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0845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30845U CN210930845U CN201921314023.4U CN201921314023U CN210930845U CN 210930845 U CN210930845 U CN 210930845U CN 201921314023 U CN201921314023 U CN 201921314023U CN 210930845 U CN210930845 U CN 2109308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inner shell
- cooking appliance
- outer shell
- b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构成容置空间;内壳,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形成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腔体,内壳构成加热空间,外壳与内壳之间密封设置;内锅,内锅放置于加热空间内。本申请烹饪器具的外壳和内壳之间不容易进入水汽,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烹饪器具中,有使用水浴和/或蒸汽加热的方式,而在进行水浴和/或蒸汽加热时,产生蒸汽,烹饪器具中的电子元件容易受到蒸汽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容易受蒸汽影响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外壳构成容置空间;内壳,内壳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与外壳形成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腔体,外壳与内壳之间密封设置;内壳构成加热空间;内锅,内锅放置于加热空间内。
其中,外壳与内壳为一体结构;或者,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其中,第一密封件包覆于内壳沿口,内壳沿口朝向外壳翻折,并抵接于外壳。
其中,内壳沿口朝向外壳翻折,抵接于外壳;第一密封件夹设于内壳和外壳之间,封堵内壳沿口和外壳的抵接处。
其中,内壳沿口朝向外壳的一侧和/或外壳朝向内壳的一侧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密封件卡置于所述凸出部上;或者,所述内壳沿口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和/或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卡置于所述凹槽内。
其中,外壳内侧形成有台阶面,内壳沿口抵靠于台阶面。
其中,外壳内侧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多条加强筋抵靠内壳,且支撑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卡置于加强筋和内壳沿口之间。
其中,外壳内侧在内壳沿口到外壳沿口的方向上,朝外倾斜设置;内壳沿口与外壳过盈配合。
其中,内壳包括内壳主体和内锅支架,内锅支架设置于内壳主体的底部内侧,内锅放置于内锅支架上。
其中,内壳还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置于内壳主体的底部外侧。
其中,内壳还包括加热件,内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一通孔,加热件连接于内壳主体的底部,且覆盖通孔。
其中,加热件和内壳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其中,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及设置于上盖的提手,提手相对上盖的周缘伸出;外壳上设置有卡接槽及连通卡接槽的安装槽口,安装槽口开设于外壳沿口;提手伸出上盖的部分放置于安装槽口,并由安装槽口旋转卡置于卡接槽,使上盖盖设于内壳上。
其中,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电路结构,设置于内壳和外壳之间;和/ 或开关按钮,开关按钮设置于外壳上,连接电路结构;和/或电源插头,电源插头设置于外壳上,连接电路结构。
本申请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内壳和内锅,其中,内壳放置于外壳中,内锅放置于内壳中,内壳中可存放水,以通过水和/或蒸汽对内锅进行加热;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腔体,且内壳和外壳之间密封设置,从而避免加热时水汽进入到内壳和外壳之间,保证电子元件不受水汽影响,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中上盖及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中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3,图1是本申请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烹饪器具100包括外壳11、内壳12和内锅13。
其中,外壳11构成容置空间;内壳12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与外壳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腔体,内壳12则构成加热空间,外壳11 和内壳12之间密封设置;内锅13放置于加热空间内。
内壳12的加热空间内可放置水,通过对水进行加热,或者加入加热后的水,利用加热的水和/或水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可对内锅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饪。内壳12中产生的蒸汽使得烹饪器具处于蒸汽环境中,本实施例中,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密封设置,可避免蒸汽进入到内壳12 和外壳11之间,避免对其中的电子元件造成影响。
具体来说,外壳11与内壳12可以为一体结构,在制造时直接形成外壳11与内壳12密封连接;或者,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还可设置第一密封件14,由第一密封件14实现外壳11与内壳12在连接处的密封。
请继续参阅图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其中,内壳沿口 121朝向外壳11翻折,抵接于外壳11,通过这种结构减小内壳沿口121 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
在外壳11内侧还形成有台阶面116,内壳沿口121抵靠于该台阶面 116。进一步的,外壳11的内侧在内壳沿口121到外壳沿口111的方向上,朝外倾斜,即呈外扩趋势,呈喇叭状,外壳1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 小于9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倾斜,相应外壳11的内侧也倾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外壳11的内侧倾斜。
上述设置方式便于将内壳12放入外壳11中,且内壳沿口121的端面抵接于外壳11,内壳沿口121设置尖角,从而能够与外壳11过盈配合,可进一步的减小内壳沿口121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
第一密封件14则封堵于内壳沿口121和外壳11的抵接处,避免水汽进入到外壳和内壳之间。内壳沿口121可直接抵接于外壳11,第一密封件14则可以夹设在内壳沿口121和外壳11之间。第一密封件14为环状结构。为使得第一密封件14能够稳固设置,在内壳沿口121朝向外壳11的一侧设置有凸出部122,第一密封件14上设有与突出部适配的凹槽以使第一密封件14卡置于该凸出部122上,该凸出部122为凸出筋。还可将凸出部设置在外壳11朝向内壳沿口121的一侧,使得第一密封件14能卡置于该凸出部。或者在内壳沿口121朝向外壳11的一侧或外壳11朝向内壳沿口121的一侧上设置凹槽,第一密封件14具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以卡置于该凹槽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还可包覆在内壳沿口上,内壳沿口将第一密封件抵接在外壳11上,也可实现密封。
在外壳11的内侧还设置有多条加强筋112或一条加强筋112,加强筋112位于台阶面116的下方,加强筋112可加强外壳11的强度,还可抵靠于内壳12,对内壳12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同时还可支撑固定第一密封件14,即第一密封件14可卡置于内壳沿口121和加强筋112之间;还可减少内壳中加热水的热量传递,避免外壳过热。
外壳11可以为圆筒状,多条加强筋112可均匀分布于外壳11的整圈内侧,还可仅分布于外壳11的部分圈内侧,加强筋112可以为上下延伸条状,延伸方向与外壳11的中心轴平行;也可以为形成于内壳中的多圈或一圈圆环形加强筋。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烹饪器具方便制造、易清洁,且烹饪器具整体形态更为美观。
请结合图4,图4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内壳12包括内壳主体123和内锅支架124,内锅支架124设置在内壳主体123的底部内侧,用于支撑内锅13,内锅13放置在内锅支架124上。内锅支架124能够保证内锅13和内壳主体123底部之间有一定量的水,进一步的,内锅支架124的高度设置为2cm~4cm。保证内锅13和内壳主体123底部之间的水不少于50ml。同理,在内壳主体123侧面也可设置支架,以对内锅进行固定,防止内锅晃动。
内壳12还包括加热件125,加热件125可设置在内壳主体123底部或侧壁。例如,加热件125可设置在内壳主体123的底部外侧,即加热件125位于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贴附于内壳主体123的底部,内壳主体123为导热件如金属,加热件125通过内壳主体123对其中的水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内壳主体123的底部还可设置一通孔1231,加热件 125连接于内壳主体123的底部,覆盖该通孔1231,加热件125直接接触水,直接对水进行加热。在加热件125和内壳主体12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6,避免水进入到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
具体的,内壳主体123的底部在通孔1231处形成有卡合槽1232,第二密封件126卡置于该卡合槽1232中,且压设于卡合槽1232和加热件125之间。
烹饪器具100中还包括上盖15和提手16,提手16设置于上盖15 上,提手16可通过螺钉或卡扣与上盖15连接,或提手16与上盖15为一体结构。上盖15盖设于内壳12上,用于使加热空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密封空间,可形成蒸汽实现加热。上盖15上设置有蒸汽孔151,避免加热空间内压力过大。
提手16及上盖15可以有多种形式,提手16可固定连接于上盖15 的中心位置,或固定连接于相对中心位置对称的位置,便于提拉时均衡受力。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7,提手16固定设置于上盖15上,且由上盖15的周缘伸出。
对应外壳11上设置有卡接槽113和安装槽口114,安装槽口114与卡接槽113连通,安装槽口114开设于外壳沿口111。
上盖15在盖设于内壳12上时,提手16伸出上盖15的部分由安装槽口114放入,并旋转卡置于卡接槽113中,此时上盖15盖设于内壳 12上,上盖15与内壳12之间也通过旋合实现扣接,在提手16旋转卡置于卡接槽113中的同时,上盖15与内壳12也实现旋合扣接。本实施例中,上盖15和提手16的集成,实现了盖合和提带的作用。
在提带该烹饪器具100时,会对提手16产生一个旋转作用力,因而在卡接槽113的槽壁上还设置有防滑凸点1131,可防止在提带时,提手16旋转,滑出卡接槽113。
进一步的,请结合图8,图8是图1所示烹饪器具实施例中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内锅13中可放置蒸笼17,而在蒸笼17上可盖设有内盖 18,内盖18上设置有蒸汽阀181。内锅沿口131处还可设置把手132,方便取出内锅13。
为了实现加热,在本实施例烹饪器具100中还设置有电路结构(图未示),开关按钮22和电源插头23,其中电路结构设置于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与加热件125连接,使加热件125实现发热。开关按钮22 设置于外壳11上,连接电路结构,用于接通或断开电源。电源插头23 也设置于外壳11上,连接电路结构。
本实施例中,开关按钮22和电源插头23相对于烹饪器具的中心轴所构成的夹角为90°或180°,在使用时,一般开关按钮22面朝用户放置。因而夹角为90°时,更便于用户使用,插拔电源时可不用转动整个烹饪器具100;夹角为180°时,按钮两侧看起来没有孔洞,更为简洁美观。
开关按钮22具体包括按钮221和弹簧222,外壳11上形成有凹槽 115,按钮221卡置与凹槽115中,且与凹槽115之间设置有弹簧222。
本实施例烹饪器具100可以为蒸汽饭盒,蒸汽锅,炖锅等,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电子元件的空间对蒸汽有一定阻隔作用。此外,本实施例中上盖及把手的集成设计,可一次完成盖合和提拉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构成容置空间;
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形成用于放置电子元件的腔体,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内壳构成加热空间;
内锅,所述内锅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内壳沿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包覆于所述内壳沿口,所述内壳沿口朝向所述外壳翻折,并抵接于所述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内壳沿口,所述内壳沿口朝向所述外壳翻折,并抵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封堵所述内壳沿口和所述外壳的抵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沿口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和/或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密封件卡置于所述凸出部上;或者,所述内壳沿口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和/或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内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卡置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侧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内壳沿口抵靠于所述台阶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至少一条加强筋,至少一条所述加强筋抵靠所述内壳,且支撑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卡置于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内壳沿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侧在所述内壳沿口到所述外壳沿口的方向上朝外倾斜设置;所述内壳沿口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内壳主体和内锅支架,所述内锅支架设置于所述内壳主体的底部内侧,所述内锅放置于所述内锅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内壳主体的底部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内壳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内壳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加热件连接于所述内壳主体的底部,且覆盖所述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和所述内壳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盖及设置于所述上盖的提手,所述提手至少部分相对所述上盖的周缘伸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卡接槽及连通所述卡接槽的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开设于外壳沿口;所述提手伸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用于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口并由所述安装槽口旋转卡置于所述卡接槽以使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内壳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电路结构,所述电路结构设置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和/或,
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设置于所述外壳上,连接所述电路结构;和/或,
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头设置于所述外壳上,连接所述电路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4023.4U CN210930845U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14023.4U CN210930845U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30845U true CN210930845U (zh) | 2020-07-07 |
Family
ID=7139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14023.4U Active CN210930845U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308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45508A (zh) * | 2022-04-28 | 2022-08-02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机电安装用远程控制设备 |
-
2019
- 2019-08-13 CN CN201921314023.4U patent/CN2109308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45508A (zh) * | 2022-04-28 | 2022-08-02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机电安装用远程控制设备 |
CN114845508B (zh) * | 2022-04-28 | 2024-04-12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机电安装用远程控制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4226555A (ja) | 防水型制御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湯沸しポット | |
CN210930845U (zh) | 烹饪器具 | |
CN111513538A (zh) | 烹饪器具 | |
JP3194420U (ja) | 多機能調理器 | |
JP6419387B2 (ja) | 2つ内釜を有する新規な炊飯器 | |
CN21093081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371385U (zh) | 手柄及烹饪器具 | |
CN111329333B (zh) | 便携式加热容器 | |
CN214259073U (zh) |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3075385U (zh) | 便携式加热容器 | |
CN213371452U (zh) | 密封圈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6602467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7912987B (zh) |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21012840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2233468U (zh) | 电饭盒 | |
CN219020825U (zh) | 电热锅具 | |
CN21337145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533962U (zh) | 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 | |
CN21682279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489530U (zh) | 一种可拆式电煮锅 | |
CN219594320U (zh) | 锅体组件及烹饪电器 | |
CN217792593U (zh) |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上开式烹饪器 | |
CN214387211U (zh) | 盖体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 |
CN215777405U (zh) |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1130752U (zh) | 隔热装置、烹饪器具和隔热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