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2885U -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2885U
CN210012885U CN201920746681.4U CN201920746681U CN210012885U CN 210012885 U CN210012885 U CN 210012885U CN 201920746681 U CN201920746681 U CN 201920746681U CN 210012885 U CN210012885 U CN 21001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furnace
slag
settl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66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亮
李兵
尉克俭
李东波
黎敏
郭亚光
王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7466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加热沉降炉,包括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的底部连通,沉降区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一出渣口;还原炉,还原炉的物料进口连通于沉降区的第一出渣口,还原炉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二出液口和第二出渣口;冶炼炉,冶炼炉的物料进口连通于还原炉的第二出液口;及铸造装置,铸造装置的物料进口连通于冶炼炉的物料出口。该生产系统用于生产含铜铸铁,回收率高且生产成本低,既能够实现有价元素的提取,又充分利用了铜渣中的铁和铜;还可以通过添加锰、硅、铜、铬、镍和钼等合金得到含铜耐蚀铸铁,可大大提升产品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铜渣是火法炼铜过程中从炼铜炉排放的冶金渣,是炉料和燃料中各种氧化物互相熔融而成的共熔体。目前,我国每年排放量超过1000万吨,此外,全国还堆放着数量超过1.2亿吨的铜渣,铜渣已成为冶金行业中产生的数量较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虽然铜渣中含有Fe、Cu、Zn、Pb、Co和Ni等多种有价金属和Au、Ag等少量贵金属,但大部分铜渣被堆存在渣场,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如能充分利用铜渣中的铁和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铁矿石和铜矿的供需矛盾;且如能有效提取的铜渣中含有的少量贵金属,也将能更好的提升经济效益。因此综合利用铜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市场前景,是当前铜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铜渣中的铁主要以硅酸铁(2FeO﹒SiO2)和磁铁矿(Fe3O4)的形式存在,大部分为硅酸铁,铜主要以Cu2S、CuO、Cu的形式存在。由于铜渣中的铁主要是以铁橄榄石的形式存在,通过常规的磁选方法难以将弱磁性矿物铁橄榄石有效地回收。要回收铜渣中的铁就需要先将铜渣中的2FeO﹒SiO2转变成Fe3O4,再通过磁选的方法回收。回收渣中铜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火法贫化、湿法提取和选矿分离等。然而,目前铜渣利用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独铜的利用或单独铁的利用两个方面。对于铜渣中金属的提取,选矿法应用较广,但资源化利用率低;火法冶炼金属回收率高,但处理成本高;湿法处理潜在二次污染且费用高。虽然铜渣还可制备微晶玻璃、矿棉;用于生产水泥,都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铁和铜,以及其它金属资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铜对钢铁性能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早已不再止步于产生“铜脆”危害,铜在钢中还有很多有益的作用,如提高耐蚀性、强度、抗冲击性等。如能有效利用铜渣中的铜和铁,并发挥铜对铁的有益影响,将为高效利用铜渣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63234.7公开了一种通过惰性气体喷吹熔融还原提铁的方法,此方法虽然避免了热量损失,但仅单独考虑了铁的回收,并未考虑贵金属和铜的回收及利用问题,而且对铁中存在的杂质并未考虑;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67157.5及201010216133.4均在前专利的基础上改进提铁的工艺,但依然未考虑贵金属及铜的回收问题。虽然中国专利申请201110380257.0考虑铜回收的问题,但工艺中加入氯盐,仍有污染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410345197.2提出利用铜渣生产含铜抗菌不锈钢,但其并未考虑贵金属的提取,而且制备含铜抗菌不锈钢流程复杂,不容易实现且利用成本较高。中国专利申请201510390607.X提出利用含铜渣制备含铜铸铁,但其并为对贵金属(Zn、Ag、Au等)进行提取,而且对含铜铁水中杂质没有处理,使得其产品并不符合要求。
需注意的是,前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合理利用铜渣资源生产含铜铸铁的系统,以高效且低成本的生产含铜铸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包括:加热沉降炉,包括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的底部连通,沉降区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一出渣口;还原炉,还原炉的物料进口连通于沉降区的第一出渣口,还原炉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二出液口和第二出渣口;冶炼炉,冶炼炉的物料进口连通于还原炉的第二出液口;及铸造装置,铸造装置的物料进口连通于冶炼炉的物料出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加热沉降炉的顶部、底部和/或侧边开设有第一喷吹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之间设有隔板,且隔板与加热沉降炉的底部具有间隙,以使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为底部连通的两个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原炉内设有搅拌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原炉的侧边、底部和/或顶部开设有第二喷吹口。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原炉还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连接于烟气回收处理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冶炼炉为电炉或感应炉。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出的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公开提出的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可用于进行含铜铸铁的生产。该生产系统提供了一种加热沉降炉,该加热沉降炉具有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通过采用该加热沉降炉可实现铜渣中大部分的贵金属和铜锍的沉降分离,回收的贵金属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铜锍可重新返回炼铜流程,不但充分利用了铜,而且带走了大量的硫,为后续进入铸铁流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该生产系统还进一步采用了还原炉同时进行铁和铜的回收,效率高且成本低。本公开的生产系统生产含铜铸铁,大大降低了冶炼难度,还可以通过添加锰(Mn)、硅(Si)、铜(Cu)、铬(Cr)、镍(Ni)和钼(Mo)等合金得到含铜耐蚀铸铁,可大大提升产品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含铜铸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加热沉降炉
101:加热还原区
102:沉降区
103:隔板
200:还原炉
300:冶炼炉
400:铸造装置
500:中间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说明,但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本公开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当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铜渣是冶金行业中产生数量较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铜渣中含有Fe、Cu、Zn、Pb、Co和Ni等多种有价金属和Au、Ag等少量贵金属,但大部分铜渣被堆存在渣场,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不同冶炼工艺得到的铜渣成分有一定的差异,其范围如表1所示。
表1炉渣的化学成分/%
TFe TCu Fe<sub>3</sub>O<sub>4</sub> SiO<sub>2</sub> Al<sub>2</sub>O<sub>3</sub> CaO S Au*
29~45 0.45~3.0 1~20 25~40 ≤10 ≤10 0.6~2.8 <0.5
*单位为g/t
由表1可知,铜渣中含铁29%~45%,而我国炼铁工业所有的铁矿石品位平均值仅为29.1%,需要大量进口外矿与其搭配进行烧结和球团;目前我国很多铜矿铜开采品位已经只有0.2%~0.3%,而铜渣中含铜量则在0.5%以上。如能充分利用铜渣中的铁和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铁矿石和铜矿的供需矛盾。
铜渣中的铁主要以硅酸铁(2FeO﹒SiO2)和磁铁矿(Fe3O4)的形式存在,大部分为硅酸铁,铜主要以Cu2S、CuO、Cu的形式存在。由于铜渣中的铁主要是以铁橄榄石的形式存在,通过常规的磁选方法难以将弱磁性矿物铁橄榄石有效地回收。要回收铜渣中的铁就需要先将铜渣中的2FeO﹒SiO2转变成Fe3O4,再通过磁选的方法回收。此种方法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无法回收贵金属、将高温铜渣冷却后再高温焙烧(一般铜渣的温度为1200℃),造成热量的极大浪费、铁的回收率不高等问题。而湿法提取和选矿分离等均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无法实现工业化等缺点。虽然铜渣还可制备微晶玻璃、矿棉、用于生产水泥,都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铁和铜,以及其它金属资源。目前铜渣利用技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独铜的利用或单独铁的利用两个方面。对于铜渣中贵金属的提取,及同时利用渣中的铜铁研究较少,并且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通过该生产系统以生产含铜铸铁。其中,图1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含铜钢的生产系统示意图;图2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含铜钢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图1和图2对本公开的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生产系统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有色渣系。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应仍在本公开提出的含铜钢的生产方法的原理范围内。
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包括:加热沉降炉100、还原炉200、冶炼炉300、铸造装置400,下面结合该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具体说明含铜铸铁的生产方法: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含铜铸铁的生产方法包括沉降处理、熔融还原处理、冶炼处理、铸造处理,具体说明如下:
(1)沉降处理
采用前述的加热沉降炉100进行沉降处理,该加热沉降炉100包括加热还原区101和沉降区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还原区101和沉降区102之间设有隔板103,且隔板103与加热沉降炉100的底部具有间隙,以使加热还原区101和沉降区102为底部连通的两个部分。沉降区102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一出渣口(未图示)。
首先,将待处理的铜渣置于加热还原区101升温至1300℃~1500℃,在沉降区102进行沉降处理,由于铜渣和铜锍的密度不同,其可在沉降区102中完成沉降分离,铜渣中含有的贵金属与铜锍一起以液态形态从第一出液口排出,沉降处理后的高温炉渣从第一出渣口排出。对上述贵金属进行提取处理,然后将提取贵金属后的铜硫进行循环利用,例如返回至吹炼炉中进行铜冶炼。通过上述沉降处理,使85%~96%的铜锍和85%~96%的贵金属从铜渣中分离,降低了铜渣的硫含量,为进一步还原含铜铁水创造了条件,减少了脱硫工艺流程和脱硫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待处理的铜渣可以为温度为1100℃~1300℃的出炉高温铜渣,该出炉高温铜渣通过中间包500转移到加热沉降炉100的加热还原区101中。通过直接利用高温铜渣,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余热,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沉降炉100的顶部、底部和/或侧边开设有第一喷吹口。该第一喷吹口配有喷枪,用于向该加热沉降炉100喷吹还原气体,例如天然气、油或一氧化碳等。根据第一喷吹口设置的位置,喷吹方式可为顶吹、底吹、侧吹或者复合喷吹方式,且不同位置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喷吹口。喷吹压力可以为100kPa~1000kPa,可进行连续喷吹。采用喷吹还原气体的优势是:加热沉降炉的热量可通过喷吹上述还原气体来提供热量,这种提高温度的成本较低;此外,由于喷吹的气体为还原性气体,形成的还原气氛可以将待处理的铜渣中含有的四氧化三铁(Fe3O4)还原为氧化亚铁(FeO),从而降低铜渣的粘度,有利于沉降分离的进行。但本公开的加热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电极方式进行加热。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待处理的铜渣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流入沉降区后,还可以采用电极继续加热,用来保持炉内的温度,以完成沉降分离处理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向所述沉降区102喷吹惰性气体,其中该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或氩气,所述喷吹惰性气体的压力为100kPa~1000kPa。通过在沉降过程中吹入惰性气体搅拌可使铜锍碰撞长大,更有利于沉降。
(2)熔融还原处理
采用前述的还原炉200进行熔融还原处理。其中,还原炉200的物料进口连通于沉降区102的第一出渣口,还原炉200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二出液口和第二出渣口(未图示)。
将前述的沉降处理后的铜渣转移至该还原炉200内,加入造渣剂并升温至还原炉200内的物料为熔融态,然后向还原炉200喷吹还原剂进行熔融还原反应,得含铜铁水和炉渣。其中高温的含铜铁水从第二出液口流出,进入冶炼流程;炉渣通过第二出渣口排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原炉200还设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连接于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其对还原过程中的烟气,以及有害元素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回收。经过以上步骤,铁和铜被还原,而锌(Zn)等熔点较低的金属则进入烟气被回收。熔融还原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Cu2S+CaO+C=2Cu+CaS+CO (1)
Fe2SiO4+2CaO+2C=2Fe+Ca2SiO4+2CO (2)
Fe3O4+4C=3Fe+4CO (3)
2[P]+5(FeO)+4(CaO)=(4CaO·P2O5)+[Fe] (4)
[FeS]+(CaO)=(CaS)+(FeO) (5)
CuO+C=Cu+CO (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熔融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400℃~16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原炉200的侧边或顶部或底部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喷吹口,例如,图1所示的还原炉为侧吹炉,设有多个第二喷吹口。待还原炉200内的物料达到上述温度范围后均处于熔融状态时,利用喷枪通过第二喷吹口向还原炉200内喷吹还原剂,其中,还原剂选自煤粉、一氧化碳、天然气、氢气和焦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以喷吹煤粉为主,相比于其它技术成本较低。以质量比计,还原剂的加入量按照还原剂中的含碳量C与沉降处理后的铜渣中的含铁量Fex+的比值决定,比值的范围控制在1.1~2.9之间,X为2或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增加搅拌装置(未图示)于该还原炉200内,对所述熔融态的物料进行搅拌,或者喷吹惰性气体等方式,以改善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增加反应速率。其中,惰性气体可以为氮气(N2)或氩气(Ar),喷吹压力为100kPa~1000kP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造渣剂包括氧化钙,也可以选择加入碳酸钙,碳酸钙经热分解后可产生氧化钙用于造渣。造渣剂的加入量根据碱度R决定,其中:
式中,MgO和SiO2均来自沉降处理后的铜渣,碱度R的范围控制在1.1~2.6之间,ω(CaO)%表示CaO的质量分数,ω(MgO)%表示MgO的质量分数,ω(SiO2)%表示SiO2的质量分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熔融反应更好的进行,可加入少量的氟化钙(CaF2)于造渣剂中。随着氧化钙加入量的提高,铜渣的粘度会升高,进而减小氧化钙与铜渣的接触面,恶化了还原条件而降低反应速率,而CaF2的加入可破坏熔渣中硅酸盐离子的硅氧四面体结构,降低熔渣粘度,增加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还原反应发生的动力学条件。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比计,氟化钙加入量为造渣剂总量的8%~20%。
在本领域中,还原炉常用作铜的冶炼,本公开进一步采用该还原炉同时进行铜和铁的冶炼,使铜渣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铁,铜的氧化物还原为铜,对铜和铁进行了综合利用,且回收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经过了熔融还原反应处理后,铜渣中的硫含量较低,大大减少了脱硫负担;锌,铅,砷等由于熔点较低,在还原过程中进入烟气,可通过设置的系统回收,并且烟气经过处理后排入大气;此外,产生的炉渣还可用于生产水泥、矿棉、用于铺路等。
(3)冶炼处理
将经过熔融还原反应后的含铜铁水置于冶炼炉300,并加入助剂、升温以进行冶炼处理;其中,冶炼炉300的物料进口连通于还原炉200的第二出液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冶炼炉300可以为电炉或感应炉。所述助剂包括但不限于废钢、增碳剂、脱硫剂、脱磷剂、锰铁、硅铁或孕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助剂对含铜铁水进行成分调整以满足铸造生铁的成分要求。冶炼处理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适宜生产含铜铸铁的冶炼温度为1300℃~1580℃。
(4)铸造处理
铸造处理包括将冶炼处理后的含铜铁水置于铸造装置400中进行浇注成型。其中,铸造装置400的物料进口连通于冶炼炉300的物料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浇注温度为1280℃~1500℃,铸造处理的方式可以为砂型铸造或特种铸造,所述的特种铸造可以为熔模精密铸造、石膏型精密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吸铸、挤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半连续铸造、壳型铸造、石墨型铸造、电渣熔铸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方法可以生产含铜耐蚀铸铁。具体地,可以通过在冶炼处理时,根据不同的含铜耐蚀铸铁对铜、锰、硅、铬、镍和钼等的要求进行不同成分的合金化。具体地,可包括:在冶炼处理过程中向冶炼炉加入纯铜、锰铁合金、硅铁合金、铬铁合金、镍铁合金或钼铁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通过对碳含量的改变,进行含铜耐蚀铸铁的生产,以质量百分比计,可以将含铜耐蚀铸铁的碳含量控制在2.11%以下,其它含量通过添加铜、锰、硅、铬、镍和钼等实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受下述实施例所限。
实施例1:
(1)沉降处理提取贵金属和铜锍
首先将1130℃的高温铜渣(TFe:42.65%、TCu:1.12%、Fe3O4:16.2%、SiO2:25.9%、Al2O3:1.35%、CaO:2.66%、S:1.26%、Au:0.48g/t)通过中间包转移到加热沉降炉中的加热还原区内,通过侧吹天然气提供热量并还原Fe3O4,喷吹压力为180kPa,方式为侧吹,使温度升高到1380℃;然后铜渣通过隔板流入沉降区,通过喷吹氮气使铜锍长大,喷吹压力为180kPa,方式为侧吹;利用电极使温度升高保持在1380℃,则开始沉降过程,此过程为连续过程;沉降过程中87%的铜和88%的贵金属可回收;回收得到的铜锍重新进入炼铜流程;而剩下的铜渣进入熔融还原流程。
(2)熔融还原炼铁得到含铜铁水
将沉降后的高温铜渣流入还原炉内,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造渣剂CaO;造渣剂的加入量通过碱度来计算,本实施例的碱度为1.4;CaF2的加入量为造渣剂的12%;通过电极加热的方式将炉温升至1480℃。待还原炉内的物料与造渣剂处于熔融态时,向熔池喷吹煤粉,加入量以C/Fex+(x=2,3)比为1.6。喷吹结束后,向熔池喷吹氮气,喷吹期间改变喷枪位置,使搅拌达到最佳效果;配加搅拌装置使渣铁界面反应更充分,反应速度更快。
(3)冶炼处理和铸造处理
将含铜铁水转移至电炉中,进行冶炼处理。通过废钢、增碳剂、脱硫剂、脱磷剂、锰铁合金、硅铁合金对含铜铁水进行成分调整以满足铸造生铁的成分要求。进一步地,将温度升至1500℃,通过添加纯铜、铬铁合金、镍铁合金和钼铁合金等实现合金化,然后进行铸造处理。其中,铸造处理中浇注温度为1300℃。
最终得到的含铜铸铁成分为:C:3.2%、Si:1.6%、Mn:0.7%、S:0.12%、P:0.02%、Cu:1.2%、Mo:0.5%。
实施例2:
(1)沉降处理提取贵金属和铜锍
首先将1200℃的高温铜渣(TFe:50.45%、TCu:1.2%、Fe3O4:12.2%、SiO2:26.9%、Al2O3:1.15%、CaO:2.86%、S:1.36%、Au:0.43g/t)通过中间包转移到加热沉降炉中的加热还原区内,通过侧吹天然气提供热量并还原Fe3O4,喷吹压力为160kPa,方式为侧吹,使温度升高到1440℃;然后通过隔板流入沉降区,通过喷吹氮气使铜锍长大,喷吹压力为160kPa,方式为侧吹;利用电极使温度升高保持在1440℃,则开始沉降过程,此过程为连续过程;沉降过程中90%的铜和90%的贵金属可回收;回收得到的铜锍重新进入炼铜流程;而剩下的铜渣进入熔融还原流程。
(2)熔融还原炼铁得到含铜铁水
将沉降后的高温铜渣流入还原炉内,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造渣剂CaO;造渣剂的加入量通过碱度来计算,本实施例碱度为1.8;CaF2的加入量为造渣剂的15%;通过电极加热的方式将炉温升至1520℃。待炉料与造渣剂处于熔融态时,向熔池喷吹煤粉,加入量以C/Fex+(x=2,3)比为1.7。喷吹结束后,向熔池喷吹氮气,喷吹期间改变喷枪位置,使搅拌达到最佳效果;配加搅拌装置使渣铁界面反应更充分,反应速度更快。
(3)冶炼处理和铸造处理
将含铜铁水转移至电炉中,进行冶炼处理。通过废钢、增碳剂、脱硫剂、脱磷剂、锰铁合金、硅铁合金对含铜铁水进行成分调整以满足铸造生铁的成分要求。进一步地,将温度升至1550℃,通过添加纯铜、铬铁合金、镍铁合金和钼铁合金等实现合金化,然后进行铸造处理,其中浇注温度为1380℃。
最终含铜铸铁成分为:C:3.3%、Si:2.2%、Mn:0.6%、S:0.04%、P:0.08%、Cu:4.5%、Ni:1.8%、Cr:0.8%。
实施例3:
(1)沉降处理提取贵金属和铜锍
首先将1100℃的高温铜渣(TFe:48.45%、TCu:1.3%、Fe3O4:15.2%、SiO2:28.9%、Al2O3:1.33%、CaO:2.88%、S:1.66%、Au:0.42g/t)通过中间包转移到加热沉降炉中的加热还原区内,通过侧吹天然气提供热量并还原Fe3O4,喷吹压力为250kPa,方式为侧吹,使温度升高到1500℃;然后通过隔板流入沉降区,通过喷吹氮气使铜锍长大,喷吹压力为250kPa,方式为侧吹;利用电极使温度升高保持在1500℃,则开始沉降过程,此过程为连续过程;沉降过程中92%的铜和90%的贵金属可回收;回收得到的铜锍重新进入炼铜流程;而剩下的铜渣进入熔融还原流程。
(2)熔融还原炼铁得到含铜铁水
将沉降后的高温铜渣流入还原炉内,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造渣剂CaO;造渣剂的加入量通过碱度来计算,本实施例碱度为2.0;CaF2的加入量为造渣剂的14%;通过电极加热的方式将炉温升至1580℃。待炉料与造渣剂处于熔融态时,向熔池喷吹煤粉,加入量以C/Fex+(x=2,3)比为1.8。喷吹结束后,向熔池喷吹氮气,喷吹期间改变喷枪位置,使搅拌达到最佳效果;配加搅拌装置使渣铁界面反应更充分,反应速度更快。
(3)冶炼处理和铸造处理
将含铜铁水转移至电炉中,进行冶炼处理。通过废钢、增碳剂、脱硫剂、脱磷剂、锰铁合金、硅铁合金对含铜铁水进行成分调整以满足铸造生铁的成分要求。进一步地,将温度升至1580℃,通过添加纯铜、铬铁合金、镍铁合金和钼铁合金等实现合金化,然后进行铸造处理,其中浇注温度为1400℃。
最终含铜铸铁成分为:C:0.11%、Si:0.22%、Mn:0.8%、S:0.01%、P:0.01%、Cu:1.2%、Ni:1.6%、Cr:0.2%、V:0.1%。
实施例4:
(1)沉降处理提取贵金属和铜锍
首先将1200℃的高温铜渣(TFe:51.45%、TCu:1.5%、Fe3O4:14.2%、SiO2:25.6%、Al2O3:1.23%、CaO:2.38%、S:1.36%、Au:0.42g/t)通过中间包转移到加热沉降炉中的加热还原区内,通过侧吹天然气提供热量并还原Fe3O4,喷吹压力为240kPa,方式为侧吹,使温度升高到1400℃;然后通过隔板流入沉降区,通过喷吹氮气使铜锍长大,喷吹压力为240kPa,方式为侧吹;利用电极使温度升高保持在1400℃,则开始沉降过程,此过程为连续过程;沉降过程中92%的铜和93%的贵金属可回收;回收得到的铜锍重新进入炼铜流程;而剩下的铜渣进入熔融还原流程。
(2)熔融还原炼铁得到含铜铁水
将沉降后的高温铜渣流入还原炉内,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造渣剂CaO;造渣剂的加入量通过碱度来计算,本实施例碱度为1.8;CaF2的加入量为造渣剂的16%;通过电极加热的方式将炉温升至1570℃。待炉料与造渣剂处于熔融态时,向熔池喷吹煤粉,加入量以C/Fex+(x=2,3)比为1.6。喷吹结束后,向熔池喷吹氮气,喷吹期间改变喷枪位置,使搅拌达到最佳效果;配加搅拌装置使渣铁界面反应更充分,反应速度更快。
(3)冶炼处理和铸造处理
将含铜铁水转移至电炉中,进行冶炼处理。通过废钢、增碳剂、脱硫剂、脱磷剂、锰铁合金、硅铁合金对含铜铁水进行成分调整以满足铸造生铁的成分要求。进一步地,将温度升至1570℃,通过添加纯铜、铬铁合金、镍铁合金和钼铁合金等实现合金化,然后进行铸造处理,其中浇注温度为1390℃。
最终含铜铸铁成分为:C:0.12%、Si:0.28%、Mn:0.7%、S:0.02%、P:0.01%、Cu:1.3%、Ni:1.7%、Cr:0.3%、V:0.13%。
综上可知,本公开的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生产含铜铸铁,回收率高且生产成本低,既能够实现有价元素的提取,又充分利用了铜渣中的铁和铜;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锰、硅、铜、铬、镍和钼等合金得到含铜耐蚀铸铁,可大大提升产品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范性的,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7)

1.一种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沉降炉,包括加热还原区和沉降区,所述加热还原区和所述沉降区的底部连通,所述沉降区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一出渣口;
还原炉,所述还原炉的物料进口连通于所述沉降区的第一出渣口,所述还原炉的物料出口包括第二出液口和第二出渣口;
冶炼炉,所述冶炼炉的物料进口连通于所述还原炉的第二出液口;及
铸造装置,所述铸造装置的物料进口连通于所述冶炼炉的物料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沉降炉的顶部、底部和/或侧边开设有第一喷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还原区和所述沉降区之间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与所述加热沉降炉的底部具有间隙,以使所述加热还原区和所述沉降区为底部连通的两个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内设有搅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的侧边、底部和/或顶部开设有第二喷吹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还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于烟气回收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炉为电炉或感应炉。
CN201920746681.4U 2019-05-23 2019-05-23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Active CN21001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6681.4U CN210012885U (zh) 2019-05-23 2019-05-23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6681.4U CN210012885U (zh) 2019-05-23 2019-05-23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2885U true CN210012885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6681.4U Active CN210012885U (zh) 2019-05-23 2019-05-23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28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6571A (zh) * 2019-05-23 2019-07-16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6571A (zh) * 2019-05-23 2019-07-16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CN110016571B (zh) * 2019-05-23 2024-04-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2952B (zh) 一种从冶炼铜渣中直接还原回收铜铁的方法
CN1311090C (zh) 一种硫化镍物料生产镍高锍的方法
CN104674013B (zh) 一种含Co和/或Ni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方法
CN104120351B (zh) 一种利用铜渣还原铁水直接冶炼含铜抗菌不锈钢的方法
CN105671325A (zh) 一种铜冶炼渣的贫化处理方法
CN105154659A (zh) 一种从白云鄂博低品位矿中同步提取铁和铌的方法
CN107904355A (zh) 一种硅脱氧低硫高碳钢的生产方法
CN110129574B (zh) 含铜铸铁的生产方法
CN100562591C (zh) 用海绵铁冶炼纯铁的工艺
CN113265549B (zh) 用富氧侧吹熔炼炉处理红土镍矿和不锈钢冶金废料的方法
CN110157972B (zh) 含铜钢的生产方法
CN110004351B (zh) 含铜钢的生产系统
CN210012885U (zh)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CN109468469B (zh) 一种复合气体喷吹碳还原熔融铜渣的装置及方法
CN115369211A (zh) 一种利用aod炉富集镍的方法
CN104451349A (zh) 一种不锈钢及其冶炼工艺
CN210012886U (zh) 含铜钢的生产系统
CN110016571B (zh) 含铜铸铁的生产系统
CN109022819B (zh) 一种从含铁钴铜的合金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CN1706974A (zh) 一种提钒工艺
CN105063353B (zh) 一种从钴铜白合金中浸出有价金属的方法
Bin Application of Pressurized Hydro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in Zinc Smelting
AU2017333112B2 (en) Method of removing carbon in high-carbon copper-containing molten iron by injection of carbon dioxide
CN111850218B (zh) 一种利用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冶炼红土镍矿的方法
CN103938081B (zh) 用于炼钢的镍铜铁合金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