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4965U - 一种抛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4965U
CN210024965U CN201920613706.3U CN201920613706U CN210024965U CN 210024965 U CN210024965 U CN 210024965U CN 201920613706 U CN201920613706 U CN 201920613706U CN 210024965 U CN210024965 U CN 210024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ing device
cavity
motor
shot blasting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37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章良
王新波
祝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xi Hel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xi Hel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xi Hel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xi Hel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37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4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4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49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装置,包括基座、废料清理装置、固定座以及抛丸装置,所述废料清理装置、固定座以及抛丸装置分别从左至右固设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架。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铸件加工技术领域,该抛丸装置,通过设置转动式机构,单次可成批量对铸件进行抛丸加工,从而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一边抛丸加工,一边对铸件表面的焊渣、氧化皮等进行清刷,而当铸件转动至另一侧时,可进行二次清渣工作,并且可将清理的废渣进行集中收集,防止污染环境,通过二次清渣,可彻底将吸附在铸件表面的废渣进行清理,确保铸件表面干净、清洁,节约了加工成本以及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抛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丸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铸件产品在生产好之后,需要对其表面焊接处的焊渣进行消除,或对其表面的氧化皮等进行消除,我们一般使用抛丸装置,通过抛丸装置抛出的砂或碳化硅颗粒对铸件表面进行击打,从而消除以上杂质。
目前的抛丸装置,在完成清理杂质后,仍有大量的杂质停留在铸件表面,这些杂质大部分不能自行从铸件表面脱落,后续还需要专人专项对杂质进行清理,确保铸件表面干净、清洁,无形中增大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丸装置,解决了现有抛丸装置清理废料能力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装置,包括基座、废料清理装置、固定座以及抛丸装置,所述废料清理装置、固定座以及抛丸装置分别从左至右固设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架,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架轴心处的转轴部分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呈环形均匀设置有毛刷条,所述转动架的边缘处呈环形等距离活动卡接有卡杆,所述转动架的正面对应卡杆的位置处均固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卡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卡杆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
所述抛丸装置的顶部固设有第三电机,所述抛丸装置的内腔开设有储丸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储丸腔内离心搅拌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抛丸装置的左侧开设有通腔,且通腔与储丸腔相互导通。
废料清理装置的内腔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分别固设有第四电机以及导向轮,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导向轮之间传动连接有清洁链带,且清洁链带的右侧贯穿废料清理装置的外壁并延伸至其外。
优选的,所述废料清理装置底部的左侧固设有排废斗,且排废斗与空腔相互导通,所述空腔的左侧固设有废料剔除齿。
优选的,所述抛丸装置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左侧呈倾斜固设有导料斗,所述抛丸装置顶部的右侧固设有吸料机,所述吸料机的出料端与储丸腔相互导通,所述吸料机的进料端通过导料管与回收槽的右侧相互导通。
优选的,所述清洁链带的右侧呈弧形设置,且其弧形所在的轴心处与转动架的轴心重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抛丸装置,通过设置转动式机构,单次可成批量对铸件进行抛丸加工,从而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一边抛丸加工,一边对铸件表面的焊渣、氧化皮等进行清刷,而当铸件转动至另一侧时,可进行二次清渣工作,并且可将清理的废渣进行集中收集,防止污染环境,通过二次清渣,可彻底将吸附在铸件表面的废渣进行清理,确保铸件表面干净、清洁,节约了加工成本以及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架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杆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抛丸装置结构正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废料清理装置结构正剖图。
图中:1、基座;2、废料清理装置;3、固定座;4、抛丸装置;5、转动架;51、转轴;6、第一电机;7、传送带;8、毛刷条;9、卡杆;10、第二电机;11、卡槽;12、卡紧螺栓;13、第三电机;14、储丸腔;15、离心搅拌架;16、通腔;17、空腔;18、第四电机;19、导向轮;20、清洁链带;21、排废斗;22、废料剔除齿;23、回收槽;24、导料斗;25、吸料机;26、导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抛丸装置,包括基座1、废料清理装置2、固定座3以及抛丸装置4,废料清理装置2、固定座3以及抛丸装置4分别从左至右固设在基座1的顶部,固定座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架5,固定座3的中部固设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动架5轴心处的转轴51部分传动连接有传送带7,转轴51的外表面呈环形均匀设置有毛刷条8,毛刷条8采用中硬度毛刷,既可以任意弯曲,又具有一定的清渣效果,转动架5的边缘处呈环形等距离活动卡接有卡杆9,转动架5的正面对应卡杆9的位置处均固设有第二电机10,且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卡杆9的一端相连接,卡杆9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1,卡杆9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12。
抛丸装置4的顶部固设有第三电机13,抛丸装置4的内腔开设有储丸腔14,第三电机13的输出端与位于储丸腔14内离心搅拌架15的顶部相连接,抛丸装置4的左侧开设有通腔16,且通腔16与储丸腔14相互导通。
废料清理装置2的内腔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内分别固设有第四电机18以及导向轮19,第四电机18的输出端与导向轮19之间传动连接有清洁链带20,且清洁链带20的右侧贯穿废料清理装置2的外壁并延伸至其外,清洁链带20的右侧呈弧形设置,且其弧形所在的轴心处与转动架5的轴心重合。
废料清理装置2底部的左侧固设有排废斗21,且排废斗21与空腔17相互导通,最终废渣通过排废斗21集中排出,方便管理,空腔17的左侧固设有废料剔除齿22。
抛丸装置4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槽23,回收槽23的左侧呈倾斜固设有导料斗24,抛丸装置4顶部的右侧固设有吸料机25,吸料机25的出料端与储丸腔14相互导通,吸料机25的进料端通过导料管26与回收槽23的右侧相互导通,通过导料斗24收集抛出的砂、碳化硅颗粒(设置导料斗24的目的是尽可能回收砂、碳化硅颗粒),继而砂、碳化硅颗粒滑落至回收槽23内,且导料斗24不会与铸件产生干涉,然后启动吸料机25(吸料机25采用大功率真空设备,型号可采用AL-300G),将回收槽23内的砂、碳化硅颗粒通过导料管26回收至储丸腔14内,本方案中所有涉及的电机,可采用步进电机。
使用时,如图3所示,首先将铸件卡在卡杆9中部的卡槽11内,然后转动卡紧螺栓12,将铸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卡杆9尽量选择小直径的材料,避免过多遮挡铸件的表面,并且在卡紧铸件时,也需要注意尽量不要遮盖焊接位置,然后依次将全部的卡杆9均固定铸件,然后同步启动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10以及第三电机13,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转动架5转动,通过第二电机10带动卡杆9转动,通过第三电机13带动离心搅拌架15转动,产生离心作用,从而将储丸腔14内的砂、碳化硅颗粒通过通腔16抛出,抛出的砂、碳化硅颗粒击打在铸件的表面焊接处,从而清除掉铸件表面的焊渣、氧化皮等废渣;
进一步的,卡杆9转动可带动铸件转动,从而可使铸件全方位接受击打,通过毛刷条8可在铸件转动的过程中与铸件表面直接接触,对铸件表面进行清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渣的附着力;
然后当铸件转动至靠近废料清理装置2的一侧时,启动第四电机18,带动清洁链带20转动,通过位于废料清理装置2右侧外部的清洁链带20部分与铸件表面直接接触,对附着在铸件表面的废渣进行彻底清理,并通过清洁链带20表面的软毛将废渣吸附住,而当清洁链带20转动至左侧时,通过废料剔除齿22与软毛的摩擦将废渣从软毛中剔除,并使废渣掉落在空腔17的底部,从而防止废渣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该抛丸装置,通过设置转动式机构,单次可成批量对铸件进行抛丸加工,从而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一边抛丸加工,一边对铸件表面的焊渣、氧化皮等进行清刷,而当铸件转动至另一侧时,可进行二次清渣工作,并且可将清理的废渣进行集中收集,防止污染环境,通过二次清渣,可彻底将吸附在铸件表面的废渣进行清理,确保铸件表面干净、清洁,节约了加工成本以及人力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其控制原理、内部结构以及控制开关方式等均为现有技术的常规手段,此处直接引用,不做赘述,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废料清理装置(2)、固定座(3)以及抛丸装置(4),所述废料清理装置(2)、固定座(3)以及抛丸装置(4)分别从左至右固设在基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座(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架(5),所述固定座(3)的中部固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动架(5)轴心处的转轴(51)部分传动连接有传送带(7),所述转轴(51)的外表面呈环形均匀设置有毛刷条(8),所述转动架(5)的边缘处呈环形等距离活动卡接有卡杆(9),所述转动架(5)的正面对应卡杆(9)的位置处均固设有第二电机(10),且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卡杆(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卡杆(9)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杆(9)的一侧面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12);
所述抛丸装置(4)的顶部固设有第三电机(13),所述抛丸装置(4)的内腔开设有储丸腔(14),所述第三电机(13)的输出端与位于储丸腔(14)内离心搅拌架(15)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抛丸装置(4)的左侧开设有通腔(16),且通腔(16)与储丸腔(14)相互导通;
所述废料清理装置(2)的内腔开设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内分别固设有第四电机(18)以及导向轮(19),所述第四电机(18)的输出端与导向轮(19)之间传动连接有清洁链带(20),且清洁链带(20)的右侧贯穿废料清理装置(2)的外壁并延伸至其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清理装置(2)底部的左侧固设有排废斗(21),且排废斗(21)与空腔(17)相互导通,所述空腔(17)的左侧固设有废料剔除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装置(4)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回收槽(23),所述回收槽(23)的左侧呈倾斜固设有导料斗(24),所述抛丸装置(4)顶部的右侧固设有吸料机(25),所述吸料机(25)的出料端与储丸腔(14)相互导通,所述吸料机(25)的进料端通过导料管(26)与回收槽(23)的右侧相互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链带(20)的右侧呈弧形设置,且其弧形所在的轴心处与转动架(5)的轴心重合。
CN201920613706.3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抛丸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4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706.3U CN210024965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抛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3706.3U CN210024965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抛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4965U true CN210024965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2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37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24965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抛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4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4993A (zh) 一种具备金属屑收集功能的金属切削机床
CN108857685A (zh) 一种金属加工的去毛刺设备
CN210024965U (zh) 一种抛丸装置
CN113086674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回收的螺旋进料机
CN108437297A (zh) 一种废弃塑料再生用破碎机
CN218363933U (zh) 一种金属磨料除锈机
CN216298715U (zh) 一种反冲滚筒刮板排屑机
CN218364126U (zh) 钢结构抛丸机
CN215966669U (zh) 多功能卧式带锯床
CN115972002A (zh) 一种电机轴生产加工打磨清洁机
CN208177926U (zh) 一种圆形锻造件的清洁设备
CN214723445U (zh) 涂塑复合钢管抛丸除锈装置
CN213495156U (zh) 一种焊接废屑处理装置
CN210675371U (zh) 一种涂料加工砂磨机
CN210938325U (zh) 一种钢板加工中心铁屑收集系统
CN208852982U (zh) 一种垃圾车用垃圾破碎装置
CN213765469U (zh) 一种抛丸机除尘装置
CN216759126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可收缩的废屑清扫刷
JP3538919B2 (ja) エアー洗浄装置
CN210649944U (zh) 一种自动式磁环倒角装置
CN218194636U (zh) 一种可不停机出料的金属抛丸机丸料回收分离装置
CN212502439U (zh) 一种可清洁表面废屑的配件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11589403U (zh) 一种具有集屑排屑功能的数控机床
CN108774691A (zh) 一种含铅、铜的废渣处理装置
CN218575674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废屑收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