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926U - 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18926U CN210018926U CN201920658204.2U CN201920658204U CN210018926U CN 210018926 U CN210018926 U CN 210018926U CN 201920658204 U CN201920658204 U CN 201920658204U CN 210018926 U CN210018926 U CN 210018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ring
- cooking
- base
- shell
- spig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KAKZBPTYRLMSJV-UHFFFAOYSA-N Buta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KAKZBPTYRLMSJ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Acryl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C=CC#N NLHHRLWOUZZQ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467686 Eschscholzia lobb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79 polyme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propylene Natural products CC=C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805 prop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1])C([H])([H])[*:2]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897 ter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包括:底座;支撑环,配接于所述底座上;以及外壳,配接于所述支撑环外;其中,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环及所述底座均凹凸配合以限制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烹饪主体的横向移动,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环和/或底座卡接固定以限制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烹饪主体的纵向移动。由于外壳与支撑环及底座均通过凹凸配合限制其相对于支撑环沿烹饪主体横向的位置,并且外壳与支撑环和/或底座卡接固定限制其相对于支撑环沿烹饪主体纵向的位置,保证了外壳沿横向及纵向牢固地固定于支撑环外,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从而节省了装配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电饭煲及电炒锅等烹饪器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烹饪器具主要包括烹饪主体及盖体,盖体可开合地盖设于烹饪主体上,烹饪主体一般包括底座、支撑环、外壳及内锅,支撑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且与底座界定形成收容腔,内锅收容于收容腔内,外壳罩设于支撑环外并与底座连接。
传统烹饪主体的外壳与支撑环及底座均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进行,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由于需要较多的紧固件,导致装配时较为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烹饪主体装配耗时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节省装配时间的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一种烹饪主体,包括:
底座;
支撑环,配接于所述底座上;以及
外壳,配接于所述支撑环外;
其中,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环及所述底座均凹凸配合以限制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烹饪主体的横向移动,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环和/或所述底座卡接固定以限制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支撑环沿所述烹饪主体的纵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环的顶端止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止口,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环延伸的第一凸止口,所述第一凸止口与所述第一凹止口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的顶端止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二凹止口,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壳延伸的第二凸止口,所述第二凸止口与所述第二凹止口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本体及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设置的凸起,所述第二凹止口设置于所述凸起的底端,所述凸起的顶端形成第一卡接部,所述支撑环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包括主体、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主体的顶端连接且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凹止口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端,所述主体的顶端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支撑环的周向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中一者设置有第三凹止口,另一者设置有第三凸止口,所述第三凸止口与所述第三凹止口相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主体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外壳及所述支撑环以将两者固定。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烹饪主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烹饪主体上。
上述烹饪主体及烹饪器具,由于外壳与支撑环及底座均通过凹凸配合限制其相对于支撑环沿烹饪主体横向的位置,并且外壳与支撑环和/或底座卡接固定限制其相对于支撑环沿烹饪主体纵向的位置,保证了外壳沿横向及纵向牢固地固定于支撑环外,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从而节省了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烹饪主体的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又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C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烹饪主体的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100及盖体,烹饪主体100用于存放食物,盖体可开合地盖设于烹饪主体100上,从而对存放于烹饪主体100内的食物进行烹饪。具体地,该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烹饪器具,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电饭煲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作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再者实施例中的图式亦省略不必要组件,并清楚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烹饪主体100包括底座10、支撑环20及内锅,支撑环20配接于底座10上,并与底座10界定形成收容腔,内锅收容于收容腔内用于存放食物,盖体配置于支撑环20的开口部,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对烹饪主体100进行开闭,从而以将内锅从收容腔内取出或放置于收容腔内。具体地,底座10与支撑环2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烹饪主体100还包括外壳30,外壳30配接于支撑环20外。具体地,外壳30采用ABS塑料(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三种单体相对含量可任意变化,制成各种树脂)制造而成。
由于支撑环20使用的材料是PP料(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难以实现拉丝、喷涂等外观效果,在支撑环20外配置由ABS塑料制成的外壳30,可以便于实现拉丝、喷涂等外观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30与支撑环20及底座10均凹凸配合,从而限制外壳30相对于支撑环20沿烹饪主体100的横向移动;且外壳30与支撑环20和/或底座10卡接固定,从而限制外壳30相对于支撑环20沿烹饪主体100的纵向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限制了外壳30相对于支撑环20沿烹饪主体100的横向及纵向的移动,如此保证了外壳30沿横向与纵向固定于支撑环20外,由于外壳30与支撑环20及底座10的固定方式均是采用凹凸配合或者卡接固定的方式,减少了外部紧固件的使用,从而节省了装配时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横向即为电饭煲放置于工作台面上时的水平截面方向,纵向即为电饭煲放置于工作台面上时的竖直截面方向。且当支撑环20为标准的圆环形时,上述横向也即为支撑环20的径向,上述纵向也即为支撑环的轴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30与支撑环20的顶端凹凸配合,如此,保证了外壳30可以包围支撑环20的顶端,以便于对电饭煲进行外观处理。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0也可以选择与支撑环20的其他位置凹凸配合,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2,具体地,支撑环2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止口41,外壳30的内侧设置有朝向支撑环20延伸的第一凸止口42,第一凸止口42与第一凹止口41相配合。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凸止口42设置于支撑环20的顶端,第一凹止口41设置于外壳30的内侧,以实现外壳30与支撑环20的顶端凹凸配合,在此亦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沿支撑环20的周向上,支撑环20的顶端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止口41,外壳30的内侧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止口42,每个第一凸止口42与每个第一凹止口41凹凸配合,以增加外壳30与支撑环20固定的牢固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实现外壳30与支撑环20的顶端凹凸配合的方式也不限于止口配合的方式。如可以在外壳30的内侧直接设置有凹槽,支撑环20的顶端设置有凸台,通过凸台与凹槽以实现外壳30与支撑环20的顶端凹凸配合,在此亦不作限定。
参阅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环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凹止口61,外壳30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凸止口62,第三凸止口62与第三凹止口61相配合。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凹止口61也可以设置于外壳30的内侧面,第三凸止口62设置于支撑环20的外侧面,在此亦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沿支撑环20的周向上,支撑环20的外侧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止口61,外壳30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凸止口62,每个第三凸止口62与每个第三凹止口61凹凸配合,以进一步增加外壳30与支撑环20固定的牢固性。
参阅图5及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30与底座10的顶端止口配合。具体地,外壳30设置有第二凹止口51,底座1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止口52,第二凸止口52与第二凹止口51相配合。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凹止口51也可以设置于底座10的顶端,第二凸止口52设置于外壳30上。
参阅图7及图8,进一步,外壳30包括本体31及凸出于本体31的内表面的凸起32,第二凹止口51设置于凸起32的底端,凸起32的顶端形成第一卡接部71,支撑环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部72,第一卡接部71与第二卡接部72卡接固定。如此,第二凹止口51与第一卡接部71均设置于上述凸起32上,当第二凹止口51与第二凸止口52凹凸配合后,第一卡接部71与第二卡接部72直接卡接固定,以便于外壳30、底座10及支撑环20三者固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起32的底端可以直接开设形成有第二凹止口51,也可以是凸起32的底端与本体31的内表面共同界定形成凸起32的底端,在此不作限定。且上述第一卡接部71也可以设置于外壳30的其他位置,相应地,第二卡接部72设置于支撑环20相对应的位置,在此亦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30还可以与底座10卡接固定,也即为外壳30与支撑环20及底座10均卡接固定;或者外壳30单独与底座10卡接固定,在此均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32包括主体321、第一限位部322及第二限位部323,第一限位部322与第二限位部323均与主体321的顶端连接且沿支撑环20的周向间隔设置。上述第二凹止口51开设于主体321的底端,主体321的顶端形成第一卡接部71,第二卡接部72与第一卡接部71卡接且沿支撑环20的周向限位于第一限位部322与第二限位部323之间。如此,通过第一限位部322与第二限位部323的设置,外壳30相对于支撑环20沿周向的位置被限定,避免了外壳30相对于支撑环20沿周向转动。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部322与第二限位部323也可不为凸起32的一部分,如第一限位部322与第二限位部323设置于外壳30内的其他部位亦可,或者设置于支撑环20外的其他部分亦可,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外壳30与支撑环20固定的牢固性,烹饪主体100还包括紧固件80,紧固件80穿设于外壳30与支撑环20以将两者固定。具体地,紧固件80为紧固螺钉。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主体100还包括紧固件80,通过紧固件80将外壳30以支撑环20固定,但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外壳30与支撑环20及底座10均凹凸配合,且外壳30与支撑环20和/或底座10之间卡接固定,如此所需的紧固件80的数量大大减小,所需装配时间减少。
更具体地,上述紧固件80穿设于外壳30与支撑环20背向用户的一侧,且通过铰链盖遮盖,以避免影响整个电饭煲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烹饪器具所包括的烹饪主体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主体100及烹饪器具,具有有益效果:
由于外壳30与支撑环20及底座10均通过凹凸配合以限制其相对于支撑环20沿烹饪主体100横向的位置,并且外壳30与支撑环20和/或底座10卡接固定以限制其相对于支撑环20沿烹饪主体100纵向的位置,保证了外壳30沿横向及纵向牢固地固定于支撑环20外,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从而节省了装配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0);
支撑环(20),配接于所述底座(10)上;以及
外壳(30),配接于所述支撑环(20)外;
其中,所述外壳(30)与所述支撑环(20)及所述底座(10)均凹凸配合以限制所述外壳(30)相对于所述支撑环(20)沿所述烹饪主体(100)的横向移动,所述外壳(30)与所述支撑环(20)和/或所述底座(10)卡接固定以限制所述外壳(30)相对于所述支撑环(20)沿所述烹饪主体(100)的纵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与所述支撑环(20)的顶端止口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凹止口(41),所述外壳(30)的内侧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环(20)延伸的第一凸止口(42),所述第一凸止口(42)与所述第一凹止口(4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与所述底座(10)的顶端止口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设置有第二凹止口(51),所述底座(10)的顶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壳(30)延伸的第二凸止口(52),所述第二凸止口(52)与所述第二凹止口(5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包括本体(31)及凸出于所述本体(31)的内表面设置的凸起(32),所述第二凹止口(51)设置于所述凸起(32)的底端,所述凸起(32)的顶端形成第一卡接部(71),所述支撑环(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部(72),所述第一卡接部(7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72)卡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2)包括主体(321)、第一限位部(322)及第二限位部(323),所述第一限位部(3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23)均与所述主体(321)的顶端连接且沿所述支撑环(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凹止口(51)设置于所述主体(321)的底端,所述主体(321)的顶端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71),所述第二卡接部(72)沿所述支撑环(20)的周向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2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2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0)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30)的内侧面中一者设置有第三凹止口(61),另一者设置有第三凸止口(62),所述第三凸止口(62)与所述第三凹止口(61)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主体(100)还包括紧固件(80),所述紧固件(80)穿设于所述外壳(30)及所述支撑环(20)以将两者固定。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烹饪主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盖设于所述烹饪主体(100)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8204.2U CN210018926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8204.2U CN210018926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18926U true CN210018926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64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5820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926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18926U (zh) |
-
2019
- 2019-05-08 CN CN201920658204.2U patent/CN2100189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18926U (zh) | 烹饪主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984694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0930845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9452876B (zh) | 壳体组件、烹饪器具和形成壳体组件的方法 | |
CN218651447U (zh) | 盖体及烹饪器具 | |
CN21423109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109431229B (zh) | 烹饪器具 | |
CN221012840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6932800U (zh) |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6494900U (zh) | 一种炒菜机的锅盖结构及炒菜机 | |
CN21183398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208926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065867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574679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383271U (zh) | 可拆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53387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020825U (zh) | 电热锅具 | |
CN216187503U (zh) | 一种用于颗粒炉料箱的箱盖及颗粒炉料箱 | |
CN210077363U (zh) |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5838348U (zh) | 内锅组件和具有该内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 |
CN218606194U (zh) | 一种盖体和烹饪器具 | |
CN214073012U (zh) | 电炸锅 | |
CN21795965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687001U (zh) |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0902558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