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4173U -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4173U
CN210004173U CN201920203488.6U CN201920203488U CN210004173U CN 210004173 U CN210004173 U CN 210004173U CN 201920203488 U CN201920203488 U CN 201920203488U CN 210004173 U CN210004173 U CN 210004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leeve
led lamp
dissipation bas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34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小斌
苏明南
陈光爱
黄温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34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4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4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4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在保持原有的热传导、辐射散热相结合的散热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在产品上设置对流结构,以增加LED灯内部的对流散热功能,进而增加整体散热性能,最终使得LED灯在长时间工作时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上的导流槽进一步加强对流效果,并且在套筒的内外均形成对流散热效果,增加形成对流的空间,进一步增加对流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泡壳与散热底座采用机械式快装结构,避免打胶方式存在的污染率高、工艺较复杂、较难破拆等问题,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背景技术
在灯泡式LED灯的产品中,通常利用热传导的方式将光源板、驱动板的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再通过散热器利用辐射散热的方式向外散热,以达到灯泡式LED灯的散热效果。
而热传导结合辐射散热的散热效率通常较低,无法及时地将灯泡式LED灯照明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使得灯泡式LED灯在工作一定时长后,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对产品的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合热传导、辐射散热与对流散热等方式进行多重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包括泡壳、光源板、驱动板、散热底座、灯头组件,泡壳开设有第一气孔,散热底座开设有第二气孔。
作为优选,光源板位于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之间形成的气流路径上。
作为优选,若干个第一气孔开设于泡壳的顶端,若干个第二气孔开设于散热底座靠近灯头组件的一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套筒,套筒设置于散热底座的内腔,并与散热底座形成间距;驱动板设置于套筒的通道内,光源板安装于套筒的上端面。
作为优选,套筒的外壁设置若干导流凸筋,相邻的导流凸筋围成导流槽;导流凸筋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导流槽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
作为优选,光源板的边沿设置有若干与导流凸筋对应的延伸板,延伸板上设置有LED芯片;延伸板覆盖于导流凸筋的上端面。
作为优选,光源板位于套筒的通道范围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套筒的下端面与散热底座之间不形成密封或接触。
作为优选,套筒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耳,散热底座的内腔设置有与安装耳对应的安装柱,螺丝依次穿过光源板、安装耳,锁紧于安装柱。
作为优选,散热底座的内腔形成台阶,台阶覆盖有绝缘垫,延伸板抵靠于台阶上。。
作为优选,泡壳的敞口设置插接环,插接环的外壁设置有卡装凸筋,散热底座的内壁设置有对应卡装凸筋的卡槽;插接段插入散热底座后,卡装凸筋与卡槽形成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在保持原有的热传导、辐射散热相结合的散热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在产品上设置对流结构,以增加LED灯内部的对流散热功能,进而增加整体散热性能,最终使得LED灯在长时间工作时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上的导流槽进一步加强对流效果,并且在套筒的内外均形成对流散热效果,增加形成对流的空间,进一步增加对流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泡壳与散热底座采用机械式快装结构,避免打胶方式存在的污染率高、工艺较复杂、较难破拆等问题,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光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散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是泡壳,11是第一气孔,12是插接段,13是卡装凸筋,20是散热底座,21是第二气孔,22是安装柱,23是台阶,24是绝缘垫,25卡槽,30是光源板,31是延伸板,32是通孔,40是驱动板,50是套筒,51是导流凸筋,52是导流槽,53是安装耳,60是灯头座,61是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散热性能不足,以及打胶工艺所带来的缺陷,提供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在保持原有的热传导、辐射散热相结合的散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LED灯内部的对流散热功能,进而增加整体散热性能,最终使得LED灯在长时间工作时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延长使用寿命;并提供更简便的组装结构,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泡壳10、光源板30、驱动板40、散热底座20、灯头组件,泡壳10与灯头组件分别设置于散热底座20的两端敞口,光源板30与驱动板40设置于泡壳10与散热底座20围成的空间内。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座60与眼片62,眼片62从灯头座60外向内穿设,与驱动板40连接。驱动板40通过正交插接的方式与光源板30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泡壳10开设有第一气孔11,散热底座20开设有第二气孔21,进而在LED灯的内部通过第一气孔11与第二气孔21的连通,空气从第一气孔11进入,通过第二气孔21排出,形成对流,带走LED灯工作产生的热量,实现对流散热。其中,第一气孔11与第二气孔21不形成单向限制,第一气孔11与第二气孔21之间的气流方向可逆,即根据实际的环境决定空气由第一气孔11流入、由第二气孔21排出,或者由第二气孔21流入、由第一气孔11排出。
为了保证对流产生的对流散热的效果最大化,光源板30位于第一气孔11与第二气孔21之间形成的气流路径上,空气对流直接且正面地流过光源板30,最大程度地带走光源板3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对流路径足够长,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流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若干个第一气孔11开设于泡壳10的顶端,若干个第二气孔21开设于散热底座20靠近灯头组件的一端。即,对流路径从泡壳10的顶端至散热底座20的底端,路径最长,覆盖最广,对流散热效果最好。同时,多个第一气孔11与多个第二气孔21能够保证进气量与出气量,进一步保证对流散热效果。
由于稳定有序的对流能够使空气的流通速度更快,散热速率更高,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套筒50,套筒50设置于散热底座20的内腔,并与散热底座20形成间距;驱动板40设置于套筒50的通道内,光源板30安装于套筒50的上端面。空气从第一气孔11进入后,经过光源板30,并沿套筒50与散热底座20之间的间隙从第二气孔21排出,气流稳定快速,保证对流散热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气流的稳定性,如图5所示,套筒50的外壁设置若干导流凸筋51,相邻的导流凸筋51围成导流槽52;导流凸筋51沿套筒50的长度方向设置,导流槽52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气孔11与第二气孔21,即导流槽52沿套筒50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规则有序的导流槽52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有序与稳定,能够进一步保证对流散热效果。
由于形成对流的需要,则光源板30应当避免形成较大面积的遮挡,以保证LED灯内部有足够的空间供空气流通,进而限制光源板30的尺寸,影响光线强度。为了同时保证对流强度与光线强度,如图6所示,光源板30的边沿设置有若干与导流凸筋51对应的延伸板31,延伸板31上设置有LED芯片,延伸板31之间的间隔可保证空气的流通,延伸板31的LED芯片能够增加光源板30的光线强度。
同时,延伸板31覆盖于导流凸筋51的上端面,当套筒50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时,则通过将光源板3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套筒50(包括导流凸筋51)以热传导扩散至套筒50(包括导流凸筋51),进行预散热,同时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再通过对流进行散热,能够大大提升对流散热的散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流散热效果,光源板30位于套筒50的通道范围的位置开设有通孔32,套筒50的下端面与散热底座20之间不形成密封或接触,即空气能够从套筒50的通道向下流通,并与第二气孔21相通。进而,空气从第一气孔11流入后,在光源板30的位置分成两路,一路从套筒50内进行流通,一路从光源板30的通孔32经过套筒50的通道,并由第二气孔21排出,同时能够带走光源板30与驱动板40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并且能够在套筒50的内侧带走传导至套筒50上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套筒50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耳53,散热底座20的内腔设置有与安装耳53对应的安装柱22,螺丝依次穿过光源板30、安装耳53,锁紧于安装柱22,进而将光源板30、套筒50与散热底座20装配为一体,则光源板3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能够经安装耳53传导至散热底座20再向外散热。散热底座20的内腔形成台阶23,台阶23覆盖有绝缘垫24,延伸板31抵靠于台阶23上。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延伸板31均布于光源板30的边沿,当锁紧螺丝后,即可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光源板30形成固定。
为了简化装配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且避免打胶对泡壳10或光源板30造成污染,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泡壳10与散热底座20采用免钉免工具装配,即,泡壳10的敞口设置插接环,插接环的外壁设置有卡装凸筋13,散热底座20的内壁设置有对应卡装凸筋13的卡槽25;将插接段12插入散热底座20后,卡装凸筋13与卡槽25形成卡扣连接。装配过程中,随着插接段12插入散热底座20,卡装凸筋13与散热底座20接触并挤压,插接段12发生轻微的弹性形变,直至卡装凸筋13移动到卡槽25,插接段12弹性复位,卡装凸筋13与卡槽25形成卡扣连接,则泡壳10与散热底座20完成装配。拆卸时,用力拔下泡壳10即可。本实施例中,卡装凸筋13为断续设置的分段式结构,即设置若干段卡装凸筋13间隔设置,在散热底座20的两个或三个预设的位置设置卡槽25,即若干个卡槽25间隔设置,如图7所示。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包括泡壳、光源板、驱动板、散热底座、灯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套筒设置于散热底座的内腔,并与散热底座形成间距,套筒的下端面与散热底座之间不形成密封或接触;驱动板设置于套筒的通道内,光源板安装于套筒的上端面,驱动板通过正交插接的方式与光源板连接;泡壳开设有第一气孔,散热底座开设有第二气孔;套筒的外壁设置若干导流凸筋,相邻的导流凸筋围成导流槽;导流凸筋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导流槽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光源板的边沿设置有若干与导流凸筋对应的延伸板,延伸板上设置有LED芯片;延伸板覆盖于导流凸筋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光源板位于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之间形成的气流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第一气孔开设于泡壳的顶端,若干个第二气孔开设于散热底座靠近灯头组件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光源板位于套筒的通道范围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套筒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耳,散热底座的内腔设置有与安装耳对应的安装柱,螺丝依次穿过光源板、安装耳,锁紧于安装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散热底座的内腔形成台阶,台阶覆盖有绝缘垫,延伸板抵靠于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泡壳的敞口设置插接环,插接环的外壁设置有卡装凸筋,散热底座的内壁设置有对应卡装凸筋的卡槽;插接段插入散热底座后,卡装凸筋与卡槽形成卡扣连接。
CN201920203488.6U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Active CN210004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3488.6U CN210004173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3488.6U CN210004173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4173U true CN21000417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0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3488.6U Active CN210004173U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4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833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宁波创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直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833A1 (zh) * 2022-10-26 2024-05-02 宁波创享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直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9169B2 (en)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KR102096110B1 (ko) 축 방향 및 반경 방향의 공기 구멍을 구비한 방열 장치 및 이 방열 장치를 적용한 장치
US8814397B2 (en) Cooling element for a lighting device
US8007143B2 (en) LED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ght engine thereof
KR100933990B1 (ko) 다운 램프용 발광다이오드형 조명등
US20100172144A1 (en) Led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ght engine thereof
WO2010022630A1 (zh) Led光源的散热装置及led光源
JP6125675B2 (ja) 照明デバイス及び照明器具
KR100980845B1 (ko) 냉각 유로를 갖는 엘이디 모듈
KR101645154B1 (ko) Led 터널등기구
CN210004173U (zh) 一种增加对流散热的led灯
CN210717007U (zh) 散热型led灯
KR101136491B1 (ko) 통풍공이 적용된 led 조명등
KR101175678B1 (ko) 경사진 방열핀이 적용된 led 조명등
KR20100005008U (ko) 개방형 방열구조를 갖는 엘이디 램프
CN105333321B (zh) 一种大功率led球泡灯
US20090109671A1 (en) Led lamp having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incorporating a heat pipe structure therein
JP3175273U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ンプ
CN220103066U (zh) 散热装置及灯具
CN110701495A (zh) 散热型led灯
EP3551933B1 (en) A lighting module and a luminaire comprising the lighting modulespe
CN205956821U (zh) 一种led灯泡
CN211600272U (zh) 一种新型led玉米灯
CN221098555U (zh) 球泡散热器
CN209801422U (zh) 玉米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