺母141及垫片142与固定部131上的螺纹螺合,可使得导电层120夹紧于螺母141与垫片142之间。因此,在实现石墨复合降阻布固定的同时,还可将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骨架112之间电连接,以实现散流。
而且,通过设置螺母141及垫片142,还可实现石墨复合降阻布层的可拆卸安装。当石墨复合降阻布损坏,导致导电散流效果较差时,可通过拆卸螺母141及垫片142,以更换石墨复合降阻布,从而便于延长塔基100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本体111由混凝土灌注成型,因此,侧壁1113的表面较为粗糙。而垫片142为机械加工零件,通常具有较为光滑的表面,因此,通过设置垫片142,还可将导电层120在螺母141施加挤压力时,将导电层120的挤压处与侧壁1113隔开,从而可确保导电层120在设置螺母141及垫片142的区域,与侧壁1113不接触,以防止本体111粗糙的表面对导电层120造成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导电层120与导电固定件130之间的电连接失效,还可将螺母141及垫片142均设置为不锈钢结构。因此,既可有效防止螺母141及垫片142腐蚀,延长螺母141及垫片142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螺母141及垫片142将导电层120夹紧,当导电层120与固定部131之间的连接失效时,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还可通过固定部131、螺母141及垫片142传导至导电层120,从而使得塔基100的电传导具有较佳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32为固定框结构,导电骨架112穿设于固定框结构,并与固定框结构卡持。
因此,导电固定件130的两端分别与导电骨架112及导电层120直接接触,故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可直接传递至导电固定件130,省略了中间传递件的传导,雷电流或者故障电流的传导速度更快,因此,散流速度亦更快。
具体地,导电固定件130包括多个导电杆133,导电杆133的数量与导电柱1121的数量相等。固定框结构围设形成的图形与导电柱1121围设形成的图形相等,且导电柱1121位于固定框结构相邻的两个框边的拐角处。因此,导电骨架112与固定框结构具有最多的接触点,从而使得导电骨架112与导电固定件130之间的连接更牢靠。故可有效避免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骨架112之间因连接失效而影响散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杆133为螺杆,每个螺杆的一端形成固定部131,固定部131伸出本体111,穿设于一个与之对应的侧壁单元11131,并与导电层120电连接。螺母141及垫片142亦为多个,每个螺杆的一端设置一个螺母141及一个垫片142,螺母141及垫片142与螺杆螺合。多个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固定框结构。
通过设置多个螺杆,使得导电固定件130的成型方式较简单,便于降低塔基100生产成本。而且,多个螺杆的设置,还可根据侧壁单元11131及导电骨架112的形状进行调整,以使得导电固定件130的适应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导电杆133与螺母141及垫片142配合的区域设置螺纹,导电杆133的其他位置均不设置螺纹。
具体地,在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骨架112及导电层120连接时,先将多个螺杆焊接或者捆绑,形成导电固定件130,进而将固定框结构与导电固件采用焊接、捆绑或者其他方式与导电骨架112固定。继而对塔基100进行浇筑,以使得安装部132嵌入本体111,固定部131穿设于侧壁1113,并从侧壁1113裸露出来。
进一步地,将固定部131穿设于石墨复合降阻布。一般情况下,石墨线在编织石墨复合降阻布时,形成的石墨复合降阻布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网孔,网孔的直径在1mm至5mm。石墨复合降阻布具有较佳的韧性,因此,使得网孔具有一定的形变特性,且最大的形变极限为12mm。
故在将固定部131固定石墨复合降阻布时,可将固定部131穿设于网孔,以防止对石墨复合降阻布的致密性造成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杆133的外径应大于0mm,小于等于12mm。
最后,将导电杆133与螺母141、垫片142配合,以将石墨复合降阻布固定于基体110上,实现导电骨架112与导电层120的固定及电连接。
嵌入导电固定件130的基体110作为自然接地体使用。配合导电层120,可增大导电骨架112与大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具有较佳的散流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杆133的延伸方向与导电柱1121的延伸方向垂直。
因此,导电骨架112和导电固定件130之间的挤压力,与导电固定件130对导电层120的支撑力之间相互垂直,互不影响,从而使得固定部131与安装部132之间的工作互不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一个固定框上焊接多个间隔设置的螺杆,以形成导电固定件130。在该种实施例中,螺杆仅作为固定部131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固定件130为多个,多个导电固定件130沿导电骨架112的轴向间隔设置。
因此,在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层120连接时,每个导电固定件130上均有一个固定部131穿设于一个侧壁单元11131。而导电固定件130为多个,因此,一个侧壁单元1113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部131,故安装部132可从多个位置连接并固定导电层120,因而使得导电层120与导电骨架112之间的电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导电固定件130之间错位180度设置。
因此,当导电固定件130为非轴对称图形时,穿设于同一个侧壁单元11131上的相邻的两个固定部131的连线与导电骨架112的轴线不平行。
因此,位于同一个侧壁单元11131上的固定部131可遍布于侧壁单元11131的表面,因而使得导电层120与导电骨架112之间具有较佳的连接稳定性,故散流效果更好。
上述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100,安装时,塔基100埋设于大地,并与大地接触。导电骨架112、导电固定件130及导电层120均具有导电性能。导电骨架112延伸至底壁1112,因此,导电骨架112可与大地接触,以将集聚于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卸放至大地。进一步地,导电层120通过导电固定件130与导电骨架112电连接,因此,集聚于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亦可经过导电固定件130流动至导电层120。而导电层120覆设于侧壁1113,可有效的增大导电骨架112与大地的接触面积,使得导电骨架112上的雷电流或故障电流可通过导电层120更加顺利的卸放,从而可有效提升塔基100的散流能力,使得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100可靠性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塔基,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支撑及固定作用的基体,包括本体及导电骨架,所述本体具有底壁及环绕所述底壁周向设置的侧壁,所述导电骨架埋设于所述本体,并延伸至所述底壁;
导电层,覆设于所述侧壁;及
导电固定件,埋设于所述本体,包括固定部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电骨架电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多个侧壁单元,多个所述侧壁单元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侧壁,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侧壁单元及所述导电层,多个固定部与多个所述侧壁单元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并位于所述本体外,所述夹紧件用于夹紧所述导电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包括螺母及垫片,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母及所述垫片配合的螺纹,所述螺母及所述垫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层相对的两侧,并与所述螺纹螺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固定框结构,所述导电骨架穿设于所述固定框结构,并与所述固定框结构卡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石墨复合降阻布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骨架及所述本体均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导电骨架与所述本体的轴向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固定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固定件沿所述导电骨架的轴向间隔设置。
10.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塔基,所述塔体设置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
CN201920347358.XU 2019-03-19 2019-03-19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Active CN210031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7358.XU CN210031885U (zh) 2019-03-19 2019-03-19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7358.XU CN210031885U (zh) 2019-03-19 2019-03-19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1885U true CN210031885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7358.XU Active CN210031885U (zh) 2019-03-19 2019-03-19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18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1701A (zh) * 2019-03-19 2019-06-1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N109881701B (zh) * 2019-03-19 2024-05-3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1701A (zh) * 2019-03-19 2019-06-1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N109881701B (zh) * 2019-03-19 2024-05-3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1885U (zh)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N109881701B (zh)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N206099215U (zh) 电力输送电缆用电缆固定装置
CN106253538B (zh) 一种电机及其导电环固定支撑装置
CN207283117U (zh) 一种配套街码的紧线器
CN206947555U (zh) 一种柔性石墨引下线装置
CN216362067U (zh) 一种高压针式绝缘子
KR101102991B1 (ko) 피뢰용 탄소 접지봉
CN210224884U (zh) 一种具有支撑底座的架空蜂窝管
CN211016647U (zh) 绝缘子
KR101094624B1 (ko) 동관 및 망관 복합형 접지봉
CN109881701A (zh) 输电线路杆塔及其塔基
CN211063250U (zh) 一种配电柜用排线装置
CN211258899U (zh) 混凝土塔架
CN211728867U (zh) 一种静载锚固试验机的锚具工装
CN201674005U (zh) 导电接线柱
CN216289319U (zh) 一种铜铝稀土接地合金耐腐蚀接地装置
CN215934118U (zh) 一种带有盘线结构的电力控制柜
CN214541672U (zh) 一种高导电率铝合金芯绝缘架空电缆
CN218447792U (zh) 纯空气间隙防雷跌落式熔断器
CN217281960U (zh) 一种在竖向机电管井上固定设置电缆用简易装置
CN210296646U (zh) 一种新型快速压紧式接地端连接器
CN102931614B (zh) 耐张瓷瓶更换装置
CN103066524B (zh) 耐张瓷瓶更换装置
CN212151168U (zh) 一种碳纤维立体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