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7868U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7868U
CN210017868U CN201822177229.9U CN201822177229U CN210017868U CN 210017868 U CN210017868 U CN 210017868U CN 201822177229 U CN201822177229 U CN 201822177229U CN 210017868 U CN210017868 U CN 210017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se
liquid
atomizer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772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ait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772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7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7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7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一端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盖、收容于所述下盖内的观察件,所述下盖的内腔形成储液腔,所述下盖包括呈波浪状的上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下盖的上端相啮合的波浪状的下端,所述观察件包括被所述外壳遮蔽的第一部分,当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活动时,可使得所述观察件的第一部分露出从而能够观察所述储液腔内的烟液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易于观察储液量。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吸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用户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储液腔内烟液的剩余情况,当储液腔中的烟液余量较少时,继续使用电子烟,雾化器易出现干烧的情况,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观察储液量的雾化器及采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一端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盖、收容于所述下盖内的观察件,所述下盖的内腔形成储液腔,所述下盖包括呈波浪状的上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下盖的上端相啮合的波浪状的下端,所述观察件包括被所述外壳遮蔽的第一部分,当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活动时,可使得所述观察件的第一部分露出从而能够观察所述储液腔内的烟液量。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烟嘴,所述烟嘴上开设有出烟孔,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出烟孔相连通的进气孔。
进一步地,外壳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端还间隔凹设有至少2个第一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凸起,每一个所述第一凸起的最低点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最高点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组件一起构成的内腔内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隔为雾化腔和储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雾化头,所述雾化头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雾化头用于雾化烟液形成烟雾。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包括加热件和吸液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吸液件相互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吸液件,所述吸液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底座的烟液通道,并且所述烟液通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正极柱或者所述负极柱上。
进一步地,正极柱或负极柱上设有贯通孔,封堵件包括设于贯通孔内的凸伸部以及沿所述凸伸部的轴向向上形成的与所述凸伸部连接的遮挡部。
一种电子烟,其包括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或电子烟,由于下盖的内腔形成储液腔,下盖包括呈波浪状的上端,外壳包括与下盖的上端相啮合的波浪状的下端,观察件包括被外壳遮蔽的第一部分,当外壳相对于底座组件活动时,可使得观察件的第一部分露出从而能够观察储液腔内的烟液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子烟中雾化器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雾化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中雾化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雾化器中底座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6所示雾化器中底座组件(省略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底座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编号分别为:
雾化器100 壳体10 烟嘴20 底座组件30
第一进气孔11 第二进气孔12 第一凹槽13 第一凸起14
置放孔15 插接部21 出烟孔22 下盖31
观察件32 密封圈33 连接组件34 加热件35
封堵件36 第二凹槽311 第二凸起312 导液柱313
进液孔314 底座341 负极柱342 第一绝缘件343
正极柱344 安装孔3411 进液柱3412 出液孔3413
负极连接孔3421 负极螺钉孔3422 正极连接孔3441 正极螺钉孔3442
贯通孔3443 凸伸部361 遮挡部362 电极接触件37
第二绝缘件38 连接部315 储液腔316 外壳40
第一部分321 雾化腔317 导流部363 排气孔3414
烟液通道341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图未示出),该电子烟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的电池装置(图未示出)。
雾化器100包括外壳40和设于外壳40一端并与外壳40活动连接的底座组件30,本实施方式中,外壳40包括与底座组件30上端相啮合的波浪状的下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40能够相对底座组件30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壳40包括和底座组件30一端连接的壳体10以及相对底座组件30安装在壳体10另一端的烟嘴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40包括壳体10,烟嘴20可以省略。
请同时参阅图4-5,壳体10上开设有用于外部空气进入壳体10内的进气孔 (图未示出),进气孔开设在壳体10的侧壁上,进气孔的数量可以是N个,N 为大于或等于一的自然数,N个进气孔之间的距离视具体设计而定,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包括壳体10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孔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或者底部,进气孔的数量可以是N个,N为大于或等于一的自然数,N个进气孔之间的距离视具体设计而定。外壳40靠近底座组件30的一端还间隔凹设有至少2个第一凹槽13,相邻两个第一凹槽13之间形成第一凸起14,每一个第一凸起14的最低点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3的最高点之间平滑过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13 大致呈波浪状的波峰,第一凸起14大致呈波浪状的波谷。
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置放烟嘴20的置放孔15,所述置放孔15可作为出烟口。
烟嘴20的底端向下延伸形成与置放孔15内壁抵持的插接部21。烟嘴20上开设有与置放孔15连通的出烟孔22,用户能够通过出烟孔22吸食。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插接部21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与置放孔15的内壁连接。
请同时参阅图6,底座组件30包括与壳体10底端抵持的下盖31、收容于下盖31内的观察件32、与壳体10活动连接的连接组件34以及可拆卸安装于连接组件34顶部的封堵件36。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30和壳体10一起构成的内腔通过连接组件34分隔为雾化腔317和储液腔316,雾化腔317和储液腔 316通过设于连接组件34内的烟液通道3415流体连通,连接组件34与壳体10 过盈配合,壳体10可相对连接组件34旋转和/或上下移动,封堵件36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烟液通道3415内,以将烟液通道3415截止,当壳体10相对连接组件34活动时,封堵件36可将出烟孔22封堵或打开。雾化腔317为雾化头雾化烟液形成烟雾的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31还包括设于观察件 32和下盖31之间的密封圈33。
本实施方式中,下盖31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质制成,下盖31的端部设有与第一凸起14对应的第二凹槽311,相邻两个第二凹槽311之间形成与第一凹槽13对应的第二凸起312,每一个第二凸起312的最高点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311的最低点之间平滑过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311大致呈波浪状的波谷,第二凸起312大致呈波浪状的波峰,并且第一凸起14与第二凹槽311,第一凹槽13与第二凸起312可同时啮合。下盖31与壳体10上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以下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烟液的储液腔316,下盖 31远离出烟孔22的一端设有与电池装置连接的连接部315,下盖31上相对连接部315的另一端设有顶端开口的导液柱313,导液柱31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导液柱313内腔和储液腔316的进液孔314,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液孔314为多个,多个进液孔314沿导液柱313的周向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流经导液柱313内腔中的烟液能够通过多个进液孔314进入到储液腔316中。
请再次参阅图5,观察件32包括被壳体10遮蔽的第一部分321,当壳体10 相对于底座组件30活动时,可使得观察件32的第一部分321露出从而能够观察储液腔316内的烟液量,观察件32大致呈两端开口的圆筒状,观察件32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用户透过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内的烟液余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件32由透明玻璃制成,观察件32的内壁形成储液腔316的至少一部分腔壁,用户能够通过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
密封圈33由硅胶材料制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圈33还可以由橡胶等材料制成。一方面,能够避免观察件32与下盖31刚性抵持,从而造成观察件32损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密封圈33提高了观察件 32和下盖31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够防止储液腔316内的烟液通过观察件32和下盖31连接处之间的间隙溢出至外界。
请参照图5、图6,连接组件34包括设于观察件32顶部的并与下盖31固定连接的底座341、设置于底座341上的负极柱342和正极柱344,夹设在底座 341和正极柱344之间的第一绝缘件343、与第一绝缘件343正极柱344和负极柱342连接的雾化头(图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和储液腔316连通的烟液通道3415(图未示出)穿过底座341,并且烟液通道3415至少部分设置在正极柱344或者负极柱342上。
底座34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底座341上下表面,并与储液腔316连通的用于安装吸液件的安装孔3411,底座341的一端设有和导液柱313内腔对应的进液柱3412,进液柱3412的两端贯通,进液柱3412的外径小于导液柱313 的内径,进液柱34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进液孔314连通的出液孔3413,在本实施方式中,出液孔3413为多个,多个出液孔3413沿进液柱3412的周向分布。本实施方式中,底座341由硅胶材料制成,当壳体10罩设于底座341上,底座 341与外壳40过盈配合,壳体10的内壁能够和底座341的外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阻力,防止壳体10和底座341脱离,底座341的外径大于观察件32的外径,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观察件32安装于下盖31内,进液柱3412安装于导液柱313内。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通过活动外壳40来露出观察件32,具体的,用户先向上拉动壳体10,此时,用户的拉力大于壳体10和底座341之间的阻力,第一凸起14逐渐脱离第二凹槽311,第二凸起312逐渐脱离第一凹槽13,观察件 32至少部分被露出,用户可通过观察部分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 中烟液的余量,再旋转壳体10,当第一凸起14的底端和第二凸起312的顶端抵持时,观察件32被最大范围的露出,用户可通过观察完全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当需要将壳体10脱离底座341时,用户可以继续将壳体10相对于下盖31轴向向上滑动,直至壳体10脱离底座341;当用户需要遮蔽观察件32时,用户通过将第一凸起14对准第二凹槽311或者将第二凸起312对准第一凹槽13,然后再通过将壳体10轴向下压,当第一凸起14完全位于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完全位于第一凹槽13中,此时,观察件 32完全被壳体10遮蔽,用户不能通过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13、第一凸起14、第二凹槽311以及第二凸起312可以省略,当第一凹槽13、第一凸起14、第二凹槽311以及第二凸起312省略时,壳体10直接与底座341连接,只要用户能够通过向上拉动壳体10,使得观察件32被露出即可,用户能够通过观察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的烟液余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壳体10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壳体10相对于底座341滑动、转动或者滑动和转动相结合的方式,只要使得通过上述操作,壳体10能够和底座341分离即可。
负极柱342上沿负极柱342的径向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连接加热件35一端的负极连接孔3421,负极柱342上沿负极柱342的轴向的顶端开设有与负极连接孔3421连通的用于防止加热件35松脱的负极螺钉孔3422,在本实施方式中,负极柱342的径向截面大致呈矩形,负极连接孔3421为两个,两个负极连接孔 3421相对于负极柱342对称设置,负极连接孔3421的轴线方向与负极柱342的轴线方向垂直,负极螺钉孔3422的轴线方向与负极柱342的轴线方向平行。
第一绝缘件34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正极柱344的绝缘槽(图未示出),第一绝缘件343用于将正极柱344和底座341电气隔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件343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件343还可以由硅胶、聚醚醚酮等材料制成。
请同时参阅图7-8,正极柱344上沿正极柱344的径向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连接加热件35另一端的正极连接孔3441,正极柱344上沿正极柱344的轴向的顶端开设有与正极连接孔3441连通的用于防止加热件35松脱的正极螺钉孔3442 及贯通正极柱344的用于安装封堵件36的贯通孔3443,可选的,贯通孔3443 也可以设置在负极柱34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柱344的径向截面大致呈矩形,正极连接孔3441为两个,两个正极连接孔3441相对于正极柱344对称设置,正极连接孔3441的轴线方向与正极柱344的轴线方向垂直,正极螺钉孔3442的轴线方向与正极柱344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443 和进液柱3412的内腔连通,用户可通过向贯通孔3443注液,使得烟液通过贯通孔3443进入到进液柱3412的内腔中,使得流经进液柱3412内的烟液能够依次通过出液孔3413和进液孔314进入到储液腔316中。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443和进液柱3412的内腔共同组成烟液通道3415。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件35还可以通过压接或者其他方式与正极柱344和负极柱342固定连接,并不做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5-6,雾化头设置于雾化腔317内,雾化头用于雾化烟液形成烟雾,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头包括加热件35以及与加热件35接触的吸液件(图未示出)。加热件3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负极连接孔3421和正极连接孔3441内,外壳40与底座34围成的内部空腔形成与第一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2以及出烟孔22连通的雾化腔317。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件35为两个,两个加热件 35相对于负极柱342和正极柱344对称设置,两个加热件35分别对应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本实施方式中,加热件35为螺旋状的镍铬合金发热丝,吸液件沿加热件35的轴向穿过所述加热件35。
吸液件安装在安装孔3411内,吸液件的两端分别伸入储液腔316和雾化腔 317,吸液件由棉花、棉布等易于吸收液体的材质制成,吸液件至少为一个,在本实施方式,多个吸液件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多个安装孔3411内,使得每一个吸液件的底端延伸至储液腔316内,每一个吸液件的顶端与加热件35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液件能够吸收储液腔316内的烟液,并将烟液逐渐传导至加热件35上,使得加热件35加热雾化吸液件吸收的烟液。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34还包括位于负极螺钉孔3422内的抵持螺钉 (图未示出)以及位于正极螺钉孔3442内的限位螺钉(图未示出)。当抵持螺钉旋入负极螺钉孔3422内,抵持螺钉逐渐与分别设于负极连接孔3421两端的两个加热件35的一端相抵持,从而使得两个加热件35的一端被固定,提高了稳定性,当限位螺钉旋入正极螺钉孔3442内,限位螺钉逐渐与分别设于正极连接孔3441两端的两个加热件35的另一端相抵持,从而使得两个加热件35的另一端被固定,提高了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封堵件36远离下盖31的一端可封堵出烟孔22。可选的,封堵件36包括设于贯通孔3443内的凸伸部361以及沿凸伸部361的轴向向上形成的与凸伸部361连接的遮挡部362。凸伸部361下端设有外螺纹,贯通孔 3443设有与凸伸部361的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当凸伸部361与贯通孔3443螺纹连接时,封堵件36将液体通道烟液截止。可以理解的,封堵件36可采用卡接、插接等其他可拆卸方式与连接组件3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遮挡部362 和凸伸部361一体成型,可选的,遮挡部362大致呈伞状,遮挡部362的顶部直径大于出烟孔22的孔径,遮挡部362的顶部直径小于遮挡部362的底部直径,遮挡部362的底部直径大于凸伸部361的外径,遮挡部362的底部直径小于两个加热件35之间的距离,使得遮挡部362没有遮蔽两个加热件35,从而未阻隔烟嘴20与加热件35之间直线连通,用户可通过直接向出烟孔22加注烟液,遮挡部362的表面形成导流部363,可将顺着遮挡部362流入雾化腔317的烟液引导至吸液件和/加热件35上,使得吸液件逐渐被烟液浸润,可以理解的,如图5 所示,导流部363可以由遮挡部262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可选的,底座341 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储液腔316及雾化腔317连通的排气孔3414,当用户向储液腔316内注入烟液时,储液腔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孔3414排出到雾化腔317,从而减少注液时的阻力。此外,由于遮挡部362的顶部直径大于出烟孔22的孔径,当第一凸起14逐渐移动到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逐渐移动到第一凹槽13中,遮挡部362的顶部能够逐渐封闭出烟孔22,当第一凸起14完全位于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完全位于第一凹槽13中,遮挡部362的顶部能够完全封闭出烟孔22,此时,一方面,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 不连通,用户不能够通过出烟孔22将与空气混合后的雾化腔317内的烟雾吸入口中,另一方面,外界污垢不能够通过出烟孔2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使得用户通过烟嘴20抽吸烟雾时更加干净卫生。当第一凸起14逐渐脱离第二凹槽311,第二凸起312逐渐脱离第一凹槽13,烟嘴20逐渐远离遮挡部362,出烟孔22 与雾化腔317连通,外界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与雾化后的烟雾混合,此时,用户能够对出烟孔22抽吸。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凸起14逐渐伸入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逐渐伸入第一凹槽13中时,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能够逐渐被底座341的侧壁遮蔽,当第一凸起14完全位于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完全位于第一凹槽13中时,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能够被底座 341的侧壁完全遮蔽,此时,外界空气不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 1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与雾化后的烟雾混合,使得外界污垢不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凸伸部361 与正极柱344螺纹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凸伸部361 还可以与正极柱344采用卡接、插接等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遮挡部362还可以呈锥形等形状,只要当第一凸起14位于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位于第一凹槽13 中时,遮挡部362的顶部能够封闭出烟孔22,当第一凸起14脱离第二凹槽311,第二凸起312脱离第一凹槽13时,遮挡部362设有导流部363,使得用户向出烟孔22加注的烟液能够流至吸液件和/或加热件35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组件30还包括设于连接部315内的电极接触件37 以及设于连接部315与电极接触件37之间的第二绝缘件38,电极接触件37的顶端与进液柱3412的底端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接触件37的顶端与进液柱3412的底端采用螺纹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电极接触件37的顶端与进液柱3412的底端还可以采用卡接、插接、弹性探针抵接等方式连接。
电池装置安装于连接部315上,电池装置上的正极与电极接触件37连接,电池装置上的负极与连接部315或下盖31连接,使得电池装置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装置上的负极与电极接触件37连接,电池装置上的正极与连接部315或下盖31连接,使得电池装置与雾化器100电性连接。
使用过程:启动电子烟,由于电池装置上的正极与电极接触件37连接,电池装置上的负极与连接部315或下盖31连接,电路导通,使得加热件35开始加热雾化吸液件吸收的烟液,外部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壳体10内与烟雾混合,用户通过出烟孔22吸食烟雾。
储液时,取下烟嘴20、壳体10和封堵件36后,用户能够向贯通孔3443注液,烟液经进入进液柱3412的内腔后再依次通过出液孔3413、进液孔314进入到储液腔316中,吸液件逐渐吸收储液腔内的烟液,并将烟液逐渐传导至两个加热件35上,使用时,两个加热件35能够加热雾化吸液件吸收的烟液。
用户能够通过向下拉动壳体10,此时,用户的拉动力大于壳体10和底座 341之间的阻力,使得壳体10能够相对于底座341轴向向下滑动,用户能够通过将第一凸起14对准第二凹槽311,将第二凸起312对准第一凹槽13,然后再通过将壳体10轴向下压,在壳体10的下压过程中,用户可能够通过观察部分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与此同时,遮挡部362的顶部能够逐渐封闭出烟孔22,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的连通面积逐渐缩小,当第一凸起14完全位于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完全位于第一凹槽13中,此时,观察件32完全被壳体10遮蔽,用户不能通过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 中烟液的余量;并且,雾化器100的整体高度变矮,易于包装或携带;遮挡部362的顶部能够完全封闭出烟孔22,一方面,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不连通,用户不能够通过出烟孔22将与空气混合后的雾化腔317内的烟雾吸入口中,另一方面,外界污垢不能够通过出烟孔2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使得用户通过烟嘴20抽吸烟雾时更加干净卫生。
当需要将壳体10脱离底座341时,用户能够通过向上拉动壳体10,此时,用户的拉动力大于壳体10和底座341之间的阻力,第一凸起14逐渐脱离第二凹槽311,第二凸起312逐渐脱离第一凹槽13,观察件32至少部分被露出,用户可通过观察部分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烟嘴20 逐渐远离遮挡部362,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至少部分连通,外界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与雾化后的烟雾混合,此时,雾化器100的整体高度逐渐变高,用户能够对出烟孔22抽吸,通过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的连通面积,将与空气混合后的雾化腔317内的烟雾吸入口中,当第一凸起14的底端和第二凸起312的顶端抵持时,观察件32被最大范围的露出,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的连通面积为最大,用户不仅能够通过观察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而且使得用户抽吸烟嘴20 时更加顺畅,需要将壳体10脱离底座341时,用户可以继续将壳体10相对于下盖31轴向向上滑动,直至壳体10脱离底座341。
用户抽吸时,由于遮挡部362的顶部直径大于遮挡部362的底部直径,遮挡部362的顶部直径小于遮挡部362的底部直径,遮挡部362的底部直径大于凸伸部361的外径,可以降低或消除加热件35产生炸油对用户抽吸体验造成的不利影响,具体地说,加热件35产生炸油,炸油时的细小烟液打落在遮挡部362 的下端面,充分雾化的烟液绕经遮挡部362从出烟孔22流出,提高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此时,由于遮挡部362的没有封闭出烟孔22,并且遮挡部362没有遮蔽两个加热件35,未阻隔烟嘴20与加热件35之间直线连通,用户在关闭电子烟后,可通过向出烟孔22加注烟液,烟液从遮挡部362的两侧流出至多个吸液件上,使得吸液件逐渐被烟液浸润,当吸液件完全被烟液浸润后,用户向出烟孔22加注的烟液能够通过下液孔进入到储液腔316内,便于烟液的储存,并且,从出烟孔22加注的烟液始终能准确传导至加热件35上,用户无需从出烟孔22观察雾化器100的内部结构从而调整注油的角度和位置,在保证简化注液操作的基础上,提高了用户的注液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100或电子烟,由于外壳40和底座组件30一起构成的内腔内通过连接组件34分隔为雾化腔317和储液腔316,雾化腔317和储液腔316通过设于连接组件34内的烟液通道3415 流体连通,封堵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烟液通道3415内,以将烟液通道3415 截止,外壳远离底座组件的一端设有与雾化腔317连通的出烟孔,当外壳相对连接组件活动时,封堵件可将出烟孔封堵或打开。
此外,由于封堵件36安装于连接组件34上并和烟嘴30对应,封堵件36 的顶端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出烟孔22的孔径,通过向下活动壳体10,出烟孔22 被封堵件36的顶端封闭,或者通过向上活动壳体10,使得能够出烟孔22和壳体10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100或电子烟,用户在不使用时,封堵件36能够封堵出烟孔22,外界污垢不能够通过出烟孔22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不会影响雾化腔317内烟液的质量,使得用户的抽吸体验较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雾化器与实施例一的雾化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外壳4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段,底座34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内螺纹段对应的外螺纹段(图未示出),这样需要拆卸外壳40时,必须先将位于外螺纹段下方的内螺纹段,旋至外螺纹段的上方,方可拆卸成功,螺纹起到阻挡作用,防止轻易的拔出外壳40造成漏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壳40与下盖31沿雾化器轴向设置,外壳40的下端与下盖31的上端沿雾化器轴向是平行的。此时,外壳40与底座341通过外螺纹段以及内螺纹段实现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图4所示,外壳40底部设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第一凸起14、第一凹槽13,下盖31设有实施例一相同的第二凹槽311、第二凸起312,如图1所示,当外壳40与底座组件30装配好时,第一凸起14 位于第二凹槽311中,第二凸起312位于第一凹槽13中,此时,观察件32完全被壳体10遮蔽,用户不能通过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此时,遮挡部362的顶部能够完全封闭出烟孔22。并且,内螺纹段位于外螺纹段下方,并且内螺纹段与外螺纹段之间隔设有一段距离,所述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沿外壳40轴向从第一凸起14底部最低点到第一凹槽13顶部最高点的距离。设置该距离使得使得外壳40相对于底座341转动时,不会因为螺纹对外壳40的旋转造成影响。
当需要将壳体10脱离底座341时,用户可以先将壳体31相对于下盖31轴向向上滑动,使得第一凸起14逐渐脱离第二凹槽311,第二凸起312逐渐脱离第一凹槽13,观察件32至少部分被露出,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凸起14的底端和第二凸起312的顶端抵持时,内螺纹段的上端和外螺纹段的下端抵持,可通过旋转壳体10,使得壳体10能够相对于底座341转动,观察件32被露出,用户可通过观察被露出的观察件32,观察储液腔316中烟液的余量,此时,出烟孔22与雾化腔317连通,外界空气能够通过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2 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与雾化后的烟雾混合,此时,雾化器100的整体高度逐渐变高,用户能够对出烟孔22抽吸,雾化腔317内的烟雾吸入口中。若要拆卸外壳40,则需继续旋转外壳40,直至外螺纹段下方的内螺纹段,先旋转进外螺纹内,再旋转到外螺纹段的上方,方可将外壳40拆卸下来。拆卸外壳40时,需要通过壳体10相对于底座341轴向向上滑动的第一步操作,再通过相对于底座341 向上旋转的第二步操作,即通过轴向向上滑动再转动的两步相结合的分离操作,增加了壳体10和底座341的分离难度,使得壳体10和底座341不易拆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雾化器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100或电子烟,用户在不使用时,封堵件能够封堵出烟孔,外界污垢不能够通过出烟孔进入到雾化腔317中,不会影响雾化腔 317内烟液的质量,使得用户的抽吸体验较好。同时当封堵件安装在连接组件上时,可堵住烟液通道3415,烟液直接滴加至雾化腔317内的雾化头上雾化,以作为滴油雾化器。当封堵件被拆卸下时,可露出烟液通道3415,可通过烟油通道向储液腔内注液,待重新装上封堵件时,雾化器又变为储油雾化器。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滴油雾化器与储油雾化器之间切换,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方式与抽吸口感,使用体验更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一端并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下盖、收容于所述下盖内的观察件,所述下盖的内腔形成储液腔,所述下盖包括呈波浪状的上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下盖的上端相啮合的波浪状的下端,所述观察件包括被所述外壳遮蔽的第一部分,当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底座组件活动时,可使得所述观察件的第一部分露出从而能够观察所述储液腔内的烟液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烟嘴,所述烟嘴上开设有出烟孔,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出烟孔相连通的进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外壳靠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端还间隔凹设有至少2个第一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形成第一凸起,每一个所述第一凸起的最低点和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最高点之间平滑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壳活动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组件一起构成的内腔内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分隔为雾化腔和储液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雾化头,所述雾化头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雾化头用于雾化烟液形成烟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包括加热件和吸液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吸液件相互接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贯通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吸液件,所述吸液件的两端分别伸入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腔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底座的烟液通道,并且所述烟液通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正极柱或者所述负极柱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正极柱或负极柱上设有贯通孔,封堵件包括设于贯通孔内的凸伸部以及沿所述凸伸部的轴向向上形成的与所述凸伸部连接的遮挡部。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1822177229.9U 2018-12-24 2018-12-24 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10017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7229.9U CN210017868U (zh) 2018-12-24 2018-12-24 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77229.9U CN210017868U (zh) 2018-12-24 2018-12-24 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7868U true CN210017868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3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77229.9U Active CN210017868U (zh) 2018-12-24 2018-12-24 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78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1134B2 (en) 2019-06-26 2023-10-03 Shenzhen You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tomizer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dry-wet separation component
WO2024021926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1134B2 (en) 2019-06-26 2023-10-03 Shenzhen You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tomizer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dry-wet separation component
WO2024021926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0038B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KR102215396B1 (ko) 초음파 전자 담배 무화기 및 전자 담배
CN106820269B (zh) 电子烟雾化器
EP3918933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ing core and atomizer
WO2017211137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9195461B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18130068A1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6998804B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03851804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08208936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6127839A1 (zh) 电子烟雾化器
EP2617303A1 (en) Replaceable general atomizing head
CN106535675A (zh) 电子烟
KR102233940B1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담배
CN105054300B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17868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1190394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0236228A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其注液方法
CN212852497U (zh) 电加热气溶胶形成装置
CN108244713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041637A (zh) 具有镂空雾化罩的雾化器
CN210841578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115777998A (zh) 一种雾化器的加热模块及雾化器
CN215736906U (zh) 滑动组件和雾化器
CN216135187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