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999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69996U CN209769996U CN201821661442.0U CN201821661442U CN209769996U CN 209769996 U CN209769996 U CN 209769996U CN 201821661442 U CN201821661442 U CN 201821661442U CN 209769996 U CN209769996 U CN 2097699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connecting piece
- pot
- cooking applianc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和壳体。煲体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内锅。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当盖体盖合煲体时,盖体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连接件。壳体主体由金属板材弯卷成型,金属板材在接缝处的边缘形成有折边。连接件具有两个开口相对的U型槽,壳体主体的折边分别容纳于U型槽内。连接件和折边朝向壳体的内侧或外侧弯折以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其壳体在连接件连接的位置进行折弯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夹角可以阻止连接件从折边上松脱,保证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大多包含有构造为壳体的零件,例如煲体的外壳、装饰圈、保温圈等。以煲体的装饰圈为例,构成装饰圈的金属板材大多采用折边搭接并使用连接件固定的方式连接成型。由于采用了额外的连接件,容易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当烹饪器具受到撞击或冲击时,连接件容易从折边松脱。现有的此类壳体的连接强度难以满足高标准的使用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由金属板材弯卷成型,所述金属板材在接缝处的边缘形成有折边;和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两个开口相对的U型槽,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折边分别容纳于所述U型槽内;
其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折边朝向所述壳体的内侧或外侧弯折以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其壳体在连接件连接的位置进行折弯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夹角可以阻止连接件从折边上松脱,保证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由此,可以更好地实现防松脱的效果。
可选地,构成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金属板材在靠近所述折边的位置处形成有工艺缺口,所述金属板材的位于所述工艺缺口和所述接缝之间的部分、所述折边和所述连接件共同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由此,弯折工序不会对壳体的形状产生不良影响。
可选地,所述折边具有沿所述壳体主体的轴向延伸并超出所述壳体主体的边缘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连接件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由此,仅对延伸部进行折弯,不会对壳体的形状产生不良影响。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装饰圈,所述装饰圈形成所述煲体的外壳体的一部分。由此,壳体能够满足煲体对装饰圈连接强度的要求。
可选地,所述煲体还包括底座和中板,所述装饰圈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中板之间。由此,装饰圈能够提高煲体外表面的强度和耐磨性。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连接件位于所述煲体的后部,所述煲体的后部设置有覆盖所述壳体的后盖。由此,通过后盖覆盖折弯所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会影响煲体的形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装饰圈的立体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装饰圈的壳体主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的装饰圈的连接件的立体视图;
图6为图2所示的装饰圈在弯折前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7为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装饰圈的壳体主体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构造为包括煲体10和盖体20。煲体10可以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未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煲体10内可以设置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0中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未示出)等。盖体20可以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0,并且能够相对于煲体10可开合。当盖体20盖合在煲体10上时,盖体20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此外,烹饪器具还包括如图2所示的壳体13。壳体13大致具有环状的横截面。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3可以构造为环形,作为装饰圈形成煲体10的外壳体的一部分,增加煲体10的强度和耐磨性。然而,根据实际需要,壳体13沿轴向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壳体13还可以作为保温圈使用并且构造为筒形,其设置在煲体的外壳体和内锅之间,并将内锅围绕在其中,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3作为装饰圈使用,因此,在以下描述中,壳体13也可以称为装饰圈13。如图1所示,从外部观察时,煲体10包括底座11、中板12和装饰圈13。其中,底座11大致构造为包括底壁和从底壁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底座11的底壁和侧壁围成容纳内锅和加热装置等零部件的空间。中板12设置在底座11的上方,用于封闭底座11的开口,使煲体10的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对其中的零部件起保护作用。装饰圈13设置在底座11和中板12之间,并且环绕一周。
如图2和图3所示,装饰圈13主要包括壳体主体14和连接件15。其中,壳体主体14由金属板材通过弯卷工艺成型以形成大致环形的形状。可以理解,壳体主体14的具体形状与煲体10的形状相适应。例如,壳体主体14可以根据煲体10的实际形状构造为圆环形或圆角方环形等。
如图4所示,构成壳体主体14的金属板材在接缝处的边缘形成有折边141。再参考图5,连接件15具有两个开口相对的U型槽151。如图6所示,当壳体主体14弯卷成型之后,使连接件15的两个U型槽151分别套在两个折边141上,并将连接件15和折边141压紧贴合。然后将连接件15和折边141朝向壳体主体14的内侧或外侧弯折,以形成如图3所示的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两部分。
其中,如图4所示,构成壳体主体14的金属板材在靠近折边141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的工艺缺口142。如此,工艺缺口142可以使金属板材在位于工艺缺口142和折边141之间的部分与主体部分分离。从而可以对该部分板材与折边141和连接件15共同折弯,而不会对壳体主体14的形状产生影响。图7示出了另一种构造的壳体主体14’。其中,折边141’具有沿壳体主体14’的轴向延伸超出壳体主体14’的边缘的延伸部141’a。可以对折边141’的延伸部141’a和连接件15共同折弯,同样不会对壳体主体14’的形状产生影响。
第一部分131由于弯折而与壳体主体14的轴向产生夹角,而第二部分132仍然与壳体主体14的轴向保持大致平行。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阻止了连接件15沿壳体主体14的轴向从折边141松脱,从而保证了连接件15的连接作用。优选地,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之间的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90°,以进一步保证放松脱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将与壳体主体14的轴向保持平行的部分称为第一部分,而将被弯折的部分称为第二部分。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31构造为朝向壳体主体14的内侧弯折,这样不会对装饰圈13的外形轮廓产生大的影响。并且可以理解,当安装至煲体10时,装饰圈13的连接件15应该位于煲体10的后部。煲体10的后部设置有后盖(未示出)对连接件15进行遮挡,使煲体10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其壳体在连接件连接的位置进行折弯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夹角可以阻止连接件从折边上松脱,保证连接强度。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10),所述煲体(10)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内锅;
盖体(20),所述盖体(20)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10)上,当所述盖体(20)盖合所述煲体(10)时,所述盖体(20)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以及
壳体(13),所述壳体(13)包括:
壳体主体(14),所述壳体主体(14)由金属板材弯卷成型,所述金属板材在接缝处的边缘形成有折边(141);和
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具有两个开口相对的U型槽(151),所述壳体主体(14)的所述折边(141)分别容纳于所述U型槽(151)内;
其中,所述连接件(15)和所述折边(141)朝向所述壳体(13)的内侧或外侧弯折以形成具有夹角的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31)和所述第二部分(132)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壳体主体(14)的所述金属板材在靠近所述折边(141)的位置处形成有工艺缺口(142),所述金属板材的位于所述工艺缺口(142)和所述接缝之间的部分、所述折边(141)和所述连接件(15)共同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131)或所述第二部分(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具有沿所述壳体主体的轴向延伸并超出所述壳体主体的边缘的延伸部(141’a),所述延伸部(141’a)和所述连接件(15)弯折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131)或所述第二部分(1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为装饰圈,所述装饰圈形成所述煲体(10)的外壳体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10)还包括底座(11)和中板(12),所述装饰圈位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中板(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的连接件(15)位于所述煲体(10)的后部,所述煲体(10)的后部设置有覆盖所述壳体(13)的后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61442.0U CN209769996U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61442.0U CN209769996U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69996U true CN209769996U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8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61442.0U Active CN209769996U (zh) | 2018-10-12 | 2018-10-12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69996U (zh) |
-
2018
- 2018-10-12 CN CN201821661442.0U patent/CN2097699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699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939357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91135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84694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961726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984951U (zh) | 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985083U (zh) | 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21012840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001890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21871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58258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961802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4128039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230753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820562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9452841B (zh) | 壳体组件、烹饪器具和形成金属壳体的方法 | |
CN215383101U (zh) |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534025U (zh) |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573834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984685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4855953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8274485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98496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326177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127155U (zh) | 锅具组件及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