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182U - 防漏餐盒 - Google Patents

防漏餐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8182U
CN210018182U CN201920184092.1U CN201920184092U CN210018182U CN 210018182 U CN210018182 U CN 210018182U CN 201920184092 U CN201920184092 U CN 201920184092U CN 210018182 U CN210018182 U CN 210018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box
cover body
cover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40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郁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Yuanfu Packagi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 Yuanfu Packagi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 Yuanfu Packagi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 Yuanfu Packagi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40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8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8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8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漏餐盒,主要包括一盒体及一盖体,其中盖体用以覆盖及连接盒体,并于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盒体及盖体的外缘皆设置至少一凸出部及至少一凹陷部,当盖体覆盖盒体时,盖体的凸出部及凹陷部将贴合盒体的凹陷部及凸出部,并形成一防漏结构。凸出部及凹陷部构成的防漏结构环绕设置在容置空间周围,藉此将可防止容置空间内的液体渗漏至外部。

Description

防漏餐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漏餐盒,当盖体覆盖并连接盒体时,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防漏结构,以防止防漏餐盒内的液体渗漏至外部。
背景技术
进食是动物为了保持体能和生命所进行之有序的摄入营养和能量的过程,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所有动物都必须进食其他生物才得以生存。
然而在进入20世纪后,工商社会逐渐成型,亦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造成外食人口大幅增加。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便当、餐盒或速食,是做便利且经济的用餐方式。
为此有许多业者亦针对餐盒进行改良,以方便用餐的人使用。中国台湾专利号M408549公开了一种纸餐盒,主要于纸餐盒的上盖上设置一个以上的凸片,并于纸餐盒的侧壁上设置对应的插孔。当上盖覆盖在纸餐盒时,上盖上的各个凸片可分别插入侧壁的插孔内,以避免餐盒内的汤汁液体外漏。
此外中国台湾专利号M346316则公开了一种餐盒卡固结构,主要于盒体的上端外周缘处凸设凸环缘,并于盒盖的周缘设置环状嵌卡环缘,使得盒盖可稳固的设定在盒体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餐盒,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漏餐盒,包括一盒体与一盖体,其中:
所述盒体具有一盒体容置空间,并包括:
一盒体外缘,位于该盒体容置空间的周围;
至少一盒体凸出部,位于该盒体外缘;
至少一盒体凹陷部,位于该盒体外缘,并与该盒体凸出部相邻;
至少一盒体扣合部,位于该盒体外缘;
所述盖体用以覆盖该盒体,并包括:
一盖体外缘;
至少一盖体凸出部,位于该盖体外缘;
至少一盖体凹陷部,位于该盖体外缘,并与该盖体凸出部相邻;
至少一盖体扣合部,位于该盖体外缘,用以扣合该盒体扣合部;
其中,该盖体用以覆盖及连接该盒体,该盖体凸出部进入并贴合该盒体凹陷部,而该盒体凸出部则进入并贴合该盖体凹陷部。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盒体凸出部及盒体凹陷部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盒体外缘,而盖体凸出部及盖体凹陷部则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盖体外缘。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盒体凸出部、盒体凹陷部、盖体凸出部及盖体凹陷部的数量为复数个,且复数个盒体凸出部及复数个盒体凹陷部交错地环绕设置在盒体外缘,而复数个盖体凸出部及复数个盖体凹陷部交错地环绕设置在盖体外缘。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盒体凸出部及盒体凹陷部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盒体容置空间周围。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盒体扣合部包括一凸出单元或一凹陷单元,而盖体扣合部则包括一凹陷单元或一凸出单元,且盒体扣合部的凸出单元或凹陷单元与盖体扣合部的凹陷单元或凸出单元的形状大小或截面积相近。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盖体包括一盖体容置空间,盒体用以覆盖盖体时,盒体容置空间及盖体容置空间会构成一容置空间。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盖体凸出部及盖体凹陷部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盖体容置空间周围。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盖体的一外表面包括复数个定位凹槽或复数个定位凸起,而盒体的一外表面则包括复数个定位凸起或复数个定位凹槽,其中盒体的外表面连接盖体的外表面时,盒体的复数个定位凹槽或复数个定位凸起会卡合盖体的复数个定位凸起或复数个定位凹槽。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盖体及盒体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盒体凹陷部及盖体凹陷部的一端具有一内凹斜面,而盒体凸出部及盖体凸出部的一端则具有一外凸斜面。
所述的防漏餐盒,其中盒体凹陷部及盖体凹陷部的内凹斜面分别与盒体凸出部及盖体凸出部的外凸斜面相连接,且盒体凹陷部及盖体凹陷部的内凹斜面的倾斜角度分别与盒体凸出部及盖体凸出部的外凸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餐盒,主要包括一盒体及一盖体,其中盖体用以覆盖及连接盒体,并于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可用以容纳食物、汤或饮品,并可防止液体由盒体及盖体之间的空隙渗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餐盒,通过在盒体及盖体上环绕设置至少一凸出部及凹陷部。当盖体覆盖盒体时,盒体上的凸出部及凹陷部将会贴合盖体的凹陷部及凸出部,藉此形成一防漏结构,并可避免容置空间内的液体渗漏至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漏餐盒,通过在盒体及盖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复数个定位构造,当一个防漏餐盒的盒体放置在另一个防漏餐盒的盖体上时,盒体的各个定位构造可分别卡合盖体的各个定位构造,以方便堆迭复数个防漏餐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的盒体凹陷部及盒体凸出部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一实施例的立体堆迭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一实施例的立体堆迭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防漏餐盒;11-盒体;111-盒体外缘;113-外表面;115-内表面;1171-定位凸起;1173-定位凹槽;12-容置空间;121-盒体容置空间;123-盖体容置空间;13-盖体;131-盖体外缘;133-外表面;135-内表面;1371-定位凹槽;1373-定位凸起;151-盒体凹陷部;1511-内凹斜面;1513-连接面;1515-侧边;153-盒体凸出部;1531-外凸斜面;1533-连接面;1535-侧边;155-盒体扣合部;1551-凸出单元;1553-凹陷单元;171-盖体凸出部;173-盖体凹陷部;175-盖体扣合部;1751-凹陷单元;1753-凸出单元;20-防漏餐盒;23-盖体;233-外表面;30-防漏餐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防漏餐盒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餐盒10主要包括一盒体11及一盖体13,其中盖体13用以覆盖及连接盒体11,并于两者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2,以容纳食物、汤或饮品。
盒体11包括一盒体外缘111,其中盒体外缘111环绕设置在盒体11的周围及/或外缘。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盒体外缘111可以一环状的片状体,例如圆环、方形环或多边形环。
盒体外缘111上可设置至少一盒体凹陷部151及至少一盒体凸出部153,其中盒体凹陷部151与盒体凸出部153相邻。在实际应用时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的数量可为一个,但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的数量亦可为复数个,以提供较佳的防漏效果。
当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的数量为复数个时,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可交错地环绕设置在盒体外缘111上,其中盒体凸出部153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盒体凹陷部151,而盒体凹陷部151的两端同样连接不同的盒体凸出部153。
盒体凸出部153与盒体凹陷部151之间可不存在间隙,例如盒体凹陷部151的一端紧密地连接盒体凸出部153的一端,使得盒体凸出部153及盒体凹陷部151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盒体11的外围及/或盒体外缘111,并形成与盒体外缘111近似的形状。具体来说,盒体凸出部153及盒体凹陷部151可为长条状、L状、圆弧状的凸块或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盒体11包括一外表面113及一内表面115,其中外表面113及内表面115为盒体11相对的两个表面。盒体11朝外表面113的方向凸出,并形成一盒体容置空间121。若盒体容置空间121的形状近似长方体或四方柱状体,则盒体外缘111的形状会近似方形的环状,并位于盒体容置空间121的周围。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可为L状,其中并完整的设置在盒体外缘111上。
在不同实施例中,盒体容置空间121亦可为圆柱体或多边形的柱状体,而盒体外缘111的形状则为近似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并位于盒体容置空间121的周围。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则配合盒体容置空间121及盒体外缘111的形状,为圆弧状、长条状或折线状等。
盖体13包括一盖体外缘131,其中盖体外缘131环绕设置在盖体13的周围及/或外缘。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盖体外缘131可以一环状的片状体,例如圆环、方形环或多边形环。
盖体外缘131上可设置至少一盖体凸出部171及至少一盖体凹陷部173,其中盖体凸出部171与盖体凹陷部173相邻。在实际应用时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的数量可为一个,但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的数量亦可为复数个,以提供较佳的防漏效果。
当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的数量为复数个时,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可交错地环绕设置在盖体外缘131上,其中盖体凸出部171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盖体凹陷部173,而盖体凹陷部173的两端同样连接不同的盖体凸出部171。
盖体凸出部171与盖体凹陷部173之间可不存在间隙,例如盖体凸出部171的一端紧密地连接盖体凹陷部173的一端,使得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盖体13的外围及/或盖体外缘131,并形成与盖体外缘131近似的形状。具体来说,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可为长条状、L状、圆弧状的凸块或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体13包括一外表面133及一内表面135,其中外表面133及内表面135为盖体13相对的两个表面。盖体13朝外表面133的方向凸出,并形成一盖体容置空间123。若盖体容置空间123的形状近似长方体或四方柱状体,则盖体外缘131的形状会近似方形的环状,并位于盖体容置空间123的周围。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可为L状,其中并完整的设置在盖体外缘131上。
在不同实施例中,盖体容置空间123亦可为圆柱体或多边形的柱状体,而盖体外缘131的形状则近似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并位于盖体容置空间123的周围。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则配合盖体容置空间123及盖体外缘131的形状,为圆弧状、长条状或折线状等。
盒体11、盒体容置空间121、盒体外缘111、盒体凹陷部151、盒体凸出部153、盖体13、盖体容置空间123、盖体外缘131、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的形状并非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环绕设置在盒体外缘111上,并位于盒体容置空间121的周围,而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则环绕设置在盖体外缘131上,并位于盖体容置空间123的周围。
当盖体13覆盖并连接盒体11时,如图2所示,盖体凸出部171将会进入并贴合盒体凹陷部151,盒体凸出部153亦会进入并贴合盖体凹陷部173,而盒体容置空间121及盖体容置空间123将会形成容置空间12。
盒体凹陷部151及盒体凸出部153连续地环绕设置在盒体容置空间121周围,而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连续地环设在盖体容置空间123周围。因此当盖体13覆盖盒体11后,盒体凹陷部151、盒体凸出部153、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将会在容置空间12周围形成防漏结构,并可有效防止容置空间12内的液体渗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盒体凹陷部151的一端连接盒体凸出部153的一端,其中盒体凹陷部151的一端具有一内凹斜面1511,而盒体凸出部153的一端则具有一外凸斜面1531。内凹斜面1511连接外凸斜面1531,其中内凹斜面1511与盒体凹陷部151的底面的夹角小于90度,而外凸斜面1531与盒体凸出部153的顶面的夹角亦小于90度。例如内凹斜面1511及外凸斜面1531的倾斜角度可为相同,并在盒体凹陷部151与盒体凸出部153相连接的一端形成一连续的斜面。
此外盒体凹陷部151的内凹斜面1511可经由至少一连接面1513连接侧边1515及/或底面,使得内凹斜面1511与连接面1513形成一内凹构造,而盒体凸出部153的外凸斜面1531可经由至少一连接面1533连接侧边1535,使得外凸斜面1531与连接面1533形成一外凸构造。
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的构造分别与盒体凸出部153及盒体凹陷部151相同,当盖体13覆盖及连接盒体11时,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之间的斜面将会紧贴盒体凸出部153及盒体凹陷部151的斜面,例如盖体凸出部171的外凸构造会进入盒体凹陷部151的内凹结构,而盒体凸出部153的外凸结构则会进入盖体凹陷部173的内凹结构,并形成一完整的防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凹陷部151、盒体凸出部153、盖体凸出部171及盖体凹陷部173的横切剖面可为弧形的凸起或凹陷构造,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盒体外缘111上可设置至少一盒体扣合部155,而盖体外缘131上则可设置相对的至少一盖体扣合部175。当盖体13覆盖盒体11时,盖体扣合部175可与盒体扣合部155相互卡固,藉此以固定及连接盖体13与盒体11。例如盒体扣合部155可包括一凸出单元1551及/或一凹陷单元1553,而盖体扣合部175则包括一凹陷单元1751及/或一凸出单元1753,其中凸出单元1551/1753与凹陷单元1751/1553的形状大小或截面积相近,因此可加压凸出单元1551/1753与凹陷单元1751/1553,使得凸出单元1551/1753进入并固定在相对的凹陷单元1751/1553内。
具体来说,当盒体11及盖体13为四方体时,盒体扣合部155及盖体扣合部175的数量可为四个,并分别设置在盒体外缘111及盖体外缘131的四个角落。
此外当盒体11及盖体13的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正多边形时,盒体11上的盒体凹陷部151、盒体凸出部153及盒体扣合部155可连接盖体13的任一个盖体凸出部171、盖体凹陷部173及盖体扣合部175,并有利于提高以盖体13覆盖及连接盒体11时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盖体13的外表面133上可设置复数个定位凹槽1371及/或复数个定位凸起1373,而盒体11的外表面113亦设置复数个定位凸起1171及/或复数个定位凹槽1173,其中盖体13上各个定位凹槽1371及/或各个定位凸起1373分别对应盒体11上各个定位凸起1171及/或各个定位凹槽1173。
如图4及图5所示,当一个防漏餐盒10的盒体11连接或放置在另一个防漏餐盒10的盖体13上时,盒体11的各个定位凸起1171及/或各个定位凹槽1173可分别卡合盖体13的各个定位凹槽1371及/或各个定位凸起1373,以方便堆迭复数个防漏餐盒10,并避免堆迭在上方的防漏餐盒10滑落。
具体来说,当盒体11及盖体13的外表面113/133为四方形时,定位凸起1171/1373及/或定位凹槽1173/1371的数量可为四个,并分别设置在盒体11的外表面113及盖体13的外表面133的四个角落。
当然定位凸起1171/1373及/或定位凹槽1173/1371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实际例,并非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盒体11及盖体13上亦可不设置定位凸起1171/1373及/或定位凹槽1173/1371。
在本实用新型图1至图6的实施例中,盖体13的内部具有一盖体容置空间123,当盖体13覆盖盒体11时,盖体容置空间123可与盒体容置空间121结合成为容置空间12。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盖体23亦可不设置盖体容置空间。当盖体23连接盒体11时,盖体23的内表面235将会覆盖盒体11的盒体容置空间121,使得盒体容置空间121成为一密闭空间。
另外当盖体23不具有盖体容置空间时,同样可于盖体23的外表面233上设置复数个定位凹槽1371及/或复数个定位凸起1373,以利于堆迭复数个防漏餐盒20。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防漏餐盒30的盒体11及盖体23上亦可不设置定位凸起1171/1373及/或定位凹槽1173/1371。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餐盒10/20/30的盒体11及盖体13/23可为塑料材质,例如聚丙烯(PP)、聚乳酸(PLA)、结晶性聚乳酸(Crystalline PLA,CP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循环塑胶物料(RPET)及双色PET等材质,并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例如射出成型、加压成型等方式。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盒体11及盖体13/23亦可以不同材质制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与一盖体,其中:
所述盒体具有一盒体容置空间,并包括:
一盒体外缘,位于该盒体容置空间的周围;
至少一盒体凸出部,位于该盒体外缘;
至少一盒体凹陷部,位于该盒体外缘,并与该盒体凸出部相邻;
至少一盒体扣合部,位于该盒体外缘;
所述盖体用以覆盖该盒体,并包括:
一盖体外缘;
至少一盖体凸出部,位于该盖体外缘;
至少一盖体凹陷部,位于该盖体外缘,并与该盖体凸出部相邻;
至少一盖体扣合部,位于该盖体外缘,用以扣合该盒体扣合部;
其中,该盖体用以覆盖及连接该盒体,该盖体凸出部进入并贴合该盒体凹陷部,而该盒体凸出部则进入并贴合该盖体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凸出部及该盒体凹陷部连续地环绕设置在该盒体外缘,而该盖体凸出部及该盖体凹陷部则连续地环绕设置在该盖体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凸出部、该盒体凹陷部、该盖体凸出部及该盖体凹陷部的数量为复数个,且该复数个盒体凸出部及该复数个盒体凹陷部交错地环绕设置在该盒体外缘,而该复数个盖体凸出部及该复数个盖体凹陷部交错地环绕设置在该盖体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凸出部及该盒体凹陷部连续地环绕设置在该盒体容置空间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扣合部包括一凸出单元或一凹陷单元,而该盖体扣合部则包括一凹陷单元或一凸出单元,且该盒体扣合部的该凸出单元或该凹陷单元与该盖体扣合部的该凹陷单元或该凸出单元的形状大小或截面积相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包括一盖体容置空间,该盒体用以覆盖该盖体,而该盒体容置空间及该盖体容置空间会构成一容置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凸出部及该盖体凹陷部连续地环绕设置在该盖体容置空间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一外表面包括复数个定位凹槽或复数个定位凸起,而该盒体的一外表面则包括复数个定位凸起或复数个定位凹槽,其中该盒体的外表面连接该盖体的外表面时,该盒体的该复数个定位凹槽或该复数个定位凸起会卡合该盖体的该复数个定位凸起或复数个定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及该盒体分别为一体成型的塑料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凹陷部及该盖体凹陷部的一端具有一内凹斜面,而该盒体凸出部及该盖体凸出部的一端则具有一外凸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漏餐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凹陷部及该盖体凹陷部的该内凹斜面分别与盒体凸出部及该盖体凸出部的该外凸斜面相连接,且该盒体凹陷部及该盖体凹陷部的该内凹斜面的倾斜角度分别与盒体凸出部及该盖体凸出部的该外凸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CN201920184092.1U 2019-02-01 2019-02-01 防漏餐盒 Active CN210018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092.1U CN210018182U (zh) 2019-02-01 2019-02-01 防漏餐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092.1U CN210018182U (zh) 2019-02-01 2019-02-01 防漏餐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8182U true CN21001818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4092.1U Active CN210018182U (zh) 2019-02-01 2019-02-01 防漏餐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8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4940B2 (en) Container having enhanced wall integrity and alignment element
US9850042B2 (en) Vessel and lid with stacking features
US3384263A (en) Container and cover assembly
US7798353B2 (en) Polymeric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stackable features
CN112407576B (zh) 扣合式组合容器
JP5868654B2 (ja) 包装用容器の蓋体及び包装用容器
CN210018182U (zh) 防漏餐盒
US20220161968A1 (en) Packaging for plates
JP2011073689A (ja) 物流容器
JP3200776U (ja) 食品包装用容器
CN216003697U (zh) 一种用于包装容器的盖体
KR200486389Y1 (ko) 조립식 원통용기
TWM581395U (zh) Leakproof lunch box
JP3178760U (ja) 包装用容器
JP2021167210A (ja) 包装用容器の蓋体又は容器本体
CN217117707U (zh) 一种环保纸餐盒
KR200469248Y1 (ko) 도시락 용기
CN114403572A (zh) 一种环保纸餐盒
KR101609349B1 (ko) 코어권취 제품 운반용 지지구
CN216796791U (zh) 一种纸餐盒的密封结构
JP2015067340A (ja) 物流容器
CN217117706U (zh) 一种纸质餐盒
JP3066928U (ja) 包装用容器
KR20190000543A (ko) 피자 포장박스
JP2018188202A (ja) 包装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