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749U - 一种被芯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芯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8749U
CN210018749U CN201920465320.2U CN201920465320U CN210018749U CN 210018749 U CN210018749 U CN 210018749U CN 201920465320 U CN201920465320 U CN 201920465320U CN 210018749 U CN210018749 U CN 210018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elastic
parts
needle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53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duoduo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653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8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8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87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芯固定器,包括有锁座和锁针,所述锁座内安装有能够将插入锁座内的锁针锁定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在受到沿第一方向的外力推动下解锁;所述锁座内安装有弹性驱动部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能够在受到沿第二方向的外力时发生形变;当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设定形变量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沿第一方向的推力,并推动自锁机构解锁。所述锁座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额外工具辅助解锁的前提下防止误触碰导致锁扣解锁,避免锁针针头暴露误伤用户。

Description

一种被芯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固定被芯与被套的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文献号为CN2085508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被子被芯的填充式连接扣,它包括扣头壳体和大头针,所述扣头壳体内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中设有防脱装置,扣头壳体上设有穿针孔,穿针孔位置对应在防脱装置插入孔处,所述大头针的尖端穿过被子被芯并插入防脱装置中限位。
上述文献的方案中,解锁时需要使用磁铁吸引滚珠使滚珠与大头针脱离从而实现解锁,用于解锁的磁铁需要独立存放,用户容易存在磁铁丢失或者忘记储藏位置而发生无法拆卸连接扣的情况。
文献号为CN245234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棉被内胎固定锁扣,包括:安全卡座和锁针,其特征在于:安全卡座内设有一弹性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可将从安全卡座插孔插入的锁针锁定。使用时,手持安全卡座,并对安全卡座稍施加压力,以克服安全卡座内弹性自锁机构的弹力,使锁针轻松插入弹性自锁机构,此时解除对安全卡座的压力,弹性自锁机构依靠其自身的弹力复位,将锁针紧紧地锁住,以此方式阻止锁针从棉被上退出,实现棉被内胎与被衬或被套之间的连接固定。
上述文献的方案中,用于解锁的手动块两端露出安全卡座外壁,这样的结构形式方便了锁扣的直接解锁,无需磁铁辅助进行解锁,操作方便。但存在的问题是安全性下降。结合该专利文献的附图所示,其用于解锁的手动块外端露出安全卡座的外壁,这样存在手动块受到误触碰而解锁,容易导致锁针针头暴露误伤用户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必须同时按下两侧按钮部才可顺利解锁的被芯固定器结构,在无需使用额外工具辅助解锁的前提下防止误触碰导致锁扣解锁,避免锁针针头暴露误伤用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被芯固定器,包括有锁座和锁针,所述锁座内安装有能够将插入锁座内的锁针锁定的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在受到沿第一方向的外力推动下解锁;
所述锁座内安装有弹性驱动部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能够在同时受到沿第二方向,以及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当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设定形变量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沿第一方向的推力,并推动自锁机构解锁。
所述的第二方向的外力为垂直于锁针插拔方向的平面内的任意一个方向的力,所述垂直并非需要严格垂直,所述第三方向的外力与第二方向的外力也并非需要严格对称,仅需要大致方向是相反的即可满足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弧形的弹性弯折部,所述弹性弯折部中间向上弯曲形成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推动部;所述锁座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所述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所述推动部产生向上的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所述弹性弯折部以及连接在两个弹性弯折部两端之间的两个连接推板;
所述锁座内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推板的按压幅度限位槽,两个所述按钮部同时按压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达到设定形变量;
所述按压幅度限位槽的形状使得所述连接推板受到按钮部的压力时,所述连接推板仅其下部能够朝弹性弯折部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锁座侧壁设有供按钮部内端穿过的按钮安装口,每个所述连接推板的外壁位于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开口朝上的L形的连接卡口,所述按钮部的内端部两侧设有两个与所述连接卡口配合卡接的连接卡头。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中间朝下的下折弯部,下折弯部的外端连接有基座部,所述基座部与连接推板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下折弯部的下端与锁座内底部相抵;所述连接推板、连接卡口、基座部、下折弯部以及弹性弯折部为弹性塑料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锁座与锁针的尾部之间连接有软质的锁针连接带。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有圆台锁槽、锁球架、3个钢球和弹簧;
所述圆台锁槽的内侧壁为下窄上宽的圆锥面;所述锁球架下部侧壁沿周向设有3个限制所述钢球移动范围的钢球限位口,所述锁球架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解锁触发部;3个所述钢球位于各个钢球限位口内且分别与圆台锁槽内壁、弹簧下端相抵;
两个所述解锁触发部受到向上的推力时带动钢球向上移动,从而使自锁机构解锁;
所述圆台锁槽外壁过盈插接在一个圆槽形的锁芯套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锁芯套内底部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锁球架包括有圆环形的主体部,一体连接在主体部上端的两个解锁触发部,一体连接在主体部下端的3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延伸臂,以及一体连接在各个下延伸臂下端内侧的内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下方位于相邻两个下延伸臂及内弯折部之间构成一个所述的钢球限位口,3个内弯折部中间的位置构成一个锁针穿孔;所述锁球架整体由一个金属片沿主体部周向弯折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锁针包括有针体,以及一体连接在针体尾端的针帽,所述针体穿过所述锁针连接带的一端,所述针帽连同锁针连接带的端部安装在一个锁针壳体内,所述锁针壳体包括有固定连接的锁针上壳和锁针下壳。
作为优选:所述锁座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连接推板,以及一体成型于两个连接推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第一弹性弯折部,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中间朝向锁座中心的自锁机构方向弯曲;
各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中间连接有一个驱动斜面块;所述驱动斜面块上端成型有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推动斜面;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的驱动斜面块相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锁座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连接推板,以及一体成型于两个连接推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第二弹性弯折部,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中间相向或反向弯曲;
各个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中间连接有一个弹性臂,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在向上移动时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驱动斜面部;所述驱动斜面部下端成型有驱动斜面,所述锁座内底部设有与驱动斜面配合相抵的固定斜面块;
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的驱动斜面部沿着固定斜面块斜向上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锁座内还安装有一个用于阻挡弹性驱动部件受压变形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有两端与两个所述连接推板分别相抵或相靠近的锁杆,与锁杆垂直连接且外端伸出至锁座外侧壁的按压部,以及连接在按压部内端的复位弹性部;
所述复位弹性部为弹簧,或者所述复位弹性部为与按压部一体连接的弹性片;
所述连接推板上成型有锁杆避让孔,所述按压部按压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锁杆避让孔与所述锁杆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锁座外用于驱动自锁机构解锁的力的施加方向与锁座内直接解锁自锁机构的力的方向不同,避免了自锁机构容易受到外力干扰导致意外解锁的情况。具体的,用于驱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按钮部具有两个,仅有在两个按钮部均被按压才能使弹性驱动部件的形变量达到设定幅度,方可使自动机构解锁,这样用户意外碰触任一个按钮部均不会导致自锁机构解锁,保证了自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针不会因为意外而使针尖处于暴露状态,确保使用安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按压幅度限位槽对连接推板进行限位,且连接推板仅其下部能够朝弹性弯折部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按压按钮部时,必须往按钮部下部方向施加压力才能按下按钮部,往按钮部上部方向施加压力时不能按下按钮部,考虑到使用时,按钮部的上部更容易受到意外触碰,而按钮部的下部由于贴近被子表面,相比按钮部上部而言不容易受到意外触碰或按压,故这样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进一步讲,按压两个按钮部时需要使用两个手指对两个按钮部往斜下方方向施力,对于儿童而言具有较大操作难度,很好地避免了锁针意外露出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锁止部来阻挡弹性驱动部件的变形,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具体的,所述锁止部的锁杆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连接推板相抵或者相靠近,以使连接推板无法相向移动,从而使弹性驱动部件无法产生形变以驱动自锁机构解锁。仅有在按下锁止部的锁杆至与锁杆避让孔相对之后,才能按压两个按钮部使弹性驱动部件形变以驱动自锁机构解锁,也就是说,在进行解锁时需要使用三个手指进行操作或者两只手配合进行操作才能解锁,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座与锁针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锁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锁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自锁机构的锁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弹性驱动部件及自锁机构在锁座内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是锁座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锁座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按钮部及弹性驱动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按钮部及弹性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弹性驱动部件被按压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2中按钮部及弹性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3中主要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4中主要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锁座;11、上壳体;12、下壳体;101、连接带固定槽;102、按钮安装口;103、按压幅度限位槽;106、锁芯固定架;107、限位凸部;108、固定斜面块;109、锁止部安装槽;
2、按钮部;21、连接卡头;20、弹性弯折部;201、连接推板;202、连接卡口;203、下折弯部;204、基座部;
20a、第一弹性弯折部;205、驱动斜面块;
20b、第二弹性弯折部;206、驱动斜面部;207、弹性臂;208、锁杆避让孔;
3、锁针连接带;
4、锁针;41、锁针上壳;42、锁针下壳;
5、自锁机构;51、圆台锁槽;52、锁球架;521、主体部;522、解锁触发部;523、下延伸臂;524、内弯折部;525、钢球限位口;526、锁针穿孔;53、钢球;54、弹簧;50、锁芯套;
6、锁止部;61、锁杆;62、按压部;63、复位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被芯固定器,包括有锁座1和锁针4,所述锁座内安装有能够将插入锁座内的锁针锁定的自锁机构5,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在受到沿竖直向上的外力推动下解锁。
结合图5至图7所示,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有圆台锁槽51、锁球架52、3个钢球53和弹簧54。所述圆台锁槽51的内侧壁为下窄上宽的圆锥面;所述锁球架下部侧壁沿周向设有3个限制所述钢球移动范围的钢球限位口525,所述锁球架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解锁触发部522;3个所述钢球位于各个钢球限位口内且分别与圆台锁槽内壁、弹簧下端相抵。两个所述解锁触发部受到向上的推力时带动钢球向上移动,从而使自锁机构解锁。
所述圆台锁槽外壁过盈插接在一个圆槽形的锁芯套50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锁芯套内底部相抵。所述锁芯套侧壁留有供所述解锁触发部上下移动的条形缺口。
文中所述的上、下方位以图1所示状态为准。
所述锁球架52包括有圆环形的主体部521,一体连接在主体部上端的两个解锁触发部522,一体连接在主体部下端的3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延伸臂523,以及一体连接在各个下延伸臂下端内侧的内弯折部524;所述主体部下方位于相邻两个下延伸臂及内弯折部之间构成一个所述的钢球限位口525,3个内弯折部中间的位置构成一个锁针穿孔526;所述锁球架整体由一个金属片沿主体部周向弯折形成。
结合图8、图9所示,所述锁座包括有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螺钉连接实现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内顶部连接有锁芯固定架106,所述锁芯套固定插设在所述锁芯固定架内。所述下壳体底部中间成型有锁针通孔,锁针经过锁针通孔穿入自锁机构内。
所述锁座内安装有弹性驱动部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能够在同时受到沿第二方向,以及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当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设定形变量时,能够直接产生沿竖直向上方向的推力,并推动自锁机构解锁。
所述锁座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2,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结合图1所示,按钮部处于锁座外的部分在初始状态下与锁座外币平滑过渡。
结合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弧形的弹性弯折部20,所述弹性弯折部中间向上弯曲形成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推动部;所述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所述推动部产生向上的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所述弹性弯折部20以及连接在两个弹性弯折部两端之间的两个连接推板201。
所述锁座内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推板的按压幅度限位槽103,两个所述按钮部同时按压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达到设定形变量。也就是说,仅有一个按钮部受到按压时,自锁机构不会解锁;或者两个按钮部均受到按压,但按压幅度未达到设定值时,自锁机构也不会解锁。
所述按压幅度限位槽的形状使得所述连接推板受到按钮部的压力时,所述连接推板仅其下部能够朝弹性弯折部方向移动。具体的,所述按压幅度限位槽可以设计为位于上壳体、下壳体的两部分,位于上壳体部分的按压幅度限位槽宽度较小(略大于连接推板的厚度),而位于下壳体部分的按压幅度限位槽宽度较大,即可实现连接推板仅其下部能够朝弹性弯折部方向移动。或者如图9所示,所述按压幅度限位槽位于上壳体、下壳体的两部分宽度相同,另在上壳体部分的按压幅度限位槽内侧壁设置限位凸部107来限制连接推板上部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锁座侧壁设有供按钮部内端穿过的按钮安装口102,每个所述连接推板的外壁位于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开口朝上的L形的连接卡口202,所述按钮部的内端部两侧设有两个与所述连接卡口配合卡接的连接卡头21。
所述弹性弯折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中间朝下的下折弯部203,下折弯部的外端连接有基座部204,所述基座部与连接推板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下折弯部的下端与锁座内底部相抵;所述连接推板、连接卡口、基座部、下折弯部以及弹性弯折部为弹性塑料一体成型。
所述基座部及下折弯部使得弹性弯折部在上下方向上可产生形变的部分具有较大的高度,从而使得弹性弯折部中间的推动部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形变量。相比之下,若弹性弯折部两端直接连接在连接推板下端位置,则弹性弯折部靠近两端的部分则不具有形变能力,若弹性弯折部靠近两端的部分做的较薄,则容易产生劳损甚至断裂。
进一步的,所述锁座与锁针的尾部之间连接有软质的锁针连接带3。所述锁座内成型有用于固定锁针连接带一端的连接带固定槽101,锁针连接带一端成型为与连接带固定槽相同形状的块状结构。
所述锁针包括有针体,以及一体连接在针体尾端的针帽,所述针体穿过所述锁针连接带的一端,所述针帽连同锁针连接带的端部安装在一个锁针壳体内,所述锁针壳体包括有固定连接的锁针上壳41和锁针下壳42。
本实施例中用于驱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按钮部具有两个,仅有在两个按钮部均被按压才能使弹性驱动部件的形变量达到设定幅度,方可使自动机构解锁,这样用户意外碰触任一个按钮部均不会导致自锁机构解锁,保证了自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针不会因为意外而使针尖处于暴露状态,确保使用安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按压幅度限位槽对连接推板进行限位,且连接推板仅其下部能够朝弹性弯折部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按压按钮部时,必须往按钮部下部方向施加压力才能按下按钮部,往按钮部上部方向施加压力时不能按下按钮部,考虑到使用时,按钮部的上部更容易受到意外触碰,而按钮部的下部由于贴近被子表面,相比按钮部上部而言不容易受到意外触碰或按压,故这样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进一步讲,按压两个按钮部时需要使用两个手指对两个按钮部往斜下方方向施力,对于儿童而言具有较大操作难度,很好地避免了锁针意外露出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变了弹性驱动部件的结构形式: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连接推板201,以及一体成型于两个连接推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第一弹性弯折部20a,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中间朝向锁座中心的自锁机构方向弯曲。
各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中间连接有一个驱动斜面块205;所述驱动斜面块上端成型有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推动斜面;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的驱动斜面块相向移动。
结合图13所示,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的驱动斜面块相向移动时,自锁机构的解锁触发部即相对沿着驱动斜面块上端的推动斜面向上滑动,从而使得自锁机构解锁。
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弯折部容易获得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不需要设计类似实施例的基座部、下折弯部等类似结构,而实施例1的弹性弯折部由于是沿上下方向形变,其安装空间相对较小,需要通过细节改进确保其形变量,否则会造成锁座部分的厚度过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变了弹性驱动部件的结构形式: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连接推板201,以及一体成型于两个连接推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第二弹性弯折部20b,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中间朝相远离的方向弯曲。
各个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中间连接有一个弹性臂207,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在向上移动时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驱动斜面部206;所述驱动斜面部下端成型有驱动斜面,所述锁座内底部设有与驱动斜面配合相抵的固定斜面块108。
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的驱动斜面部沿着固定斜面块斜向上滑动。
两个所述驱动斜面部206相远离移动时,由于固定斜面块上端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驱动斜面部产生向上的位移(同时也有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推动解锁触发部上移,从而使得自锁机构解锁。由于驱动斜面部向上移动需要固定斜面块的配合,该种方式认为是间接地产生朝上的推力来驱动自锁机构解锁。
相比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两个形状对称的固定斜面块,当两个连接推板左右受力不均时,弹性驱动部件整体能够沿连接推板长度方向产生小幅度的位移(当然,按压幅度限位槽的长度需略大于连接推板的长度),这样能够保证驱动斜面部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距离的差异,保证锁球架的两个解锁触发部受力均匀,避免锁球架受力不均产生变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锁座内还安装有一个用于阻挡弹性驱动部件受压变形的锁止部6,所述锁止部包括有两端与两个所述连接推板分别相抵或相靠近的锁杆61,与锁杆垂直连接且外端伸出至锁座外侧壁的按压部62,以及连接在按压部内端的复位弹性部63;
所述复位弹性部为弹簧,或者所述复位弹性部为与按压部一体连接的弹性片。如图18所示的弹性片为成型在按压部内端的弧形弹片。
所述连接推板上成型有锁杆避让孔208,所述按压部按压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锁杆避让孔与所述锁杆相对。
所述锁座内成型有安装所述锁止部的锁止部安装槽109。
所述锁止部的锁杆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连接推板相抵或者相靠近,以使连接推板无法相向移动,从而使弹性驱动部件无法产生形变以驱动自锁机构解锁。仅有在按下锁止部的锁杆至与锁杆避让孔相对之后,才能按压两个按钮部使弹性驱动部件形变以驱动自锁机构解锁,也就是说,在进行解锁时需要使用三个手指进行操作或者两只手配合进行操作才能解锁,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Claims (12)

1.一种被芯固定器,包括有锁座(1)和锁针(4),所述锁座内安装有能够将插入锁座内的锁针锁定的自锁机构(5),所述自锁机构能够在受到沿第一方向的外力推动下解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座(1)内安装有弹性驱动部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能够在同时受到沿第二方向,以及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当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设定形变量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沿第一方向的推力,并推动自锁机构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弧形的弹性弯折部(20),所述弹性弯折部中间向上弯曲形成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推动部;
所述锁座(1)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2),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
所述弹性弯折部两端在两个按钮部(2)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所述推动部产生向上的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所述弹性弯折部(20)以及连接在两个弹性弯折部两端之间的两个连接推板(201);
所述锁座内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推板的按压幅度限位槽(103),两个所述按钮部同时按压到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驱动部件达到设定形变量;
所述按压幅度限位槽(103)的形状使得所述连接推板(201)受到按钮部(2)的压力时,所述连接推板(201)仅其下部能够朝弹性弯折部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侧壁设有供按钮部内端穿过的按钮安装口(102),每个所述连接推板的外壁位于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开口朝上的L形的连接卡口(202),所述按钮部的内端部两侧设有两个与所述连接卡口(202)配合卡接的连接卡头(21)。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折部(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中间朝下的下折弯部(203),下折弯部的外端连接有基座部(204),所述基座部与连接推板(201)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下折弯部的下端与锁座内底部相抵;所述连接推板、连接卡口、基座部、下折弯部以及弹性弯折部为弹性塑料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与锁针的尾部之间连接有软质的锁针连接带(3)。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有圆台锁槽(51)、锁球架(52)、3个钢球(53)和弹簧(54);
所述圆台锁槽的内侧壁为下窄上宽的圆锥面;所述锁球架下部侧壁沿周向设有3个限制所述钢球移动范围的钢球限位口(525),所述锁球架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解锁触发部(522);3个所述钢球位于各个钢球限位口内且分别与圆台锁槽内壁、弹簧下端相抵;
两个所述解锁触发部受到向上的推力时带动钢球向上移动,从而使自锁机构解锁;
所述圆台锁槽外壁过盈插接在一个圆槽形的锁芯套(50)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锁芯套内底部相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球架(52)包括有圆环形的主体部(521),一体连接在主体部上端的两个解锁触发部(522),一体连接在主体部下端的3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延伸臂(523),以及一体连接在各个下延伸臂下端内侧的内弯折部(524);所述主体部下方位于相邻两个下延伸臂及内弯折部之间构成一个所述的钢球限位口(525),3个内弯折部中间的位置构成一个锁针穿孔(526);所述锁球架整体由一个金属片沿主体部周向弯折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针包括有针体,以及一体连接在针体尾端的针帽,所述针体穿过所述锁针连接带的一端,所述针帽连同锁针连接带的端部安装在一个锁针壳体内,所述锁针壳体包括有固定连接的锁针上壳(41)和锁针下壳(4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1)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2),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
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连接推板,以及一体成型于两个连接推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第一弹性弯折部(20a),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中间朝向锁座中心的自锁机构方向弯曲;
各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20a)中间连接有一个驱动斜面块(205);所述驱动斜面块(205)上端成型有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推动斜面;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20a)两端在两个按钮部(2)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弯折部(20a)的驱动斜面块(205)相向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1)的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按钮部(2),两个所述按钮部相向按压时迫使所述弹性驱动部件产生形变;
所述弹性驱动部件包括有两个连接推板,以及一体成型于两个连接推板之间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的第二弹性弯折部(20b),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中间相向或反向弯曲;
各个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20b)中间连接有一个弹性臂(207),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在向上移动时用于推动自锁机构解锁的驱动斜面部(206);所述驱动斜面部(206)下端成型有驱动斜面,所述锁座内底部设有与驱动斜面配合相抵的固定斜面块(108);
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20b)两端在两个按钮部(2)驱动下产生相向移动时,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弯折部(20b)的驱动斜面部(206)沿着固定斜面块斜向上滑动。
12.如权利要求3或10或11所述的一种被芯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内还安装有一个用于阻挡弹性驱动部件受压变形的锁止部(6),所述锁止部包括有两端与两个所述连接推板分别相抵或相靠近的锁杆(61),与锁杆垂直连接且外端伸出至锁座外侧壁的按压部(62),以及连接在按压部内端的复位弹性部(63);
所述复位弹性部(63)为弹簧,或者所述复位弹性部(63)为与按压部一体连接的弹性片;
所述连接推板上成型有锁杆避让孔(208),所述按压部按压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锁杆避让孔与所述锁杆相对。
CN201920465320.2U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被芯固定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5320.2U CN210018749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被芯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5320.2U CN210018749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被芯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8749U true CN210018749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532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749U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被芯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8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4441B2 (ja) 安全なペンニードルアセンブリ
JPS621929Y2 (zh)
EP2578254A2 (en) Needleless injector
CN210018749U (zh) 一种被芯固定器
CN210712276U (zh) 一种具有锁定装置的熨烫设备
CN113038774A (zh) 提拉装置
CN111184930A (zh) 一种两段式药物自动注射装置
CN218979196U (zh) 机械臂前端接口组件及手术机器人
CN210055469U (zh) 一种被芯固定锁扣
US11235795B2 (en) Method for detachably fastening a smartphone holder to a shopping cart
CN210144353U (zh) 一种被芯固定扣
CN113855939A (zh) 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
CN113472376A (zh) 卡托组件
CN211519228U (zh) 电池包防脱系统及包括其的电池包托架
US20030041741A1 (en) Separable handle for cooking vessel and cooking vessel
KR102067956B1 (ko) 바늘 자동후퇴식 안전 정맥주사기
CN215900597U (zh) 一种防针刺伤的注射器针帽回套设备
CN215498943U (zh) 卡托组件
CN220753769U (zh) 端子台
CN218912540U (zh) 一种组合式钥匙
CN219558328U (zh) 锁定激发机构及其自动注射笔
CN214181356U (zh) 安全卡扣及其注射器针头保护装置
CN216529648U (zh)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储能设备用连接器结构
CN213501957U (zh) 一种二道锁按钮机构
CN217908358U (zh) 针穿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311101 room 905, building 3, dingchuang wealth center, Cangqi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qiduoduo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8 Xueyuan street,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Patentee before: Yu Lij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